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测算,汽车碳排放占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80%以上,占全社会碳排放7.5%左右。作为重要的碳排放来源,汽车领域的碳减排进度将影响整体双碳目标的实现。
不过,与人们以往的认知不同的是,汽车行业碳中和的主要战场很大一部分在于供应链。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汽车行业的排放主体主要集中在非车企主体,上游和下游总计排放占比超过95%。
“对于车企来说,对供应商的碳排放管理超级重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战略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顾凡在接受钛媒体App采访时曾表示。
车企90%的碳排放来自供应链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达12亿吨。由此可见,如何实现在产业链、供应链环节加快减碳、脱碳已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据钛媒体App了解,汽车碳排放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材料周期碳排放和燃料周期碳排放。其中,材料周期的碳排放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和税收利用等环节的碳排放,而燃料周期碳排放则包含汽车出行过程中使用的电能、氢能、燃油等燃料带来的碳排放。
而在整个供应链当中,顾凡告诉钛媒体App,“车企90%的碳排放来源于零部件供应商和物流供应商,而不是组装供应商,组装过程碳排不是占主要的部分。”
虽然找到了减碳的关键环节,但由于其涉及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因此对于车企来说也是挑战重重。
其中,主要的挑战就有两个:首先,很难去自动化地收集供应商的碳排放数据,以及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也不容易;其次,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很多时候来源于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涉及到多个碳排放的计算标准,对于车企来说更希望拥有开箱即用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复杂的碳排放计算的问题。
总之,对于车企而言,在管理供应链上的碳排放问题,主要面临着数据真实性难保证、计算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如何破解?
面对行业新挑战,无论是车企、科技公司还是政府都在积极寻找新方案。
车企纷纷制定严格的供应商采购标准。像奔驰宣布从2021年开始将碳中和要求列入合同条款,到2039年只有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材料才会被采购;大众集团则要求供应链企业到2025年实现减碳30%,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未能依照标准完成碳减排目标的供应商将失去采购资格。
此前,宝马计划到2030年将单车平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19年降低40%,其中供应链端降低20%。对此,在第二届宝马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就透露,按照宝马规划,到今年年底,宝马集团将向50家经销商颁发“BMW领创绿星经销商”认证,计划到2025年,宝马集团全网经销商都将完成“BMW领创绿星”认证。
车企从需求的角度推动供应链企业减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科技公司也在为车企提供更多碳管理工具。比如,亚马逊云科技的物联网技术去自动化地收集能耗数据,实时地去追踪碳排放情况。在追踪过程中,方案已经集成了很多个行业的温室气体的核算方法,一定程度解决了车企供应链碳排放的计算标准多样性的问题。数据追踪之后,还可以基于数据湖为车企提供碳排放数据仪表板的可视化功能。
在顾凡看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希望有一个自主管理碳排放的能力。在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碳排放计算平台的数字仪表板上,汽车客户可以通过三个视角观察减碳进度。
具体来看,就是通过公众视角,借助于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向顾客展示企业的碳减排目标和计划,对供应商的管理,以及取得的进展, 以提高最终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
从供应商视角,能够让供应商看到自己在行业的碳排占比排名,看到实际排放量和计划排放量的差距,增加供应商进行碳减排动力;
对于车企而言,则希望看到企业碳排放的基线、历史趋势,并将供应商根据行业分类进行碳排分析,可以通过具体的活动与碳排放数据结合获得洞察,去指导供应商采取减排措施。
当然,仅有车企、科技公司的角色还不够,政策端的“统一对齐”也很重要。去年12月23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建立的中国工业碳排放信息系统(CICES)正式上线。截止到今年9月份,CICES用户已达700余家,入库产品碳足迹1200余款,初步建成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碳排放数据体系。
除此之外,在11月9日上午召开的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也透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在联系国内汽车骨干企业和行业机构等,编制汽车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他表示,中国汽车产业降低碳排放,要在汽车生产的全生命周期降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之,对于车企而言,在双碳目标之下,不仅需要加强自身的战略架构、业务架构、管理架构向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转型,还需要注重对供应链企业的碳排放管理,从而带领链条上的企业以“零碳”再造产业优势,一起奔赴下一个时代的竞争场。(作者/韩敬娴,编辑/张敏)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