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 – 碳中和人才平台 https://www.carbonhrss.com 领先的碳中和人才服务平台 Sun, 11 Jun 2023 10:42:24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1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文 https://www.carbonhrss.com/7053.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7053.html#respond Sun, 23 Apr 2023 22:06:50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7053.html
导言: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南》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形成国际标准化工作合力,提出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设立一批国际标准创新团队等措施。

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与IPCC、ISO、IEC、ITU等机构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交流合作对接,推动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开展节能低碳标准化对话等措施。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出在温室气体监测核算、能源、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提出国际标准提案,积极争取成立一批标准化技术机构等措施。

四是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对接,提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国内国际标准比对分析,鼓励适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成体系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外文版制定和宣传推广等措施。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1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文-碳中和人才平台

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国资委、统计局、国管局、中科院、工程院、银保监会、证监会、铁路局、民航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气象局、能源局、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已经2023年2月6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全体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标准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气象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林草局

2023年4月1日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根据《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本指南。  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突出标准顶层设计、强化标准有效供给、注重标准实施效益、统筹推进国内国际,持续健全标准体系,努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标准化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布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府颁布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强化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协同,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实现各级各类标准的衔接配套。

坚持突出重点。加快完善基础通用标准。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加强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及时将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稳步推进。锚定碳达峰碳中和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需求,加快标准更新升级,扎实推进标准研制,坚持系统推进和急用先行相结合,分年度分步骤有序稳妥实施。

坚持开放融合。扎实推动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强化国际标准化工作统筹,加大中国标准国外推广力度,促进国内国际协调一致。

(三)主要目标  

围绕基础通用标准,以及碳减排、碳清除、碳市场等发展需求,基本建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修订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外文版本),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显著提高,主要行业碳核算核查实现标准全覆盖,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指标稳步提升。实质性参与绿色低碳相关国际标准不少于30项,绿色低碳国际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标准体系框架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包括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碳减排标准子体系、碳清除标准子体系和市场化机制标准子体系等4个一级子体系,并进一步细分为15个二级子体系、63个三级子体系。该体系覆盖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林业草原、金融、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满足地区、行业、园区、组织等各类场景的应用。本标准体系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1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文-碳中和人才平台

三、标准重点建设内容

(一)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  

1.术语、分类和碳信息披露标准  

重点制修订温室气体与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相关术语及定义、碳排放数据分类与编码技术规范、碳排放信息采集方法及要求、碳信息披露等标准。

2.碳监测核算核查标准规范  

重点制修订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监测方法、监测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和碳管控平台建设等标准,大气成分物理化学特性长期动态观测、监测、评估、预报相关标准。制修订地区、园区等区域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标准。加快制修订能源、冶金、建材、化工、有色、纺织、机械、信息通信、交通运输、畜禽养殖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标准以及数据质量相关标准规范。完善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原燃料替代、余能利用、生物海洋林草土壤固碳、畜禽养殖等典型项目碳减排量评估标准。研制产品碳足迹量化和种类规则等通用标准,探索制定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及碳足迹标准。制修订碳排放核查程序、人员和机构等基础共性标准。

3.低碳管理及评价标准  

重点制修订城市、设施、企业、供应链、园区、技术等绿色低碳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绿色低碳产业统计核算相关标准,碳中和评价通则标准,以及不同应用场景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规划设计、管理体系及实施评价等通用标准。

(二)碳减排标准子体系  

1.节能标准  

加快制修订火电、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煤炭、采矿、轻工、机械、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推动实现能耗限额指标与碳排放强度指标相协调。坚持减污与降碳协同、源头与末端结合,发挥标准倒逼、优化、调整、促进作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家用电器、农村居民供暖设备、制冷及冷链物流设备、工业设备、照明产品、数据中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设备、机械制造装备等重点产品和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加快完善与强制性节能标准配套的能耗计算、能效检测、节能评估、节能验收、能源审计等标准。

加快制定节能设计规划、能量平衡测算、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评估、经济运行、合理用能、节能诊断、节能服务、绿色节约型组织评价等基础标准。完善能效对标、节能技术评价、系统节能、能量回收、余能利用、能量系统优化、高效节能设备、节能监测、节能量测量和验证、能源计量、数字赋能技术、区域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管控中心等节能共性技术标准。

2.非化石能源标准  

水力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水电机组扩容增效、宽负荷稳定运行、运行状态评估与延寿等标准,以及小水电绿色改造、生态流量、安全鉴定等绿色发展技术标准。

风力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风能资源监测、评估以及风力预报预测等标准,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标准,消防系统标准,风电塔筒用材料标准,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标准以及并网标准,风电系统稳定性计算标准。

光伏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估以及辐射预报预测等技术标准,高效光伏电池、组件及关键材料、电气部件、支撑结构关键产品的技术要求、阻燃耐火性能要求、检测方法和绿色低碳标准,光伏组件、支架、逆变器等主要产品及设备修复、改造、延寿及回收再利用标准。

光热利用领域重点制修订光热发电设备标准,以及太阳能法向直接辐射预报预测等标准。完善太阳能集热关键部件材料产品标准和检测评估标准,太阳能供热、制冷系统以及太阳能多能互补系统标准。 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核能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核电技术标准、核电厂风险管理标准、维护有效性评价标准,以及核动力厂厂址评价标准。

生物质能领域重点制修订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热电、生物质清洁供热、生物天然气(沼气)、生物质热解气化、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方面的原料质量控制、重点技术和设备、产品质量分等分级等标准。

氢能领域重点完善全产业链技术标准,加快制修订氢燃料品质和氢能检测等基础通用标准,氢和氢气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氢密封、临氢材料、氢气泄漏检测和防爆抑爆、氢气安全泄放标准,供氢母站、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安全等氢能安全标准,电解水制氢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标准,炼厂氢制备及检测标准,氢液化装备与液氢储存容器、高压气态氢运输、纯氢/掺氢管道等氢储输标准,加氢站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和设备标准,燃料电池、冶金等领域氢能应用技术标准。

海洋能、地热能领域重点制修订海洋能发电设备测试、评估、部署、运行等标准以及地热能发电设备标准。

3.新型电力系统标准  

电网侧领域重点制修订变电站二次系统技术标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保护标准,新能源并网、配电网以及能源互联网等技术标准。

电源侧领域重点制修订分布式电源运行控制、电能质量、功率预测等标准。

负荷侧领域重点制修订电力市场负荷预测,需求侧管理,虚拟电厂建设、评估、接入等标准。

储能领域重点制修订抽水蓄能标准,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重力、二氧化碳、热(冷)、氢(氨)、超导等新型储能标准,储能系统接入电网、储能系统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标准。

4.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标准  

煤炭领域重点制修订煤炭筛分、沉陷区地质环境调查、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智能化煤炭制样、化验系统性能、组分类型测定等标准。

石油领域重点制修订低碳石油开采、炼油技术标准,低排放、高热值、高热效率燃料标准。

天然气领域重点制修订液化天然气质量、流量测量、取样导则、成分分析及测定、尾气处理及评价、管道输送要求标准以及页岩气技术标准。

5.生产和服务过程减排标准  

工业生产过程减碳领域重点制修订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机械、造纸、纺织、汽车、食品加工等行业低碳固碳技术、低碳工艺及装备、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原燃料替代技术、低碳检测技术、低碳计量分析技术、绿色制造、节水等关键技术标准及配套标准样品。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领域重点制修订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领域基础设施和装备能效标准,以及物流绿色设备设施、高效运输组织、绿色出行、交通运输工具低碳多元化动力适用、绿色交通场站设施、交通能源融合、行业减污降碳等标准。加快完善轨道交通领域储能式电车、能量储存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电能测量等技术标准。完善道路车辆能源消耗量限值及标识、能耗计算试验及评价方法相关标准。加快完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充换电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相关安全要求、性能要求、测试方法、远程服务管理、安全技术检验等标准。加快研究制订机动车下一阶段排放标准,推进机动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减碳领域重点制修订城市基础设施低碳建设、城镇住宅减碳、低碳智慧园区建设、农房低碳改造、绿色建造、污水垃圾资源化利用、海水淡化等标准,建筑废物循环利用设备、空气源热泵设备等标准,以及面向节能低碳目标的通信网络、数据中心、通信机房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运维、使用计量、回收利用等标准。

农业生产减碳领域重点制修订种植业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标准以及动物肠道甲烷减排技术、畜禽液体粪污减排技术等养殖业生产过程减排标准,完善工厂化农业、规模化养殖、农业机械等节能低碳标准。

公共机构节能低碳领域重点制修订机关、医院、学校等典型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绿色化改造标准,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场馆等评价标准,以及公共机构低碳建设、低碳经济运行等管理标准。

6.资源循环利用标准  

重点制修订循环经济管理、绩效评价等标准。推动制修订清洁生产评价通则标准,稀土、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以及磷石膏、赤泥、熔炼废渣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废金属、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废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加快完善水回用标准。制修订汽车零部件、内燃机、机械工具等再制造标准。制修订林草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三)碳清除标准子体系  

1.生态系统固碳和增汇标准  

重点制修订陆地、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及木质林产品碳汇相关术语、分类、边界、监测、计量等通用标准,森林、草原、人工草地、林地、湿地、荒漠、矿山、岩溶、海洋、土壤、冻土等资源保护、生态修复、水土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固碳增汇、经营增汇减排评估标准和技术标准,林草资源保护和经营技术标准,森林增汇经营、木竹替代、林业生物质产品标准,以及生物碳移除和利用、高效固碳树种草种藻种的选育繁育等标准。研究制定生态修复气象保障相关标准。

2.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  

重点制修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相关术语、评估等基础标准,燃烧碳排放捕集标准,完善二氧化碳管道输送等标准。推动制定二氧化碳驱油(EOR)、化工利用、生物利用、燃料利用等碳利用标准,以及陆上封存、海上封存等碳封存标准。

3.直接空气碳捕集和储存标准  

重点制修订直接空气碳捕集和储存(DACS)应用条件、技术要求、实施效果评估等标准。

(四)市场化机制标准子体系  

1.绿色金融标准  

重点制修订绿色金融术语、金融机构碳核算、银行企业和个人碳账户管理、气候投融资和转型金融分类目录等基础通用标准,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等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标准。推动制修订绿色债券信用评级等绿色金融评价评估标准。完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环境信息披露等标准。

2.碳排放交易相关标准规范  

制修订碳排放配额分配、调整、清缴、抵销等标准规范。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实施规范,以及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和人员要求相关标准规范。推动制修订重点领域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核算方法等标准规范。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统计核算、监测、评估以及绿电交易等绿色能源消费标准。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碳资产管理等标准。

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标准  

重点制修订自然资源确权、生态产品信息调查、生态产品动态监测等标准。完善生态产品、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等评价标准。健全生态综合整治、矿山矿坑修复、水生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等标准,以及生态农业、生态产品质量追溯等标准。推动制修订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标准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绩效评估等标准。

四、国际标准化工作重点  

(一)形成国际标准化工作合力  

成立由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牵头,外交、商务、国际合作、科技、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能源、林业和草原等部门参与的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积极稳妥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我国在碳捕集与封存、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等领域技术优势,设立一批国际标准创新团队,凝聚科技攻关人员和标准化专家的力量,同步部署科研攻关和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际标准组织(ISO、IEC、ITU)等机构的合作对接,聚焦能源绿色转型、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碳汇、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循环经济等重点,跟踪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最新国际动态。深入研究欧盟、美国等区域和国家相关标准化政策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加强与重点区域、国家的标准化交流与合作,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在标准化对外援助培训或海外工程项目中加大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的宣传与使用。推动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开展节能低碳标准化对话,发展互利共赢的标准化合作伙伴关系。

(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重点推动提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林草固碳和增汇、能源领域的传统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智能电网与储能、新型电力系统、清洁能源、绿色金融、信息通信领域与数字赋能等国际标准提案,推动标准研制。积极争取在国际标准组织中成立区域能源系统、医用冷冻装备、生态碳汇等技术机构。深入参与国际标准组织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工作,推荐中国专家参加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CCCC)、环境社会治理(ESG)协调委员会、联合国秘书长独立咨询委员会能源结构专委会(CEET)等战略研究和协调治理机构。积极联合相关国家共同制定并发布《多能智慧耦合能源系统》《多源固废能源化》等政策白皮书。

(四)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对接  

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国内国际标准比对分析,重点推动温室气体管理、碳足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清洁能源、节能等领域适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及时实现“应采尽采”。成体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外文版制定和宣传推广,通过产品与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海外工程等多种渠道扩大我国标准海外应用。

五、组织实施  

(一)坚持统筹协调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发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的统筹与技术协调作用,加强对各标准子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强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协同。建立完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络机制,通过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制定、联合归口等方式,共同推进跨行业跨领域标准的研制工作。发挥行业有关标准化协调推进组织的作用,在本行业内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

(二)强化任务落实  

各行业各领域要按照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加快推进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做好专业领域标准与基础通用标准、新制定标准与已发布标准的有效衔接。各地方、社会团体等加强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依法因地制宜、多点并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关键标准研究、制定、实施、国际交流等工作。

(三)加强宣贯实施  

广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普及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知识,提高公众绿色低碳标准化意识。适时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评估,及时总结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典型案例,推广先进经验做法。

]]> https://www.carbonhrss.com/7053.html/feed 0 当我们在说碳中和的时候…… https://www.carbonhrss.com/6841.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841.html#respond Sun, 19 Feb 2023 10:20:36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841

国家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竞争的基本面上,总有一些共同话题。“碳中和”就是能让国与国产生同频共振的国际话题。除了中国,还有日本、韩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近几年陆续宣布了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真的起风了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今天的“碳中和”行业,包括储能、设备制造、乃至上游的原料,都和十几年前的数据中心行业一样,千树万树梨花开。

毋庸置疑,3060是中国经济的未来数十年一个重要经济新增长极。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原因:

地球和人类的关系可以被看成是身体和寄生菌。迄今为止,地球还是把人类当成了益生菌,但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的行为举止在日益加重地球的负担。如果再不悬崖勒马,做出相应的改善,保不准哪天到了一个临界点,地球就会毁灭一个文明,再起一个文明。碳中和的目的不是地球,而是为人类自己。这个层面,重点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问题。第二个层面,中国需要尽快通过能源结构优化改革,解决“能源安全”卡脖子问题,这是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问题。

中国正需要“碳中和”这样可持续发展的新赛道:它的池子足够大,目标足够长远。这也是为什么,全球资本汹涌澎湃地流入这个赛道。

#实现碳中和,电力生产减排是重点

分解双碳目标,可以得到“碳减排,碳捕捉,碳存储,碳利用”这四大板块。后面三个,大家应该相对陌生。但是碳减排大家很熟悉,碳减排里分建筑减排,农牧管理减排,交通减排,生产提效减排,电力减排。

那么,究竟是什么生产活动造成了碳排放?

根据国家的统计数据,排名第一的,是电力的碳排放,占到整体碳排放的42%,排名第二的石油加工,才占到11%。而在电力生产中,煤炭占据了近7成。做减法的思路是抓大放小,就像买东西时,我们通常拿清单中占比最大的去砍价,杠杆最好,收益最高。那么在碳减排照顾版块里里,最值得重点抓住的就是用来提供电力二次能源所制造的碳减排。

使用清洁能源来到达电力减排是一个很自然的思路。这里也可以拆分出很多方向,有核能,氢能,水能,地热,海洋能,生物质能,还有风光。水能受地理位置限制,有门槛。核能门槛更高,其它的则资源有限。很显然,风、光是目前产业最成熟。资源分布最广、最充沛的。

风光无限,普惠大地。而能源的产生和消纳最高效的模式都是就近消纳,这也是为什么分布式能源会是重要发展方向。我们畅想未来格局,分布式风光储荷,形成无数个能源自治域,能源的楼宇自治域,园区自治域,社区自治域。集中式的能源加特高压输配网作为大负荷的支撑和主要补充,减少能量穿越,助力电力减排。

#储能,电力生产减排的必由之路

风、光开发空间想象空间也很大,到2060年,风+光装机可以到60亿+千瓦(中国19年和20年的所有电力总装机量也只不过20+亿千瓦)。可是,风、光属于间隙性清洁能源,需靠老天爷赏饭吃。

怎样把它们变成可用的稳定性电源,储能就很关键了。

众所周知,电力的发输配用,是必须瞬间平衡的,发多少就必须用多少,否则就会引起大网不稳,这是一个非常刚性的平衡要求,足够大的储能才可以将电力的发和用,从计划性平衡变成弹性平衡。

#八仙过海的储能技术

细分储能技术,同样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飞轮,蓄热蓄冷,压缩空气,铅酸铅碳,三元锂,太酸锂,钒液流,磷酸铁锂……。其中很多技术并不成熟,比如说飞轮储能时间太短暂;三元锂太活跃循环次数少;钛酸锂太贵;钒液流工程化痕迹太重,一个钒液流储能站好比一个化工厂,其转换效率偏低,关键阀门等设备严重依赖进口。

我们判断一个技术是否能够进入大规模应用,有些逻辑的使用显得很重要,比如,“产业配套是否成熟?”最好技术往往不一定是最适用的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得看看上下游产业链是否起来了,现在还有再增加一条,“核心技术是否在我们国内?”另外,必须考虑“是否已经商业自洽?”也就是帐能不能算的过来。

很显然,磷酸铁锂这个储能技术路线是满足以上要求的。它的产业链由电动汽车驱动,原材料生产已经配套,下游应用丰富。而且,磷酸铁锂本身技术经过20多年的演进,已经成熟。

“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配方含金量,绝不亚于茅台!”在与数十家头部电池厂商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偶尔如此打趣。其有机碳酸脂类和六氟磷酸锂的配方比例、加上正负极材料厚度克容比、保证注液均衡的工艺……一整套生产流水线里,关键节点不胜枚举。

更可喜的是,磷酸铁锂的储能通过部分区域的峰谷套利已经能够商业自洽,有些已经实现一定的利润。总而言之,磷酸铁锂电池是比较被看好的储能技术方向。

固态的电池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是,它们无法持续提供电能,始终绕不过电池组更换电池时的中止供能状态。液流电池什么时候可以像柴油一样成为能源载体,储能设备就能在什么时候替代柴发。因此虽然液流电池这一技术发展缓慢,我们仍然应该保持审慎对待的态度。

碳中和的圈内人,一只眼睛盯着技术,另一只眼睛还要盯着政策。目前比较重要的宏观政策有固定电价制度、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绿色电力证书政策,以及可再生能源补贴退出政策。这些其实还不够,很多圈里的朋友一致认为,电力系统还在酝酿一场大的政策改革,在“发输配用”的链路上,逐渐抓住中间,放开两头。届时,处于两头的大型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会第一批吃到红利。关于碳中和政策解读,之后我们在这个号上再展开讲讲。

在我们说碳中和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说到全球局势、各国政策、实现路径、对企业的影响、技术的演进、资本的推动。随着碳中和进度条的推进,中国终将孵化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减排产业生态圈。

]]>
https://www.carbonhrss.com/6841.html/feed 0
到底什么是碳中和 https://www.carbonhrss.com/6750.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750.html#respond Sat, 11 Feb 2023 04:43:15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750

作者:安永碳中和课题组著

来源:《一本书读懂碳中和》,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发布

什么是碳中和

提到碳中和,你可能想知道:什么是碳中和?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碳中和?究其原因,是什么让碳中和成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遏制全球变暖而采取的举措?这对我们每个人到底有什么影响?我们又需要如何应对呢?为了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我们首先介绍碳中和的提出背景。

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生存发展面临危机

全球快速变暖,自然环境面临威胁

刚刚过去的2020年,除了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你是否也感觉到了气温有点特别?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2020年6月,北极圈内的一个西伯利亚小镇居然达到了38℃的高温!这也是北极圈内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其实,不只是北极,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上升了大约1.2℃,气温的上升速度远远超出预期。

也许你会想:全球平均气温仅上升1℃,能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要知道,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海平面可能会上升超过2米,这会导致像巴厘岛、马尔代夫这样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的面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岛上的居民将不得不迁往别处。

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消失,接近墨西哥国土面积的冻土会永久解冻,水资源将变得极度紧张。数千年来,地球的全年气候一直保持稳定。正如我们的身体一样,地球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维持气候的动态平衡,这也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地球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将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有研究认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5℃,地球的整体环境将被完全破坏,甚至有可能引发生物大灭绝。所以,平均气温每上升1℃,都将对地球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见图1-1)。

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人类活动不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氟利昂、甲烷等,这些气体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从而使全球温度升高。其原理是,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地面增暖后反射出的长波辐射却被这些温室气体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就好像给地球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使地表温度逐渐升高。

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使用,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和生产用能需求的上升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例如用煤炭发电和供暖,以燃油为动力的汽车,都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碳排放不可避免。因此,解决发展与排放之间的矛盾、平衡二者的关系就成了关键。

《巴黎协定》确定了全球平均气温上涨幅度控制目标

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减缓全球变暖趋势,2015年12月,近200个缔约方共同通过了《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对2020年后全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行动安排。这一协议的主要目标是将21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之内,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控制在1.5℃之内(见图1-2)。

为什么要努力控制在1.5℃以内呢?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若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将能避免大量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与风险,例如,能够避免几百万人陷入气候风险导致的贫困,将全球受水资源紧张影响的人口比例减少一半,降低强降雨、干旱等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减少对捕鱼业、畜牧业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提出碳中和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宣布碳中和目标,积极响应《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主动做出减排承诺。

(1)摆脱能源对外依赖

当前,我国化石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以石油产业为例,我国石油的进口量位居全球首位,2020年对外的依赖程度攀升至73%。在我国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前提下,未来对于能源的需求还将有增无减。但事实上,我国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资源禀赋远远超过化石能源。

(2)促进全球产业链重构

在碳中和目标下,产业链内企业间的经济交换,不再仅限于传统的产品与服务,也包括每一个环节的碳排放量。

(3)推动资产重新配置

伴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浪潮,资本市场的投资风口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

(4)以气候外交提升国际话语权

碳中和是一场深刻的能源替代行动,将重新定义21世纪的大国竞争格局。

(5)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技术研发与技术突破是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

(6)创造新型就业机会

就业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碳中和带动了新型业务、新型企业、新型行业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新职业、新岗位、新的就业机会。

(7)推动循环经济转型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需要生产体系、流动体系、消费体系的协同转型。

实现碳中和:四项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相信现在你已经对碳中和的概念,我国为什么现在提出碳中和,以及实现碳中和的难点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要想实现碳中和,究竟有哪些关键要素呢?我们将在本章中对实现碳中和的四项关键要素,即技术可行、成本可控、政策引导及多边共赢逐一进行讲解。

要素一:技术可行

大力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路径。

为什么技术对于实现碳中和如此重要?一方面,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实现碳中和所需的碳排放减量远远多于其他经济体;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中贡献较小,当前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尚未完全脱钩,因此在考虑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要兼顾经济的持续发展。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在保持经济发展贡献的前提下,以先进技术为重要依托,最终实现碳中和愿景。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十年,以CCUS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气化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中心的一系列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CCUS技术能够帮助高耗能行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气化技术的发展将加快传统化石能源的淘汰,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换代;此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也将助力我国碳减排进程,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要素二:成本可控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考虑低碳与市场发展的平衡,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做到成本可控,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零碳经济将彻底重构产业链,这也意味着价值链的全面转型。从几大高耗能、高排放的控排行业来看,绿色低碳转型将大幅提高能源供给与节能减排的成本。

短期来看,脱碳行动带来的“绿色成本”必然会给企业发展带来竞争劣势。对于某些难脱碳的行业领域,如钢铁行业,脱碳会使每吨钢的成本上升20%,这对钢铁企业来说影响巨大,但是对于使用零碳钢铁的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成本增量不会超过现在的1%,对于消费者来说, 1%的增量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因此,碳价和相关制度的保障对于全面推动脱碳进程至关重要。逐步建立我国的碳定价体系以及各国碳价的互联机制,可以避免相关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要素三:政策引导

政府需要完善行业排放标准、建立碳税征收机制、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等,实施一系列碳减排政策,为企业发展碳减排新技术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与引导,助力企业尽早开展低碳转型的尝试,帮助企业降低转型成本和融资难度,降低企业应用碳减排技术的风险,从而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和风险实现低碳转型。

要素四:多边共赢

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一方面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利益共同体的协同努力,从而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举例:某汽车集团在其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愿景中明确表示,将从供应链、生产制造、产品规划、产品使用和产品回收利用5个环节,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这一举措将对该汽车集团的各上游供应商提出严苛要求,它们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必须满足集团的低碳减排标准,如低排放工艺生产的轮胎、绿色铝材制成的电池外壳与轮毂、绿色环保塑料内饰、大豆泡沫材料的汽车座椅、可回收动力电池、节能电动汽车设计等。

各行业转变路径导图

我们分别从能源供给侧和能源需求侧两个角度出发,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现状,畅想电力、非电、钢铁、水泥、化工、交通、建筑和服务行业的“零碳”未来,提出各行业具体的脱碳路径(见图3-1)。我们认为各行业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离不开碳的“负排放”技术的发展、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设以及绿色金融体系的保障。因此在行业着手减排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这些支撑要素。

实现碳中和,下一步怎么走

一:

给每个人的建议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低碳环保、科研或就业选择等方面为碳中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一,低碳环保方面。个人可通过绿色出行、环保办公、降低能耗、减少肉类摄入、植树造林等手段助力碳中和的实现。

绿色出行。个人要将绿色出行的理念深植于心。绿色出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还减轻了环境压力。个人可以通过自行车、电动公交车、地铁、电动汽车等多种交通工具,以及合乘、共享等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

环保办公。环保办公指减少办公过程中的打印、复印次数,养成节约纸张的好习惯,选择可循环利用的办公文具,加快适应无纸化办公。同时减少商务出行,尽量利用远程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

降低能耗。在电器选择上,尽可能选择使用节能电器。安装光伏分布式能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满足家庭用能需求,也符合低能耗的用电方式。同时,节约用电的习惯自然也必不可少,可以通过使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统筹屋内耗能,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采用环保且生产过程耗能低的材料,例如选用再生钢材,通过保温混凝土模板、屋顶防辐射屏障、基础隔热板等提高住宅能效。

减少肉类摄入。倡导少吃肉。原因是水果、蔬菜和谷物对环境影响较小,而饲养牛、羊等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如果把全世界的牛视作一个国家的话,它就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牲畜饲养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可小觑。我们可以提高素食餐饮的频率,减少肉类的摄入,或者选择购买植物基人造肉这样的产品,减少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

植树造林。森林可以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因此主动参与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你也可以通过类似“蚂蚁森林”这样的线上碳减排活动参与植树造林。个人的绵薄之力可以积少成多,从而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全民一致的碳减排行动,可以增加我国的森林面积,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其二,科研或就业选择方面。在专业选择上,可以考虑选择有利于推动碳中和发展的相关技术和专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在科研方向上,可以研究碳中和与自身所学专业或所处行业的相互影响,从专业性角度出发,研究可以为碳中和做什么,为碳中和实现路径建言献策;在就业选择上,新一轮低碳环保技术的发展将催生一大批绿色环保领域的新就业机会,传统的化石能源行业发展空间可能受限,尽早切换赛道或选择在低碳技术领域自主创业,有利于抓住新一轮“风口”,实现个人发展的“弯道超车”。同时,传统行业人员也可选择到已声明碳中和目标或有此规划的公司就业,并积极推动公司履行节能减排责任。

二:

给企业的建议

(1)摸清自己的“碳家底”,明确碳排放范围

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依据是明确其生产和运营范围内的碳排放量,做好碳排放核算工作是企业开展碳中和工作的基础。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制定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 (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它将企业碳排放范围分为范围1、范围2和范围3。

范围1是指企业自有设施的排放,例如制造业的原材料生产加工,能源行业的燃料燃烧等;范围2是企业消耗外购能源导致的供能机构的排放,例如企业外购电力和蒸汽产生的排放,以互联网科技行业为代表—数据中心的外购电力;范围3是指其他所有排放,包括外购商品和服务、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售出产品的使用过程等的碳排放量,例如员工出差、上下游运输及分配和租赁资产等。

(2)在明确排放范围的基础上,企业需明确排放总量,即开展碳核算

企业的碳核算与评价分析有两种国际标准核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ISO 14064标准,例如企业碳核查,就是核算企业年度碳排放总量,只包含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在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碳减排量核查工作中常用到这一方法。根据ISO 14064标准,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当量总额计算具体如图4-1所示。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ISO 14067标准,该方法除了统计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还统计了范围3的排放,可以测算技术方案的碳排放,用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对比评价,同时也可以测算企业的碳足迹,用于企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核算。第一种方法容易核算和核查,而第二种方法涉及供应链全过程的排放,较难准确核算。但是,如果按照第一种方法核算,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进行大量的直接碳排放,无法达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门槛,企业很难改进,限制减排潜力的发挥。因此,对于大多数并不是直接高碳排放的企业,建议采用第二种方法核算,测算全价值链的碳排放水平。同时企业还可以考虑结合新兴技术和数字化方案,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提升碳排放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应定期对碳足迹的进展进行信息披露。

(3)结合企业特征,制定科学的碳减排目标

当算清当前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后,企业要围绕自身业务特征,结合我国“30·60”双碳目标,制定自身的碳减排目标和规划,并配合出台自身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

企业在制定碳减排目标时,可参考“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 SBTI)发布的指南,制定符合《巴黎协定》的科学碳目标。科学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公认的企业设定碳减排目标的标准,旨在为企业提供基于气候科学减排目标的清晰指导框架,从而确保企业设定的碳减排目标和速度与《巴黎协定》中控制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小于2℃的目标相一致。

(4)制定具体的行动路线图

明确具体的减排实施路径是确保实现各关键时间节点目标的前提。

企业应如何将具体的减排行动融入生产运营中?通过分析欧洲领先企业的减排行动,我们总结出几点落地建议。首先,成立企业级减排项目小组,由公司高层作为小组领导,以更有力地推动减排行动,并定期审查各部门的减排成果。其次,将公司的减排目标和路线图细化为各部门的减排目标和路线图,并将减排目标纳入部门负责人考核体系,设置环境关键绩效指标(Environment KPI,E-KPI),提高内部各运营环节的减排积极性。最后,设立公司“碳税”,在公司内部交易中,通过建立模拟市场的方式将碳税成本计入模拟利润计算,让各部门主动承担起减少碳排放的责任。例如,某大型集团在2012年开始实施碳税责任制,各部门使用内部高碳产品或服务时需要缴纳一定的碳税(每吨15美元)。这些碳税不仅将影响部门利润,并且各部门需要将这些碳税“真金白银”实际缴纳至集团总部,形成碳减排专项资金(carbon sink),用于低碳技术的研发。

(5)“核心减排”是重点,发展培育低碳技术

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企业要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做深度调整,而不只是过度依赖植树造林等碳抵消方式。由于森林种植面积和土地面积有限,因此我国可开发利用的碳补偿“额度”有限,也就是说,NbS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固碳,有助于实现碳中和,但它并不是“万金油”,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比例,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才是企业碳减排的重点。这就需要企业围绕核心业务,在工艺和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拓展低碳转型的解决方案,确保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升级。企业可选择与研究机构、专家等开展合作,共同研究“核心减排”技术。在降低内部核心业务碳排放量的同时,还应加大碳捕集等“负排放”技术的研究,以降低企业的绿色溢价。技术是企业实现碳中和赛道上重要的一环,率先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将引领行业实现低碳与效益双赢。针对不同行业,前文也提到应重点发展何种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例如电力行业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发电技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钢铁、水泥等工业行业通过原料、燃料替代,深度拓展工业电气化,利用工业余热回收,大力发展CCUS技术等。企业需要直面碳减排的挑战,真正致力于碳中和,而不是不成比例地过度依赖NbS,给自身染上“漂绿”嫌疑。

(6)建立全供应链碳中和管理体系

目前一些先进的企业已经开展全供应链的碳减排工作,并且要求供应链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加入碳减排项目小组,将低碳环保作为供应商筛选指标之一。例如,某科技公司在过去十多年对每一款产品都做供应链碳排放的调查,并发布产品碳足迹结果。还有一些制造企业将供应链上游材料碳排放指标纳入对供应商的考核评价中,为企业供应商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另外一些企业每年与每一家关键供应商共同制定减排目标,并且在年末审查其是否达成年初目标,将审查结果纳入下一年度供应商遴选指标。而且随着全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理念的推广,企业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碳减排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尤其将合作伙伴的低碳减排纳入评价体系后,获得多级供应链的碳排放数据已不再是难题。企业应树立建立碳中和全供应链碳排放管理体系的理念,从低碳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争取尽快实现供应链碳中和。

(7)运用数字化转型赋能

当前,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工厂、智慧建筑等的建设是全面展开碳减排运动,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抓手,而智慧的“抓手”离不开数字技术赋能。对于企业来说,数字技术创新是催生企业发展新动能的核心驱动力,能为企业带来新链接、新流程、新业务和新业态,企业的低碳发展路径离不开数字化转型。因此,企业要想实现碳中和,就要根据自身所处行业积极参与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建筑等的布局,主动把握甚至引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转变现有的生产管理理念,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8)注重碳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

在面临同类商品的选择时,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业务透明度高、主动披露对人类和地球有何影响的企业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企业进行透明和可持续的信息披露,从而增强产品竞争力。在碳中和目标下,企业作为碳排放的主体,更有责任进行高水平的碳风险管理和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企业应建立自己的碳风险管理体系,系统评估碳风险,采取主动防范、控制、补偿、承担和机遇转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碳风险管理,并定期更新碳风险管理体系,将碳风险管理和碳合规纳入其中。在信息披露方面,企业应建立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要符合政府或市场规定的报告披露要求,并参考相关国际标准。企业还可以通过利用多种披露形式,回应市场关注点,并参考综合报告理念,全面展示企业财务和非财务数据。

(9)评估碳减排成本,应对碳关税对经济的影响

碳关税将加大出口企业的成本,剥夺某些碳排放量高的企业原有的成本优势,改变行业竞争格局。比如欧盟2021年3月通过的“碳边境调节机制”议案,焦炭、石油精炼产品、采矿和采石等行业将直接受到影响。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碳排放量大,出口欧盟需要缴纳高额的碳税,而碳效率高的外国钢铁企业支付的税费将比我国钢铁企业少50%,因此相较于其他国家碳排放较少的钢铁企业,我国钢铁企业将丧失成本优势。为减少碳关税的影响,企业一方面要积极执行绿色低碳发展的方针,另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各国政策的最新动向,评估碳成本,将碳成本纳入企业经营决策中,及时衡量碳价格对产品和其他相关成本的影响,并将之纳入提供给管理层的成本会计报告。

在此感谢出版方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大力支持!

]]>
https://www.carbonhrss.com/6750.html/feed 0
广东省积极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有关经验做法 https://www.carbonhrss.com/5077.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5077.html#respond Mon, 01 Aug 2022 02:23:24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5077 近年来,广东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要求,积极推动重点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节能降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9.84%。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政策引领,把节能降碳摆在重要位置

(一)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印发《广东省2021年能耗双控工作方案》《广东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以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等“两高”行业为重点,对标国际国内行业先进水平,推进生产线节能改造和绿色化升级。深入开展能效“领跑者”行动,在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推动重点用能行业持续赶超引领。

(二)积极部署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正在研究制订《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稿)》,将以火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造纸、纺织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诊断,建立能效、污染物排放先进和落后清单,全面推进节能改造升级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

(三)大力推动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成立省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研究提出节能降碳措施,估算行业节能降碳潜力,提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路径。编制《广东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稿)》,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发展节能降碳技术等系列措施,将于近期印发实施。

二、积极开展行动,加快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四)全面摸查重点领域能效水平。省市联动,组织开展全省重点领域现有项目、在建项目和拟建项目能效情况摸底调查,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逐一登记造册,纳入台帐管理,建立企业装置能效清单。

(五)开展重点耗能行业节能诊断。委托40多家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对300余家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围绕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装备,做好能源利用、能源效率和能源管理等方面诊断,帮助企业发现用能问题,深入挖掘节能潜力,提升能效和节能管理水平。诊断服务机构共提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160个,预计节能效果77万吨标准煤/年。

(六)加强节能监管执法。2021年,对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印染、造纸等行业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634家重点用能单位,纳入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的247家企业,以及年耗电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数据中心开展专项节能监察。2022年,将对照《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涉及行业的企业开展全覆盖监察,对照能效标杆水平推进改造升级。

(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印发《广东省2022年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为重点,通过完善综合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落实部门联动和地方责任,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工作机制,促使一批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

(八)推动重点行业控排企业碳交易试点工作。广东作为国家七个碳交易试点地区之一,2013年底正式启动碳交易市场,将全省电力、钢铁、石化、水泥、航空、造纸等6个行业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及以上的企业纳入碳排放管理范围。截至目前,广东碳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超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超50亿元,均居全国各试点碳交易市场首位。自碳市场启动以来,控排企业减排量达5000多万吨,减排幅度约达16%。

三、强化保障支持,推动节能降碳工作稳步推进

(九)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围绕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课题研究,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如格力电器已在珠海横琴联合开展零碳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课题项目,组建广东省分布式能源互联网应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省电池循环利用创新中心,以退役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应用研究、梯次储能、回收利用、循环再造电池新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为研发方向,开展碳足迹、碳排放研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十)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围绕家电、建材、机械、汽车、电子信息、化工、纺织等特色行业,着力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和生产制造全过程的绿色化,全产业链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绿色制造体系。2017年以来,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41家,绿色设计产品871种,绿色工业园区1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1家,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数量居全国首位。

]]>
https://www.carbonhrss.com/5077.html/feed 0
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进展汇总|国内篇 https://www.carbonhrss.com/4699.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4699.html#respond Sun, 19 Jun 2022 06:43:46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4699.html

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进展汇总|国内篇-碳中和人才平台

作为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技术规则,标准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
对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尤其如此。
尤其是,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
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要求“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抓紧修订一批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等配套标准。加快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标准。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研究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
应该认识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涉及传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等多个领域,是一场系统性、全面性的标准建设。

本期“碳中和行动”栏目,基于重点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调查统计,我们整理了现有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分享给读者,希望在标准化的加持下,“双碳”目标进程会更加规范,更有效率。

01
整体情况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传统能源领域的国家标准共计有900余项。其中,石油类国家标准300余项,煤炭类国家标准40余项,天然气类国家标准200余项,电力类国家标准近300项。

在现有国家标准中,覆盖计量、能耗限额、能效、在线监测、检测、系统优化用能、能量平衡、能源管理、节能量与节能技术评价、分布式能源及绩效评估等节能类国家标准390余项,现行强制性能耗限额与能效标准分别为112项和75项。
碳排放领域涉及计量、监测、核算、管理和评估等系列标准,已发布温室气体管理相关16项国家标准,正在制修订的标准30余项,其中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标准28项、项目减排量核算标准4项、核查系列标准3项、企业碳管理系列标准3项、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标准4项。此外,绿色制造、包装和评价等国家标准有50余项,循环经济类国家标准有10余项。
从行业层面来看,我国现有行业中,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传统能源领域的行业标准共计6100余项,其中煤炭类行业标准1300余项(推标1000余项),电力类行业标准2300余项(推标2200余项),石油天然气类行业标准2400余项(推标2200余项)。

在现有行业标准中,涉及绿色、节能、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能效、能耗、温室气体等多个领域的行业标准700余项,覆盖环境保护、石油天然气、煤炭、交通、林业等行业领域。

02
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1. 节能和能效

节能标准是国家节能制度的基础,是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是化解产能过剩、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支撑。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标准委印发了《节能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方案突出节能标准的规范引领作用,按照节能过程环节将节能标准进行归类,构建节能标准体系框架。节能标准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基础共性、目标、设计、建设、运行、评估、优化等7个标准子体系。目标标准子体系包括能耗限额标准、能效标准,是整个标准体系的关键和重点。
节能和能效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包括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全国建筑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2)、全国能量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9)等。
SAC/TC20是节能领域国家标准的主要归口单位,负责承担节能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工作,专业范围为节能以及能源方面的通用性、综合性的基础和管理等领域。截止2021年10月,制定国家层面的节能标准有390余项。
强制性节能标准是成效最为显著的节能标准,其中目标要求子体系已经发布实施了强制性高耗能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112项,强制性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75项,基本实现了主要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产品的全面覆盖,空调、电动机能产品能效指标和火电等能耗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推荐性节能标准已经发布了基础共性国家标准10项,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国家标准14项、重点用能设备和系统经济运行国家标准13项,重点用能设备和系统节能监测国家标准25项、节能测试和计算方法21项、节能评估国家标准25项、能源管理体系国家标准20项,以及余能和新能源利用、能量优化等方面的国家标准14项、节能市场化机制等方面的系列标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节能标准体系。
SAC/TC459 全国能量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范围为能量系统的统计、分析方法、评价、用能单位能量系统综合利用方法、评价指标、能量系统的优化,已发布15项国家标准,覆盖领域从基础通用到重点用能行业、典型能量系统都有所涉及,但相较于国家及相关行业的能量系统优化工作需求和产业发展潜力而言,覆盖面仍待进一步拓展,以便充分发挥标准在相关节能工作的支撑作用。
此外,节能领域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包括节能技术、节能监察、节能监测、节能设计、节能测试、节能量、节能评价、能源计量、能源管理等相关行业标准300余项,分布在能源、电力、交通、工业、建筑、农业等多个行业领域。
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包括:光热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光热发电和储热等方式。
太阳能领域直接相关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5个,包括全国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0)、全国太阳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2)、全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5)、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分技术委员会(SAC/TC255/SC1)、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能太阳能气候资源分技术委员会(SAC/TC540/SC2)。
太阳能标准化以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为主,光伏发电方面,已发布国家标准49项,包括:基础通用(11项)、光伏部件(4项)、光伏材料(23项)、光伏发电系统(2项)、光伏应用(9项)等方面。
太阳能热利用方面,已发布国家标准42项,包括:基础通用(3项)、通用材料及部件(10项)、系统(25项)、工程(2项)、应用(2项),在研已报批6项。目前,太阳能热利用标准仍以系统、产品和材料的性能及测试实验方法为主,近年来制定的标准开始向高效绿色产品、以及中高温热利用发展。
此外,涉及太阳能领域的行业标准有80余项,覆盖能源、农业、有色、环境保护等行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安装规范等。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太阳能光热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标准体系,相关标准在支撑太阳能开发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风能
风能领域直接相关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负责全国风力机械(包括风力发电,风力提水等机械)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能太阳能气候资源分技术委员会(SAC/TC540/SC2),负责风能气候资源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风电标准化方面,已发布相关国家标准90余项,包括:风电场规划设计(6 项)、风电场运行维护(1项)、风电并网管理技术(1项)、风力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84项)等方面。
已发布行业标准94项,包括:规划设计(45项)、施工与安装(11项)、运行维护(7项)、并网管理技术(16项)、机械设备(7项)、电气设备(8项)等方面。此外,行业标准有110余项。
我国已基本建立风力发电标准体系,主要分为基础通用、风电场规划设计、风电场施工与安装、风电场运行维护管理、风电并网管理技术、风力机械设备、风电电器设备等方面,相关标准在支撑风电规划设计、并网发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3)氢能
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9)、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2)、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27)燃料电池汽车工作组、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1)等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开展了大量氢能相关标准化研究工作。
目前,现行有效氢能相关国家标准共计98项,涉及术语、氢安全、临氢材料、氢品质、制氢、氢储运、加氢站、燃料电池、氢能应用等。由于目前,氢能主管部门尚不明确,氢能行业标准30余项,相对较少,主要涵盖基础通用、临氢材料、制氢等方面。虽然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涵盖全产业链的氢能技术标准体系,但是为适应氢能产业快速发展需要,亟需加快推动氢能标准化工作。
(4)生物质能
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委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分会(SAC/TC20/SC6)、全国沼气标委会(SAC/TC515)、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委会(SAC/TC416)、全国煤炭标委会(SAC/TC 42)、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委会(SAC/TC280)、全国变性燃料乙醇和燃料乙醇标委会(SAC/TC349)等开展了生物质标准化方面的工作。
目前我国已制定80余项国家标准,160余项行业标准,涵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热电、清洁供热、生物天然气、液体燃料、成型燃料等。但是,我国在生物质领域尚未建立系统全面的标准体系,仍需开展生物质能标准体系研究,推动制定一批技术、检测、安全、装备等方面的核心标准,促进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
(5)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分类主要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车汽车。
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负责全国载货汽车、越野汽车、自卸汽车、牵引汽车、专用汽车、客车、轿车及汽车列车(包括半挂车和全挂车)、摩托车和电动汽车和名词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
已制定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71项,覆盖基础通用、零部件、整车、动力电池、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管理、通信等领域。另外,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9)和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2)制定有关燃料电池汽车标准11项。
我国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体系,主要分为基础通用、整车、整车及基础、车载储能系统、驱动电机系统、燃料电池汽车、冲/换电系统、电磁兼容等子体系。其中纯电动汽车相关标准占比约73%,混合动力汽车相关标准占比约8%,燃料电车汽车相关标准占比约19%。
(6)核能
核能领域直接相关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主要负责全国核能包括核能名词术语、辐射防护、反应堆技术、放射性同位素和核燃料技术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
SAC/TC58已发布国家标准174项。经过关键字搜索,核能行业能源类标准约930余项。
我国已基本建立核能利用和防护标准体系,相关标准在支撑核能安全使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7)海洋能
海洋能利用主要包括波浪能、潮流能和其它水流能等方式。
海洋能领域直接相关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2个,包括全国海洋能转换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6)和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域使用及海洋能开发利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3/SC1)。
SAC/TC546负责海洋能转换设备(包括波浪能、潮流能和其它水流能转换电能,不包括有坝潮汐发电)领域标准化工作。至今已发布国家标准4项,主要为术语、资源资源评估和特征描述以及发电性能评估方面标准,正在制定标准4项,涉及海洋能转换装置的质量要求、系统设计和评价等相对较为基础方面标准。
SAC/TC283/SC1负责海洋能源开发、海域使用利用、海籍调查等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已发布海洋能开发利用方面国家标准十余项。

我国海洋能领域标准体系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国家主管部门和标准化机构正一步步转化国际标准,同时结合我国海洋能利用实际情况,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海洋能利用标准体系。

03
温室气体管理

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8)主要负责碳排放管理术语、统计、监测,区域碳排放清单编制方法,企业、项目层面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低碳产品、碳捕获与碳储存等低碳技术与装备,碳中和与碳汇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目前SAC/TC548已发布国家标准16项,正在制修订有30余项标准,其中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标准28项、项目减排量核算标准4项、核查系列标准3项、企业碳管理系列标准3项、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标准4项。现有涉及温室气体的行业标准有18项,目前温室气体和碳排放领域也制定了30余项团体标准。

在碳排放管理领域还需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在基础通用标准方面制定温室气体管理术语等相关标准,不断完善数据质量标准等基础通用标准;核算报告标准方面完善现有企业层面和项目层面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核算与报告系列国家标准,保持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制定产品和服务碳足迹的核算标准;核查标准方面不断完善审定核查通则及机构人员相关要求;技术标准方面制定直接在线监测技术标准;管理服务标准方面,制定温室信息披露标准等。

04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2016年,原环保部发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规范和指导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估工作。
目前住建部制定了1项国家标准GB/T 51316-2018《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工程设计标准》,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研制国家标准《二氧化碳捕集、输送和地质封存管道输送系统》。
此外,现行的行业标准7项,涉及机械行业3项燃煤烟气碳捕集装置和装备相关标准,船舶和石油化工行业2项液化二氧化碳运输相关标准,以及石油行业2项油气田注二氧化碳相关标准。

CCUS技术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等都急需标准化工作支持。但CCUS涉及捕集、运输、利用和封存阶段等多个环节,目前在基础方法、技术推广、项目建设与管理、监测、风险管理等多个环节的标准还处于空白状态,影响市场对CCUS技术的接受和项目推广应用。

05
生态环境

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框架主要由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部分组成。
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7)主要负责全国环境管理专业领域内基础性、通用性、综合性的标准化工作,同时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07)。
自1996年成立以来,归口管理国家标准37项,国家标准计划12项,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和声明、环境绩效评价、环境成本和效益、生命周期评价、生态系统评估等领域国家标准。
全国环保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5)主要负责全国环保产业领域环保设备、资源循环利用、环保服务等专业领域内基础性、通用性、综合性的标准化工作。同时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水回用技术委员会(ISO/TC282)和污泥回收、循环、处理和处置技术委员会(ISO/TC275)。
自2009年成立以来,归口管理国家标准52项,国家标准计划82项,主要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环保细分领域的基础通用类、产品类、检测方法类、管理评价类国家标准。
在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方面,我国生态环境部已发布水环境质量国家标准5项,水污染排放国家标准60余项,相关行业标准40余项;大气环境质量国家标准4项、固定源和移动源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近60项,相关行业标准17项;土壤环境保护领域已发布行业标准50余项。
在生态系统评估与修复方面,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7)、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85)等标委会,在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等方面共发布GB/T 31118-2014《土地生态服务评估原则与要求》、GB/T38360-2019《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等6项生态系统评估与修复领域相关国家标准。
在行业标准方面,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和草原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等部门,共发布LY/T 2899-2017《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HJ 25.4-2019《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等34项生态系统评估与修复领域相关行业标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态系统评估与修复领域标准的缺失。

在生物多样保护方面,我国暂无生物多样性相关全国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暂未制定生物多样性直接相关标准,已制定生物多样性直接相关行业标准19项,相关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亟需加大对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相关标准研究工作。

06
绿色金融

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积极构建统一完备的中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快研究制定国内统一、国际认同、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180)于2018年成立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WG8)。
202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等联合印发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相关目录增设“说明/条件”列,根据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的特征对每个四级分类所包含的项目范围进行解释,同时对各个项目需满足的标准进一步细化,并设置了技术筛选标准和详细说明,有效发挥标准对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活动的支撑作用。
2021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JR/T 0227-2021)和《环境权益融资工具》(JR/T0228-2021)等首批2项绿色金融行业标准。
近年来,各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制定绿色金融地方标准。湖州通过实践探索,积极打造全市统一、有公信力、可操作性的地方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对精准识别和评价绿色、引导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对规范行业发展、防止“洗绿”“刷绿”“漂绿”风险,均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湖州已发布10余项地方标准,覆盖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绿色融资项目和企业评价、绿色金融产品要求、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等方面。
针对能效投融资活动,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也积极推动相关标准研制,《能效融资项目分类与评估指南》(GB/T39236-2020)国家标准已于2020年正式发布。

来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
https://www.carbonhrss.com/4699.html/feed 0
碳中和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出台! https://www.carbonhrss.com/4377.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4377.html#respond Sun, 08 May 2022 21:13:26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4377.html
日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加强新时代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加快紧缺人才培养: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相关人才培养。加快碳金融和碳交易教学资源建设。
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风电、光伏、水电和核电等人才培养。加快传统能源动力类、电气类、交通运输类和建筑类等重点领域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升级。以一次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为重点,加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专业人才培养。以二次能源高效转换为重点,加强重型燃气轮机、火电灵活调峰、智能发电、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等新能源类人才培养。
这是双碳领域人才培训方面的顶层设计,相关从业者建议逐字学习!

碳中和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出台!-碳中和人才平台

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教高函〔202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精神,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现将《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教育部

2022年4月19日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工作方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加强新时代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精神,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提高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部署,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原则

  ——全面规划、通专结合。依据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覆盖面广、战线长特点,进行系统性、全局性统筹规划。提升生态文明整体意识,实施面向全员的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责任教育,加快培养工程技术、金融管理等各行业和各领域的专门人才。

  ——科学研判、缓急有序。加强重点产业人才需求预测,结合新时代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和碳捕集等紧缺人才培养,积极谋划对传统能源、交通、材料、管理等相关专业升级改造。

  ——试点先行、稳中求进。支持部分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的综合高校和行业高校,先行建设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新学院、新学科和新专业,在探索、总结经验基础上,引领带动全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

  ——深度融合、交叉出新。强化科教协同,加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在大项目、大平台、大工程建设中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师资交流、资源共享、建设产教联盟,推进产教深度协同育人。

  ——立足国情、畅通中外。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依据自身基础条件特色和发展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拓展人才培养合作路径和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善于讲好“中国方案”的青年科技人才。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绿色低碳教育

  1.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宣传,广泛开展绿色低碳教育和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积极作用,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积极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2.加强领导干部培训。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支持服务分阶段、多层次领导干部培训,讲清政策要点,深化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3.做好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支持有关高校、开放大学加强与部门、企业、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开发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多渠道扩大终身教育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者对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知识能力的终身学习需求。

  (二)打造高水平科技攻关平台

  4.推动高校参与或组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引导高等学校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科研平台,加强气候变化成因及影响、生态系统碳汇等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

  5.推动高校组建碳中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组建一批重点攻关团队,围绕化石能源绿色开发、低碳利用、减污降碳等碳减排关键技术,新型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能及储能技术等碳零排关键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碳负排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6.强化科研育人。鼓励高校实施碳中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大力支持跨学院、跨学科组建科研和人才培养团队,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本科生和研究生多层次培养。

  (三)加快紧缺人才培养

  7.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推动高校加快储能和氢能领域人才培养,服务大容量、长周期储能需求,实现全链条覆盖。

  8.加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相关人才培养。针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推动高校尽快开设相关学科专业,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为未来技术攻坚和产业提质扩能储备人才力量。

  9.加快碳金融和碳交易教学资源建设。鼓励相关院校加快建设碳金融、碳管理和碳市场等紧缺教学资源,在共建共管共享优质资源基础上,充分发展现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作用,完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实践、深化产学协同,加快培养专门人才。

  (四)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

  10.进一步加强风电、光伏、水电和核电等人才培养。适度扩大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保证水电、抽水蓄能和核电人才增长需求,增强“走出去”国际化软实力。拓展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运行与维护、前沿技术等方面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11.加快传统能源动力类、电气类、交通运输类和建筑类等重点领域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升级。以一次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为重点,加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专业人才培养。以二次能源高效转换为重点,加强重型燃气轮机、火电灵活调峰、智能发电、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等新能源类人才培养。以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重点,以智能化、综合化等为特色强化电气类人才培养。以推动建筑、工业等行业的电气化与节能降耗为重点,加强交通运输类和建筑类人才培养。

  12.加快完善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指导委员会,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调整培养目标要求,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赋能技术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

  (五)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13.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支持相关高校与国内能源、交通和建筑等行业的大中型和专精特新企业深化产学合作,针对企业人才需求,联合制定培养方案,探索各具特色本专科生、研究生和非学历教育等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14.打造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完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运行机制,针对关键重大领域,加大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合作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15.支持组建碳达峰碳中和产教融合发展联盟。鼓励高校联合企业,根据行业产业特色,加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组建一批区域或者行业高校和企业联盟,适时联合相关国家组建跨国联盟,推动标准共用、技术共享、人员互通。

  (六)深入开展改革试点

  16.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瞄准碳达峰碳中和发展需求,针对不同类型和特色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打造能够引领未来低碳技术发展、具有行业特色和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7.启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试点项目。针对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在国内有条件的综合高校和行业高校中,加快建设一批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培育项目,启动一批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七)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18.鼓励高校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师资培训,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施方案,促进一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鼓励高校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实施机制灵活的碳中和人才政策,加大精准引进力度,完善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形成规模合理、梯次配置的师资体系。

  (八)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力度

  19.加大碳达峰碳中和领域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基于碳达峰碳中和人才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分析,分领域协同共建知识图谱、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案例、实验实训项目等,形成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20.加快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以专业人才为基础,重点提升国际视野,强化国际交流能力,推动相关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实习。

  21.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鼓励高校积极吸引海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前沿技术、储能与氢能、碳经济与政策研究等优秀人才,汇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与碳中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22.开展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国际联合培养项目。鼓励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开展碳中和领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联合培养、科技创新和智库咨询等合作项目,深化双边、多边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创新合作,培养积极投身全球气候治理和全球碳市场运行的专门人才。

  三、组织实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有关部门和高校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挑战性、紧迫性,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扛起责任,根据本方案重点任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任务和工作计划,着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高校通过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企业投资、国家低碳转型基金、市场化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和自筹资金等多元化渠道支持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攻关。在专业、师资、课程、教材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

  (三)做好监测评估。在学科评估、专业审核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过程中适当增加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评价内容。加强监督考核结果应用,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定期开展典型案例推荐遴选工作,加强宣传推广。

 

]]>
https://www.carbonhrss.com/4377.html/feed 0
中共德阳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决定 https://www.carbonhrss.com/3390.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3390.html#respond Mon, 24 Jan 2022 01:55:50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3390 中共德阳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决定
索 引 号: 510600-2022-000041

文 号:

发布日期: 2022-01-05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德阳日报

关 键 词:德阳市 世界 清洁 装备 制造

相关附件: 发布时间: 2022-01-05 来源:德阳日报
(2021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德阳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德阳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中共德阳市委九届二次全体会议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定扛起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重大使命

(一)深刻领会重大意义。清洁能源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支撑,是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对“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并赋予德阳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重大使命,为德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筑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是“双碳”背景下推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强项和基本依托。德阳是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是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实力雄厚,能源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国际领先,拥有国机重装、东电、东汽、东方风电等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具备水电、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六电并举”的研制能力,在国家能源装备制造版图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乘势而上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是发挥德阳比较优势、服务国家“双碳”和能源革命战略的应尽之责,是促进德阳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创建制造强省试点示范市的谋势之举,是打造具有全国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支撑德阳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有利于巩固、放大和转化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优势,提高清洁能源装备供给能力,为有序、有效、安全降碳提供坚实支撑;有利于显著提升重大清洁能源装备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水平,抢占世界能源装备技术“制高点”和“话语权”,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有利于抢抓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转型机遇,抢占发展新赛道、培育增长新动能,进一步提升德阳在全国乃至全

球能源装备版图中的战略位势。全市上下必须坚决落实“双碳”战略新要求,坚定扛起省委赋予的重大使命,自觉把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置于国省发展大局之下来谋划和推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德阳提供坚实支撑,为推动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德阳力量。

(二)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保护,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清洁能源装备创新策源、成套和极限制造、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基础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供给、系统集成服务“五大中心”,加快建设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走出一条服务国省战略全局、支撑德阳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双碳引领、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低碳化、制造过程清洁化、资源能源利用高效化,加速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安全的能源装备制造体系。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借力国省战略科技力量,组织推动关键清洁能源装备的技术攻关、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持续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突破高端技术、研制高端装备,抢占产业制高点。

——自主可控、安全发展。增强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突破一批安全保障急需和对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装备和共性技术,提高清洁能源装备国产化与自主化水平,铸造更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国之重器”。

——链主带动、集群发展。培育壮大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统筹布局能源链供需侧、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前后端,构建分工合理、配套完备、保障有力的产业生态圈,加快形成集中布局、集群成链、集约高效的产业发展格局。

——数智赋能、融合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作为清洁能源装备实现快速升级的重要抓手,推动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的全面应用,全面推进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渗透融合,推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走融合发展道路。

——畅通循环、开放发展。聚焦头部企业招大引强、优势赛道招专引优、产业生态强链补链,以高水平会展带动产业集聚,促进要素资源高频流动、高效配置、高能增值。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依托国家重大能源工程,鼓励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装备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提高清洁能源装备全球供应链适配能力。

(三)科学确立发展目标。锚定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综合考虑国内外环境和装备制造产业演进规律,统筹短期和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科学确立发展目标。

——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备产业规模能级持续壮大,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国省级创新平台300个以上,新增百亿企业4户以上,规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4%以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大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到2030年,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创新力、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产值突破2200亿元,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培育成效突出,关键部件和原材料实现自主化,攻克清洁能源重大装备“卡脖子”核心技术取得明显进展,清洁能源装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总体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初步建成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有力保障能源安全供给和助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确保实现碳达峰。

——到2035年,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建成绿色低碳、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成套能力和极限制造水平跻身世界前列,高端零部件、智能制造、两化融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水电、风电、核电等领域装备引领全球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全面建成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二、打造世界先进的清洁能源装备创新策源中心

以关键装备为突破口,创建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突破制约国家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挺进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创新“无人区”,打造成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需求和建设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重大生产力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科技平台,积极融入天府实验室体系建设,跻身创建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全力支持“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电力装备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协同共建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加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科研布局。构建产业创新平台体系,聚焦能源装备、极限制造等重点优势领域,加快创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高水平建设清洁能源装备行业研究院、产业创新联盟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健全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打通“研发—工程化—产业化”创新链条。

(五)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发展所需与创新所能相结合,制定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技术攻关路线图,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研究,以自主可控创新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聚焦高端发电装备、燃气轮机等重点领域,实施高水头冲击式水电机组、新型抽水蓄能机组、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50兆瓦重型燃机、可控核聚变试验装置、氢能装备与燃料电池、低温余热发电机组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推进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自主化国产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六)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清洁能源装备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运用,重点实施新一代核电、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等最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动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建设,支持先进电力装备研制与应用创新联合体建设,增强清洁能源装备技术研发与集成、中试熟化与工程化服务,定期发布技术需求和新技术应用场景清单。建立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促进央企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加强清洁能源装备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健全高标准交易市场体系,推进清洁能源装备技术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实施“揭榜挂帅”等制度。探索国有企业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

(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清洁能源装备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一批集设计、小试、中试、集成、检验、现场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母工厂”。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转让、研发外包、技术并购和产学研合作等模式,加大应用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深化国家、省、市三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清洁能源装备企业创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企业和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大清洁能源技术装备创新投入,支持企业申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发展支撑计划等。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发。实施“领军人才”等人才工程,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强基础型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工程师队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参与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等工作,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浓厚氛围。

三、打造全球卓越的清洁能源装备成套和极限制造中心

坚持将工业母机作为制器之器,不断提升超大型、超重型特种设备生产制造水平,加快培育壮大风电、水电、核电、气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核心产业链,抢占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储能等新兴领域未来发展制高点,集中优势力量实现战略性重点突破、重点跨越。

(八)建设国家级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依托“国字头”能源装备龙头企业,推进关键技术自主化、市场拓展全球化、运维服务一体化,打造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地标”。壮大风电装备产业,重点发展大功率陆上与海上风电机组,打造以整机为核心,电机、叶片、控制系统等协同配套的“一核多翼”风电产业链。做强水电装备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参与雅鲁藏布江、金沙江、雅砻江等水电开发,推进超大功率冲击式水电机组研制,开展水电机组智能化、模块化、集成化升级改造。布局新一代核电装备产业,重点发展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小型快堆等核岛及常规岛设备成套和集成供应,实现控制系统、反应堆主泵等关键零部件安全可靠、自主可控。支持燃机自主化系列化,重点发展分布式能源、驱动燃机、船用燃机,抢占国内自主燃机市场。培育壮大太阳能多元化利用产业,积极开发光伏材料制造设备、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等产品,发展光热发电装置。依托西部地热资源,加快推动地热发电、地源热泵示范应用。积极发展生物质发电、海洋能利用等新型能源装备。响应火电向电量和电力调节型电源转变需求,推进清洁化改造。

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装备支撑。培育发展先进电网装备,开展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工程项目示范,重点发展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智能输变电成套设备和能源互联网关键装备。积极发展负荷侧装备,大力发展充电桩、工业节能电动机等终端用电产品,优化电力需求管理。把握储能技术革命新趋势,加快发展多元化储能,实施“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工程,推动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全钒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储能产品研发应用,积极推进飞轮储能系列产品、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新型二氧化碳储能等机械储能装置产业化,培育储能设备制造、储能集成、运行检测全产业链。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积极参与成渝“氢走廊”建设,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高压储氢罐、氢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系统、工业副产氢利用装备、锂电材料制备基础装备,打造全产业链的氢能源绿色智慧示范园区。抢抓四川建设中国“气大庆”机遇,加快海域可燃冰勘探及开采设备、深层页岩气钻机、全自动压裂成套装备、高端井下工具等产品开发,加大中江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天然气(页岩气)开采高端成套装备、输配送装备研制和工程化应用。

(九)提升极限设计极限制造极限安装能力。针对极端制造的尺度效应和环境效应,开展先进极限工艺技术研究,突破极端尺度、极高性能的装备制造技术瓶颈。依托大型铸锻件数字模拟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型高端装备创新设计中心,推动数字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仿真模拟设计融合发展,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工业设计平台,提升极限设计能力。面向极限尺寸、极限工况制造需求,发展智能执行、精密测量、高精度控制与集成控制等技术,形成加工、检测、智能控制一体化的制造技术解决方案,提高超大型、超重型特种设备生产制造水平,提升极限制造能力。围绕清洁能源极限装备运输、检测、二次加工等环节需求,加快大重型设备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极限安装能力。

(十)推动首台套产品大规模市场应用。健全首台套研制推广支持政策,制定德阳市清洁能源装备优势产品认定目录,对暂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产业带动作用、需要重点扶持的首台套产品,建立实行政府首购制度,优先推荐创新产品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探索建立健全首购首用风险补偿和保险补贴机制,助推企业获取“首张订单”。鼓励保险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创新险种、扩大承保范围,加大对首台套产品及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组建首台套示范应用联盟,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依托重大工程建设,组建示范应用联合体,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建设示范应用生产线。

四、打造行业领先的清洁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中心

紧扣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构建智能制造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建设,推动实施重大装备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十一)强化工业互联网建设运用。依托“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建设,打造清洁能源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和产业生态。推广应用海川云服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输出更多共性技术服务。加快建设清洁能源装备产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建设,推动行业知识经验沉淀集聚,抢占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高地。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面向清洁能源装备领域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特色工业APP产品。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开发和推广平台化、组件化的清洁能源装备系统解决方案,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

(十二)推动绿色化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行“绿色制造+互联网”模式,鼓励运用增材制造、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推广绿色基础制造工艺,将绿色设计、绿色技术工艺、绿色生产、绿色供应链等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大力支持企业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积极推进装备制造绿色产品第三方评价和认证。建设绿色示范工厂,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功能区积极创建绿色园区。

(十三)推进智能化改造。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设备网络化、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无人化,推进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智能+”技术改造行动,支持龙头企业推广应用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智能制造新模式,突破核心部套装配、大件加工等领域的智能化改造瓶颈,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无人工厂、灯塔工厂。鼓励中小企业使用低成本、模块化、易维护的先进智能装备和系统,逐步提升信息化智能化制造水平。

(十四)加快数字化转型。依托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先行区建设,提高数字技术对清洁能源装备产业的渗透性和覆盖性。加快建设天府数谷,布局重点算力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打造一批数字孪生工厂,推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数据分类分级采集、汇聚和共享。着力培育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AI+装备制造”“5G+飞轮储能”“C2M智能制造”等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引导清洁能源装备龙头企业联合数字经济企业拓展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转型服务。

五、打造国内知名的清洁能源装备基础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供给中心

围绕重大装备、重点领域整机的配套需求,发挥德阳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多的优势,支持存量企业技术创新、升级改造,提高零部件供给体系对主机需求的适配性,引育一批高性能、高强度、高可靠性零部件生产商供应商,显著提高清洁能源装备产品成套能力和基础零部件、原材料配套能力,深度融入全球清洁能源装备供应链体系。

(十五)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紧扣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目标,分类编制实施攻坚清单,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基础的产品、技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加快突破高端泵阀、蒸汽发生器、风电大轴承、工业传感器等高可靠性、高精密度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开展先进成型、加工、涂层制备等先进基础制造工艺(装备)攻关。加大核级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自主研发力度。推进发电设备控制系统、页岩气开采设备控制系统等工业软硬件国产化替代。

(十六)加强行业标准建设。以产业链为纽带,依托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龙头企业,提升风电、核电、水电等重点领域上下游产业标准的协同性和配套性,建立覆盖清洁能源装备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鼓励链主企业积极参与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建立基础共性、关键技术、服务管理等多维度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水平,增强行业话语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建设天府检验检测园区等服务平台。

(十七)优化供应链平台。构建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工艺设备配套供给体系,加快形成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上下游互融共生的发展新模式,保障供应链稳定。支持清洁能源装备头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合作等方式做强做优,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和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鼓励链主企业带动供应链发展,支持链主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建立根植于本地的区域配套供应体系,催生裂变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协作配套能力,打造产业链单一环节的强者,成为向成套装备企业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的“配套专家”。更好发挥装备制造业供应链金融和信息服务平台作用,鼓励链主企业采购产业集群上游企业基础产品、下游用户配套供应。

六、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装备系统集成服务中心

顺应服务型制造发展趋势,紧扣产业链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推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化,鼓励开展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定制化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业务,着力推动“三个转变”,提升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

(十八)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清洁能源装备领域“两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向研发设计、集成服务等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面向清洁能源装备智能化和高端化发展需要,加快发展制造基础软件、制造执行软件、车间设备控制软件等高端工业软件,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物流服务、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

(十九)推动单一产品制造者向整体方案解决者转变。支持清洁能源装备企业塑造全产业链整体优势,培育一批“研发+制造+运营”的世界级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引导企业积极向集工程设计、模块化部件设计与组装、安装调试、产品租赁、个性化定制等于一体的全链条生产方案提供商转变。鼓励企业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研发服务发展,提供远程运维、状态预警、故障诊断等在线运营服务,打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提供商。

(二十)推动订单式生产向工程总承包转变。借助央企和龙头企业遍布全球的200多家海外服务机构,鼓励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头部企业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支持头部企业建设“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集成系统,开展项目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备选型、设备制造、安装维护、使用服务一体化集成服务。引导清洁能源装备企业发展成套装备“交钥匙”工程,大力开展国际国内总集成总承包服务。

七、营造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良好发展环境

更好发挥政府战略引导和服务推动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强化要素保障,着力营造有利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

(二十一)引导产业集中集约发展。坚持全市“一盘棋”,着力构建以德阳经开区为主,德阳高新区、天府数谷、凯州新城为辅的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格局,实现集中布局、集聚发展。支持德阳经开区重点发展发电装备、储能装备等清洁能源装备,建设清洁能源装备特色产业园区。支持德阳高新区重点发展油气钻采装备、工业传感器等产业。支持天府数谷重点发展赋能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的数字产业。支持凯州新城重点发展清洁能源装备关键零部件、天然气开发利用等产业。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地方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装备相关产业。

(二十二)促进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推动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协同发展,强化战略协同、政策对接、平台互用,共建上下成链、左右配套的产业生态圈。建立与成都都市圈城市协同的氢能装备、充电桩、飞轮储能装置等新能源装备推广机制。建立与攀西、川西北等省内重点地区的协同联动和合作机制,支持市内企业参与全省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的开发利用。主动对接世界高端能源装备创新资源,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产业合作,共建“飞地园区”,加大与东部地区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端应用端的协同力度,精准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推动清洁能源装备“走出去”,提高全球供应链适配能力。探索建立外贸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举办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以高水平会展带动产业发展。

(二十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级层面制定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在资源环境、研究开发、市场应用、人才引育、开放合作、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市级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投资基金、政府债券,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鼓励银行投放绿色贷款,积极争取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德阳运用,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发行力度,围绕主业开展高质量并购重组,增强发展能力。加大清洁能源装备产业用地用能和环境容量指标支持力度,积极争取碳关税认定、分类支持性电价等政策,强化能源供应保障。以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市为契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大国工匠”“技能大师”,以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支撑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二十四)健全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由制造强市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更好发挥市领导联系指导产业发展机制作用。建立“链长+链主”工作推进机制,实行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领航重点项目制度,组建专人专职、专业专办、实体化运作的产业专班。深化央地合作、政企合作,健全政企联席会议、协同配合、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发挥“国字号”清洁能源装备头部企业技术、人才、品牌等优势,在重大项目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支柱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清洁能源装备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创设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指数和税电指数,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确保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曾祥伟

]]>
https://www.carbonhrss.com/3390.html/feed 0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 https://www.carbonhrss.com/3349.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3349.html#respond Fri, 14 Jan 2022 08:06:51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3349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三个话题:低碳是什么?低碳做什么?和低碳的未来?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讲这个话题之前我讲个故事,我和我老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问我是做什么的?我的回答是做碳交易的。她哦了一下没吭声,后来她对我的态度总是很不好,感觉我哪里得罪了她一样,我很纳闷,于是我找个机会问她:我没找你惹你你为什么看我不顺眼?她说我是做煤炭交易的,感觉就不是什么好人。我估摸着她是不是把我当煤老板了,要知道那个时候正好是煤老板名声最不好的时候,我老婆是搞艺术的,难怪她怎么看我都不顺眼了。于是我从头到尾再给他讲了一下这应对气候变化及碳市场的事情,她听了后恍然大悟,于是立马就态度180度转变,后来她就成了我老婆。我可以像大家保证,这个故事没有一点虚构成分,所以说给别人耐心解释我们这个行业很重要。所以,我没猜错的话,在座各位可能已经丢掉了很多老婆和老公,有没有?

回到主题,低碳是什么

低碳这个词我想中国14亿人口估计得有一半都知道,但是低碳是什么这个问题估计连在座的各位也没深入思考过。当然,研究这个不能给我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少有人认真研究这个问题也很正常,我倒是做了些思考。低碳从表面意义上来看就是减少碳排放的意思,但是它有一个隐藏条件:就是(尽量)不影响发展的情况下减排,所以早期的叫法都是低碳发展,就是既要减排,也要发展的意思。

在这个条件下最符合的产业就是:节能,所以节能的就一定是低碳的。但是低碳并不完全是节能。除了节能以外,还有以下几种方式能够实现减排:新能源,燃料替代、造林、工业温室气体减排,反而跟常挂在嘴边的环保没有什么交集。当然也有人把环保甚至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赋予在低碳这个概念上,所以很多广告宣传跟低碳一点都不沾边也会用低碳这个词,低碳这个词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升华成美好事物的代名词了,我觉得这样做其实也不赖,至少推广了低碳这个概念,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纠正。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我们继续回到刚才低碳涉及到的产业这张图,在这5个产业除了工业温室气体减排产业以外,其它产业并不是因为低碳而产生的。节能一直是所有用能单位终生的基础工作,因为能减少成本嘛;新能源和燃料替代属于调整能源结构范畴,这也是我国最近的主要能源政策,最近搞得很火的分布式光伏和采暖煤改气就是属于这个范畴。话说这次煤改气来得太陡了,网上说很多人因为没气可用而挨冻,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享受这个待遇,不过我哦觉得长期看是好事。造林呢是与能源无关,但是与我国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荒漠化有很大关系,我们专门还有林业局,当然这不是因为低碳而设立的。

要说上面几个产业只是顺带低碳的,那么工业温室气体减排这个产业那可算得上是专为低碳而生的产业。所谓工业温室气体就是指在工业生产制造中产生的温室气体,他们往往是一些烈性温室气体,比如N2O、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SF6等,目前的减排方式多半是直接摧毁,也有采用替代物避免产生排放的。在CDM早期这个行业是非常非常暴利的,因为这些项目的减排量都非常的大,我在有篇文章曾经提到过,为了符合这类项目的监测方法学要求,上几百万的监测仪器眼睛都不带眨的。后来因为市场抵制工业温室气体的减排量这类项目业基本销声匿迹。

要说起专为低碳而生的产业,我还得提一个一直处于研究中的产业:碳捕获及封存,简称CCS或者CCUS,这个产业简单点说就是把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然后再打回到地下,这样的话就算使用化石燃料也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因为有两个大问题导致这类项目反对的声音要大于支持的声音。

一是CCS本身会消耗大量能量,这些能量也是来自于化石能源,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燃煤电厂产生的温室气体要全部注入到地下的话,它要额外再用30%的燃煤,所以有人把这个技术形容为饮鸩止渴。二是很多人认为注入到地下的温室气体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再次释放到大气中去。我个人对CCS的看法持有谨慎乐观态度,因为我做过测算,未来要实现温度控制在2度以内的目标,不用CCS技术根本没办法实现,而上述的两个问题在未来都是可以解决的。

从对减排的贡献角度来看,我认为目前的主力还是节能和新能源,节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实空间都已经不是很大了,国家现在主力还是放在新能源和燃料替代上面。造林呢因为本身的局限性,不会对减排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它对环境的协同效应是最好的,而且是直接从大气中固碳,所以可以说是最优质的减排项目。工业温室气体项目自从被碳市场打压以后现在动力不大,不过目前国家有想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实现减排。CCS呢因为受的争议太大,而且成本很高,目前对减排没啥贡献,但是我很看好它的未来。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这是我对未来减排技术更替的一个设想图,我们设想未来假如全球实现了近零排放,那么它的实现路径大概会是怎么样的呢?首先肯定先是节能,因为节能不但减碳,还能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等能源效率越来越高,节能成本也随之增长的时候,就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来实现减排,中国目前就处于这个阶段。当然,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在不增加核电的情况下,实现新能源电力支撑全球能源基本是不现实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小的一部分化石能源消耗。这个时候CCS和造林将会成为主力减排手段,最终将实现近零排放甚至是净负排放。

刚才我介绍了低碳下面所包含的各个产业,所以说低碳产业就是上述几个产业的集合吗?当然不是,刚才我说的那些行业一些是本来就存在,一些的只是减排的技术。我们可以称其为广义的低碳行业。那什么是狭义的低碳产业呢?而因为温室气体这个东西相对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东西,他的量化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再因为低碳引入市场使得碳排放资产化,使得如何管理碳资产成为了刚需,由此便产生了一个新的行业,这个专门为碳资产管理而产生的行业我们可以称其为狭义的低碳行业,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碳圈,在座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属于碳圈,这个圈子有多大呢?碳圈专职人员我认为不会超过2000人,加上一些跨行业的人员,我认为不会超过1万人,所以这个圈子是非常小的,所以别看我们这个会议小,按照从业人数比例来说,也算不小的会议呢。

那我们都是怎么进入碳圈的呢?

大家都知道这个行业是非常前沿的行业,以至于大学根本没有对口专业,那么碳圈的从业者是怎么来的呢?

我这里把碳圈从业者分成两个部分:CDM时代和后CDM时代。

CDM时代就是指CDM风光时期进入碳圈的人,算是碳圈的元老,这些人基本上在2005-2012年左右进入,那时候因为CDM特别赚钱,所以只要深入了解CDM的人都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碳圈,跟现在的币圈倒是挺像。因为搞CDM需要写英文PDD,又要经常跟老外打交道,薪酬又很高,行业又很有意义,所以甭管什么专业,只要英文好就都会进碳圈,最好是海归。所以说,早期CDM时代高学历和海归之多,多到可以用丧心病狂这个词来形容,我个人觉得这批人搞CDM有点浪费才华了,实际上CDM就是一个游戏规则,根本不需要太高端的人才,CDM本身也是整个低碳行业里的冰山一角,然而受限于当时的环境,早期碳圈的人除了搞这冰山一角以外,少有人去看到这整个冰山,所以我觉得挺可惜的。当然这帮人奠定了中国碳圈高素质的基础,功不可没。

在2012年以后CDM行情急转直下,很多公司觉得没钱赚都撤了,而后中国决定自己要搞碳市场,于是又吸引了一批人进入碳圈直到现在。当然因为中国自己要搞碳市场了,相当于要重新造一个冰山,所以需要很多碳市场的基础研究,最普遍的一个就是搞企业排放数据核算,我相信后期进入碳圈的人很多都是从碳盘查或者碳核查开始入手的。所以碳核查算是后CDM时代进入碳圈的一个标签。因为国内碳市场不需要英文,所以后CDM时代进入碳圈的人海龟要少一些,大部分为环境、能源方面的应届毕业生,以及各地方与当地发改委关系较好的环境、能源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当然这里少不了碳市场的强行参与者,就是控排企业,试点地区的控排企业都一定会有一个或半个碳圈人,甚至有整个团队。我想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以后,我们碳圈因此会扩大好几倍。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总而言之,我们碳圈基本就是这样形成的,当然这指的是狭义低碳行业,如果加上广义低碳行业的那几个产业,这个圈子还是比较大的。

总结一下,低碳行业从狭义来讲,就是专门从事减排及碳资产管理相关的业务的行业。而广义的低碳行业包括节能、新能源、燃料替代、造林、工业温室气体减排等能够实现减排的行业。而低碳概念自身,狭义的讲就是指尽量不影响发展的情况下减少排放,广义的讲就是泛指一切美好事物。

好,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话题。

现在我们来讲第二个、也是本次演讲最重要的一个话题,低碳做什么?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我的第二个议题从这张图开始,我们话题的副标题叫碳圈很小,碳市很大,我自己也建了一个微信群叫碳圈很小,碳市很大。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座的朋友大部分应该都是从事碳圈这个行业的,可能都感觉业务不好做,很难拿到单子,就算外面有单子也是竞争激烈,各种关系斗争,各种自杀式低价。

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就像我这幅图一样,中间的那个小圈就是我们现在的碳圈价值,而且因为各种低价竞争,这个圈子还在越缩越小。

而实际的碳市场有多大呢?我认为有这么大,大得这个ppt实际上都装不。

那么为什么没有人去拓展这些空白的市场呢?我想了一下有以下原因:

首先我这里说的碳市场并不是指碳交易市场,而是指低碳行业中能够赚钱的所有业务领域,碳交易市场只是其中一部分。就跟股票市场不一定要通过股票赚钱,通过写一些股市的软文也可以赚钱一样。这个例子可能不是很恰当,总之,碳市场除了炒碳赚钱以外,还有很多其它可以赚钱的方法。

但是目前因为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很多业务都是处于摸索阶段,一旦有一两个业务成熟了,那么所有的企业就都盯着这一两个业务做,并没有太多的人去花心思开拓新的业务。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一群犹太人去到一个镇上做生意,第一个犹太人建了一个加油站,生意不错,第二个犹太人在旁边建了一个超市,生意不错,第三犹太人又在旁边建了一个餐厅,生意也不错,慢慢整个小镇就吸引了更多人,小镇也就繁华了起来。

然后是一群中国人去到一个镇上做生意,第一个中国人建了一个加油站,生意不错,第二个中国人见加油站有钱赚,于是也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就不行了,第三个中国人看大家都做加油站那我也做,于是,三个加油站都倒闭了,小镇仍旧是那个老样子。

想想我们现在的碳核查、碳清单、配额置换这些业务,是不是有点这个意思?

另一个原因是目前碳圈的企业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组成一个联合体。大家都知道,推出一个新产品,光靠一两个企业推是不行的,需要将整个行业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推动。而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这里举两个例子,不久前,我发了一篇文章,提到了碳足迹业务,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说碳足迹已经做烂了云云。我接着又发了一篇文章,提到了区域温室气体清单业务,同样,马上也有人跳出来说区域清单业务已经争得头破血流了。

而实际上呢?我想问问在座的同行,把碳足迹业务作为你们常规业务的有几个?把区域温室气体清单作为你们常规业务的又有几个?

我能理解那些人说市场作烂、竞争激烈的原因:在他们的资源和能力范围内能够接触到的项目已经竞争够激烈了,他们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不希望有更多的竞争者加入。

然而他们并没有想到,更多的人推这个业务,会把这个业务的市场做得很大很大,到时候你能接触的项目就不是这么可怜的一点点了,就算有竞争,那都会比之前那个小圈子里面做的业务要多很多。

所以说,不要怕别人抢你眼前的蛋糕,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才能形成行业的良性发展。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行业人才的不足。各个公司都有各个公司自己的资源和渠道,但是如果没有很好的产品的话,这些渠道就很难变现,或者说变现能力不足。

现在的圈内企业去谈客户的时候都是千篇一律的谈碳资产管理,而且内容都比较空洞,并没有其它的东西可以卖。

所以呢,我就在这里,给大家梳理一下,咱们碳圈究竟有哪些业务可以做?这些业务对应的客户群体和操作流程是怎么样的。为了方便大家针对不同类型客户定向的推产品,我在对业务进行梳理的时候是根据目标客户类型来进行分类的。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我这里一共分了6种类型的客户,分别是控排企业、减排企业、其它企业、政府机构、个人和行业内服务。这6个方向各自都有几个可以推出去的业务,总共加起来我数了一下,大概24种业务。我想如果这24类业务你们都很熟练的话,就算碳市场一直这么拖下去也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是不是?

好了,闲话不多说,我这里就一一给各位介绍每个业务内容及其操作流程,由于时间关系,每一个业务我只讲核心的部分,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下来再沟通。

一、首先,我们从大家最关心的控排企业的业务说起

1. 第一项业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碳盘查

我想在座不少人也有实操经验,碳盘查简单点说就是帮企业计算碳排放并编写报告。但是现在的普遍的做法是碳核查企业在核查的同时把盘查报告写了,这种做法很具中国特色。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碳盘查还是有市场空间的,因为核查机构并不是代表企业利益的,所以企业有必要找一个为自己说话的专业机构来算一遍碳排放。因为很多核查机构基本也是刚开展这个业务,难说不出现错误。要是对企业有利还好说,要是不利的话可麻烦了。所以我们去推碳盘查业务的时候,只要切入点找得好,业务还是比较容易谈成的。

因为碳盘查是站在企业利益角度来计算碳排放的,所以在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建议尽量做得比核查机构更加详尽,我建议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召开启动会议,说明盘查目的、内容以及涉及的部门和数据。

2. 通过部门访谈和现场巡视,理清符合涉及碳排放计算相关数据的所有数据源及数据流,所谓数据源就是最初产生该数据的地方,数据流就是从数据源通过各种汇总途径生成的最终报表。同一数据可能涉及不同的数据源,同一数据源可能也涉及不同的数据流。只要是符合指南要求的,都应该收集起来,当然指南缺省值可用的情况下也作为一个数据流包含在内。下面这张图是用煤量各种数据流的一个例子。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3. 计算各种数据流组合下的碳排放,从中选出最利于企业的数据流组合。

4. 编写碳盘查报告,这个报告不是用来核查的报告,而是帮企业梳理碳排放数据的内部报告,里面要详细描述数据梳理的过程及选择这些数据的原因,必要时做一些数据优化的建议,比如建议实测热值啊、单位热值含碳量等。

这个就是我认为的一个合格的碳盘查需要做的事情,如果仅仅是给一个排放数据给到客户的话,对客户来说并没有产生什么价值,因为核查机构来了还是会给他们一个数据。我们既然是为企业提供服务,就应该提供一些额外价值,这样客户才会认可你。都说碳盘查是做客户后继业务的敲门砖,你这敲门砖看着都像鸡肋一样,人家怎么会和你深入合作嘛,所以作为为控排企业提供的第一项服务,一定要做得漂亮,后面的业务才好开展。

2. 第二项业务是碳管理体系

这个可能有些朋友比较陌生,但我说另一个名词可能知道的人要多一些,那就是ISO14064,ISO大家都知道,就是国际的体系认证。ISO14064虽然不叫碳管理体系,但是里面沿用了大量管理体系的东西。为什么要引入这一套东西呢,跟质量管理体系一样,就是为了保证最终计算结果的质量。比如说以后碳排放计算全部由企业自主管理了,那么碳排放相关的每一个数据由谁来监测、谁来记录、谁来汇总、谁来计算、谁来核对等等,都要有一套明确的责任分工,这个有点像我们现在提及的监测计划。但是监测计划算是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不说现在很多企业的监测计划做得只是个摆设,就算做得再好,也不能说是一个完整体系。所以为了保证最终排放数据的质量,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完成碳盘查的前提下,碳管理体系的操作步骤如下:

1. 通过高层访谈和会议确定整个公司的碳管理组织架构,落实每个岗位的职责

2.在碳盘查最终的结果上确定企业内部温室气体核算程序

3.确定与企业碳核算有关所有数据的监测、记录及汇报及数据缺失时的处理方法,这里其实就包含了监测计划在里面。

4. 确定企业内部查证程序

5. 根据ISO14064相关要求编写体系文件,主要包括《企业碳盘查手册》及其它相关二级程序文件。

6. 完整运行一遍体系文件

7. 管理评审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这就是碳管理体系的大致流程,这项业务除了监测计划是控排企业的刚需以外,貌似很难推,但是任何管理的比较好的企业,都希望是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管理,而且碳排放数据对某些企业来说正负1%就是几百万人民币的事情。所以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的。只不过除了早期DOE机构出来的以外,碳圈伙伴们没怎么接触过管理体系的东西,想要开展这个业务除了碳方面的专业能力以外,还得补一补体系方面的知识。

3. 第三项业务也是管理体系,只不过是能源管理体系

为什么我说碳的业务,把能源管理体系加进来了呢,因为能源和碳的管理体系一脉相承,可以融合成一个管理体系,整好国家又在推这个事情,而且我跟好几个碳圈朋友提到这个业务他们都表示感兴趣,所以我就加了进来。

不过我提前提个醒,虽然我今天演讲的地方是在认证机构的地盘,但我还是要说一下,中国特色的体系认证基本都是体系建设和认证都由认证公司包了。因为大部分企业做体系的目的还就是为了那个证,所以基本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所以想搞这份业务的朋友们,你们得掂量一下有没有能力推得动。做能源管理体系的大致步骤如下:

1.启动会议,成立工作小组

2.初始能源评审,确定能源使用合规性、能源管理及利用现状,编制初始能源评审报告

3.通过现场巡查、部门访谈等方式识别主要能源使用

4.确定能源基准及能源绩效

5.建立能源方针、目标和指标及能源管理方案

6.体系文件的编制及发布

7.初次内审及改进方案

8. 管理评审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我想刚接触这个的朋友看到这一大堆术语可能脑袋都绕晕了,其实整个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可以从这张表表现出来。简单点说就是先从厂里找到主要能源使用的地方,一般都会是设备,比如这个例子就是一个烘干机,能耗基准就是为了以后节能做参考时定的一个基准线,一般就是当前能耗。这个例子分成了电耗和蒸汽耗,也可以综合成标煤耗,而绩效参数就是指影响能耗的实际操作中设定的参数,比如这个例子就指压力和温度值。能源目标则是指全厂的总目标,这里提的是2020年综合能耗下降10%。指标相当于就是目标的分解。而能源管理了方案就是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实施的项目,它可以是设备的技术改造,也可以是管理方面的优化,这些基本就是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了。

其实从头到尾定这些个参数些是非常难的事情,但是管理比较好的企业,这些内容基本都是已经有的,只需要装到体系里面去就行,当然或许会有小部分的补充,但其实都比较好实施。所以总体来说,不算是难事,如果本来就搞过体系建设的,那更是小菜一碟。所以如果你们的客户有这方面的需求,不妨一试。

4. 第四项业务是培训

说起培训,我想只要是在碳圈从事咨询行业都提供这个服务,但是质量肯定是差别很大的,培训其实内容都是差不多的,我认为内容其实并不是很重要,重点在于讲师水平。大家应该都多少参加过一些培训,会有所体会,好的讲师不用任何大纲能把该讲明白的讲得透透彻彻,差的讲师讲得….你还不如直接看讲义懂得多一些。所以培训质量重点在讲师,因为这个业务的核心产品是人,所以我这里其实也没有太多可以建议的。

那么企业完成这些以后应该干什么呢?当然是带他们进入碳市场啦。这就进入了碳圈的招牌业务部分,碳资产管理。

5. 碳资产管理

所谓碳资产管理一句话概括就是让控排企业履约成本最小化,资产收益最大化。在这个指导思想下衍生出来较为成熟的业务目前有以下几种:

1. 配额置换,所谓配额置换就是政策允许使用CCER履约时,用低价的CCER置换高价的配额来履约,从而赚取中间差价的业务模式,试点地区这种模式已经很成熟,但是全国碳市场CCER生死未卜,所以这个业务能不能在全国碳市场推还不好说。

2. 配额托管,就是让控排企业把配额交给你打理,赚了钱一起分,这个跟股市里面的操盘手帮你操作你的股票账户是一样的。拿着控排企业的配额去碳市里面炒,当然这个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不一定能赚钱,当前主流的合作方式是保底不保收益。

3. 配额融资,就是拿配额做抵押进行融资,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质押贷款,即拿配额做质押物去银行贷款。还有一种是回购,就是以一个约定的价格把配额卖出去,然后再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买回来,这个模式其实跟当铺是一个意思。这两种方式一个是找银行要钱,手续特别复杂难度也较高,另一个算是民间融资相对来说就要简单得多。建议手里头有钱的企业可以搞搞回购业务,半价买过来,不怕企业不买回去,而且手头有配额资源又可以在二级市场上秀一下你的高端操作,两全其美,当然别玩大了,到时候人回购的时候你配额不够就惨了。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以上呢就是碳资产管理中比较具体的业务,除此之外,行业内也在推一种碳资产管理综合打包服务,把之前的业务全部打包,再提供顾问服务,就是有啥问题可以随时找我们解决。在企业啥都不懂的情况下,打包服务有时候反而效果更好,不过具体客户还是要具体分析得。

6. 减排项目实施

说完碳资产管理了,我们来说一说减排项目的事情。实际上,可实施的减排项目绝大部分都是节能项目,所以上减排项目是节能服务公司的强项,为什么我们要去搞这个事情呢。我跟你说说以下几个情况你们就知道我们搞项目是多么合适的事情了。

1. 目前碳圈的业务过去过来都是些咨询业务,成长空间非常有限,就算以后碳市场起来了其实也没碳圈什么事这个我后面会解释。而能够让碳圈企业有长远成长的方向,就是走向实体,做真正的减排项目。

2. 传统的节能服务公司其实竞争很激烈,很难把项目做进企业,而碳圈进入企业都是直接从高层切入的,把节能项目包装成减排项目更好推。

3. 传统节能服务公司在计算项目收益的时候只能看到节能收益,碳圈在做项目收益时,同时会考虑减排收益,使得项目的可行性看起来更高,更容易让企业接受。

4. 传统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节能项目的时候不敢走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因为怕企业不给钱,而碳圈企业来实施的话就不怕这个,因为控排企业的碳资产捏在咱手上的呢。

所以碳圈企业要好好利用自己的客户资源,如果能把自己做成一个节能项目进入控排企业的平台,那么你就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那么这种项目怎么操作呢?首先我们需要减排项目,如果客户有现成项目想推那么简单,直接找资源找资金搞就行。如果客户没有,那么就需要挖掘减排项目。怎么挖呢,跟节能项目搞能源审计一样,搞碳审计。然后从中挖掘可实施的项目,当然这个就需要真正能发现节能减排项目的专家去搞了,自己招或者找合作单位都行。碳审计一下来,如果没有好的项目,那就可以撤了。如果有可实施的项目,那好,跟客户商量项目实施细节,然后就可以搞了。

因为这个项目涉及到节能减排技术的引进,建议想搞的企业找一个做节能比较好的企业一起搞,当然本身节能技术就很强的那更好。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以上,就是针对控排企业我们可以推的业务,光看大项都有6项,加上小项有十来项了,所以说可以推的业务还是比较多的。总体来讲前4类主要是帮企业做能力建设,与企业建立联系,这部分是纯咨询,所以价值不大,第5项就涉及到碳资产管理了,这部分收益可大可小,目前来看想有大收益也难,最后一项是实体节能项目,如果能走到这一步就有比较可观的效益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向控排企业推这些业务呢?这就涉及到我们去谈业务时候要找准企业的痛点,我们所有的话题都要围绕这个痛点展开,这样效果才好,不要泛泛而谈,不然谈几小时下来尽唠家常了,想收都收不回来。对于控排企业来说,痛点就是“钱”。你谈的时候不用扯国家政策什么的,一上去就跟老板说你这个碳资产值多少钱,对比一下配额分配方法,跟他说要花多少钱或者会赚多少钱。无论之前他态度怎样,听了这个以后保管一下就来劲了,我去过很多企业,这一套方法屡试不爽。然后你再慢慢给他推你的业务:这些个排放数据说白了都是钱,你要不要好好的梳理一下,再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一下。你看你这碳资产放你那又不能增值,放我这里还有增值空间,你说要不要我帮你理一下财呢。自然而然,这些业务就都做进去了。所以对于控排企业,谈业务的时候就是一个字“钱”。

二、我们下面说一说针对减排项目企业的业务。

所以减排企业项目业务就是指把那些减排项目如光伏风电等开发出可用于碳市场的减排量。有人说,减排项目不就是CCER开发嘛?难不成我要讲CCER的开发流程?针对减排项目企业谈肯定是谈减排项目的开发,CCER当然是主要部分,但不是全部,我这里呢也不会讲CCER的开发流程,这个百度上搜都一大堆我没有必要在这里讲。我想讲的部分是我们国内的减排项目可能开发成那些类型的减排权以及这些减排权对应的市场。对这些市场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帮助减排项目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首先是CCER,对应是中国试点地区市场以及可能的全国市场,目前流动性一般,价格在人民币10块左右。

然后是CER,对应的市场是京都机制下的附件一国家,由于基本没需求所以几乎没流动性,价格在人民币1块左右。

第三个是VER,对应的是自愿减排市场,流动性也一般,不过听说南美一些国家计划允许VER来抵他们的碳税,那样的话需求就会多一些,可以持续关注一下。目前价格在2块左右。

第四个GS VER/CER。对应的也是自愿减排市场,只是这个黄金标准的质量要高一些,相对来说价格和市场要好一些,当然对项目本身的要求也要搞一些。目前价格在5块左右,也有二三十的,浮动比较大。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两个未来可能进入的市场

一个是KOC,就是韩国的CCER,2018年以后极大概率允许全球符合相应条件的CER进入韩国碳市场,所以一些中国项目是有机会进入韩国碳市场的。目前韩国碳市场价格在人民币135左右,属于全球碳交易市场中的最高价。

另一个是CORSIA,就是国际民航组织搞的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虽然这个计划里面还没有定什么类型的碳信用可以用于这个计划中,但是一定会有减排项目可以用于该计划,那么中国的减排项目也就有机会。我想这个市场启动的话,价格应该不会太低,可以持续关注。

最后还需要提一下绿证这个事情,中国当前的绿证看起来价格那么高,实际就是新能源补贴换了一个给钱的人而已,所以搞了一下就没消息了,根本没有市场需求。但是如果绿证动真格的就不一样了,我曾经在我的文章里面举过韩国的例子,碳市场1个KOC是130块,但是同等电量的新能源电力换成绿证在韩国叫REC去卖的话,价格大概在600块左右。所以韩国虽然碳价那么高,新能源电力都不玩的。听说中国2018年开始绿证要动真格的了,建议还是密切关注一下。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关于减排项目企业业务谈判,因为是给人家送钱去的,所以只要各方利益分配合理就OK了,没啥可说的。当然有时候控排企业和减排企业是一家,这时候就得涉及到企业碳资产内部调动的一些方案性的东西了。

三、说完了控排和减排,我们下面说一说针对一般性企业的业务。

针对一般性企业,他们的碳排放并不是碳资产,但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做低碳方面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都不是强制要求的,所以我把这些企业做的低碳相关的业务归纳为社会责任类业务。这些业务包括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首先是碳足迹

碳足迹简单点说就是计算某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因为种种原因把,碳足迹业务在中国开展得不是很好,不过需求还是有的,潜在的市场也非常的大。目前对这个业务需求比较强烈的是那些生产大众消费品的大型制造业、出口型企业及其附属的供应链企业。苹果手机大家都知道,每一款手机它都是算了碳足迹了的,这就代表它的所有供应链企业都要做碳足迹或者至少提供碳排放信息。

说到碳足迹我这里顺便提一下目前主要三种类型的碳排放计算:区域层面的碳排放碳清单,组织层面的碳排放碳盘查和产品层面的碳足迹。从下图可以看出三者的区别,首先是产品碳足迹,它是之某个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主要在时间序列里的延伸,比如图中的A公司生产的A产品,它的碳足迹要延伸到A产品的生产前阶段和后阶段。而组织层面的碳排放是时间和空间都定死了的,如图中A公司的碳排放除了A产品的排放以外,还包括B产品排放以及组织边界范围内的其它排放,时间上一般以1年为界。区域层面的碳排放时A公司在空间方面的延伸,如A公司所在的区、市、省等,除了组织排放以外还要包括个人排放及农林渔牧等的排放。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我们再回到碳足迹,碳足迹的计算由于国内没有相关标准,所以在计算的时候一般参照ISO14067和PAS2050来实施。关于碳足迹计算详细的实施步骤可以参考PAS2050。我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我只说一下碳足迹这个业务的核心问题。我认为计算碳足迹的核心就是一个字“分”字,你把这个字吃透了,那搞碳足迹就信手拈来了。

首先要分的区分核算边界,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要把产品组成完全分解,然后来分,哪些需要去找供应商要实际数据,哪些是直接用数据库里面的数据就行,哪些可以直接忽略掉不用计算。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这个图做了个简单的示例,通常占产品总排放95%以上的排放数据需要纳入计算,剩下的可以忽略不计或者用数据库数据。其中占总排放10%以上的排放一定需要供应商的实际数据。一般情况下,实际数据的收集到初级供应商及够了,再往下基本都用数据库数据,但一些极端情况下会出现二级供应商也需要实际数据的情况。我这里提到了数据库,就是指所有产品的平均碳排放,这个对于碳足迹的计算很重要,然而种种原因,我国并没有官方的数据库,只有川大王教授那边做了一个中国的数据库,这也是制约我国碳足迹发展的一个很大因素。

这第二个分就是分配额排放数据,我们最终的结果一是个具体的产品,但是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都不是按一个产品标准来下料的。所以某个产品的每一个生产过程实际输入和输出是这样的:我们需要从分出一个标准产品需要多少的产品F,然后再根据这个过程的总排放算出对应生产一个产品的排放。虽然一个过程看起来简单,而实际上产品会有很多生产过程,,就会有无数个这样的输入和输出,相互之间可能还有交叉。所以实际计算的时候,通过手算或者excel计算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计算碳足迹一般都采用碳足迹计算软件。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最后一个分就是共生产品的碳排放分配问题,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其它有价值的产品,这个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该怎么分配是个问题。常见的方法有技术替代法和经济分配法。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掌握了这几个分,碳足迹计算其实也就是画画流程图,然后收集每个流程的数据而已,然后再把共生产品的碳排放分配方法输入进去,碳足迹计算软件在你完成这些工作以后会自动帮你算出你想要的产品的碳足迹,是不是so easy啊?

其实整个操作过程中,画流程图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之所以没加上去是因为如果加上去,这操作过程就不能用一个“分”字来归纳了,嗯,感觉有点那啥。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下面我要讲的业务是大家耳熟能详却没怎么推动的业务,叫碳中和

碳中和

碳中和就是购买减排量用于抵消企业或者活动产生的碳排放。这个业务基本不用操作流程,我就不多说了,关于碳中和业务我想说的是,这个业务是典型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类的业务,就是大家都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一起推这个业务,然后把声势造起来,这个市场其实就成了,就零零散散一两家在那搞是肯定搞不起来的。

碳披露(CDP)

这个业务我想恐怕很多小伙伴可能听都没听过,这是一个很偏门的业务,但是我觉得未来还是有市场空间的。碳披露实际上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搞的一个信息披露项目,通过向全球大型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然后收到调查问卷的企业回答这个问卷就是碳披露。因为里面涉及到敏感的排放数据的信息,所以中国的回复情况一直都不好,当然不排除这只是一个借口,因为其它国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是回复情况都不错。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我之所以把这个无聊的问卷调查的回答当做业务介绍一来做是因为确实有这个潜在需求,中国有300多家收到问卷的企业,回答也就20来家而已,二来是这个调查问卷实际上是一个企业是否全方位实现碳管理的评判标准,从中可以延伸出很多其它业务可以做,碳排放数据其实只占一小一部分而已。举个例子,CDP里面有这样一个问题:

贵公司是否识别过任何潜在的可能对公司业务经营、收入或支出产生影响的固有气候变化风险?

贵公司是否识别过任何潜在的可能对公司业务经营、收入或支出产生影响的固有气候变化机遇?

这个问题要是放几年前,你肯定觉得虚得不要不要的,一点也不接地气,但是现在来看看,就算没有CDP,你觉得中国的八大行业有没有必要认真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我都不说那些大型投资机构在投资的时候会不会考虑投资对象的气候变化风险机遇识别。就咱这些懂点低碳的小股民,现在在买股票的时候是不是都要想想买的公司是否会进入碳市场,进入以后是会赚还是会亏?可以说这个在未来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披露事项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公司没有做过这些研究,那怎么办啊?当然是做啊,那还用说!不过CDP业务范围只是帮忙整理和回答问题,这种要另做的怎么办呢?当然是另立项目啦!这样,通过CDP业务就又搞定一单。所以我为什么一定要把CDP这么冷门的业务拿出来介绍,因为他能生成很多子项目啊!

我们再看看其它的问题,

贵公司是否将气候变化是否融入到商业战略中?

贵公司是否就气候变化问题的管理(包括目标完成)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

贵公司是否采用了一个内部碳价?

这些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能够独立成一个单独的研究课题。说实话,CDP里面的问题都是些非常实用的问题,都值得好好去研究一下,可以这样说,如果CDP里面的问题衍生出的项目你都能做了,那么你一定就是低碳里面大神级别的人。所以忘掉那些外国窃取我国情报的屁话。就算我们一个字都不回给CDP,这些个问题还是值得好好研究的,这么好的业务集合和低碳大神成长指南不用多可惜啊!

嗯,我这么推CDP,我觉得下来得找CDP中国要点广告费才行。

说了半天,我来说说CDP项目的操作方法吧。这类项目有点类似于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首先搞个启动会议,把主要部门负责人召集起来说说这事,他们需要做什么配合。然后就是挨个访谈,收集资料,主要是收集企业能源、碳管理方面的现状。问一些CDP问卷内容相关的问题,但别直接拿着问卷的问题去问,人家能答上来还找你干嘛。收集完资料就根据CDP里的问题进行整理,有些软性问题通过收集起来的信息整理后都能回复得不错。一些硬性的需要单独做的问题,跟客户商量是做还是不做,怎么做。整理好问题及回复后需要跟客户进行持续的讨论以最终定稿。如果客户对于CDP评级有明确的目标,那么这就是一个持续性的业务,因为往往1年之内是达不成这个目标的,而且为达到目标会有很多子项目,于是这个业务单也就会变成一个大单了。

那么对于这类的业务,我们去谈的时候应该以什么为核心碳呢?千万别谈钱,这类业务的目标客户不是世界500强,就是行业三甲,人家不差钱,人家也是冲着情怀来的,谈钱多伤感情啊!那么核心谈什么呢?谈“面子”。也就是形象。跟他们说做这些业务对企业形象有巨大的提升,比如:其它竞品都没做碳足迹,我做了碳足迹,产品的形象一下就低碳高端了!我是行业内乃至整个地区第一个做碳中和的企业,瞬间高大上!我CDP评级为A,同行其它公司才勉强得个F,倍儿有面子!通过比较的方式堆高他们对业务的预期,同时适当营造一种紧迫感,这事就容易成功。

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类业务就介绍到这里。

四、下面一个客户是:政府

是的,政府是我们行业的重要客户,至少现阶段是这样,可以这样说,在碳市场青黄不接的这几年,咱碳圈可以说是靠政府订单养活的。现在各级地方政府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资金可以做低碳方面的事情,特别是低碳试点城市和碳交易试点地区,这些资金是一定要花出去的,所以有时候政府的钱比企业的好拿,当然,你做的事情还是得有意义才行。所以,这么重要而稳定的客户怎能落下。我这里就讲一讲,对政府,我们能推一些什么样的业务。

第一项业务是碳核查

碳核查算得上是烂大街的业务了,我这里不打算多讲。一是因为这个业务已经很成熟,能讲的人多了去了,我也就不在这浪费时间。二是这个业务后期肯定会收口,让真正的“第三方”去做这事,所以做这个业务的人不会增长,可能反而会下降。我个人是支持收口的,第一波的核查其实多少有一些问题,当然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人才缺乏嘛。核查是碳市场里面很重要的工作,所以一定不能水,为了提高核查质量收口是对的,其实就水平来说,老牌的国外DOE要高一些,放他们进来能够提升核查水平,不过这仅仅是从技术层面上讲,至于从其它层面上来看,国外DOE还是不大可能在中国开展核查业务的。

第二项业务就是区域温室气体清单

区域温室气体清单其实也是算碳排放,只是算的是某个区域的碳排放,这个区域一般是行政区划,它可以是一个省、市,也可以是区、县、再往下可以做到社区级别。它与组织层面也就是企业的碳排放计算思路不同,所以算是不同的业务。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区域层面、组织层面和产品层面碳排放计算的方法及其区别的,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区域温室气体清单其实本来是一个偏门的业务,这几年稍微有点起色,可以说圈内几个企业硬推推出来的,当然可能用了一些非常规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这业务可能比碳中和还偏门。现在有些项目了,大家都去抢,竞争很激烈,造成一种僧多粥少的局面,而实际上这个业务的潜在市场是很大的,我有篇文章曾经测算过这项业务的市场大概是每年20亿左右,现在5%都到不了。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去抢现成果实的而不想去开荒,所以就造成这5%的市场打的头破血流,而剩下95%的市场无人问津的局面。所以别老去看那些已经公开招标的项目,去那些还没有启动这项业务的地方,慢慢耕耘,总会有收获的那一天的。

关于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的操作方法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讲一下的,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权威的区域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出台,所以操作上要同时借鉴多个指南。其中最主要的是IPCC出的《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国家发改委出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和WRI出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社区级别的温室气体清单其实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存在,他说区域又太小,说是组织有太大。目前为止没有对应的指南,如果按照城市清单指南计算的话会发现好多数据都不存在,如果按照组织算的话又破坏了区域温室气体清单计算方法的一致性,所以在算的时候哪些算哪些不算随意性比较大,建议还是尽快出台相关规则规范一下。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区域温室气体清单,首先是召开启动会议,把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交通这几大领域相关部门们加上统计部门召集到一起,说明我们要干个什么事情,需要什么数据,那些能提供,那些不能提供,不能提供的讨论出替代的方案,这时候你可能涉及到其它数据,也可能涉及到调研,那就需要去落实。对于区县以上的温室气体清单,可能有很多统计数据可以用。而社区级别的数据大部分都要靠自己算,举个例子,应该是不会有哪个社区会自己统计自己区域范围内的用电数据的,这就得自己慢慢去拼凑起来。

区域温室气体清单数据收集是最难也是最花时间的事情,基本不会出现完美的数据,所以有些数据该近似处理就近似处理,重点是这些数据一定要来得有根据。

数据收集完了就进行计算,WRI除了一个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计算工具,可以直接把数据按照要求录入就能直接算出排放量了。完成计算以后就可以编写报告了,报告编写按照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顺序编写就行。完成报告后,这种政府项目一般都需要开专家评审会,根据专家要求把报告完善一下就可以结题了。这个业务的核心就是数据的收集,数据收集的难易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的难度,而且不同地区差别可能很大,所以有时候需要碰运气。

第三项业务就是低碳发展规划

大家都知道,我们各级政府都喜欢搞各种各样的规划,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不管做什么样的规划,其格式和内容都非常的相似。我也在政府里面写过,所以知道这个套路。但是一般里面的东西都比较空,没有什么可实施性。我要说的也不是写的这种规划,而是针对低碳的一些具体指标定一些目标,然后制定实现路径。如果前段时间各个城市亮自己的达峰目标,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东西,为了保证达标,当然空谈就不行了,你至少得每年监控你的排放情况吧。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这样的规划。

那么有没有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呢?目前官方还没有出台相关体系,中国社科院倒是出了一个《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LCCC),但这只是属于课题研究成果,并不是最终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但聊胜于无,我们可以借鉴这个评价体系来做项目,觉得合适的指标就用,不合适的不用就行。

这种项目我没有具体操作过也没见人操作过,所以不敢妄言,不过中国的低碳试点城市和往低碳试点城市努力的城市那么多,这个业务还是很有市场的。反正我是听说有些城市还是挺想做些类似的课题的,至于能不能谈下来,就看各位的本事了。

第四项业务就是低碳试点实施方案

我国批了很多低碳试点,除了碳交易试点以外,还有低碳城市试点、低碳交通试点、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等等。以后还陆续会有很多试点出现,这些试点早期在申报的时候,提交的实施方案大多跟低碳不搭边,其都是东平西凑凑出来的。他们也知道,但是他们很多都不知道去哪里找人来编专这个方案。

我之前在发改委当临时工的时候就有很多地方上的人想申报低碳试点问我去哪找人提供辅导。当然那时候我在那个位置是不适合推荐的也就谁都没推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很多地方上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等着我们去开发,一句话,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拿低碳社区为例,我国的目标是要建成1000个低碳社区。各地每年都会组织申报,如果你能找到有意申报的社区负责人,那么你有很大概率获得订单。

那么这类业务怎么做呢?以低碳社区为例,低碳社区可是有官方发布的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所以完全按照这套指标体系了就行了。

首先就是根据低碳社区指标体系里面的内容对社区进行一个摸底,摸底的的时候可以以社区温室气体清单为核心进行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其它与指标体系评价相关的额信息一并就收集了。

然后对比指标体系,分析社区当前的符合情况,对比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达标的指标,一些不适用的指标和可能实现的指标,我们要结合这些情况,确定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比如那些指标准备去达标如何达标等等,再根据目标制定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可以结合社区未来既定的实施项目,有些可以直接套进来,除此之外,还要加一些额外项目,如低碳相关的统计调查制度,碳排放管理系统等等。完成这些后,就可以整理一下出方案了。

总结一下对政府的业务,对于碳核查业务,今后业务会收口,在做的朋友可以继续,没做的就不建议再进了。对于其它政府业务,一句话: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只要你肯跑,深入到广大的三四五线城市去,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五、下面一个客户群体是:群众

对于群众来说,目前我觉得基本还没有成熟的业务,所以说对于群众的业务也可以说是未来业务。

第一项业务是碳普惠

碳普惠是指普通群众通过低碳行为能够获得实惠的一种模式,拿出行方式来说,比如说某个人他骑行出去,是低碳行为,通过减排量计算可以得到碳信用,这个碳信用可以是碳币或者是积分,一般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比如换点日用品或者现金等。如果出行的方式是开车,那么属于高碳行为,就得不到这个碳信用。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这个模式看起来是很简单,但是操作起来是很难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碳普惠里面的“惠”来自哪里,低碳行为的人得到了实惠,但总得有人为这个实惠买单不是?全球包括我国都有很多企业的尝试,有的实惠来自政府资源,有的实惠来自各行各业已有的积分体系,有些实惠来自于低碳行为自身带来的价值,如碳资产和流量入口,目前为止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碳普惠项目因为其面向的是广大群众,这类的企业一旦起来,其产生的价值有可能完爆碳圈内的其它业务,我们拭目以待吧!

第二项业务是全民炒碳

全民炒碳是指如果国家开放个人参与碳市场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可以像炒股一样炒碳的情况。听起来很诱人是不是?但是实际上,如果真的那一天到来,跟碳圈的企业其实没多大关系,因为碳圈的企业对个人企业的接触面太小了,阿里、腾讯、各大券商,随便进入一个就没我们事了。所以呢,如果真有全民炒碳那一天是好事,但是碳圈从业者不一定能从中获利,但那时候对碳圈人才的需求倒是会增加不少。

总价一下,基于广大群众的业务都是看起来美好,实施起来困难的,具体可不可行还得走着看。

六、最后一个客户群体是:碳圈本身

行业发展要快,服务于行业自身的业务不能落下,所以我最后聊一聊碳圈里面服务于行业的业务有哪些。

首先是行业内培训。我们碳圈虽然啥都沾点边,但核心还是咨询业,对于咨询业来说,人就是生产力,所以要提高产量,扩大产能,人才培训要跟上。目前来看,这种为行业内培训人才的专业培训机构还不够多,如果未来碳市场起来了,这方面的业务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其次是低碳信息化。我们现在已经处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时代了,信息化算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基本要求,低碳也不例外,所以低碳行业的任何业务都离不开信息化,如企业碳资产管理,政府的清单编制等等。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方向。

最后是资讯服务,所谓资讯就是提供行业内信息的,这个服务不但对内提供服务,也是对外的一个宣传窗口,所以说是非常重要的的项业务,目前还行业内还没有特别突出的服务商,今后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讲到这里,业务部分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大家可能会发现,里面关于碳市场碳交易的部分好像很少。是的,可以这样说,如果只盯着碳交易的话,恐怕大部分企业都撑不过碳市场爆发那天的到来,所以我把我能想到的业务都整理出来,希望大家眼光能放宽一点,别吊死在碳交易这一棵树上。先生存下来,才有机会讲发展不是?

好,我们现在来讨论最后一个话题:低碳的未来

前面的内容比较技术向,估计大家都听得云里雾里的,那么最后这个部分就给大家纯粹吹吹牛逼,给大家提提神,我根据我的资料收集和对未来的预测,列出了10项在2030年可能会实现的事情,当然都是与我们低碳有关的。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一、70亿吨+200元+万亿市场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到2030年中国的碳市场规模将会是总配额70亿吨,配额单价上200,交易规模上万亿。关于这个万亿市场的说法可以说是碳圈的图腾,所以不要去追究原因了,70亿吨好理解,到2030年估计得有占全国50%的企业纳入碳交易,再加上20亿吨左右的电力间接排放就是70亿吨。这个单价200块,我是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推理出来的。就是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一般来讲,节能减排项目投资回收期都是以3年为界,第一3年的就投,高于3年的就不投。所以有很多投资回收期在4年5年的并没有实施。碳价的提升则可以直接影响到这部分项目的实施。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我做了个估算,如果碳价到200元的话,投资回收期在5年以内的几乎所有的节能项目都能把投资回收期控制在3年以内,这样下来基本可以把控排企业的节能空间榨干了。

二、碳减排对排放领域的全覆盖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这也是我对未来减排措施的一个思考,加入社会总排放是上图的那个圆,那么基于总量的碳交易制度基本也只能覆盖50%的碳排放左右,因为比例再要高的话,管理成本时呈指数级上升的,所以剩下的部分得通过其它形式减排。我认为剩下的部分又分为两块,一个是一般制造业和办公室类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基本只用电。另外一部位是个人衣食住行产生的排放。对于个人排放可以通过碳普惠的形式来减排,而对于低排放类企业,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用能权交易来实施减排。因为用能权交易形式可以做得非常简单,管理成本就可以很低,可以纳入百万级以上的管控企业,所以,我觉得是最适合的。当然,还有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碳税!总的来说,到2030年减排措施一定会覆盖全社会的。

三、国际间碳市场的融合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中国一直在提走出去,碳市场也不例外。实际上,现在中国已经在开始研究相关问题了,这个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借助一带一路搞一带一路低碳共同体。在一带一路上有很多国家都还没有启动碳市场,中国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机会整个一带一路区域碳市场。二是中日航碳市场的融合,中日韩三国一直都希望能够在碳市场方面有所合作,他们之间搞了个中日韩碳定价会议,商讨三国之间在碳定价方面的合作,去年是第二年。我相信到2030年中日韩之间在碳市场方面一定会有实质性的合作。

四、RPS分流减排项目

RPS就是新能源配额制度,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中国一定会实施新能源配额制度,到时候绿证将会成为一个真正有需求的市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绿证与碳信用都是不兼容的,所以会有些CCER项目转成绿证影响CCER的供应。韩国就是,因为绿证价格远高于KOC,所以他们几乎所有的新能源项目都卖的绿证,逼得韩国开放全球购买CER。听说韩国绿证市场也受不了这么高的价格,有了开放全球购买绿证这一说。

五、电力排放因子加速降低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大家都知道,我国现在严格限制火电和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力,这个对电力排放因子会造成实时性影响,因为国家电网平均排放因子涉及到控排企业排放量变动,所以2013年以后再没更新过。我这里对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中的OM和BM数字的变动情况做了一下整理。OM因为只算火电的排放所以没什么变化。OM因子可以看到呈现明显的加速下跌趋势,因为OM算的是电网中最新20%电力的平均排放因子,所以随着新上的新能源项目越来越多,OM下降得越来越快,预计到2030年OM有望下降到0.1一下。

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呢?一是所有企业的用电排放躺降,就是啥也不干,控排企业排放降了!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回头看政府怎么处理。二是所有替代电网用电类减排项目躺枪。算替代电力减排量时,OM因子占一半权重,如果OM降为0的话,同样一个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就要少一半!惊不惊喜?刺不刺激?

六、CCS技术进入商业化关键期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又来说CCS了,前面我提到了CCS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反对的声音很大,但我觉得其实核心原因是钱,CCS的成本太高了,没法用。所以现在CCS的首要目的是降成本。目前试验阶段的成本波动很大,但纯CCS项目都在400/吨以上。根据全球CCS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提到到2040年的捕集能力要提高到40亿吨/年。现在才不到4000万吨,所以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商业化,而根据我对2030年碳价的预测,CCS成本至少要低于200才有可能商业化,至于能不能成就看到2030年成本能降到什么程度了。

七、电力储存&传输技术的突破

这个话题貌似跟碳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全球几乎所有大公司都在专研这个,而且技术突破我感觉就在眼前,到2030年电力储存出现划时代的突破我认为是大概率事件。而这个突破后,我觉得会衍生很多减排项目,大家可以自己开脑洞想一想。

八、电能的应用场景拓宽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电力将统一能源市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预计在不远的未来,用户端的能源使用将全部由电能代替,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车。很多国家都提出要到2030年左右全面停止燃油车的生产就是这个意思。除此之外,所有散煤的使用将会在那时消失。至于天然气会不会被电取代还有待观察,我认为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九、能源互联网逐渐成型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随着新能源车和分布式能源的爆发式增长,未来的电力像互联网一样互通互联已经具备一定条件。到2030年,我们自家屋顶发的电可以直接卖给隔壁老王将是大概率事件。除此之外,新能源电力带来的绿证也会是一个自由交易市场,电力卖给老王,绿证卖给电网都是有可能的。

十、区块链在低碳的应用

最后一部分,区块链。今年区块链可是占尽风头了哈,比特币从年初的不到1万块涨到了最高15万。区块链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记账方式,它可以保证记录的信息绝对的不可篡改(女巫攻击除外)。所以它除了做成比特币来炒以外,还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在碳圈有些什么样的场景呢?

想了解碳排放管理员是干啥的 这篇文章就够了!-碳中和人才平台

我在网上搜罗了一下与低碳相关的区块链项目,第一个以太碳币是把CER或者VCU 信息挂到区块链上交易,实际上是挂了碳的另一种虚拟币。气候币就更虚了,本身还不含减排量,主要是把CTX拉出来站台了。碳链呢光从介绍来看貌似是要搞一个碳资产开发平台,让所有的信息从链上走,这算的上是一个应用项目而不是虚拟币,但是并不能解决信任度问题,因为没人能保证上传之前的信息是受信任的。

这些项目可以说是将区块链项目应用于低碳领域的一个尝试,能否成功很难说,但是区块链技术说起来比低碳行业还要新,两个新兴行业相互碰可能会更加激情四射,相信到2030年低碳领域会有比较接地气的项目出现吧。

好了,整理完了,对于能从头读到这里的读者,我敬佩你们的耐心,你们才是真爱粉啊!不过还是希望你们没有后悔花了这么长时间来读。

]]>
https://www.carbonhrss.com/3349.html/feed 0
【头条】解除“碳锁定”: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 https://www.carbonhrss.com/2231.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2231.html#respond Mon, 18 Oct 2021 13:31:33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2231 原标题:解除“碳锁定”: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基于全球温控需要作出的自主贡献承诺,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作为直辖市和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天津理当率先探索最优“双碳”路径,担当实现“双碳目标”的先行者。

一、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在于解除“碳锁定”

(一)全球变暖的根源在于“碳锁定”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而温室气体大量产生的根源,则在于当今世界的“碳锁定”特征。“碳锁定”的最早提出者西班牙学者格利高里·乌恩鲁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对化石能源系统高度依赖的技术,成为主导技术盛行于世,政治经济、社会与其结成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并不断为这种技术寻找正当性,为其广泛商业化应用铺设道路,结果形成了一种共生的系统内在惯性,导致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阻碍替代技术(零碳或低碳技术)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双碳”目标、控制温升,核心应该在于“解锁”──即解除碳锁定。

(二)低碳发展就是逐渐摆脱“碳锁定”

理论上看,“解锁”有三种途径:一是不改变现有系统,只处理排放(即末端治理);二是改造一定的部件或流程,而维持整体系统构架不变(所谓连续性方法);三是替换整个技术系统(所谓断绝性方法)。显然,只关注末端治理,最终会趋于无法带来增量的改变。断绝性方法又会伴随极大的心理和财务障碍。所以,我们选择了连续性方法,即:在现有能源系统的构架下,逐渐创新,推动低碳发展,最终实现技术系统的替代,摆脱高“碳锁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双碳目标”是长期深度减碳脱碳、逐步解除“碳锁定”的复杂系统过程。

2010年7月,天津成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开启了“解锁”之路。为加快推进低碳发展,天津先后发布实施了《天津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等。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把优化结构作为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大力实施“大气十条”等控碳措施,降低“碳锁定”强度成效明显。天津煤炭消费占比已由2005年的68.9%下降到2019年42.9%,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稳步降低,正在逐步解除“碳锁定”的进程中。

(三)“双碳”目标要求加速解除“碳锁定”

尽管“十三五”期间我市非化石能源占比已由2.7%提高到6.5%,但要实现“双碳”承诺中提出的2030年达到25%的目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双碳”目标的提出,显然没有给我们留足时间,按既定步速从容地、按部就班地逐步解除“碳锁定”,而是明确提出了“解锁”时间表,倒逼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快的速度,在目标期限内实现“解锁”。也就是要求我们“解锁”的途径要加快从“连续性方法”过渡到“断绝性方法”。

二、天津解除“碳锁定”的技术路径

能源是发展的动力,天津解除“碳锁定”的技术路径也应主要着眼于全市能源供应、消费、排放系统的脱碳革命。简单概括为: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长率的基础上,电力脱碳、终端电化、节能提效、排放绿化。

一是在全市的能源供应端:源头脱碳。即:改变能源生产供应结构,降低对碳能源(特别是煤电)的依赖,形成多能互补安全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这是全市“解锁”的根本。

二是在全市的能源消费端:推动终端电气化和节能提效。一方面尽可能实现全经济部门电气化。终端用能部门大幅降低煤炭直接消费,转向使用电力。另一方面节能提效。这是“解锁”的关键。

三是在全市的碳排放输出端:着力于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逐渐实现近零—净零排放。根据天津化石能源短期内还难以清零的现实,对前端无法避免的碳排放,可通过森林碳汇、CCUS(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等方式实现末端的碳减排。

三、天津实现“双碳目标”的着力重点

天津实现“双碳目标”重点是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关键领域解除“碳锁定”。

(一)能源:提高绿电比例,构建多能互补智慧电网,减轻碳依赖

一是控制煤炭消费。在“双城”建设中,严控新上耗煤项目,对确需建设的耗煤项目,严格实行煤炭减量替代。进一步淘汰燃煤锅炉,降低煤炭分散利用比重。压减存量燃煤机组发电量,并有序推动其节能改造、改燃或关停。

二是合理利用天然气。依托大港油田、渤海油田的资源优势,发挥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桥梁作用,以天然气替代存量和增量煤炭消费,适度拓展天然气在电力调峰、清洁供暖、供热中的应用,在新型能源系统中发挥清洁替代、安全保障支撑作用。

三是增加外购绿电。加大省际绿色电力交易,加强津冀能源协作,提高外购电中的绿电(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力争到2025年,外购受电中绿电比重达到30%。

四是鼓励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天津不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风能、光能的条件,但可鼓励多发展分布式光电、风电,综合利用地热、生物质能、潮汐能,开发绿色氢能、氨能等,多种清洁能源组合并用,降低化石能源占比,减轻对碳能源的依赖。

五是构建智慧电网系统。联通大电网、微电网、局域网,形成能源互联网。提高非化石能源消纳能力和就近利用能力,实现精准供电、安全供电,加快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的过渡。

(二)工业:增量避碳、存量减碳,摊薄“碳锁定”

工业是碳排放大户。2019年天津工业能耗占全市能源终端消费量的64.46%,碳排放占比更高,是碳减排的重点领域。

一是强化增量控碳。从源头“净化增量”,避免新增高碳项目造成碳锁定和沉没成本。产业增量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着力构建以智能科技为引领的“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二氧化碳资源化产业发展,从源头减轻对高碳工业的依赖,摊薄工业碳强度,降低碳成本,提升碳生产力。

二是加强存量减碳。对产业存量中高能耗、高碳排放的落后产能进行调整、改造、升级、淘汰,“解除”高碳锁定。加快用低碳、非碳高新技术改造冶金、轻纺等传统产业。加严钢铁、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控排力度,推进燃煤锅炉、窑炉电代煤。提高钢铁、石化等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实施余能利用、厂区风电等节能改造项目。加快淘汰高碳的落后产能,加大碳捕捉、利用、封存技术在工业领域的研发应用,逐渐减少被“碳锁定”的产业存量,摊薄“碳锁定”。

(三)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降低碳成本

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3%,并且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建材生产和建筑运行过程。因此,建筑部门“解锁”,应从全生命周期来考量。

一是从规划源头避免新上低效、无效建设项目。“双城”建设可改变传统理念,扭转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防止城市低密度发展。强化能耗和碳排放约束,避免盲目上大项目、大投资,严控大拆、大改、大建。杜绝新增不必要的碳锁定项目,避免人为缩短建筑使用寿命,严控建设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人均能耗要比普通建筑至少高15%),防范基础设施投资浪费、低效利用等风险。

二是推广建设绿色建筑。新建建筑应主要采用绿色低碳环保建材,能源系统和围护结构可随气候变化自行调节,能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体现节能、节水和节材。

三是建设社区级“微能源”系统。可将风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综合利用社区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及储能设施组成微能源系统。因地制宜发展电采暖,充分利用电网低谷电容量,在园区、公建推广电蓄热供暖技术。鼓励大型建筑、工业园区、交通枢纽等冷(热)负荷集中区域,建设冷热电多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

四是在建筑运行阶段节能降碳。尽量使用绿色能源,防止过度推行中央空调,尽量安装节能节水装置,使用高能效电器,提高单位建筑面积产出效率等。

(四)交通:出行和运输结构低碳化、智能化,提高碳效率

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约占总量的10%,交通能耗的90%以上依靠汽柴油等化石能源,即使纯电动车消耗的电能绿色占比也还不高(全国仅15%),需重点“解锁”。

一是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实现运输结构低碳化。除煤炭外,还可将其他适合铁路运输、需求量较大的货物作为重点,持续推进大宗货物从公路转到铁路运输,构建多层次物流设施网络体系,提升铁路运能和服务配套水平。

二是促进交通出行模式低碳化。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和减少小汽车依赖的需求管理政策,调节机动车出行的空间与时间结构。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打造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多样化、一体化全链条出行服务,让市民无需拥有小汽车也能便捷出行。

三是加快机动车能源结构脱碳转型。全市层面尽快出台“双碳”目标下的机动车脱碳发展路线图,逐步完善机动车电动化、清洁化的政策体系,加强运营激励、设置超低排放区(或零排放区)等路权配置措施,提高新能源车的政策引导力。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推进码头岸电设施、船舶受电设施建设改造,继续推动机场运行车辆设备实施“油改电”,为新能源汽车使用创造有利环境。

四是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运行效率。交通发展趋势是在出行预约的前提下实现人、车、路协同发展,建立不堵车的交通系统,实现系统运行效率最优。我市可在继续优化通行管理、减少“堵”和“绕”、提升预约出行接受度的同时,提前部署新型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城市交通大脑,支持建设城市交通超算平台,实现交通出行的组织优化,推进交通系统智慧化、低碳化转型。

当然,解除“碳锁定”、实现“双碳”目标,远非重点领域所能涵盖、包办,还会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

(牛桂敏、兰梓睿,作者均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

]]>
https://www.carbonhrss.com/2231.html/feed 0
【招聘】能源板块 水发兴业能源2022校园招聘简介 https://www.carbonhrss.com/2068.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2068.html#respond Wed, 13 Oct 2021 12:48:17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2068  

水发兴业能源2022校园招聘简介

 

公司简介: 

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原名中国兴业太能阳技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水发兴业能源(00750.HK)和兴业新材料(08073.HK)。2019年11月,公司获山东省国有企业水发集团有限公司增资控股66.92%股份,成为水发集团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级权属公司,“蝶变”为国资控股的港股上市公司。历经25年的稳健发展和持续创新,公司逐步发展为清洁能源、绿色建筑、新型材料三大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资产规模达120亿人民币,成为行业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业务版块

风光储事业部

燃热氢事业部

绿色建筑事业部

新型材料

 

福利待遇:

核心价值观:上善若水 发展惠民

企业宗旨:服务经济 服务社会 服务大局

发展战略:根植水务 聚集民生 多元发展

薪资构成: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

法定福利:五险一金、带薪年休假等

员工福利:员工食堂、员工宿舍、员工班车、工会福利等

员工关爱:年度免费体检、年度免费旅游、文体活动、志愿活动活动等

发展平台:年度考核结果+个人能力评价=薪酬岗位晋升机会

 

 

招聘岗位:

1.      研究员

需求人数:1

岗位职责:负责分布式能源、零碳园区、零碳建筑方向的科研项目及相关技术研究,负责集团承担的纵向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

岗位要求:1.暖通空调、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及自动化专业,全日制博士,具有较为丰富的科研经历与经验;在分布式能源系统、太阳能光伏优化设计、运行管理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或专业特长,具有较强的科研项目研究和管理经验及能力;
2.在能源转化利用及动力系统领域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熟悉相关模拟软件
3.具有985高校学习和研究经历优先考虑;
4.英语听、说、读、写熟练;
5.入职后进入水发兴业能源集团参与科研项目工作;

需求专业:暖通空调、电气及自动化、建筑环境

2.      研究助理

需求人数:1

岗位职责:协助研究员进行项目推进工作,主要从事分布式能源、零碳园区、零碳建筑方向的科研项目及相关技术研究

岗位要求:1.暖通空调、电气及自动化专业,全日制硕士,具有科研经历与经验;在分布式能源系统、智慧能源、太阳能光伏优化设计、运行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或专业特长,具有较强的科研项目实施经验;
2.具有良好的英文水平

3.入职后进入水发兴业能源集团参与科研项目工作;

 

联系方式:

集团公司:李小姐 0756-6916 818   邮箱:lili@zhsye.com

能源公司:赵小姐 0756-6916 587   邮箱:zhaoxue@zhsye.com

绿建公司:吕先生 0756-6916 236   邮箱:lvhauchao@zhsye.com

新材料公司:刘小姐 0756-6916 766   邮箱:liugenmei@zhsye.com

海外公司:彭小姐 0756-6916 764   邮箱:pengzhen@zhsye.com

原文连接:http://job.neu.edu.cn/campus/view/id/536809

集团官网:http://www.sfsyenergy.com/index.php/

 

]]>
https://www.carbonhrss.com/2068.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