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 – 碳中和人才平台 https://www.carbonhrss.com 领先的碳中和人才服务平台 Sat, 15 Apr 2023 12:45:08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与国际接轨,中国碳足迹向内求变—零碳研究院碳报(第四十三期) https://www.carbonhrss.com/7010.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7010.html#respond Sat, 15 Apr 2023 12:45:08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7010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目录

>>>政策速递

1.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聚焦5个方面,全面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

2.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3.完善节能审查制度,从源头控制投资项目碳排放

4.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管道纳入国家规划

5.陕西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方案,健全完善双碳标准计量体系

6.福建出台实施方案,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7.阿里将在2030年做到云计算的碳中和

8.宁德时代成立海上风电公司,海风市场竞争料将加剧

9.苹果公司向“恢复基金”再投2亿美元,推进碳移除项目

10.中法两国能源合作深化,将推动世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专题碳讨

与国际接轨,中国碳足迹向内求变

正文

一、政策速递

A、权威声音

1.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聚焦5个方面,全面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出席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时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生产生活加快恢复,工业用能增速明显提高,能源消费小幅增长,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能源行业将聚焦能源安全保障、清洁低碳转型、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5个方面,全面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零碳解读: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能源工作至关重要。当前全球能源市场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仍然是今年能源工作的首要目标。

2.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要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能源领域碳达峰工作,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扎实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巩固风电光伏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扩大清洁低碳能源供应,积极推动生产生活用能低碳化清洁化,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巩固拓展绿色低碳转型强劲势头。

零碳解读:此次工作指导意见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供给端要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水电以及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新建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需求端积极推动能源消费侧转型、加快培育能源新模式新业态,首次提出加快建设智能配电网,助力提高新能源的灵活性和多元负荷的承载力。

3.完善节能审查制度,从源头控制投资项目碳排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新修订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该办法加强了与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的有效衔接,突出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导向,在节能报告编制和审查中对项目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原料用能、碳排放等数据提供和应用提出要求。

零碳解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的重要载体,很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本身就是用能大户,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能源的投入和产出方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是当前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国经济时报)

4.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管道纳入国家规划

从中国石化获悉,近日“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我国首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启动。该管道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全长400多公里,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大力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的问题,助力能源转型升级。

零碳解读: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指出,输氢管道可以实现大规模、长距离输送氢气,并且兼顾经济性。通过建立风光发电—绿电制氢—氢气管输—炼化与交通用氢的一体化氢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全产业链示范布局。未来,中国石化可依托“西氢东送”管道建设支线及加氢母站,助力京津冀氢能走廊的高效构建。

B、地方实践

5.陕西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方案,健全完善双碳标准计量体系

近日,《陕西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发布,将实施碳计量科技创新工程、碳计量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碳计量标杆引领工程、碳计量精准服务工程、碳计量区域合作工程以及双碳标准强基行动等8项重点工程和行动,到2030年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更加健全,碳排放量值传递溯源体系进一步完善,关键领域碳排放计量测试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零碳解读:计量和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该方案将为陕西相关行业、领域、市(区)和企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提供重要指引。

6.福建出台实施方案,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福建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印发《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建筑品质和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绿色低碳运行初步实现。

零碳解读:城乡建设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此次方案从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绿色低碳社区、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建设绿色低碳住宅、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等多个维度开展规划及部署。此外方案还对城乡建筑节能、垃圾资源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应用更加充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期按时或提前完成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

C、企业行动

7.阿里将在2030年做到云计算的碳中和

近日,在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表示,如何去践行阿里巴巴的ESG战略当中的绿色低碳战略非常关键,我们希望在2030年能够做到云计算的碳中和,能够为大家提供一朵绿色的云服务。我们不仅是要用清洁能源,同时还要用技术去改变整个数据中心,形成更好的绿色数据中心。

零碳解读: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据中心规模不断壮大,数据中心节能降碳迫在眉睫。作为一家负责任的数字科技企业,阿里必须加快推动自身运营及上下游价值链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发布的《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中提出,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率先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成为绿色云。

8.宁德时代成立海上风电公司,海风市场竞争料将加剧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福建润时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电气安装服务,建设工程施工,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零碳解读:海上风电的高景气吸引着多个企业的跨界投资,此前,格力集团旗下珠海格盛与三峡新能源阳江风电有限公司、阳西县人民政府签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格力集团正式进军海风市场。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成立海上风电公司,标志着宁德时代在清洁能源领域进一步深耕,并且积极拓展清洁能源产业链。海风市场预计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

D、国际看点

9.苹果公司向“恢复基金”再投2亿美元,推进碳移除项目

4月12日,苹果公司宣布,在最初2亿美元的投资基础上,将向“恢复基金”(Restore Fund)再投多达2亿美元。该基金旨在为高质量的自然碳移除项目提供资金,激励全球投资保护和恢复“关键生态系统”。苹果公司还希望帮助无法通过现有技术避免或减少碳排放的企业,推广可行的碳移除解决方案。

零碳解读:碳移除技术可以帮助加快碳中和的步伐,是实现碳中和重要支撑。当前,Meta、谷歌、马斯克的私人基金会等全球多家科技巨头均投入巨资支持碳移除技术创新及项目开发。苹果公司环境、政策和社会倡议副总裁Lisa Jackson表示:“‘恢复基金’是一种创新的投资方式,走向碳中和经济的道路需要深度脱碳和负责任的碳移除,并且像这样的创新可以帮助加快进程。”

10.中法两国能源合作深化,将推动世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4月6日下午,多家中国企业与法国企业签约合作,主要有:中核集团和法国电力签署《关于“核能支持低碳发展前瞻性研究”蓝皮书谅解备忘录》;国家电投与法国电力签署《低碳创新项目合作协议》;国家能源集团和法国电力签署《国家能源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扩展合作协议》;中远海运、上港集团与法国达飞签署《关于开展港口船用绿色甲醇供应合作的备忘录》;中国航油与空客公司约定将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油(SAF)的生产;中国电建与法国施耐德电气签署《中国电建与施耐德电气合作备忘录》;中广核与法国电力签署《关于核能领域设计与采购、运维、研发合作协议的签署声明》;国家管网与法国GTT公司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

零碳解读:此次中法能源相关企业合作范围广、程度深,包括编制发布“核能支持低碳发展前瞻性研究”蓝皮书、开展低碳创新项目合作、建设“风光氢储”协同融合的海上综合智慧能源岛;展开核能领域设计与采购、运维、研发合作等,将有力推动中法两国及世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注入新动能。

二、专题碳讨

与国际接轨,中国碳足迹向内求变

上周,一个被称为“中国碳足迹开放平台”的系统在成都发布,立刻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关注。

中国碳足迹开放平台在全球范围首次实现了碳足迹模型在PC端和手机端层层追溯展示、层层追溯分析,因此被期待能够纠正“碳足迹太复杂,说不清楚也算不清楚”的普遍误解,推动碳足迹进入透明、完整、明确、准确的可信时代,助力各行各业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

1.碳足迹可否打破黑箱,走向透明可信?

4月6日,川投信产天府大数据国际战略与技术研究院(以下称“天府大数据研究院”)在成都召开产品发布会。不承想,一场略显普通的产品发布,却引起双碳领域的极大兴趣。

会上公开发布了天府双碳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碳管理能力建设服务、碳足迹核算及报告认证、工具平台(SAAS服务)、标准与影响力建设等五大板块产品服务。同时,首度公开了中国碳足迹开放平台(Chinese Carbon Footprint Open Platform, CCFOP),该平台包含产品碳足迹在线分析系统eFootprint以及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

天府双碳大数据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洪涛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平台上每个产品碳足迹模型和基础数据库模型都可以层层跳转、层层追溯展示模型信息;行业专家由此可以检查碳足迹模型的生命周期过程是否有缺失、检查每个过程的消耗和排放数据是否有缺失;平台上碳足迹有明确的产品种类规格划分和生产技术描述;平台还将支持欧盟产品环境足迹(PEF)指南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碳足迹并非说不清楚、算不清楚,恰恰相反,专业的碳足迹工作正在进入一个透明、完整、明确、准确的可信时代。”王洪涛解释。

但“碳足迹黑箱”依旧存在。例如大量使用国外数据库计算中国产品碳足迹,由于各国能源结构、生产技术的巨大差异。又如不细分产品种类规格和生产技术,甚至在标准里出现“塑料碳足迹”之类的表述,然而不可能用一个数值代表各种塑料的碳足迹。

有机构拿“碳排放因子库”来标注碳足迹。“事实上,排放因子一般都是指一段生产过程的输入输出比例系数。然而,碳足迹不是一段生产过程而是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单位产品总排放量。从涵盖的过程范围来讲,碳足迹与排放因子是完全相反的概念。”王洪涛表示。

2.碳足迹已经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随着绿色低碳在全球的发展,世界对产品的碳盘查越来越严格。一方面,低碳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却也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新京报零碳三十人智库专家张中祥先前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中国家一直被要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但得不到相应支持。

然而,以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推行的碳足迹系列政策却先一步来临。

在全球范围,随着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的推进,随着欧盟一系列碳足迹政策的实施,随着全球品牌企业逐步建立起碳足迹核算与管理体系,碳足迹日益成为进入国际市场、进入国际供应链的通行证。

2021年商务部的《“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就率先提出“探索建立外贸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完善绿色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促进国际合作和互认”。

王洪涛解释,以欧盟为例,从顶层的欧盟绿色新政和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开始,推动建立了产品环境足迹PEF(包含碳足迹以及10多种资源环境指标)的指南、认证、标识及市场监管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落实其应用,并实际用于欧盟市场监管甚至市场准入。这将对所有在欧盟销售的产品、对我国出口产品产生影响。

在此趋势下,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国产品碳足迹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兼容欧盟与国际市场的体系要求,达成市场层面甚至政府层面的国际互认,为中国制造产品出口保驾护航,成为双碳政策与实践中最关键的目标和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事实上,欧盟已经建立了详细的产品环境足迹PEF指南、认证和标识体系,仅方法指南、通则和产品细则就超过700页,其内容和要求远超仅几十页的ISO14067等其他碳足迹国际标准。因此,不能以为按照ISO等国际标准或者国内标准完成的碳足迹报告,就能符合欧盟或国际品牌要求。

3.碳足迹可信才会被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

天府大数据研究院由川投信息产业集团联合国际大数据顶尖团队共同发起组建。天府大数据研究院将碳中和列为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组建了天府双碳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洪涛团队已从事生命周期评价和碳足迹研究28年,直接深度参与了联合国以及欧盟政府的生命周期方法指南和数据库技术规范研究。他主持开发的CLCD2010年正式发布,并持续丰富和更新。CLCD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而且是目前为止,全球仅有的四个基础数据库之一。

王洪涛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CLCD数据库是欧盟发起的国际生命周期数据库网络LCDN最早的成员单位之一,因此CLCD从一开始就兼容了欧盟的数据库技术规范,兼容了欧盟政府ELCD数据库和ecoinvent国际数据库,并且是国际上常用的GHG Protocol(范围三)标准唯一推荐的中国数据库,并已经被国内外众多机构采用,为中国碳足迹获得国际认可提供了专业的数据库支撑。”

当前,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的推进,节能降碳已经获得全社会的认可,绿色产品、绿色活动、绿色消费进入百姓日常生活。这就要求去科学合理地测算碳排放,保证绿色标签的“含绿量”,也为国家的低碳战略提供准确可信的数据支撑。这就需要“正本清源”,确保数据库的“可信”与“有用”。

王洪涛表示,只有推动中国碳足迹进入透明、完整、明确、准确的可信时代,碳足迹才能真正进入普及阶段,全面发挥其作用。

在生产制造体系中,碳足迹可以用于各行各业的产品和技术全过程分析,从而支持在产品与技术研发、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中,全面挖掘各种减排潜力,包括直接减排、节能与能源替代、节材与原料和供应商替代、重用与再生循环。并且,可以从单一的碳足迹指标,扩展到多种资源环境指标的生命周期评价(LCA分析)。“事实上,只有碳足迹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可以发挥这样全面的作用,可以真正将低碳绿色引入生产制造体系和市场体系。”王洪涛说道。

与此同时,碳足迹也是各国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新内容。基于严谨标准进行产品碳足迹审核认证,基于可信的证书和标签,企业可以对外宣传,并满足国内外客户的要求、满足国内外政府的监管要求,支持绿色采购、绿色消费。这其实是将低碳绿色引入市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真正开展产品和技术低碳绿色改进的企业提供市场动力。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 任大明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

链接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为目标追求,将打造集内容、数据、服务、调研报告、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零碳研究院会记录“双碳”发展、创新科普产品、打造高端智库、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构建“双碳”咨询体系、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布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案例。

如果你有好的案例、创意,欢迎联系我们:ltyj@bjnews.com.cn

电话 13126636787

]]>
https://www.carbonhrss.com/7010.html/feed 0
高国力等:基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城市群碳达峰研究 https://www.carbonhrss.com/7004.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7004.html#respond Sat, 15 Apr 2023 12:41:37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7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流域城市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路径与模式”(72050001);国家高端智库重大课题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应急课题“基于产业链金融链数据链协同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设计、模式路径和政策措施”。作者简介:高国力,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区域政策;文扬,男,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领域为资源经济、区域经济;王丽,女,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领域为可持续发展、城市与区域;徐睿宁,女,研究助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发展。通讯作者:文扬

内容提要:城市群是我国经济、人口高度集聚的地区,也是碳排放较为集中的空间单元,更是率先实现碳达峰的排头兵、领头雁。本文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预测了各城市群在不同情境下的碳排放量和碳达峰时间,构建了压力、潜力和动力指数,对城市群碳达峰压力、碳减排潜力和碳减排达峰动力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富裕程度、城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对城市群碳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对城市群碳达峰的预测结果表明,哈长、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在四种情景下均能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北部湾、关中平原和兰州—西宁城市群在低增长慢降耗情境和低增长快降耗情境下能够在2025—2028年实现碳达峰,而在高增长慢降耗情境和高增长快降耗情境下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呼包鄂榆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都无法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进一步研究指出,应根据碳达峰压力、碳减排潜力和碳减排达峰动力对城市群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群提出差异化的碳达峰实现路径。本文认为,各城市群要通过制定差异化碳达峰目标、推动差异化碳达峰路径模式、明确差异化减碳降碳重点领域、加大低碳脱碳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多样化低碳战略性平台建设、完善推进碳达峰监督考评机制,从而率先实现碳达峰。

关键词:城市群 STIRPAT 碳达峰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66(2023)02—0039—20

一、引言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快速增长(Lin和Benjamin,2019)[1]。2005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Liu和Lin,2019)[2]。BP(2020)[3]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耗量达到141.7艾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98.3亿吨,占全球比重分别高达24.3%和28.8%,能源降耗和碳减排面临巨大压力。中国政府承诺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碳达峰目标的实施,意味着中国碳减排重点逐步从基于排放强度转向基于排放总量的控制(Yang等,2019[4];田云和陈池波,2019[5])。另外,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等方面差异显著。此外,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碳减排效率也存在差异(Li等,2020[6];武红,2015[7])。为了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中国的国家目标必须在区域层面上依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进行分解。因此,如何在区域层面公平而有效地制订碳达峰计划和确定路径模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减缓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做出了巨大努力。国际承诺方面,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机构建设方面,相继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等工作支持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解振华,200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9])。相关政策方面,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宏观政策,明确在工业、交通、建筑和能源等领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李俊峰等,2016)[10],并先后启动了三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张华,2020)[11]和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

城市群是城市高度一体化的空间形态,已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区域空间组织的主要形式(He等,2021[11];马燕坤,2016[13])。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托一定的基础条件,各城市按照一定的结构发生着紧密联系,共同构成地域整合体(姚士谋等,2006[14])。在过去的40多年里,城市群对中国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乔彬和李国平,2006[15];Fang和Yu,2017[16];方创琳,2018[17];魏守华等,2013[18])。城镇和人口密集、中心城市作用突出、城市之间经济社会联系紧密、开放程度较高是城市群的重要特征(陈雯等,2015)[19]。高技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快速交通网络建设、经济快速增长和结构优化以及区域一体化已成为推动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王利伟和冯长春,2016[20];郑艳婷等,2016[21];高鹏等,2019[22])。城市群代表着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先进水平,承担着率先实现碳达峰的重任,为其他地区做出示范并提供宝贵经验,是区域层面实现碳达峰的重点和关键。

本文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首先,本文对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并对回归结果进行豪斯曼(Hausman)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选取合适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改变样本容量法对模型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其次,依据各城市群不同行业的碳排放效率和碳排放占比现状,剖析了各城市群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和任务,随后设置了四种不同情境,在各情境下根据STIRPAT模型回归结果预测了各城市群2022—2035年的碳排放量和实现碳达峰的时间。最后,构建了压力、潜力和动力指数,对各城市群的碳达峰压力、碳减排潜力和碳减排达峰动力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不同类型城市群差异化的碳达峰路径模式。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有:第一,从城市群视角出发,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探索区域碳达峰的路径模式。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省域碳达峰路径模式,然而在省级单元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特色产业、优势领域差异很大,省级行政区统一的达峰路径模式并不一定适合各城市。城市群作为高度关联的城市联合体,内部各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相似度较高,碳达峰路径模式可在城市群内复制推广。第二,针对我国11个城市群,设置不同情境预测了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揭示了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实现碳达峰的难度,并根据各城市群碳排放结构现状以及各产业碳减排效率,明确了减排重点领域;第三,现有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减排潜力来明确不同区域的碳达峰路径模式,但却忽视了各区域实现碳达峰所面临的客观压力,本文构建了城市群碳达峰压力指数、碳减排潜力指数和碳减排达峰动力指数,根据所面临的碳达峰压力和存在的碳减排潜力对城市群进行分类,并提出了差异化的碳达峰路径模式。

二、文献综述

1. 碳排放影响因素

关于碳排放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STIRPAT模型和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认为应重点关注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消耗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从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发展角度,以人均GDP表征人均收入,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是对中国人均碳排放影响最大的因素(林伯强和蒋竺均,2009[23];王娟和张克中,2014[24];Wen等,2020[25]),人口规模和人均GDP的增长导致更多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增长,从而推高了碳排放。另外,人均碳排放增长率与人均GDP存在正相关关系,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规模会产生更多碳排放,人口规模增长将增加对能源在内的各种资源需求,但是,当经济发展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ents Curve,EKC)“拐点”时,人均GDP与碳排放呈负相关(Pan和Zhang,2020)[26]。环保财政支出的增加则出乎意料地导致了碳排放增长(Yang等,2018)[27],城镇化水平对交通和生活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Li等,2020)[28]。从能源消耗角度,不管是从不同行业视角还是省级区域视角,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能源强度下降是碳排放减缓的主要驱动因素(Xu等,2014[29];Ren等,2012[30];Kim和Kim,2012[31])。但是,能源强度的下降幅度普遍还不足以抵消由于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增长等因素所导致的碳排放增加,在保持人均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减缓碳排放的关键是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Chen等,2019[32];Gu等,2019[33];孙耀华和仲伟周,2014[34])。

2. 碳达峰目标实现预测

关于碳达峰目标实现,大部分研究主要运用STIRPAT模型,设置不同情境对我国及部分区域碳排放进行预测。研究普遍认为,在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碳排放强度降速等情境下,中国有可能在2030年前提早实现碳达峰(Liu和Xiao,2018[35];Su和Lee,2020[36];Fang等,2019[37]);而在某些情境下,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渠慎宁和郭朝先,2010[38];马丁和陈文颖,2017[39]),碳排放峰值即为EKC曲线“拐点”,中国应加强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两高”行业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升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从而减少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目标。对于各地区碳排放预测,青岛市要实现碳达峰目标压力非常大,需要大力控制人口规模、降低能耗强度、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扩大内需(Wu等,2018)[40]。江苏省未来仍需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提高技术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趋向新常态(黄蕊等2016)[41]。中国应对省级层面碳排放进行区分,从而更加明确各省市在节能减排中承担的责任(杜强等,2013)[42]。

3. 碳达峰实现路径

关于碳达峰实现路径,研究主要从行政区域和重点行业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从行政区域维度,学者普遍认为,控制能耗总量及增速、优化能源结构、推广绿色技术、构建低碳经济、降低能耗强度等是实现碳达峰的主要路径(胡西武等,2021[43];程云鹤,2021[44];刘甜等,2015[45])。另外,加快碳交易市场建设、逐步实施征收碳税、开展绿色补偿激励、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等体制机制建设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的主要路径(胡鞍钢,2021)[46]。构建差异化绿色能源体系、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完善碳排放法律法规和协同管理机制等是实现碳达峰的变革路径(王怡,2022)[47]。丰富碳汇资源储备,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构建多能互补体系和多能竞争市场体制,是实现中西部地区能源共济和2030年前碳达峰等目标的重要手段(胡西武等,2021[43];程云鹤,2021[44])。考虑中西部各省份的差异,应细化阶段目标任务、厘清各地区减排关键领域、加大财政金融对技术研发推广的支持力度、实施动态评估机制(田云和陈池波,2019)[5]。沿海工业城市要加强区域碳排放统计及相关能力建设,并确定各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从而更好服务全国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刘甜等,2015)[45]。从重点行业维度,电力和工业高能耗部门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部门,要通过普及供应侧的低碳发电技术和消费侧的节能减排技术,推动关键部门分阶段实现碳达峰,并将2030年碳排放峰值控制在100亿-108亿吨之间(马丁和陈文颖,2016)[48]。另外,政府要进一步引导激励制造业增加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投资活动,从而激发制造业的碳减排潜力,助力制造业实现碳达峰(邵帅等,2017)[49]。同时,在工业领域中,建材和纺织业能够率先实现碳达峰,石油化工和电力行业最具减排潜力,应根据减排潜力分行业、分阶段制定碳达峰战略,加强行业间统筹协作,推动工业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王勇等,2017)[50]。通过设定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口规模增速,制定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战略,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提高交通运输能效,是推动中国交通脱碳化的主要路径(Wang等,2021)[51]。

4. 文献评述

已有研究为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碳达峰实现路径做了丰富的探索,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对象聚焦全国、省级行政区或单个城市。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差异较大,各地区要实行分批梯次达峰,实现目标和政策的分类指导。以全国和省级行政区作为研究对象太过于宏观,碳达峰目标无法体现各区域的差异性,实现路径难以与各地区的产业特点、基础相适应。而以单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又过于微观、特征性较强,实现路径仅能在特定区域复制推广。二是研究在分析碳达峰实现路径时仅关注了节能减排潜力,缺乏对达峰压力的统筹考虑。发达地区实现碳达峰的难度较小,节能减排潜力也较小,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部分相对落后地区,尽管节能减排潜力较大,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难度较大。仅考虑减排潜力的碳达峰路径模式研究,脱离了各地区或各行业发展现状的客观事实,无法得出切实可行的结论与建议。

三、研究设计

1. 样本选取

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确定了全国19个城市群,其中,跨省域城市群由于涉及主体广、覆盖范围大、影响程度深,主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或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规划。属于上述情况的城市群共有11个,分别是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各城市群范围①如表1所示。

①鉴于数据的可获性,研究对象中长江中游城市群不包含湖北省天门、仙桃和潜江三个省辖县级市;珠三角城市群不包含香港和澳门;哈长城市群不包含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原城市群不包含河南省辖县级市济源;北部湾城市群不包含海南省儋州市以及东方、澄迈、临高和昌江四个省辖县或省辖县级市;兰州—西宁城市群不包含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下辖县市,青海省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和黄南藏族自治州下辖县市。另外,鉴于区县数据采集困难,对于国土面积、人口和经济规模占其所在地级市比重较大的区县,将其地级市全境纳入研究范围,反之则不考虑。纳入研究范围的地级市包括: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江西省抚州市和吉安市;成渝城市群的重庆市以及四川省绵阳市、达州市和雅安市;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陕西省商洛市,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以及甘肃省平凉市和庆阳市;兰州—西宁城市群的甘肃省白银市和定西市。

2. 模型设计

(1)STIRPAT模型。为在不同情境下对未来碳排放进行预测,本文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耗强度等因素对城市群碳排放量的影响。STIRPAT模型是由Ehrlich和Holdren(1971)[52]提出的IPAT模型变化而来。IPAT模型旨在定量分析人口(population)、富裕水平(affluence)和技术(technology)对环境的影响(impact),即I=P×A×T。在考察城市群碳排放影响因素时,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C为城市群碳排放量;P为城市群常住人口数,表征人口规模;GDP为城市群GDP;E为城市群能源消耗;G为城市群人均GDP,表征富裕程度;IS 为城市群能源消耗强度,表征技术水平;FA为单位能源碳排放系数,是常数项,假设InFA=α。

对式(1)两边取对数后,可以得到下式:

但是,IPAT模型默认各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呈线性关系,且可考察的影响因素有限,无法分析其他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克服IPAT模型的局限性,Dietz和Rosa(1994)[53]提出了IPAT方程的随机模型,即STIRPAT模型,公式为。在考察城市群碳排放影响因素时,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α为模型系数;β1、β2和β3为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γ为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X为控制变量;ε为随机误差项。

STIRPAT模型拒绝了单位弹性假设,增加了随机性,且具有更好的扩展延伸性。在该模型中,可以增加对环境有影响的其他因素,例如城镇化率、财政支出等。在模型变量选择上,本文选取城市群碳排放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城市群常住人口、人均GDP和能源消耗强度作为解释变量。近年来,城市群聚集了大量人口和产业,承载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总量和6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生产规模和消费规模随着人口规模和富裕程度的增加而增长,从而推动化石燃料消耗碳排放的增长。随着城市群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动清洁生产技术快速发展,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致使碳排放增速逐渐放缓。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指出,除人口规模、经济增长和能源强度外,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碳排放的另一重要因素(Pachauri等,2015)[54]。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涉及因素包括城市形态、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等。在交通运输、建筑、工业、家庭生活等主要排放领域,城镇地区对能源的消费要高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城镇商业用电、工业用电远高于农业生产用电,而我国电力供应主要来自于燃煤发电,产生较大份额的碳排放。另外,根据已有文献可知,财政支出和劳动力资源对环境的间接影响也不容忽视(赵哲和谭建立,2020[55];刘书玲等,2018[56];朱勤,2018[57])。在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项目中,节能环保支出是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政府对节能减排项目的财政支持。城市群公共财政支出增加,特别是节能环保类支出的增加,将引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群碳减排。另外,劳动力是影响产业生产率的关键要素,城市群就业规模的增加将影响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碳减排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因此,为控制解释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综合考虑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城镇化率、公共财政支出和从业人员数作为控制变量。

各因素对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如图1所示。

本文构建的城市群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其中,UB为城市群城镇化率,表征城镇化水平;FE为城市群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表征公共财政支出;EM为各产业从业人员总数,表征就业规模;β4、β5和β6为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μi为个体不随时间变化的因素。

(2)碳达峰压力指数。由于中国确定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因此对于各城市群而言,碳达峰时间是实现碳达峰目标首当其冲的压力。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增速是城市群实现碳达峰的另外两个压力,碳排放量较大的城市群实现碳达峰,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的贡献较高,因此其率先实现碳达峰的责任更大;而对于碳排放增速较高的城市群,控制碳排放增长速度面临的阻力较大,短期内实现碳达峰的压力也较大。因此,本文从时间、规模和速度三个视角构建了城市群碳达峰压力指数。构建的城市群碳达峰压力指数如下所示:

其中,Iρr为城市群碳达峰压力指数;ITαv为城市群目标压力指标,反映不同情境下各城市群实现碳达峰的平均年份,表征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所面临的压力;IC为城市群碳排放贡献压力指标,反映2030年各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碳排放平均值的相对大小,表征助力全国实现碳达峰所肩负责任带来的压力;ICg为城市群本源压力指标,反映2022—2030年各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碳排放平均增速的相对大小,表征在各自碳排放增长速度下实现碳达峰所面临的压力。γ、δ和θ为各压力指标的权重。考虑到各压力指标的单位不同,需要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如下所示:

其中,I为标准化指标;i为城市群编号;x为原始指标;min x表示所有城市群x指标的最小值,max x表示所有城市群x指标的最大值。

(3)碳减排潜力指数。本文基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构建了城市群碳减排潜力指数。从效率角度来看,碳排放强度越高,说明碳排放效率越低,表明通过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手段降低碳排放的潜力越大;从公平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排放同等二氧化碳的权利,人均碳排放量越高,则表明通过经济调控手段降低碳排放的潜力越大。潜力指标数值根据式(6)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的城市群碳减排潜力指数如下所示:

其中,IPo为城市群碳减排潜力指数;Ief为城市群效率潜力指标,反映2030年各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碳排放平均强度的相对大小,表征在碳排放效率方面存在的碳减排潜力;Ifa为城市群公平潜力指标,反映2030年各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人均碳排放平均值的相对大小,表征在碳排放公平性方面存在的减排潜力;ρ和σ分别为效率和公平潜力指标的权重。

(4)碳减排达峰动力指数。城市群需要综合考量其碳达峰压力和碳减排潜力,以制定全面科学的减排方案和碳达峰目标。根据上述碳达峰压力指数和碳减排潜力指数,本文构建了城市群碳减排达峰动力指数,如下所示:

其中,Ifo为城市群碳减排达峰动力指数,φ和ω分别为城市群碳达峰压力指数和碳减排潜力指数的权重。

3. 数据来源及处理

研究中2005年、2010年、2012年和2015年各城市群地级市碳排放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工作组编制的《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数据集(2005)》《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数据集(2010)》《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数据集(2012)》和《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集(2015)》,经济、人口及城镇化数据来源于各省份统计年鉴。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以2005年的不变价格进行标准化换算。由于地级市能源消耗相关数据的缺失,研究采用省域数据表征各城市群能源消耗情况,能源消耗强度数据来源于《能源统计年鉴》和各省份统计年鉴,各类能源的标准煤折算系数来源于《能源统计年鉴2019》,如表2所示。各城市群地级市从业人员数和公共财政支出来源于《城市统计年鉴》,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 城市群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11个城市群2005年、2010年、2012年和2015年的面板数据,剔除缺失值并将非连续时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处理成平衡面板数据后进行混合0LS回归,估算了城市群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随后,根据豪斯曼(Hausman)检验结果对模型进行选择,并对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根据式(4),为解决各变量量纲不一致的问题,本文构建的STIRPAT模型分别对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取对数。因此,在进行检验和回归之前,首先要对所有变量进行对数处理。

(1)平稳性检验。为了避免变量的非平稳而导致的伪回归,需要对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由于研究数据为非平衡面板数据,因此选用Fisher type检验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表4的检验结果可知,无论是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还是控制变量的检验统计量均显著,模型中的所有变量均平稳,通过平稳性检验,面板数据可以用于回归分析。

(2)模型估计结果。通过估计方程(4)检验了人口规模、富裕程度和技术水平对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模型分别引入了个体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解决了不随时间而变但随个体而异的遗漏变量问题,随机效应解决了误差的自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第(1)列回归没有引入控制变量、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人口规模、富裕程度和技术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第(2)列回归加入控制变量并引入随机效应,三个控制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其他三个解释变量对碳排放的影响依旧维持在0.01水平上显著。第(3)列回归加入控制变量并引入固定效应,公共财政支出和从业人员数对碳排放影响不显著,人口规模、富裕程度、技术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分别在0.1、0.05、0.1和0.05水平上显著,估计系数分别为0.97、1.046、0.459和0.826。

为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计算了回归模型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结果显示,第(1)~(3)列OLS回归模型的VIF分别为9.174、8.772、8.264,均未超过10,说明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3)豪斯曼检验。为确保回归结果的可靠性,选取合适的模型结果进行分析,本文对模型结果进行Hausman检验。城市群碳排放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的Hausman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结果表明,城市群碳排放的Hausman检验结果显著,Hausman检验拒绝原假设,结合固定效应模型的F检验结果可知,固定效应模型的效果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和OLS回归,应选用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根据上述Hausman检验结果,碳排放量测算公式如下:(4)回归结果分析。如表5第(4)列所示,各因素对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其中,富裕程度的提升是推动城市群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的升高也是导致城市群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技术水平的进步,即能源消耗强度的下降,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减排作用;公共财政支出和从业人员总数对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人口规模的回归系数在各模型中都为正,常住人口的增加对碳排放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群常住人口增加1%,碳排放量将增加0.97%。人口增长对碳排放的弹性系数小于1,人口的聚集将推动规模化生产和提升公共设施利用效率,从而使人均碳排放有所下降,致使人口增长产生的边际碳排放递减。富裕程度的回归系数在各模型中都为正,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均GDP增加1%,碳排放量将增加1.046%。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弹性系数略大于1,城市群的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资源等传统要素驱动,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尚未充分发挥技术创新降碳作用。即,当前城市群的发展模式仍较粗放,经济增长伴随着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为排放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高,科技创新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整体尚未进入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造成经济增长产生的边际碳排放递增。技术水平的回归系数在各模型中也都为正,能源消耗强度的下降促进了碳减排。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能源消耗强度下降1%,碳排放量将下降0.459%。能源消耗强度对碳排放的弹性系数低于0.5,城市群清洁生产技术的提高降低了能源消耗强度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但是技术水平进步所带来的碳减排却十分有限,先进技术产生的边际减碳递减,技术减排效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投入。相较于其他促进碳排放增长的因素,能耗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较小。城市群通过降低能耗强度推动的碳减排不足以抵消其他因素拉动的碳排放增长,致使城市群的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城镇化水平在OSL和随机效应模型中不显著,在固定效应模型中显著为正,说明城镇化进程对碳排放增长有一定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城镇化率增加1%,碳排放量将增加0.826%。整体而言,随着城市群的城镇化建设与推进,带动了碳排放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是,城镇的集聚效应有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导致城镇化提升带来的边际碳排放递减。(5)稳健性检验。为检验固定效应模型的稳健性,本文采用改变样本容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在11个城市群样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规划范围为山东省全境。回归结果第(4)列为稳健性检验结果,根据结果可知,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显著程度与估计系数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人口规模、技术水平依旧在0.1水平上显著,估计系数分别为0.967和0.384;富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仍在0.05水平上显著,估计系数分别为1.044和0.882;公共财政支出和从业人员总数对碳排放影响依然不显著,且估计系数正负号无变化。模型通过稳定性检验。2. 城市群碳达峰预测(1)各年碳排放状况。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及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导致碳排放差别较大。在11个城市群中,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量远超其他城市群,2010年碳排放量均超过10亿吨,2015年碳排放量分别为15.7亿吨和11.3亿吨,如图2所示。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关中平原、呼包鄂榆和珠三角城市群碳排放量居中,2015年碳排放量均在4亿~8亿吨之间,如图3所示。哈长、北部湾和兰州-西宁城市群碳排放量远低于其他城市群,2015年碳排放量均未超过4亿吨,如图4所示。各城市群第一产业碳排放占比非常低,长江中游、哈长和北部湾城市群的第一产业碳排放占比分别为1.7%、1.9%和1.1%,其他城市群的第一产业碳排放占比均不足1%。因此,第一产业碳排放并不是各城市群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各城市群第二产业碳排放占比非常高,均超过了60%。其中,关中平原、呼包鄂榆和兰州-西宁城市群的第二产业碳排放效率较低、强度较高,排放强度分别为5.9吨/万元、7.3吨/万元和5.7吨/万元,第二产业是这三个城市群碳减排的重点领域。长江中游、哈长、成渝和北部湾城市群的第三产业碳排放占比较高,均超过了10%,且第三产业碳排放效率较低、强度较高,排放强度分别为0.49吨/万元、0.45万元/吨、0.63吨/万元和0.40吨/万元,第三产业是这四个城市群碳减排的重点领域。长三角、兰州-西宁、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的生活和间接碳排放占比较高,均超过了14%,且人均生活和间接碳排放较高,均超过了1.5吨/万元,生活和间接碳排放是这四个城市群的重点减排领域。(2)碳排放预测情境设置。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Rich等,2014)[58]提出的碳达峰判断依据,某地区的碳排放达到峰值后的五年或者更长的历史时间内碳排放呈下降趋势即为已经实现碳达峰。针对中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本文对影响碳排放的主要解释变量设置了四种不同的情境,分别为高增长快降耗、低增长快降耗、高增长慢降耗和低增长慢降耗,并在四种情境下,基于STIRPAT模型预测了各城市群2022-2035年碳排放量。根据边际效益递减原则,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发展速度不断放缓,对应指标的增速或降幅也将不断下降。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相对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应指标的增速或降幅也下降更快。将城市群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分别按照总人口、人均GDP、城镇化率、能源消耗强度等指标进行聚类,其中,长江中游、成渝、长三角、中原、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属于人口规模较大城市群;长三角、呼包鄂榆、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群;长三角、呼包鄂榆、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属于城镇化水平较高城市群;哈长、成渝、长三角、中原和珠三角城市群属于技术水平先进城市群。在低(高)增长情境中,经济社会处于发展速度放缓(保持高速发展)状态;在慢(快)降耗情境中,技术水平提升较慢(快)导致能源消耗强度缓慢(快速)下降。各情境中经济社会和技术水平指标的增速以2015-2018年均增速为基准进行变化,相关指标设置如表7所示。(3)碳达峰预测。根据STIRPAT模型回归结果,在四种不同情景下预测了2022—2035年各城市群的碳排放量。在高增长慢降耗情境下,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造成大量碳排放增长,技术水平缓慢提升放缓了碳减排速率,城市群实现碳达峰速度非常慢。在高增长快降耗情境下,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造成碳排放增长,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促进了碳减排速率,城市群碳达峰取决于两者的平衡。在低增长慢降耗情境下,经济社会低速发展使得碳排放增长缓慢,技术水平缓慢提升放缓了碳减排速率,城市群碳达峰取决于两者的平衡。在低增长快降耗情境下,经济社会低速发展使得碳排放增长缓慢,技术水平快速增长提高了碳减排速率,城市群实现碳达峰速度非常快。在11个城市群中,哈长、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都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如图5所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放缓,哈长城市群是最先实现碳达峰的城市群,在2022年即已实现碳达峰,四种情境的平均达峰排放量为3.42亿吨。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分别在2023-2027年、2024-2028年和2026-2030年实现碳达峰,四种情境的平均达峰排放量分别为21.09亿吨、15.7亿吨和6.66亿吨。这三个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已经开始从经济快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率先实现达峰难度较小。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北部湾、关中平原和兰州-西宁城市群在低增长慢降耗情境和低增长快降耗情境下均能够在2025-2028年间实现碳达峰,而在高增长慢降耗情境和高增长快降耗情境下均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如图6所示。这六个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的平均达峰排放量分别为11.91亿吨、8.65亿吨、8.34亿吨、3.08亿吨、7.28亿吨和1.95亿吨。这六个城市群尚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且承接了发达城市群转移的碳排放密集产业,仍有较大的碳排放需求,要率先实现碳达峰难度较大。呼包鄂榆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都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如图7所示。2022-2035年,呼包鄂榆城市群的碳排放逐年稳步增长,且增速逐年放缓,该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2035年的平均碳排放量为7.93亿吨。该城市群属于能源输出型,生产的能源和电力向全国其余地区输送。为了满足其余地区的需求,该城市群能源消耗将维持增长态势,中长期内无法实现碳达峰目标。全部城市群在高增长快降耗情境、低增长慢降耗情境和低增长快降耗情境下分别能够在2029年、2025年和2025年实现碳达峰,而在高增长慢降耗情境下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如图8所示。全部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的平均达峰排放量为94.97亿吨。五、进一步研究1. 城市群碳达峰压力根据式(5)构建的碳达峰压力指数模型,对各城市群碳达峰压力进行测算,结果如表8所示。目标压力源自于上级部门的目标考核,属于外部压力。责任压力与本源压力是由各城市群自身碳排放量与增速所产生的压力,属于内部压力。外部压力与内部压力优先级相同,故γ=δ+θ=0.5。另外,各城市群应站在全国一盘棋角度,优先考虑其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的责任,再考虑减缓碳排放增速的压力,因此δ>θ。考虑到不同压力指标的优先级,目标压力指标、责任压力指标和本源压力指标的权重分别设置为0.5、0.3和0.2。从表8可以看出,在11个城市群中,呼包鄂榆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面临的碳达峰压力较大,碳达峰压力指数均超过0.6。成渝、北部湾、关中平原、长三角、中原、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的碳达峰压力适中,碳达峰压力指数均在0.4~0.6之间。兰州-西宁和哈长城市群的碳达峰压力较小,碳达峰压力指数分别为0.36和0.02。2. 城市群碳减排潜力根据式(7)构建的碳减排潜力指数模型,对各城市群碳减排潜力进行测算,结果如表9所示。在评估减排潜力时需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因此效率潜力指标和公平潜力指标的权重均设置为0.5。在11个城市群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存在的碳减排潜力较大,碳减排潜力指数均超过了0.35。中原和京津冀城市群存在的碳减排潜力适中,碳减排潜力指数均为0.18。长三角、北部湾、长江中游、成渝、珠三角和哈长城市群的碳减排潜力较小,碳减排潜力指数均未超过0.1。3. 城市群碳减排达峰动力根据式(8)构建的碳减排达峰动力指数模型,对各城市群碳减排达峰动力进行测算,结果如表10所示。在确定城市群碳达峰路径模式时,需要综合考虑碳达峰压力和碳减排潜力。考虑到碳达峰是目标考核,各城市群无论减排潜力大小都要在2030年前助力实现全国碳达峰,因而压力指数的优先级要高于潜力指数,即φ>ω,碳达峰压力指数和碳减排潜力指数权重分别设置为0.6和0.4。在11个城市群中,呼包鄂榆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减排达峰动力较大,碳减排达峰动力指数分别为0.88和0.48,呼包鄂榆城市群的三项指数均为所有城市群最高。呼包鄂榆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碳达峰压力都不小,且碳减排潜力都很大,属于碳减排动力源城市群,需要重点关注能源开采与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化工等“两高”行业生产工艺的低碳绿色改造,与碳达峰示范城市群开展低碳发展合作,引入先进低碳技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助力尽早实现碳达峰。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兰州-西宁、北部湾、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碳城市群的碳减排达峰动力适中,碳减排达峰动力指数均在0.25~0.4之间。中原和兰州-西宁城市群的碳达峰压力不大,但是碳减排潜力也不小,属于低碳培育型城市群,需要重点关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加强储能场景应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储能调峰为辅的多能互补新格局,鼓励碳汇资源开发,加快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的应用示范,加强碳中和储备。长江中游、成渝、京津冀、长三角、北部湾和珠三角城市群的碳达峰压力不小,但是碳减排潜力却不大。长江中游、成渝和北部湾城市群属于高质量转型城市群,需要重点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产业价值服务化延伸,提升产业电气化水平,实现产业低碳发展和高质量转型。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属于碳达峰示范城市群,需要重点关注建筑、交通、生活等全方位减排,积极发展零碳建筑,构建低碳交通网络体系,引导低碳生活与消费方式,打造安全高效的数字化智慧能源体系,并加大低碳科技创新研发力度,突破现有技术瓶颈,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支持帮助其他地区尽快实现碳达峰。哈长城市群的减排达峰动力较小,减排达峰动力指数为0.02。该城市群的三项指数均为所有城市群最低。如前所述,哈长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趋缓,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也可最快实现碳达峰。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 研究结论本文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对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规模、富裕程度、技术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能够显著影响城市群碳排放。基于模型回归结果预测了各城市群2022-2035年碳排放量和碳达峰时间。哈长、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都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北部湾、关中平原和兰州-西宁城市群在低增长慢降耗情境和低增长快降耗情境下均能够在2025-2028年间实现碳达峰,而在高增长慢降耗情境和高增长快降耗情境下均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呼包鄂榆城市群在四种情境下都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研究最后测算了城市群碳达峰压力、碳减排潜力和碳减排达峰动力,呼包鄂榆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碳减排达峰动力较大,这两个城市群的碳达峰压力都不小,且碳减排潜力都很大;中原和兰州-西宁城市群的碳减排达峰动力适中,这两个城市群的碳达峰压力不大,但是碳减排潜力也不小;长江中游、成渝、京津冀、长三角、北部湾和珠三角城市群的碳减排达峰动力适中,这六个城市群的碳达峰压力不小,但是碳减排潜力却不大;哈长城市群的碳减排达峰动力较小,该城市群的碳达峰压力和碳减排潜力均为所有城市群最低。2. 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针对中国城市群碳达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制定差异化碳达峰目标。各城市群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现状特征判断未来发展情境,并进一步参照STIRPAT模型预测的碳达峰时间和达峰排放量,因地制宜设定碳达峰目标。哈长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趋缓,可最快实现碳达峰,要在2024年前实现碳达峰,达峰排放量控制在3.42亿吨左右。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技术水平先进,已从经济快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率先实现碳达峰难度较小,要在2025-2029年间率先实现碳达峰,为较晚实现碳达峰地区提供宝贵的发展空间,碳达峰排放量分别控制在21.09亿吨、15.7亿吨和6.66亿吨左右。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北部湾、关中平原和兰州-西宁城市群尚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且承接了发达城市群转移的碳排放密集产业,仍有较大的碳排放需求,要率先实现碳达峰难度较大,要力争在2030年左右实现,碳达峰排放量分别控制在11.91亿吨、8.65亿吨、8.34亿吨、3.08亿吨、7.28亿吨和1.95亿吨左右。呼包鄂榆城市群是能源输出型城市群,提供了全国其他地区的能源和电力消费。为了满足全国其余地区的能源需求,该城市群能源消耗将维持增长态势,中长期内几乎无法实现碳达峰。第二,推动差异化碳达峰实现路径。综合考虑城市群的碳达峰压力、碳减排潜力、碳减排达峰动力指数,各城市群应实行差异化碳达峰路径。减排动力源城市群(呼包鄂榆和关中平原)要引入先进技术,推动“两高”行业绿色低碳改造;低碳培育型城市群(兰州-西宁和中原)要积极推进“风光储一体化”现代能源体系建设,鼓励碳汇开发与CCUS应用;高质量转型城市群(长江中游、成渝和北部湾)要加快产业低碳高质量转型,提升产业电气化水平;碳达峰示范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要实现建筑、交通、生活等全方位减排,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突破现有技术瓶颈,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支持其他地区尽早实现碳达峰。哈长城市群在保障人口和产业不断聚集前提下,加快实现碳达峰。第三,明确差异化减碳降碳重点领域。第一产业不是各城市群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关中平原、呼包鄂榆和兰州-西宁城市群碳减排的重点领域是第二产业。长江中游、哈长、成渝和北部湾城市群应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碳减排。长三角、兰州-西宁、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应强化生活和间接碳减排。中原城市群应将各行业的碳排放增速维持在较低水平,统筹推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活和间接领域碳减排措施,综合控制各行业碳排放增速。第四,加大低碳脱碳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城市群强化低碳技术研发,引导企业、研发机构、服务中介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参与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城市群成为低碳技术创新高地。强化对清洁煤技术的开发利用,积极推广燃煤高效发电、先进燃烧、烟气净化等技术。拓展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深度与广度。在中原、长江中游、哈长、长三角城市群以完善生物质资源收运体系为重点,降低成本,促进生物质能发电规模开发。鼓励城市群率先推动智慧能源建设,促进城市群加快绿色智能高效的交通运输技术研究和推广,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车辆的开发应用,因地制宜推广天然气汽车,广泛运用“互联网+”、北斗卫星完善智能交通体系。积极发展零碳建筑、近零碳排放园区社区,推广运用建筑光伏发电、热泵采暖、高效绝热、高效电器等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支持对可控核聚变、氢燃料、海洋能、碳汇农业、碳捕获与封存等战略性技术实行集中攻关。第五,推动多样化低碳战略性平台建设。稳步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支持专门设立城市群碳排放权交易板块,鼓励建设城市群碳排放权交易所。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探索开展碳配额招拍挂,在其他城市群采用差异化基准值法分配配额。建立城市群碳排放数据库,共享碳排放交易信息,研究编制城市群碳排放权交易指数。支持率先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探索开展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碳市场的境内外碳资产回购式融资模式。搭建城市群低碳发展协调平台,因地制宜推动建立城市群低碳发展组织机构,组织开展城市群碳达峰市长联席会议、部门合作协商会议等。加强城市群交流平台建设,鼓励城市群内各城市轮流举办碳达峰博览会、展会,广泛开展低碳发展论坛、研讨会、磋商对话,不断完善国内外低碳发展合作交流机制。积极构建城市群低碳发展融资平台,鼓励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联动创新低碳发展融资系统,强化碳税、碳债券、碳基金、碳保险、碳期权、碳资产证券化等工具创新。建立碳达峰信息交流和宣传平台,普及低碳知识,让城市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在低碳节能减排中发挥主动作用。第六,完善推进碳达峰监督考评机制。健全城市群碳排放相关统计标准,完善评价和碳标识制度,在国家统一指标下突出城市群的引领性适度提高标准并结合不同城市群特征细化内部方案。积极推动城市群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部门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重点领域碳排放强度分类管理。在设立相关指标和标准时,强化降污减碳协同推进。鼓励各城市群公布碳达峰期限和达峰峰值目标,并制定路线图和施工图。健全城市群碳排放动态监测体系,鼓励独立有资质第三方机构对城市群碳排放数据进行核查。实施城市群碳排放公报制度,按照相关标准编制年度碳排放清单。完善城市群碳排放考核制度,将碳排放情况纳入各城市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城市群碳排放考评预警和奖惩制度,实行碳排放红黄绿灯分档预警机制,根据各城市碳排放完成情况实施严格规范的奖励或处罚。加强城市群碳达峰国际交流合作,率先推进碳减排标准、统计、监测等领域与国际接轨。

原发:《经济管理》2023年第2期

注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竹书流年

]]>
https://www.carbonhrss.com/7004.html/feed 0
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启动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https://www.carbonhrss.com/6891.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891.html#respond Sun, 26 Feb 2023 08:59:29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891

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1月13日启动,将因地制宜选择零碳技术,推广零碳政策引导机制,推动农村地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建立农村社区零碳示范模式。

全球环境基金七期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启动会暨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3日在北京召开。项目旨在加快中国农村地区零碳转型与绿色发展,推动乡村生态宜居,促进中国国家自主减排目标实现,为全球气候变化减缓作出贡献。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张振华在会上表示,我国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蕴藏着巨大碳减排潜力。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强化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对发展低碳乡村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该项目的国际执行机构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内实施机构为农业农村部,执行期为五年。项目将以村镇为试点,通过开发农村可再生资源,结合节能、储能等技术方案,创新智慧能源科学调度和综合管理模式,在做好农村建筑和生活用能节能的基础上,实现可再生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全面替代。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严东权表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通过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在农村地区开展零碳清洁用能模式探索,将为农村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奠定基础。(记者于文静)

]]>
https://www.carbonhrss.com/6891.html/feed 0
零碳园区热潮涌起 哪些难题还需克服? https://www.carbonhrss.com/6883.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883.html#respond Sun, 26 Feb 2023 08:54:44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88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费心懿 上海报道

随着“双碳”转型趋势渐明,作为产业集聚发展核心单元的园区,肩负着新的使命。近十年来,我国在低碳社区、低碳工业园、近零碳排放区建设方面开展了有益尝试和积极进展,“零碳园区”和“碳中和示范区”的建设热潮正在引发各地高度重视。

近日,《江苏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低(零)碳园区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由中国能源研究会组织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专家进行编写,从江苏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低(零)碳园区建设面临的形势入手,分析了港开区典型碳排放场景及能源供给模式,深入研究了港开区低(零)碳园区规划基础条件,提出了港开区低(零)碳园区规划思路、原则和目标。

射阳位于中国大陆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东部起点,地处江苏沿海中心位置,相传因精卫填海而成陆,由后羿射日而得名,是江苏海域面积最大的县份。

“目前,射阳正在围绕工业节能降碳、绿色能源供给、碳汇能力提升、能碳协同管理、应用场景布局等重点领域,抢机遇、塑优势,培产业、壮实力,确保高质量建成低(零)碳产业园区试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者淼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难看出,在当前汹涌的零碳产业园建设热潮中,射阳也希望能撕开缺口,积累经验。

事实上,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千园千面”,且临近区域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严重,这成为包括射阳在内的地方政府在推动零碳产业园热潮时不得不避开的误区。

零碳园区背后的关键元素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园区、生态工业园区、低碳园区、低碳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零碳智慧园区等新概念、新模式不断出现。

而综合梳理相关园区概念可知,零碳园区是在“双碳”背景下,历经低碳、近零碳的动态演进以及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持续优化迭代,最终实现净零碳排放的一种园区发展模式,是通过能源升级、产业转型等各种碳减排和碳中和措施,实现园区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湖北、浙江、上海、天津、四川5省市和深圳、成都2城市发布零碳排放区建设实施方案。这其中,上述各省市均普遍将低碳能源供给作为低碳/零碳园区的重要建设内容。

实际上,打造零碳园区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单位能耗强度、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等。显然,能源作为其中的重要元素恰恰成为零碳园区建设时的关键考量。

走进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一台台百米高的“风车”迎风转动,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光伏板闪耀光辉。2021年,射阳全县新能源发电量34.9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32.2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为108.2%。这意味着,射阳的新能源发电在满足当地社会用电量之余,还向全国贡献着绿色能源。

“自2017年决定培育新能源产业,我区立足优越的‘风电’资源禀赋、空间承载能级等要素,短短5年,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及强、以点成链的产业新格局,形成风场开发、装备智造、科创研发、检测认证、运维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风电产业生态圈初具雏形。”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副主任李克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李克宁介绍,截至目前,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已经落户风电龙头企业、风电产业研究院、中车叶片检测中心、CQC新能源创新基地等研发平台31家,其中世界500强8家、国内500强7家。

不可否认的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射阳港经济开发区获得丰富的绿色资源。

几组数据显示:一是射阳海岸线长105.9公里,滩涂面积72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130平方公里,海上风电可开发面积900至1500平方公里,有效风能时数多,近海风功率密度大,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远海接近8米/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可达3000至3600小时,近海可开发海上风电装机容量310万千瓦,远海可开发装机容量超千万千瓦;二是射阳属江苏省内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年太阳能辐射总量1400至1600千瓦时/平方米,年平均光照时数2280小时左右,年发电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左右,适宜光伏发电项目开发的空间资源比较充足。

这也为射阳当地能源供给转型提供了便利。

2021年,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区域内全社会用电量为59607.68万千瓦时,由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园、健康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智慧能源物联网小镇等用电部分构成。主要用电产业为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分别占整个园区电力消耗量的36.52%和36.52%。

而按照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的绿色能源供应发展规划,到2025年,该区初步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园区能源利用体系,可再生能源供给比例超过50%,非化石能源利用比例达到60%,推动建成绿电消费为主的园区绿色能源消费体系,园区绿电消费比例达到60%。

零碳园区建设需解决多重难题

“十四五”期间,射阳县所在的盐城市新增近海风电规划容量842万千瓦、深远海风电规划容量2400万千瓦,预计年可新增发电量约980亿度电。尽管理局盐城在去年建成了沿海二通道,提高海上风电送出能力约570万千瓦,但仍不能满足新能源绿电全部消纳,将存在“弃风”风险。

海上风电资源富裕,消纳情况受限,进而,立足于地方区位条件和产业聚集优势,射阳港经济开发区的零碳园区建设便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新能源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临近区域同构竞争严重、低(零)碳园区建设的软硬件基础还比较薄弱,成为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不得不面临的薄弱短板。这也是绝大多数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对于像射阳港经济开发区这种比较小的区域,实现‘碳中和’目标还是非常有特点、有挑战性的。”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周大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比如海上风电上岸后如何通过就地消纳来实现园区的绿色供能,以及加强当地现有1.4万亩金海林场,以及沿海生态防护林、生态湿地等生态碳汇资源开发利用。这些课题的研究和落地实践都将为全国其他地区零碳建设提供有益的尝试。”

值得肯定的是,当前正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通过产业升级转型帮助高能耗产业减碳减排的最佳时机。零碳装备、零碳产品更是未来参与全球竞争,引领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与此同时,地方也存在参与绿电交易、清洁生产的需求,亟待各项设施完善以满足需求。

以欧盟碳关税机制为例,该机制的建立及实施将对江苏省内的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苹果、宜家、耐克、星巴克、沃尔沃、圣戈班等全球的龙头企业,已要求供应商使用绿色电力和清洁生产方式,以全面降低其企业的产品碳足迹。

国内供应链企业提高绿电使用比例、降低碳排放的压力巨大。如国内的立讯精密作为苹果代工的主要供应商,正急切地向类似远景等在绿色能源领先的企业寻求低成本的绿电解决方案,入驻零碳产业园成为立讯等企业首要考虑的解决方案。

2022年4月,鄂尔多斯政府和远景科技集团联合规划建设的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区正式建成投产。该园区综合应用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电制氢、电储能、智能物联网等多种先进技术,构建园区低碳综合能源系统,同时通过参与绿电交易,实现了100%绿色电力供给。

除了零碳能源自供模式,另一种零碳园区的主流模式是“绿电交易+多元碳汇”模式。

始建于2010年的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主要通过碳交易方式实现园区“零碳”,同时通过分布式风光储综合能源系统满足园区用能需求。园区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施节能增效后,还需要通过购买绿电、CCER抵消碳排放,以实现园区运营层面的碳中和。

不过,“千园千面”的产业园区,如何建设、运营、认证实质长期缺乏标准,困扰行业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明确提出打造零碳产业园,湖北省、浙江省、上海市、天津市等地都已经下发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的政策文件,但尚未出台较为明确的相关定义、实施路径和评判标准。

中国能源研究会认为,为推进当地因地制宜地开展零碳园区的落地,需要有多方面的保障措施,全面提升碳管理能力、构建零碳园区标准体系,并大力推动零碳技术创新。同时,中国能源研究会建议,积极开展碳中和社会宣传活动,推动重点企业开展碳排放信息披露,鼓励园区企业个人积极参与绿电、绿证交易以及碳交易,成立园区零碳产业发展基金,争取本地资源开发企业的绿证就近就地交易。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https://www.carbonhrss.com/6883.html/feed 0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使命 https://www.carbonhrss.com/6770.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770.html#respond Sat, 11 Feb 2023 04:55:31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770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全球气候问题正在对地球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气候变化所涉及的政治、经济、环境、科学和外交等综合性战略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历史挑战。在人类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不计其数的重大地质事件,如超级火山爆发、超大陆聚合、造山运动、天体撞击地球、“雪球地球”事件等,它们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古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突变,从而影响某一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球表面温度,进而可能产生极冰面积变化、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净初级生产量变化以及生物大灭绝等多重连锁效应。随着工业化时代大门的开启,人类大规模的化石燃料利用和森林砍伐所导致的绿植数目锐减,促使全球大气中CO2平均浓度达到了近百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以至“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均构成了严重威胁。2021年,全球极端高温天气频发,15个“气候临界点”已被激活9个,由自然灾害引起的灾难性事故造成了2521亿美元的损失。到21世纪末,假如全球平均温度提升高达2℃,气候方面:飓风风暴将更加频繁、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海平面水位上升高度可达36—87厘米,旱季延长,同时降水量可能下降14%;生态系统方面:全球珊瑚礁数量下降99%,全球约13%的陆地生态系统失去生态系统完整性,许多现存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均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乃至实现负排放,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幅度,已然成为全人类“绿色地球,绿色家园”建设的共同目标。2021年,全球能源燃烧和工业过程产生的CO2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63亿吨,能源相关CO2排放增量超过20亿吨,超过2010年成为绝对值同比增幅最大的一年。能源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物质基础,同时也成为全球CO2减排过程中无法规避的重要领域。

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发展要求

气候变化不断为人类社会敲响警钟,实现碳中和对全球气温快速提升发挥着重要控制作用,同时碳中和目标将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碳中和目标符合能源学研究主旨,从资源角度揭示地球系统内化石能源与非化石新能源共生分布关系、碳系能源与氢系能源有序接替转型、能源体系与绿色地球和谐发展的自然变化规律。完成能源消费结构从化石能源为主体向零碳新能源为主体的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首要任务。

碳中和对能源发展的指导意义

为应对全球气候极端变化趋势,碳中和已经成为共识性目标,其既是人类维护生态环境的基本举措,也是全人类去碳化能源革命和生态化科技革命,它必将给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场全新的改革。从能源革命的角度来看,碳中和必然会加速世界能源体系向着“低碳化”和“无碳化”的方向转型;与此同时,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也将从根本上由“四分天下”格局(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转变为“三小一大”格局(以新能源为主)。从科技革命的角度来看,目前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中,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智能化技术和原子能技术等成为主要技术标志,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成为主要技术领域。实现碳中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大幅提升人类幸福感,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与宜居地球作出重要贡献。在碳中和目标下,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将受到深远影响和重大变革。

当前,世界各国对能源系统的投入正在逐步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实现净零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将占能源系统总投资的29%,而化石能源仅占17%。在碳中和目标下,人类能源消费结构必将由“一次能源”占绝对优势向“二次能源”占绝对优势过渡,电能也必将成为能源的主要载体。到2050年,我国建筑行业的直接电气化率、交通运输产业电气化率、电动汽车销售量与保有量,以及其他产业电气化水平持续提高,这些都会对人类生活产生根本性改变和深层影响。碳中和将促使能源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类的绿色宜居地球。

碳中和为人类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新动力,可再生能源的加速利用及能源转型将推动能源复苏。预计到2050年,碳中和将贡献全球2.4%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其中,世界范围内与可再生能源有关的就业岗位将会增加3倍,高达4200万个;与能源有关的工作岗位也将增长到1亿个,与目前的就业岗位相比,增幅达72%。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碳中和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已超越传统地缘政治范畴,从而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议题。全球有必要构建一个基于共赢、生态化、互信、合作、协同、参与和分享的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新格局,更有必要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建立在碳中和目标基础上,并得到保证的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物质文明和地球生态系统达到和谐统一。

碳中和的历程

1992年5月,全球首个控制CO2排放和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通过的。1994年3月21日,《公约》生效,其目标是人为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防止气候系统受到温室气体的危害。

1997年12月,《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第1部限制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法案——《京都议定书》,其目的是限制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而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2015年12月,《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终达成《巴黎协定》。为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温控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到2030年前削减一半,2050年前后实现“净零排放”,即“碳中和”。

《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18年10月发布,该报告厘清了全球升温1.5℃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可能采取的减排路径,为可持续发展与努力消除贫困的同时强化全球响应建言献策。

实现碳中和面临问题和挑战

碳中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但各个国家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环境、政治、资源、技术、市场、能源结构等多方面挑战。

环境层面。美国夏威夷的冒纳罗亚太阳天文台(MLSO)作为全世界CO2浓度连续观测站,2021年4月检测值高达421.21×10−6,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的极值,且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50%。全球大气中CO2含量的持续增加,对海洋生态系统中非钙化自养生物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体初级生产力,并有效增加海洋生物固碳能力。但是,海洋中CO2含量的持续高水平必然会对水体酸化程度及生物种群分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在陆地生态系统方面,尽管高CO2浓度促进陆地碳汇,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将随着各国碳中和战略的持续发力,由持续上升转为持续下降并最终趋于零。因此,全球CO2浓度的持续增加对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仍有大量未知有待解决。

政治层面。截至2021年10月,全球137个国家对实现碳中和的时间作出明确承诺;其中已立法国家只包括德国、日本、丹麦、法国、爱尔兰、西班牙等在内的18个国家,占比仅13%。在碳中和立法国家中,丹麦议会在2019年通过了首部《气候法案》,制定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明确目标;但2022年哥本哈根市阿迈厄岛资源中心(Amager Resource Centre)的碳捕集和封存计划未能如期推进,该市市长索菲·安诺生在同年8月宣布哥本哈根暂时放弃202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德国在2021年通过了《联邦气候保护法》修订案,不仅将该国碳中和时间提前到2045年,还明确了不同行业的减排目标;但在国际地缘冲突和欧洲能源形势等多因素影响下,2022年7月德国联邦议院(下议院)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燃煤和燃油发电机组可能重返电力市场,进而推迟了原计划2035年前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

能源结构层面。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增长速度虽已超过整体能源增长速度,但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但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四分天下”格局短时间内难以打破,其中17%的新能源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新能源占比的提升为能源转型带来巨大的挑战。

资源层面。由于全球近地层风速和地表太阳辐射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和区域差异,且全球气候变化也会相应影响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分布: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南半球和热带地区的平均近地风能将有所增大,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则与之相反;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以欧洲地表太阳辐射变化趋势为例,其中部和南部的太阳辐射整体增幅5%—10%,而东部和北部最大下降可达15%。因此,全球陆地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分布极不均匀,具有间歇性,同时这些间歇性能源还具有时空互补性差异较大的特点,这给新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技术层面。电气结构、支架结构及人工成本的变化空间较大使得光伏太阳能发电成本具有较高单价跨度;风力发电初始投资成本构成中的风机购置、工程安装及建筑工程等费用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总体的价格整体仍然高于煤发电,其峰谷稳定性和调峰技术均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氢燃料电池是长途运输和重工业等领域电气化的最佳选择,但膜电极组件(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膜等)、双极板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成熟度仍需要重点攻关。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碳捕集和封存(CCUS/CCS)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会受到应用场景和地质条件等情况的约束,加之CCUS/CCS技术目前表现出的高成本、高能耗特点,其技术研发仍需加强,成本能耗亟须降低。储能技术无论从规模、成本还是寿命上都不能充分满足应用的需要,其产品安全标准体系也亟待完善,其部分核心技术还处于原型阶段——液流电池储能、本质安全水系锌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并未完全实现规模化应用。氢能、CCUS/CCS和储能等技术规模商业化的推广应用还存在各式各样的挑战。

市场层面。新能源市场逐渐由起步萌芽期向快速发展期转变,这与新能源的成本连年降低及应用便利程度不断增加密切相关。虽然,目前新能源的技术成本与化石能源相比缺乏显著竞争力,这与新能源的配套设备不足且使用不便,以及化石能源的成本优势具有密切关系;但是,伴随着新能源新兴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全球市场机遇的增加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涌现将不断凸显新能源成本优势。

碳中和学概念及理论技术框架

广义上,碳中和是指人类化石能源利用、土地利用及自然界碳排放等碳源体系与地球碳循环系统、海洋碳溶解、生物圈碳吸收等碳汇体系间形成动态平衡;狭义上,是指一个组织、团体或个人在一段时期内CO2的排放量,通过森林碳汇、人工转化、地质封存等技术抵消,从而实现CO2“净零排放”。碳中和学是研究人类活动足迹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小化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是以CO2为核心的地球、气候、能源和人类之间有效的协同发展。

碳中和学的提出

全球自然灾害形势复杂,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多发,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之路和有效措施。碳中和是一项涵盖节能提效、减碳固碳、科技创新、应急储备和政策支撑的重大协同工程。这项系统性、革命性、多维度、多领域的协同战略工程需要统筹协调、明确路径、综合施策,重点把握理论基础的稳固性和指导方法的科学性。2021年,笔者团队首次提出了“碳中和学”的概念,尝试建立碳中和学的理论体系,形成碳中和学的技术内涵及框架体系,构建实现碳中和五大战略工程的科学体系,以期助力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2022年,笔者团队将地球系统中的“碳”分为3类——黑碳、灰碳和蓝碳;3种“碳”在地球系统内部相互转化,减小黑碳比例、提高灰碳特别是蓝碳比例是推动碳中和的关键。碳中和学体现碳中和愿景下,建设“绿色地球、宜居家园”的生态文明需求。碳中和学技术框架主要包括碳科学技术和碳经济技术。

碳中和学的概念、内涵

碳中和学是以碳循环为主线,重点研究宜居地球、能源利用、人类幸福的绿色协同与可持续发展,依托五大理论和技术体系支撑,是实现CO2利用与“净零排放”的一门学科。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气候变化理论、碳平衡理论、能源理论、碳中和经济理论和战略理论;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无碳或减碳关键技术、零碳排关键技术、负碳排关键技术、碳排放评价技术和碳交易。

碳中和学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动态平衡”:第1个“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球CO2排放量与吸收量达到动态平衡;第2个“动态平衡”旨在强调,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碳中和学的技术内涵,涉及CO2的产生、捕集、输送、利用、封存等全过程技术体系,主要有4个方面的表现:①减碳技术,以传统化石能源节能减排技术为主,涵盖化石能源清洁利用、节能提效、资源回收利用等。②零碳技术,以无碳排放为基本特征的清洁能源技术,涵盖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还涵盖核能、新材料能源以及具备设备智能、信息对称、系统扁平、多能协调等特征的“智慧能源”。③负碳技术,捕集、利用、封存、转化CO2的技术,以及湿地、冻土、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固碳技术。④碳经济技术,主要依赖完善的碳税制度、体系化的碳交易市场、公平的复合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调控性的碳财政补贴,以及其他有效的碳产业和碳经济政策等共同构筑。

碳中和学的框架体系

碳中和学的理论框架体系,以CO2的排放和消除为核心,涵盖了碳中和自然科学和碳中和社会科学。碳中和自然科学,包括三大理论基础:①气候变化理论,目标在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②能源理论,目标在于绿色低碳;③碳平衡理论,以CCUS/CCS为核心。碳中和社会科学,包括:以碳排放交易体系为核心的碳中和经济理论,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绿色地球、宜居家园”为目标的碳中和战略理论等。

碳中和学的技术框架体系,包括碳科学技术和碳经济技术。碳科学技术,包括:以化石能源清洁利用、重点行业节能提效、能源系统智慧运行为主的减碳技术;以零碳能源规模利用、能源转化与储能为主的零碳技术;以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碳汇集为主的负碳技术。碳经济技术,包括:以碳足迹核算、碳资产评估为主的碳评价技术;以交易制度、交易市场、交易监管为主的碳交易技术。

碳中和学的提出进一步明确“碳中和实施路径”的主要发展方向,树立共建“绿色地球、宜居家园”的终极目标,有助于“碳中和系统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助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的高质量转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国新能源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碳中和愿景下,能源发展目标将以“新能源”+“智能源”体系为主,其具有智能化、清洁化和高效化能源体系特点,同时能源体系的形态、技术、结构、管理等主体要素将发生转变:①能源形态,将从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向低碳或无碳排放的新能源转变;②能源技术,将从能源资源型转变为能源技术型,即技术优势替代资源优势成为能源技术的主导;③能源结构,以天然能源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将被二次能源消费取代主导地位;④能源管理,传统式能源管理将逐步被智能化平衡式管理所替代。

碳中和学提出“节能提效”“化石能源低碳化”“清洁能源规模化”“终端用能电气化”“能源系统智慧化”等减碳路径,加大新能源利用是实现清洁能源规模化主要手段,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更要加大新能源的利用,这对于调整我国能源供给方式,促进能源结构转型,最终实现我国能源独立意义重大。

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

能源作为推动文明发展的基石,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经历3次大的转型:第1次转型是从薪柴时代向煤炭时代转型,第2次转型是煤炭时代向油气时代转型,目前全球正在经历第三次能源转型——由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型。前2次能源转型推动了传统工业化进程的历史性跃进,而碳中和驱动的第3次能源转型具备清洁化、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并将在低碳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中发挥重要角色。

伴随着世界能源工业中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持续调整,新能源消费占比不断升高。截至2021年,全球能源消费中石油占比31%、天然气占比24%、煤炭占比27%、新能源占比18%,形成了“四分天下”的全新能源格局。当前,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4种主要能源都进入了各自新的发展时期:煤炭对应“转型期”;石油对应“稳定期”;天然气对应“鼎盛期”;新能源的消费量和占比稳步上升,已经跨入了“黄金期”。当前,新能源的市场竞争力逐步稳定上升,且成本具有逐年缓慢降低的发展趋势。相较于高成本的传统化石能源,“成本领先”这一关键竞争要素从根本上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能源的替代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也是第三次能源转型的重要“内驱力”。

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加快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调整,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供应体系。目前,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调整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能源清洁化进程中正在加速展开。欧盟能源供给不足,消费总量已达峰值;1981—2020年,其能源对外依存度由40%上升到46%,能源总产量由9.9亿吨油当量上升到10.0亿吨油当量,消费量由16.6亿吨油当量上升到18.6亿吨油当量。欧盟化石能源匮乏,主要靠大力发展新能源,其新能源消费量在全球新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达28%,为世界最高。美国作为能源高消费、高产量型的发达国家,化石能源资源充足,能源供需均衡,其能源转型的中长期战略是减少原煤、稳定原油、加快天然气上产、做大新能源,始终致力于加大新能源发展。日本和韩国化石能源资源匮乏,能源对外依存度均高达94%。日本制定了三阶段建设“氢能社会”发展蓝图,韩国则致力打造“氢经济”。

中国以煤炭为主“一大三小”到以新能源为主“三小一大”跨越

中国化石能源较丰富,地下能源禀赋决定了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占比较小。2021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达56%,石油消费占比18.5%,天然气消费占比8.9%,新能源消费占比16.6%,形成以煤炭消费为主“一大三小”的能源结构。

在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下,中国不同能源被赋予了新的战略定位:煤炭的开发条件可以适应能源需求变化,不仅具备安全“兜底”的保障责任与任务,更扮演了长远能源战略“储备”的角色;石油的消费水平虽然在中、短期仍会维持稳定增长,但将在未来回归原料属性,在国家能源安全和民生需求方面,分别发挥保障“急需”和稳定“基石”的作用;天然气凭借低碳、稳定、经济的特点,在节能减排过程中不可替代,对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保障”作用,且与新能源具有“共生共荣”的特点,具备最佳“伙伴”作用;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和国家能源战略层面具有“接替”作用与“主力”作用。

未来在中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时,新能源将在能源消费中占主导——从目前化石能源占比大于80%,努力争取到2060年形成新能源占比80%以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由现阶段“一大三小”(“一大”为煤炭,“三小”为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完成向“三小一大”(“三小”为煤炭、石油、天然气,“一大”为新能源)的跨越。

力争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独立”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处于重大发展机遇期,新能源的蓬勃发展将与传统化石能源转型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是中国“能源独立”时代到来的唯一路线和必由之路。中国已经位于全球能源消费国首位,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碳排放国。“总量大、不清洁、不安全”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结构特征,因此中国“能源独立”战略无法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需要系统性、可持续性、稳定性的战略方针。

中国“能源独立”以“洁煤稳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为思路,可分“3步走”实现多种能源互补。①2020—2035年,传统化石能源依然被作为主要能源,与此同时对新能源发展加快提速。依靠化石资源保障能源供应,同时把握新能源技术革命方向,突破新能源快速发展瓶颈实现该阶段中国“供给安全”。②2035—2050年,实现新能源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协同发展、并重发展。该阶段工作重点是“调结构、建氢能、争自主”,加快调整使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依靠“国内生产+海外权益”模式实现“生产自主”。③2050年之后,实施“新能源科技革命和颠覆性技术实现”路径,力争全面实现新能源生产和消费占主导。煤炭和油气等化石能源消费实现全面降低,产量规模和低廉成本支撑新能源成为能源消费主体。该阶段工作重点是“稳结构、新能源、争独立”,依靠“新能源+智能源”在“能源自主”基础之上,力争实现“能源独立”。

中国新能源地位与使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球作为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需要各国团结合作来应对诸多环境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承诺实现碳中和,新能源在实现碳中和发挥主导作用,将推动中国能源消费格局实现“4个80%”的转变:2021年,我国含碳化石能源消费占比80%以上(占83%)、能源CO2排放占比80%以上(占86%);到2060年,我国非碳新能源占比80%以上、CO2排放减少80%以上(从105亿吨下降到20亿吨左右)。碳中和下新能源被赋予新定位,代表了世界能源转型的方向、能源科技创新的前沿、能源强国建设的主力、绿色地球建设的动力。从资源类型的角度,新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而在中国提出碳中和目标后,新能源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同时,新时代还赋予新能源新的使命,即能源转型的使命、能源安全的使命和能源独立的使命。

新能源助力碳中和社会建设

人类社会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地球环境。当人类的索取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时,地球的生态环境将会崩溃,人类也会因为丧失唯一的家园而走向灭亡。建设碳中和社会就是为了阻止这种可怕后果,并找到恒久维持地球生态的良方。

碳中和学指出,碳中和的终极目标是建设“绿色地球、宜居家园”,实现人类与地球和谐共生,建成碳中和社会。

碳中和社会

碳中和社会是人类社会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如果人们通过努力实现了地球生态圈的碳中和,那时的人类社会才能被称为碳中和社会。人类社会的要素中与碳中和直接相关的主要有社会思想、社会行为和社会秩序。

社会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思想也同样在不断演变。从最初对自然的敬畏演化到轻视与“肆无忌惮”,再进一步回归敬畏,这是人类社会思想变化的整体路径。人类对地球生态的破坏,起初是出于无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逐渐演变为傲慢。碳中和也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措施,是人类从傲慢中醒悟之后采取的保护共同家园的现实行动。

社会行为。工业文明社会当中人类的种种行为造成了自然界碳循环失衡,包括过度生产、扩大需求及过度消费等行为。要彻底解决气候变暖问题,不仅要控制生产过程与社会活动本身的碳排放,还必须改变过度消费与过度生产等社会行为。

社会秩序。循环经济和有限生产,可以在减少整个社会的劳动总量的前提下,维持社会正常运行;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与体能强化将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必修项目,人们将有限的体力和智慧投入到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传承、科技进步和个体健康当中,使人类文明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更快向前发展。这些社会秩序的重构,是人类在仅有一个地球家园提供资源的条件下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未来碳中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新能源助力碳中和社会建设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社会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已对生态圈造成影响,每一个人都对碳排放的增加负有责任,恢复地球清洁大气构成也需要每一个人都付出努力。建设碳中和社会是人类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文明的壮举;建立碳中和社会秩序,弥补以往对地球造成的破坏,需要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的认同和付出。

碳中和是保证地球家园拥有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温度、旺盛的生机、清洁的空间的基本条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点在于能源结构转型。碳中和目标下,碳基能源向非碳基能源跨越,能源体系将加速向低碳化、零碳化转型,化石能源逐步由主体能源过渡为保障性能源,新能源将逐步成为主体清洁能源。

碳中和战略目标加速了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社会、建设绿色宜居地球的关键,当整个人类社会都被纳入碳中和体系,我们将重新获得并长久拥有一个“绿色地球、宜居家园”。

(作者:邹才能、陈艳鹏、熊波、刘翰林,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https://www.carbonhrss.com/6770.html/feed 0
干货:氢氨融合能源路线与碳中和的实现! https://www.carbonhrss.com/6762.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762.html#respond Sat, 11 Feb 2023 04:50:37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762

氢能具有绿色、高效、无碳排放和应用范围广等优势,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国内氢能产业蓬勃发展,制氢、储氢、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持续提升,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全国已有30个省市区将氢能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14个地区制订了氢能产业的专项规划和具体量化目标。

一、氢能发展瓶颈

政策鼓励、市场火热,但叫好不叫卖却是目前氢能市场的现状。氢能汽车有数十年的研发历史,近年来,氢能相关法规逐渐完善,按照预期将迎来氢能源汽车的大爆发。但实际上,氢能汽车评价体系涉及运输、存储、车载、动力、安全、成本等多方面,热管理、载氢量、加氢标准等复杂的产业链问题无一不影响市场开拓。

日本政府2017年提出建设氢能社会,之后推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还尝试了利用氢能给居民住宅供应暖气和热水。在工业领域,氢能热值高,适用于有高温热需求的工业部门。

但是,氢能源成本高昂,在汽车领域的推广并不顺利。2021年初,日产公司宣布暂停与德国戴姆勒公司及美国福特公司开发燃料电池车的合作计划,将力量集中于发展锂电池电动车。

6月,本田公司宣布停产旗下的氢能源车型,主要原因是成本过高导致销量惨淡。丰田公司也从此前大力研发推广氢能源车型,转向锂电池电动车、氢能源电动车共同发展。

若要实现氢能产业的大规模应用,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低成本高效能的燃料电池技术和安全高效的氢气储运技术。其中氢气储运难和安全性差是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首先,因氢气体积能量密度低,需35~70MPa的高压储运,导致氢气的储运成本高;其次,每座加氢站1500万~3000万元的建设成本高;再次,2019年在挪威、韩国等国家20天内连续发生三起因氢气储罐泄露引起的爆炸事故,暴露了氢气易燃易爆、安全性弱的缺点。

因此,要突破氢能产业发展的瓶颈,亟需结合中国能源及产业结构特点,发展成熟、安全、高效的特色储运氢的路线及其配套产业链。

二、氨产业爆发式发展

氨(NH3)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化肥、环保、军事、制冷等领域。同时,氨作为高效储氢介质,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高能量密度。氨的体积能量密度约为13.6 MJ/L,1L液氨=4.5L高压氢(35.0MPa)=1200L常温常压氢。

液化储运成本低。氨只需加压至1.0MPa即可以液态形式储运,一辆液氨槽罐车载氨量可达30t(约含5.29t氢),载氢量较长管拖车(载氢量不到400kg)提高1个数量级,因此运氨成本(约0.001元/kg·km)也较运氢成本(0.02~0.10元/kg·km)呈数量级降低。

无碳储能。氨成熟的技术体系、标准规范及低成本合成、存储和运输,可实现季节性、远距离、“无碳化”的“氨-氢”储能。

有研究表明,在目前主要研究的几类电制液体燃料技术(液氢、液氨、液化天然气、甲醇、有机液态储氢)中,电制氨的成本最低,效率仅次于其他电制液体燃料技术。

安全性高。氨的火灾危险性仅为乙类,爆炸极限(16%~25%)较氢(4%~76%)更窄,因此更安全。其刺激性气味是可靠的警报信号。

因此,发展以氨为储氢介质,有望解决传统高压储运氢的难题。

氨能利用分为传统行业和新能源行业两种。氨能在化肥、军工、环保、制冷等传统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化工产业。

近年来,在氨制氢、氨燃料电池、氨内燃机/燃气轮机等新能源领域,氨能利用迅速发展,用于实现氢能终端、氨能发电、氨能燃料等产业应用的无碳排放。

2021年3月,日本成功实现了70%的液氨在2000千瓦级燃气轮机中的稳定燃烧,并能同时抑制氮氧化物产生。参与此课题的IHI公司表示,有信心在2025年之前实现氨燃气轮机商业化。

2021年10月启动的JERA公司氨能发电示范项目,就是IHI公司与JERA公司的合作。三菱重工公司则正开发4万千瓦级的100%氨专烧燃气轮机,计划在2025年以后实现商业化,引入发电站。

韩国也在推动液氨发电及氨氢混合发电技术联合研发与产业化,一种“双燃料绿色氨”发电模式正处于快速开发阶段。中国国家能源研究院与皖能集团联合开发的8.3MW纯氨燃烧器,验证了火电掺氨燃烧发电项目的可行性。

此外,氨动力船舶技术也在飞速发展,韩国研发了以轻质柴油与氨为双燃料的8000t级氨动力加注船,完成了以液化石油气与氨为双燃料的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设计;

日本住友商事与大岛造船正在联手打造全球首艘8×104t级氨动力散货船;挪威正在推进氨动力船及海上氨燃料加注技术研发,建立氨燃料加注网络,实现氨能航运的全产业链无碳化;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的中国首艘氨动力7000车位汽车运输船获得挪威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证书。

三、氢氨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初步估算表明,利用氨作为储氢介质具有显著经济性。例如:

如果采用氨分解制氢现场为加氢站供氢,可将加氢站的加氢成本降至35元/kg以下;

若开发耦合“氨制氢-燃料电池”的间接氨燃料电池技术,实现用户终端“氨变电”(NH3-to-power),发电成本约为1元/kW·h或乘用车燃料成本约为25元/100km,并使现有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续航能力提升近1倍;

若采用氨作为车用燃料加注,加油站仅需稍加改造即可用于加氨,预计加氨站的改建成本较加氢站的建设成本可降低1个数量级。依照2050年中国建成1万座加氢站的目标,可节约近千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合成氨已有一百多年发展历史,氨的生产、储运及使用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行业标准及安全规范。

合成氨包括灰氨、蓝氨、绿氨3种合成工艺。灰氨合成工艺指由天然气蒸汽重整氢气及空气分离的氮气再通过传统哈伯法合成氨,该工艺已沿用上百年,但其高温高压条件造成巨大能耗,且伴随大量CO2温室气体排放。

蓝氨合成工艺与灰氨基本相似,但会对工艺流程进行碳捕集与封存。绿氨合成工艺主要指全程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开展的电解水制氢及空气分离制氮再通过哈伯法制氨。

按照我国每年5000万吨的氨产量(其中80%来自煤制合成氨,20%来自天然气合成氨)来计算,2030年合成氨工业将排放2.7亿吨CO2。我国是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但因光伏、风电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波动性和季节性等缺点,导致存在大量“弃风、弃光和弃水”现象。

2019年,我国弃风、弃水、弃光电力合计约720亿kWh,其中弃风、弃光电量总和约为215亿kWh;2020年,我国弃风、弃光现象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其中甘肃弃风率最高为13.8%,西藏弃光率最高为25.4%。

发展可再生能源光解/电解水制氢耦合合成氨技术,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和调峰”,实现低成本、跨地域长距离存储运输,并与丰富的氨下游产业相结合。

因此,发展氨为储氢介质,通过液氨实现大规模的氢气运输,可贯通可再生能源、氢能和传统产业,开发出一条符合我国能源结构特点的“清洁高效氨合成→安全低成本储运氨→无碳高效"氢-氨"利用的全链条“氢-氨”绿色循环经济路线,对保障国家能源环保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氢氨融合技术路径方面,国家已出台相关鼓励政策。2022年4月,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等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提出包括分布式氨分解制氢技术与灌装母站集成、氨燃料电池到掺氨清洁高效燃烧等与氨有关的技术。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依托可再生能源制氢(氨)的氢(氨)储能等试点示范,将探索风光氢储等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储能发展模式列入“十四五”新型储能区域示范。

四、风光氢氨一体化实践

可再生能源耦合转换成“绿氨”能源系统由水力发电系统或风力发电系统或太阳能发电系统、电解水制氢装置、氢能储存、变压吸附空分氮装置、合成氨系统和氨裂解制氢组成,这个过程核心是可再生能源耦合发电制氢技术。

众多研究表明,在发电机组容量相同时,风、光或水互补发电制氢储能系统相较于单一可再生能源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输出,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可大大减少储能蓄电池的容量,很少或基本不用启动备用电源如柴油发电机组等,可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符合脱碳减排理念。

高阳等,2022年在《浙江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成本研究》中,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制氢方案中风电、光伏与制氢设备的配置方案并测算了制氢成本,成本分别为34.18~36.56元/kg和41.07~42.82 元/kg,并且还分析了光伏结合谷电制氢的可能性,计算得出制氢成本约为25.56~26.95元/kg,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李志军等,2022年在《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氨氢能源体系技术和经济性分析》中,以四川省凉山州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空分制氮为原料生产30万t/a合成氨装置为例,装置总投资134935万元,按液氨生产消耗定额和消耗品的市场价,其中电价按四川上网价0.18元/kWh计,计算“绿氨”单位生产成本为1672元/t,具有很高利润空间。

影响合成氨生产成本主要因素是电价。当电价为0.3元/kWh时,“绿氨”生产成本是2829元/t,加上运输成本(每吨约270元),刚好与液氨市场价3100 元/t持平。如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四弃”,电价为0.1元/kWh时,经济效益可达到近2000元/t的利润。

当采用“可再生能源制“绿氨”+氨运输体系+分布式氨裂解制氢”时,终端用氢成本优势巨大。当采用可再生能源电价为0.1元/kWh,每吨“绿氨”成本为900.55元,考虑运输成本(每吨约270元),终端用每吨液氨成本是1170.55元,采用分布式氨裂解制氢每公斤成本为18.13元,每公斤氢气利润约50%,有16元利润空间,经济效益很明显。

通过“绿氨”运输体系,建立可再生能源合成氨氢系统。以清洁且资源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为动力进行氨的合成,通过氨的运输网络,采用分布式供氢或点供,能解决氢能社会的氢能源供应体系,真正建立可再生能源储存体系。

因此,建立可再生能源-氨氢体系,能降低化工和能源板块的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助力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符合我国绿色低碳的能源发展方向。

五、竞逐“风光氢氨”赛道

今年9月,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与通辽市人民政府、中国投资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打造通辽千万千瓦级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达600亿元,建成后将年产5万吨绿氢、30万吨绿氨等。

同时,三方还将共同打造零碳产业装备制造中心,重点打造绿氢、绿氨等领域北方零碳装备制造业中心,总投资100亿元。

9月,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已获得核准(备案)。项目总投资为63.32亿元,规划建设700兆瓦风电项目、100兆瓦光伏项目、配套建设40兆瓦/80兆瓦时储能装置,同时还将新建制氢、储氢及18万吨合成氨装置。

今年8月,京能集团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人民政府签署了风光储氢制绿氨项目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依据协议,双方将合力推进风光储氢制绿氨项目实施进程,利用锡林郭勒盟南部区域可再生能源生产绿电并电解制绿氢,绿氢转化为绿氨后供应国内外市场。项目建成后,预计电解制氢规模日产300吨,年产绿氨规模达60万吨。

今年7月,盈德气体集团与中国氢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就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投资建设绿氢、绿氨项目达成合作。此次签约项目以绿氢、绿电制取绿氮为主要原料,经过低温低压制合成氨工艺,生产纯度为99.9%的绿色合成氨,年产能包括0.93万吨绿氢和5万吨绿氨。

6月22日,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国核电力院)牵头总承包的达茂旗风光制氢与绿色灵活化工一体化项目开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主要包括200兆瓦风电、200兆瓦光伏,预计年发电量12.5亿千瓦时;采用风光电解制氢,年制氢1.78万吨;再以氢气和氮气为原料合成液氨产品,年产10万吨。

今年5月,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国华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风电有限公司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风光氢氨一体化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获备案。该项目总投资额达235400万元,配套规划新能源装机容量110万kW,其中风电80万kW,光伏30万kW。该项目拟利用风光发电分解水制取高品质氢气,再用于生产合成氨,预计年产绿氨约30万吨,以供蒙西地区工业园区化工生产使用。

4月7日,明拓集团有限公司、华陆公司以及水木明拓(包头)公司在内蒙古包头九原工业园区举行国际氢能冶金化工产业示范区新能源制氢联产无碳燃料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内容围绕以绿氢、空气捕捉的氮为原料,建设中国首台套氢电催化合成技术的120万吨绿氨化工项目,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化工产业链,实现冶金化工产业的全面碳中和。

今年3月28日,赤峰市人民政府与远景科技集团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远景科技集团将在赤峰市建设风光制绿氢绿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总投资约为400亿元,预计2028年前建成投产。其中,该项目规划年产152万吨零碳工业气体产品,一期项目将于两年内投产,成为全球首个零碳氢氨项目。

]]>
https://www.carbonhrss.com/6762.html/feed 0
到底什么是碳中和 https://www.carbonhrss.com/6750.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750.html#respond Sat, 11 Feb 2023 04:43:15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750

作者:安永碳中和课题组著

来源:《一本书读懂碳中和》,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发布

什么是碳中和

提到碳中和,你可能想知道:什么是碳中和?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碳中和?究其原因,是什么让碳中和成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遏制全球变暖而采取的举措?这对我们每个人到底有什么影响?我们又需要如何应对呢?为了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我们首先介绍碳中和的提出背景。

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生存发展面临危机

全球快速变暖,自然环境面临威胁

刚刚过去的2020年,除了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你是否也感觉到了气温有点特别?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2020年6月,北极圈内的一个西伯利亚小镇居然达到了38℃的高温!这也是北极圈内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其实,不只是北极,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上升了大约1.2℃,气温的上升速度远远超出预期。

也许你会想:全球平均气温仅上升1℃,能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要知道,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海平面可能会上升超过2米,这会导致像巴厘岛、马尔代夫这样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的面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岛上的居民将不得不迁往别处。

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消失,接近墨西哥国土面积的冻土会永久解冻,水资源将变得极度紧张。数千年来,地球的全年气候一直保持稳定。正如我们的身体一样,地球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维持气候的动态平衡,这也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地球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将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有研究认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5℃,地球的整体环境将被完全破坏,甚至有可能引发生物大灭绝。所以,平均气温每上升1℃,都将对地球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见图1-1)。

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人类活动不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氟利昂、甲烷等,这些气体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从而使全球温度升高。其原理是,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地面增暖后反射出的长波辐射却被这些温室气体吸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就好像给地球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使地表温度逐渐升高。

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使用,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和生产用能需求的上升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例如用煤炭发电和供暖,以燃油为动力的汽车,都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碳排放不可避免。因此,解决发展与排放之间的矛盾、平衡二者的关系就成了关键。

《巴黎协定》确定了全球平均气温上涨幅度控制目标

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减缓全球变暖趋势,2015年12月,近200个缔约方共同通过了《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对2020年后全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行动安排。这一协议的主要目标是将21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之内,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控制在1.5℃之内(见图1-2)。

为什么要努力控制在1.5℃以内呢?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若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将能避免大量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与风险,例如,能够避免几百万人陷入气候风险导致的贫困,将全球受水资源紧张影响的人口比例减少一半,降低强降雨、干旱等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减少对捕鱼业、畜牧业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提出碳中和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宣布碳中和目标,积极响应《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主动做出减排承诺。

(1)摆脱能源对外依赖

当前,我国化石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以石油产业为例,我国石油的进口量位居全球首位,2020年对外的依赖程度攀升至73%。在我国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前提下,未来对于能源的需求还将有增无减。但事实上,我国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资源禀赋远远超过化石能源。

(2)促进全球产业链重构

在碳中和目标下,产业链内企业间的经济交换,不再仅限于传统的产品与服务,也包括每一个环节的碳排放量。

(3)推动资产重新配置

伴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浪潮,资本市场的投资风口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

(4)以气候外交提升国际话语权

碳中和是一场深刻的能源替代行动,将重新定义21世纪的大国竞争格局。

(5)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技术研发与技术突破是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

(6)创造新型就业机会

就业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碳中和带动了新型业务、新型企业、新型行业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新职业、新岗位、新的就业机会。

(7)推动循环经济转型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需要生产体系、流动体系、消费体系的协同转型。

实现碳中和:四项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相信现在你已经对碳中和的概念,我国为什么现在提出碳中和,以及实现碳中和的难点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要想实现碳中和,究竟有哪些关键要素呢?我们将在本章中对实现碳中和的四项关键要素,即技术可行、成本可控、政策引导及多边共赢逐一进行讲解。

要素一:技术可行

大力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路径。

为什么技术对于实现碳中和如此重要?一方面,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实现碳中和所需的碳排放减量远远多于其他经济体;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中贡献较小,当前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尚未完全脱钩,因此在考虑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要兼顾经济的持续发展。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在保持经济发展贡献的前提下,以先进技术为重要依托,最终实现碳中和愿景。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十年,以CCUS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气化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中心的一系列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CCUS技术能够帮助高耗能行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气化技术的发展将加快传统化石能源的淘汰,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换代;此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也将助力我国碳减排进程,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要素二:成本可控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考虑低碳与市场发展的平衡,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做到成本可控,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零碳经济将彻底重构产业链,这也意味着价值链的全面转型。从几大高耗能、高排放的控排行业来看,绿色低碳转型将大幅提高能源供给与节能减排的成本。

短期来看,脱碳行动带来的“绿色成本”必然会给企业发展带来竞争劣势。对于某些难脱碳的行业领域,如钢铁行业,脱碳会使每吨钢的成本上升20%,这对钢铁企业来说影响巨大,但是对于使用零碳钢铁的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成本增量不会超过现在的1%,对于消费者来说, 1%的增量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因此,碳价和相关制度的保障对于全面推动脱碳进程至关重要。逐步建立我国的碳定价体系以及各国碳价的互联机制,可以避免相关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要素三:政策引导

政府需要完善行业排放标准、建立碳税征收机制、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等,实施一系列碳减排政策,为企业发展碳减排新技术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与引导,助力企业尽早开展低碳转型的尝试,帮助企业降低转型成本和融资难度,降低企业应用碳减排技术的风险,从而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和风险实现低碳转型。

要素四:多边共赢

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一方面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利益共同体的协同努力,从而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举例:某汽车集团在其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愿景中明确表示,将从供应链、生产制造、产品规划、产品使用和产品回收利用5个环节,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这一举措将对该汽车集团的各上游供应商提出严苛要求,它们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必须满足集团的低碳减排标准,如低排放工艺生产的轮胎、绿色铝材制成的电池外壳与轮毂、绿色环保塑料内饰、大豆泡沫材料的汽车座椅、可回收动力电池、节能电动汽车设计等。

各行业转变路径导图

我们分别从能源供给侧和能源需求侧两个角度出发,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现状,畅想电力、非电、钢铁、水泥、化工、交通、建筑和服务行业的“零碳”未来,提出各行业具体的脱碳路径(见图3-1)。我们认为各行业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离不开碳的“负排放”技术的发展、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设以及绿色金融体系的保障。因此在行业着手减排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这些支撑要素。

实现碳中和,下一步怎么走

一:

给每个人的建议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低碳环保、科研或就业选择等方面为碳中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一,低碳环保方面。个人可通过绿色出行、环保办公、降低能耗、减少肉类摄入、植树造林等手段助力碳中和的实现。

绿色出行。个人要将绿色出行的理念深植于心。绿色出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还减轻了环境压力。个人可以通过自行车、电动公交车、地铁、电动汽车等多种交通工具,以及合乘、共享等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

环保办公。环保办公指减少办公过程中的打印、复印次数,养成节约纸张的好习惯,选择可循环利用的办公文具,加快适应无纸化办公。同时减少商务出行,尽量利用远程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

降低能耗。在电器选择上,尽可能选择使用节能电器。安装光伏分布式能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满足家庭用能需求,也符合低能耗的用电方式。同时,节约用电的习惯自然也必不可少,可以通过使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统筹屋内耗能,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采用环保且生产过程耗能低的材料,例如选用再生钢材,通过保温混凝土模板、屋顶防辐射屏障、基础隔热板等提高住宅能效。

减少肉类摄入。倡导少吃肉。原因是水果、蔬菜和谷物对环境影响较小,而饲养牛、羊等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如果把全世界的牛视作一个国家的话,它就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牲畜饲养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可小觑。我们可以提高素食餐饮的频率,减少肉类的摄入,或者选择购买植物基人造肉这样的产品,减少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

植树造林。森林可以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因此主动参与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你也可以通过类似“蚂蚁森林”这样的线上碳减排活动参与植树造林。个人的绵薄之力可以积少成多,从而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全民一致的碳减排行动,可以增加我国的森林面积,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其二,科研或就业选择方面。在专业选择上,可以考虑选择有利于推动碳中和发展的相关技术和专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在科研方向上,可以研究碳中和与自身所学专业或所处行业的相互影响,从专业性角度出发,研究可以为碳中和做什么,为碳中和实现路径建言献策;在就业选择上,新一轮低碳环保技术的发展将催生一大批绿色环保领域的新就业机会,传统的化石能源行业发展空间可能受限,尽早切换赛道或选择在低碳技术领域自主创业,有利于抓住新一轮“风口”,实现个人发展的“弯道超车”。同时,传统行业人员也可选择到已声明碳中和目标或有此规划的公司就业,并积极推动公司履行节能减排责任。

二:

给企业的建议

(1)摸清自己的“碳家底”,明确碳排放范围

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依据是明确其生产和运营范围内的碳排放量,做好碳排放核算工作是企业开展碳中和工作的基础。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制定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 (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它将企业碳排放范围分为范围1、范围2和范围3。

范围1是指企业自有设施的排放,例如制造业的原材料生产加工,能源行业的燃料燃烧等;范围2是企业消耗外购能源导致的供能机构的排放,例如企业外购电力和蒸汽产生的排放,以互联网科技行业为代表—数据中心的外购电力;范围3是指其他所有排放,包括外购商品和服务、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售出产品的使用过程等的碳排放量,例如员工出差、上下游运输及分配和租赁资产等。

(2)在明确排放范围的基础上,企业需明确排放总量,即开展碳核算

企业的碳核算与评价分析有两种国际标准核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ISO 14064标准,例如企业碳核查,就是核算企业年度碳排放总量,只包含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在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碳减排量核查工作中常用到这一方法。根据ISO 14064标准,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当量总额计算具体如图4-1所示。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ISO 14067标准,该方法除了统计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还统计了范围3的排放,可以测算技术方案的碳排放,用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对比评价,同时也可以测算企业的碳足迹,用于企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核算。第一种方法容易核算和核查,而第二种方法涉及供应链全过程的排放,较难准确核算。但是,如果按照第一种方法核算,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进行大量的直接碳排放,无法达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门槛,企业很难改进,限制减排潜力的发挥。因此,对于大多数并不是直接高碳排放的企业,建议采用第二种方法核算,测算全价值链的碳排放水平。同时企业还可以考虑结合新兴技术和数字化方案,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提升碳排放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应定期对碳足迹的进展进行信息披露。

(3)结合企业特征,制定科学的碳减排目标

当算清当前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后,企业要围绕自身业务特征,结合我国“30·60”双碳目标,制定自身的碳减排目标和规划,并配合出台自身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

企业在制定碳减排目标时,可参考“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 SBTI)发布的指南,制定符合《巴黎协定》的科学碳目标。科学碳目标已成为全球公认的企业设定碳减排目标的标准,旨在为企业提供基于气候科学减排目标的清晰指导框架,从而确保企业设定的碳减排目标和速度与《巴黎协定》中控制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小于2℃的目标相一致。

(4)制定具体的行动路线图

明确具体的减排实施路径是确保实现各关键时间节点目标的前提。

企业应如何将具体的减排行动融入生产运营中?通过分析欧洲领先企业的减排行动,我们总结出几点落地建议。首先,成立企业级减排项目小组,由公司高层作为小组领导,以更有力地推动减排行动,并定期审查各部门的减排成果。其次,将公司的减排目标和路线图细化为各部门的减排目标和路线图,并将减排目标纳入部门负责人考核体系,设置环境关键绩效指标(Environment KPI,E-KPI),提高内部各运营环节的减排积极性。最后,设立公司“碳税”,在公司内部交易中,通过建立模拟市场的方式将碳税成本计入模拟利润计算,让各部门主动承担起减少碳排放的责任。例如,某大型集团在2012年开始实施碳税责任制,各部门使用内部高碳产品或服务时需要缴纳一定的碳税(每吨15美元)。这些碳税不仅将影响部门利润,并且各部门需要将这些碳税“真金白银”实际缴纳至集团总部,形成碳减排专项资金(carbon sink),用于低碳技术的研发。

(5)“核心减排”是重点,发展培育低碳技术

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企业要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做深度调整,而不只是过度依赖植树造林等碳抵消方式。由于森林种植面积和土地面积有限,因此我国可开发利用的碳补偿“额度”有限,也就是说,NbS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固碳,有助于实现碳中和,但它并不是“万金油”,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比例,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才是企业碳减排的重点。这就需要企业围绕核心业务,在工艺和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拓展低碳转型的解决方案,确保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升级。企业可选择与研究机构、专家等开展合作,共同研究“核心减排”技术。在降低内部核心业务碳排放量的同时,还应加大碳捕集等“负排放”技术的研究,以降低企业的绿色溢价。技术是企业实现碳中和赛道上重要的一环,率先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将引领行业实现低碳与效益双赢。针对不同行业,前文也提到应重点发展何种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例如电力行业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发电技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钢铁、水泥等工业行业通过原料、燃料替代,深度拓展工业电气化,利用工业余热回收,大力发展CCUS技术等。企业需要直面碳减排的挑战,真正致力于碳中和,而不是不成比例地过度依赖NbS,给自身染上“漂绿”嫌疑。

(6)建立全供应链碳中和管理体系

目前一些先进的企业已经开展全供应链的碳减排工作,并且要求供应链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加入碳减排项目小组,将低碳环保作为供应商筛选指标之一。例如,某科技公司在过去十多年对每一款产品都做供应链碳排放的调查,并发布产品碳足迹结果。还有一些制造企业将供应链上游材料碳排放指标纳入对供应商的考核评价中,为企业供应商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另外一些企业每年与每一家关键供应商共同制定减排目标,并且在年末审查其是否达成年初目标,将审查结果纳入下一年度供应商遴选指标。而且随着全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理念的推广,企业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碳减排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尤其将合作伙伴的低碳减排纳入评价体系后,获得多级供应链的碳排放数据已不再是难题。企业应树立建立碳中和全供应链碳排放管理体系的理念,从低碳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争取尽快实现供应链碳中和。

(7)运用数字化转型赋能

当前,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工厂、智慧建筑等的建设是全面展开碳减排运动,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抓手,而智慧的“抓手”离不开数字技术赋能。对于企业来说,数字技术创新是催生企业发展新动能的核心驱动力,能为企业带来新链接、新流程、新业务和新业态,企业的低碳发展路径离不开数字化转型。因此,企业要想实现碳中和,就要根据自身所处行业积极参与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建筑等的布局,主动把握甚至引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转变现有的生产管理理念,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8)注重碳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

在面临同类商品的选择时,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业务透明度高、主动披露对人类和地球有何影响的企业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企业进行透明和可持续的信息披露,从而增强产品竞争力。在碳中和目标下,企业作为碳排放的主体,更有责任进行高水平的碳风险管理和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企业应建立自己的碳风险管理体系,系统评估碳风险,采取主动防范、控制、补偿、承担和机遇转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碳风险管理,并定期更新碳风险管理体系,将碳风险管理和碳合规纳入其中。在信息披露方面,企业应建立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要符合政府或市场规定的报告披露要求,并参考相关国际标准。企业还可以通过利用多种披露形式,回应市场关注点,并参考综合报告理念,全面展示企业财务和非财务数据。

(9)评估碳减排成本,应对碳关税对经济的影响

碳关税将加大出口企业的成本,剥夺某些碳排放量高的企业原有的成本优势,改变行业竞争格局。比如欧盟2021年3月通过的“碳边境调节机制”议案,焦炭、石油精炼产品、采矿和采石等行业将直接受到影响。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碳排放量大,出口欧盟需要缴纳高额的碳税,而碳效率高的外国钢铁企业支付的税费将比我国钢铁企业少50%,因此相较于其他国家碳排放较少的钢铁企业,我国钢铁企业将丧失成本优势。为减少碳关税的影响,企业一方面要积极执行绿色低碳发展的方针,另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各国政策的最新动向,评估碳成本,将碳成本纳入企业经营决策中,及时衡量碳价格对产品和其他相关成本的影响,并将之纳入提供给管理层的成本会计报告。

在此感谢出版方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大力支持!

]]>
https://www.carbonhrss.com/6750.html/feed 0
互联网公司披露 碳排放数据 https://www.carbonhrss.com/6718.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718.html#respond Sat, 11 Feb 2023 04:18:57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718

互联网公司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也在逐步摸索商业化道路。

拥有数亿级用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如何实现碳中和,并发挥自身力量带动用户减排?

近年来,腾讯、阿里、京东等多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宣布了自身碳中和目标,并纷纷发布ESG报告,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披露。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相关ESG信息披露包括温室气体披露数据、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碳中和实现路径等。此外,互联网公司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也在逐步摸索商业化道路。

互联网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如何?应该怎样针对自身禀赋推进低碳转型?互联网公司的碳中和商业化路径如何实现?2022年以来,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了京东集团副总裁曾晨,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许浩,专访阿里巴巴集团ESG和双碳总经理、阿里巴巴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委员杨灵叶。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披露温室气体排放

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互联网用户需求正呈几何级爆发之势,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量随之攀升,相应的用电量也在急剧增加,并将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发布ESG报告前,多家互联网公司已宣布自身碳中和目标。

腾讯将碳中和目标(覆盖范围1、2和3)确定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同时,不晚于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

阿里巴巴承诺,做好绿色阿里巴巴(范围1、2):不晚于2030年,阿里巴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做强绿色价值链(范围3):不晚于2030年,阿里巴巴协同上下游价值链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50%。

京东提出,到2030年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在2021年的ESG报告中,京东分别从绿色运营、低碳供应链、可持续消费等领域提出了环境保护策略。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相关ESG报告进行梳理发现,2021全年,腾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111百万公吨二氧化碳,京东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417百万公吨二氧化碳,2022年财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阿里巴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3.249百万公吨二氧化碳。其中,范围3的温室气体排放在三家公司的排放占比中均为最高。

互联网公司如何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以及产业链碳中和目标?

许浩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腾讯主要采取三类举措。第一类举措是节能提效,通过楼宇、数据中心的节能,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下来。第二类是用绿电、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火电这种基于温室气体、化石能源的电力。第三类是应对无法避免的碳排放,比如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在其全生命周期中制造芯片或硬盘的过程里,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形成。针对这类碳排,可以通过碳汇抵销的方式,最后实现整体的碳中和。

阿里巴巴2022财年温室气体排放为何高于其他两家互联网公司?对此,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组织边界上,因为阿里包括了全球范围的碳排放,而腾讯是包括内地和香港,京东未说明但大概率是只包括内地,所以范围的不同就决定了排放数据有很大的差别。在规模上,阿里与其他公司相比,在自有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电商交易总额(GMV)等方面存在规模差异,也会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同。

至于范围3的排放占比较大,晏路辉认为,阿里新增淘菜菜的仓储物流排放,以及阿里国际站直营物流的排放,这些主要在范围3,所以范围3排放占比较大。此外,租用数据中心的主要排放贡献在范围3,阿里2020年的数据是212.3万吨,2022年又有增长,而腾讯是100万吨左右。

布局绿色数据中心

2019年,工信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2年,数据中心平均能耗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PUE(电能使用效率值)达到1.4以下。

在“双碳”目标下,数据中心被视为能耗大户。互联网公司如何规划布局自身数据中心的绿色转型?

腾讯ESG报告显示,2021年,腾讯共使用可再生能源65334兆瓦时。此外,据腾讯碳中和高级顾问翟永平介绍,未来腾讯的数据中心,可能会纳入地方碳交易市场。

腾讯以数据中心作为转型控排重点工作,在探索碳中和路径中发力绿电交易布局。腾讯不仅通过购买绿电,开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微电网以及接触海洋、农业等碳汇项目等方式实现自身碳中和,还基于国家方案中使用范围最广、应用最为普遍的排放因子碳排放量核算方法,推出了碳引擎计算产品,在碳计算方案上设计了从方法到数据链条认证较为完整的标准和规则。

阿里巴巴ESG报告显示,利用液冷技术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算法管理等节能策略,降低自运营的数据中心PUE。2022财年,阿里自有数据中心的平均PUE低至1.247,目标是保持自有数据中心年均PUE不超过1.3。

杨灵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介绍,以“双碳”目标落在阿里云为代表,包括绿电采购量、清洁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在过去一年卓有成效,阿里云所有用电中绿电比例达21.6%,阿里云自有数据中心的PUE达到了1.247,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整个2022财年,范围2的减碳量将近62万吨。2022年,阿里巴巴清洁能源交易超8亿千瓦时,相比2021年全年已经实现超150%的增长。

京东ESG报告显示,京东重视自然冷源、清洁能源和利旧改造,关注储能蓄冷、建筑布局和低能耗设计,实现数据中心的全系统协同降能耗。IoT+AI的运维管理平台、能源回收及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京刚软硬一体虚拟化架构和机器学习等智能算法和工具等技术被使用在京东数据中心。此外,京东实现了服务器性能提升30%,大规模应用冷板式液冷及热回收技术,实现碳排放总量减排10%。

“京东云作为数字新基建的重要参与者,依托京东集团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经验,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数据中心布局。”曾晨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在“东数西算”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均拥有数据中心,加速全网算力资源的一体化布局。京东会从小批量的分布式光伏开始探索自建绿色能源,未来则会自建或者参与集中式清洁能源建设,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

探索碳中和商业化路径

互联网公司从未放弃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商业化尝试。

基于平台优势和技术支撑,互联网行业成为目前国内试水碳账户的“先行者”,腾讯和阿里巴巴目前均已针对企业或个人建立起各自的碳账户体系。

深圳市政府与腾讯公司联合推出“低碳星球”。过去一年,在腾讯地图绿色出行平台的技术支持下,有超100万深圳市民通过“低碳星球”积累碳积分,记录公共出行减排量。

阿里巴巴在结合ESG与商业化方面进行尝试,阿里巴巴相继推出助力企业减碳的“能耗宝”及鼓励消费者减碳的“88碳账户”,以数字化助推个人、企业减碳活动。

杨灵叶介绍,“我们面向消费者侧和企业侧分别推出了不同的产品。”面向消费者侧推出了88碳账户体系,在这套系统里,用户可以在叫外卖、出行、购物等过程中实现减碳。面向企业侧推出了能耗宝,这个产品能够帮助提升企业能源效率,在算法优化基础上现已实现平均节电10%。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绿普惠创始人陶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碳账户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进一步帮助完善碳排计量管理,帮助企业高效管控各环节能源消耗及减排情况;对于个人来说,可以实现碳排的精确计算,推动个人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理念。碳账户所提供的相关数据也将引导更多的生产、投资、消费活动,帮助实现各个环节的全面碳中和。

发挥技术和产品进行新能源布局也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新赛道,腾讯以数据中心作为转型控排重点工作,并在探索碳中和路径中发力绿电交易布局。

2022年11月30日,在2022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能源专场,腾讯云正式发布面向能源行业的生态聚合平台“能碳工场”,并发布了12大行业精选解决方案。

在碳中和的发展道路上,腾讯已构建了四大类的应用,包括连接协同、智能降碳、智能生产、数字化运营。未来,腾讯将基于电网发电、石油、钢铁、燃气、矿山、化工等多个领域,推出10余个解决方案。

在“618”期间,京东也联合多家品牌商家推出“青绿计划”,曾晨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京东给节能家电、绿色食品等商品打上绿色标签,消费者购买带有绿色标签的商品,不仅可以享受优惠价格,还可以通过“青绿积分”账户体系积累积分,助力民众树立绿色消费意识。

京东“11·11”期间,京东物流为消费者提供了减碳参与平台,基于物流碳足迹计算平台,转化京东物流自身的减碳量,并向消费者派发“20万吨减碳券”,用户在“11·11”期间通过京东快递寄递包裹,在个人碳账户中可自动获得减碳券,以此实现“供应链脱碳共享”。

(实习生赵雅南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李德尚玉,实习生董世捷 编辑:李博)

]]>
https://www.carbonhrss.com/6718.html/feed 0
新建朔州东站零碳运行项目设计(1标段)招标公告 https://www.carbonhrss.com/6498.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498.html#respond Tue, 17 Jan 2023 06:23:41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498

新建朔州东站零碳运行项目设计(1标段)招标公告-马蜂盯标-招投标行业垂直搜索引擎

新建朔州东站零碳运行项目设计(1标段)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E14060000G3000428001)

招标项目所在地区: 山西省朔州市市辖区

一、招标条件

本新建朔州东站零碳运行项目设计(招标项目编号: E14060000G3000428001 ),已由朔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市级财政资金,招标人为朔州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 公开招标 。

二、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

项目规模: 本项目位于高铁朔州东站站前广场,主要以高效、绿色、安全的运行项目为目标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供暖设施、光伏设施、配套储能设施、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四类,保障朔州东站及站前广场实现零碳排放。

招标内容与范围:本招标项目划分为1个标段,本次招标为其中的:

001新建朔州东站零碳运行项目设计:

2.1建设地点:朔州东站站前广场

2.2设计周期:30日历天

2.3招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完成新建朔州东站供暖设施、光伏设施、配套储能设施、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四类的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施工图设计、施工阶段现场配合服务(含必要的设计人员驻场服务、设计图纸变更、配合提供各专业招标时招标文件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及工程验收配合等服务)等全部工作。

2.4招标编号:140600202301120001-01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001新建朔州东站零碳运行项目设计:

3.1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或具备市政行业(热力工程)专业乙级及以上设计资质和电力行业(送电工程、变电工程、新能源)专业乙级及以上设计资质,有效的营业执照,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能力,其中,投标人拟派的项目负责人须具备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或电气专业工程师及以上资格。

3.2投标人信誉良好,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未被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记录”(处罚期内)(查询企业、拟派项目负责人)和“失信联合惩戒记录”(惩戒期内)(查询企业),在“信用中国”(http://www.creditchina.gov.cn/)网站中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查询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www.gsxt.gov.cn/)中未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近三年内投标人及其法定代表人、拟委任的项目负责人无行贿犯罪行为(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结果为准);

3.3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的投标。

3.4本项目允许联合体投标。联合体投标的应满足下列要求:联合体成员(含联合体牵头人)家数不得超过3家。联合体需符合有关联合体投标的规定和要求,并提交了联合体协议,明确联合体牵头人和各方权利义务。

本标段 允许 联合体投标。

四、招标文件的获取

001新建朔州东站零碳运行项目设计:

获取时间: 2023-01-17 15:00 ??-- ? ?2023-01-29 15:00

获取方法: 本项目投标人须办理CA数字证书,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库(http://jyzt.sxzwfw.gov.cn/)进行主体库注册,主体库注册完成后凭借CA数字证书登录朔州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http://124.167.17.28:8090/gb-web/#/login),通过系统指引下载获取本项目招标文件,此为获取本项目招标文件的唯一途径

五、投标文件的递交

001新建朔州东站零碳运行项目设计:

递交截止时间: 2023-02-09 09:30:00

递交方法: 系统上传

递交地址: 投标人须使用CA数字证书在朔州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http://124.167.17.28:8090/gb-web/#/login上传加密投标文件,上传的加密投标文件须自行解密验证,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后将无法上传投标文件,远程开标需提前检测好电脑环境

六、开标时间及地点

001新建朔州东站零碳运行项目设计:

开标时间: 2023-02-09 09:30:00

开标方式: 网上开标

七、其他公告内容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 《山西省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山西招投标网》和《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山西省?朔州市)》上发布。

八、监督部门

本招标项目的监督部门为朔州市交通运输局机关纪委。

九、联系方式

招 标 人: 朔州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

地 址: 朔州市朔城区

联 系 人: 赵先生

电 话: 03496666807

电子邮件: /

招标代理机构: 中招辰丰达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 山西省朔州市市府西街蒙银村镇银行7楼703室

联 系 人: 宣先生 兰亚珍、李庆红、李新民

电 话: 0349-5995827

电子邮件: cfdszfgs@163.com

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签章)

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 (签章)

]]>
https://www.carbonhrss.com/6498.html/feed 0
零碳园区|解读全省“零碳园区” https://www.carbonhrss.com/5424.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5424.html#respond Fri, 16 Sep 2022 23:09:25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5424.html

❗️【七特碳能交易周报】❗️

   全国碳市场每周成交数据  

   2022.09.13-2022.09.16

零碳园区|解读全省“零碳园区”-碳中和人才平台

  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400吨,总成交额23,250.00元。挂牌协议交易周成交量400吨,周成交额23,250.00元,最高成交价58.50元/吨,最低成交价58.00元/吨,本周五收盘价为58.00元/吨,与上周五持平。

本周无大宗协议交易。

      截至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5,156,127吨,累计成交额8,559,273,469.58元。

      2022年以来,一股“零碳园区”的投资热潮正在悄然兴起,跨行业的巨头们开始携手合作,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的零碳排放的产业园区;在地方政府层面,不少省市也相继出台了零碳、近零碳产业园区的相关产业政策,希望推动工业园区的绿色转型与当地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尽管都顶着“零碳园区”的光环,但不同公司想要做的业务却不太一样。能源和数字化企业,希望将自身在能源管理和新能源产业方面的优势,打包成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实现一站式的输出。

      对于其它制造、消费行业来说,碳排放的管控、碳关税和绿色壁垒正在成为产业竞争上不可逾越的挑战,提前未雨绸缪、为产品打上绿色制造的标签,意味着未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同时也有助于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

零碳园区概念升温

零碳产业园区的规划正在逐渐升温,不断有大型企业加入这一热潮当中来。

零碳产业园,顾名思义,指在一定区域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通过减碳固碳技术、碳交易等方式抵消,实现整个园区的零碳排。

零碳产业园的概念简单易懂,但在具体实施层面,碳排放的核算、碳足迹追踪等尚未产生统一的全国性标准,而不少园区的零碳概念,也仅停留在使用绿色电力、能源消耗的碳抵消这一层面。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个月来,与氢能相关零碳产业园建设投资已逾千亿,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零碳园区|解读全省“零碳园区”-碳中和人才平台

此外,西子洁能(002534.SZ)则希望依靠熔盐储能项目来构建零碳产业园。今年3月,西子洁能与绍兴绿电签订1.92亿元的项目合同,西子洁能将为绍兴绿电建设熔盐储能项目一期工程,实现对风光绿电的消纳,并对园区供热供电。西子洁能称,这是公司继西子航空零碳智慧能源工厂后,打造的首个绿色零碳产业园项目。

在一年前,风电企业金风科技(002202.SZ)就通过碳抵消的方式,构建了自己的碳中和园区。2021年1月28日,金风科技宣布其北京亦庄智慧园区成为国内首个碳中和园区,北京绿色交易所为其颁发证书。金风科技在亦庄的智慧园区,是通过购买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的方式,抵消了园区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了碳中和。

“零碳园区”生意经

尽管都参与“零碳园区”的建设,但不同企业所要做的业务却不尽相同。有的企业要卖风机,有的企业要卖工业产品,有的企业则希望将自己数字能源管理业务推销出去。

对于能源与制造相关企业来说,将自己在能源装备、数字化技术与碳管理方面的强项,和具体产品结合起来,打包成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一并推向客户,可以实现“一鱼多吃”的目的。而对于其它制造业、消费品企业来说,绿色转型大势已经不可避免,未雨绸缪自然是聪明的选择。

在推广零碳园区方面,最活跃的企业当属新能源企业远景科技集团。9月6日,在其位于江苏太仓的亚洲最大物流中心——耐克中国物流中心,耐克正式启动该园区的分布式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合作方正是远景集团。

零碳园区|解读全省“零碳园区”-碳中和人才平台

​    (远景零碳工厂概念,图源官网)

按照耐克对外披露的说法,公司将和远景集团共同推广低速风电及零碳数字化技术,计划在上述物流中心构建总装机规模6兆瓦的风电机组。此前,耐克中国物流中心有45%的电力来自于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到2023年初分布式风电建成投用后,该园区将实现100%的可再生电力覆盖,成为中国首个“零碳智慧物流园”。

在8月初召开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上,远景集团与消费品牌元气森林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联手打造元气森林的零碳工厂,还发布了所谓的“零碳”气泡水,即通过注销等量减排量的方式,实现了气泡水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抵消。

根据远景披露的信息,在与元气森林合作建设零碳工厂的过程中,远景负责提供物联操作系统和碳管理平台,集合了推动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电、绿电采购以及碳抵消等一系列相关业务。预计到2025年,远景将协助元气森林的6个工厂全部实现100%碳中和。

制造业巨头美的也发布了自己的零碳业务计划。8月19日,美的集团在广东佛山发布零碳业务。美的通过旗下子公司合康新能推出了一整套的低碳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涵盖了分布式风电光伏、电储能、水蓄能、绿证、数字运维等服务。

按照美的方面的介绍,公司希望通过上述方案,为客户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降低用户用能成本,并通过绿电交易、碳交易和CCER交易等,实现碳考核的达标。美的楼宇科技则推出了零碳规划咨询、绿色建筑认证咨询和碳管理等服务,将风光储能、数字运营等结合起来,打造零碳园区。

近年来,不少企业都在风电光伏、能源管理等领域开展了不少业务,近期都有意无意带上了“零碳园区”的帽子。在近日举办的服贸会上,施耐德电气发布了自己的可持续“一体两翼”成果,即依靠全生命周期服务、软件数字化技术,协助用户实现更快速度和更高效的减碳,其中就包括零碳项目的设计。

今年4月,腾讯云与港华能源联合打造的零碳园区智慧能源生态平台,在江苏泰州市海陵区上线,助力当地建设太阳城和零碳城市。

如何建设“零碳园区”有待明确

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明确提出打造零碳产业园,湖北省、浙江省、上海市、天津市等地都已经下发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的政策文件,但尚未出台较为明确的相关定义、实施路径和评判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在5月发布了低碳零碳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以工业绿色转型为导向,以提高新能源消纳为目标。

今年4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经信厅发布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计划在2025年前,建成20个左右近零碳排放园区,重点任务是建立降碳管理机制、促进能源低碳转型、推动节能低碳发展等。四川省还同时发布了相关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碳排放的核算方法。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在官网发文指出,近零碳排放暂无统一规范的定义,与低碳强调相对减排、零碳强调碳排放量绝对值为零不同,近零碳更强调温室气体排放不断降低直至趋近于零的动态过程。近零碳试点园区一般应具有碳排放总量不大、强度不高、用能结构较优、电气化水平特别是绿电占比较高等基本特征。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指出,目前对于近零碳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误将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等同于低碳发展,缺乏持续提高碳排放减排目标的约束性,或片面理解成园区不再扩能扩产发展,要实现碳排放的绝对量为零。

此外,近零碳试点还存在指导政策尚不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尚不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吕军今年3月在《中国环境报》撰文称,全国2000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贡献了一半以上的工业产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1%。

陈吕军指出,对于园区来说,控能和控碳都是应该做的事情,但实际上产业园区千园千面,要根据园区绿色发展水平、经济规模、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属性进行分级分类,明确各类园区低碳转型的行动重点。

以流程工业为主的园区,余热余压及化学反应热回收较为普遍,应该鼓励用能为主;离散型工业为主的园区,例如汽车制造园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隐含在大量的零部件供应链上,终端企业应该以控制碳强度为主。

]]>
https://www.carbonhrss.com/5424.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