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碳中和人才平台 https://www.carbonhrss.com 领先的碳中和人才服务平台 Sat, 11 Feb 2023 05:03:51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测:“碳中和”新增投资将超过139万亿元 https://www.carbonhrss.com/6784.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784.html#respond Sat, 11 Feb 2023 05:03:51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784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导言:

  日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人员预测“碳中和”新增投资将超过139万亿元,因此,碳中和带来的相关投资总额将在140万亿左右。

  碳中和产业概况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中和产业链剖析:产业链较为庞大

  目前,我国碳中和产业链核心产业架构从碳排放到碳吸收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前端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用低碳替代高碳、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中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包括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完善低碳发展机制等;后端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落实生产者责任制度,促进资源品的回收再利用;自然循环端加强生态碳汇,包括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增加碳吸纳量。

  此外,碳交易作为碳中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 图表1:碳中和产业产业链
△ 图表2:碳中和产业全景图谱

  我国碳中和产业背景

  碳排放情况:我国是全世界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能源领域碳排放最多

  碳达峰与碳中和两者的目的与意义都是限制碳排放量。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其中温室效应是最为直接且严重的问题。202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400ppm,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世纪的基线升高了约1.25°C,比1981年至2010年的参考期升高了0.6°C,逼近2016年的最热记录。因此控制碳排放量有长远且重要的发展意义。

  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9年,我国碳排放量由77.1亿吨提升至98.3亿吨,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虽然我国也遭受肺炎疫情影响,但由于疫情控制迅速,整体影响明显低于全球水平,初步估计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降幅约为1.7%,据此测算,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约为96.6亿吨。

△ 图表3:2009-202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单位:亿吨)

  从碳排放来源来看,我国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包括能源供给以及能源消耗)领域,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来自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7%;工业过程碳排放量占14%;农业及废弃物碳排放占比分别为7%和2%。

△ 图表4:2020年中国碳排放来源结构(单位:%)

  碳中和产业政策背景: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

  我国首次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是在2020年9月份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向全世界表示我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并且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远目标。随后再多次重大工作会议和对外问答过程中提到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

△ 图表5:中国碳中和产业政策规划汇总(一)
△ 图表6:中国碳中和产业政策规划汇总(二)

  我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历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既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5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法国访问期间宣布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为未来“碳中和”目标跨出了阶段性的步伐。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首次推出“碳中和”。2021年3月,《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意味着中国已正式将“碳中和”理念纳入顶层布局。

△ 图表7:中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碳中和产业发展现状

  采取“两大发展路径、三步走”发展策略

  根据我国碳排放产业的分布,碳排放大部分是来自于发电和工业端,其次是交通行业,而农业与商业占比较少。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可避免的排放和不可避免的排放。

  在可避免的方向上,国家提出优先解决电力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进而完成燃油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化,最终实现深度脱碳。在不能完全避免排放的领域,可通过碳捕捉、利用、封存技术(CCUS)或者通过森林、海洋进行自然吸收,最终实现碳中和。

△ 图表8:实现碳中和的路径

  从目前我国碳排放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碳中和”基本确定三步走策略,首先在2030年完成碳达峰;其次在2045年前快速降低碳排放;最后再2060年实现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

△ 图表9:中国“碳中和”三步走发展策略

  细分市场之前端:能源替代

  在碳中和产业链中,前端能源替代是指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用低碳替代高碳、清洁能源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消费,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可以从产业链前端减少碳排放量。

  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截止2020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253.43GW,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2.81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7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5102.7万千瓦均较2019年有所增长。

△ 图表10:2016-2020年中国光伏、风电并网、水电、核电装机量(单位:GW,亿千瓦)

  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增长。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24.3%。

△ 图表11:2016-2020年中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单位:%)

  细分市场之中端:节能减排在碳中和产业链中,中端主要表现为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包括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完善低碳发展机制等,代表性行业包括钢铁、化工、建材、造纸、有色、交运行业等。

  (1)钢铁:领先企业积极发布碳中和行动计划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钢铁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已基本明确。正在编制的《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目前已形成修改完善稿,初步确定行业达峰目标和重点任务。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下,中国宝武、河钢、包钢、鞍钢4家钢企发布碳中和行动计划。

△ 图表12:钢铁行业减碳转型碳中和行动计划

  (2)建筑:水泥能耗近年下降,但碳排放量控制仍需加强

  中国建筑行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现有城镇总建筑存量约65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排放了约21亿吨二氧化碳,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0%,也占全球建筑总排放量的20%。这部分碳排放被称为“运营碳排放”。

  建筑行业中的水泥工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中最为主要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来源之一。2015-2020年,在我国政府和行业的集体努力下,我国水泥制造业生产每吨水泥的能源消费量从0.112吨标准煤下降到0.108吨标准煤,但吨水泥碳排放量从0.463吨上升到0.517吨。因此我国水泥行业仍需继续加强节能减排。

△ 图表13:2015-2020年水泥制造业产量及能源消费及碳排放量情况(单位:亿吨,吨标准煤/吨水泥,吨/水泥)

  (3)交运:电气化转型

  铁路交通运输电气化:电气化率逐年提升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逐渐往电气化转型。2013-2020年,我国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数和电气化率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我国电气化里程10.7万公里,比2019年增长0.7万公里;铁路电化率达72.8%,较2019年增长0.9%。

△ 图表14:2013-2020年中国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及电气化率情况(单位:万公里,%)

  公路交通运输电气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步提升

  公路交通运输电气化方面,新能源汽车是典型代表。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5.4%,较2019年有所攀升。

△ 图表15:2012-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情况(单位:万辆,%)

  低碳发展机制:完善绿色发展机制,碳中和债券发行提速

  2021年3月1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使我国成为首个在全球以“碳中和”贴标绿债、建立碳中和债券市场机制的国家。根据《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碳中和债是指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的债务融资工具。目前,我国碳中和债券发行主要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

  自2021年2月首只碳中和债券发行到2021年6月,银行间市场发行共发行 92只绿色债券,其中碳中和债共有51只,占比约55.4%。发行的碳中和债包含了信用债、利率债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合计发行规模 822.9亿元;交易所市场发行共发行65只绿色债券,其中碳中和债共有31只,占比47.7%。发行产品一般公司债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合计金额有310.19亿元。从发行人类别来看,目前碳中和债券以电力行业为主,合计占比为43.9%。

△ 图表16:2021年中国碳中和债券按发行人分类(单位:%)

  细分市场之后端:碳吸收

  森林、湿地及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起到重要作用,其中森林碳汇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经济的“碳吸收”手段。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

  根据2020年12月国家林草局介绍,目前我国森林碳储量超过92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的森林碳储量都在2亿吨以上,折合碳汇大约7到8亿吨。“十四五”期间,我国森林覆盖率有望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随着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的提升,未来我国森林碳汇还将逐步提高。

△ 图表17:1973-202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单位:百万公顷,亿立方米,%)

  细分市场之碳交易:碳交易市场规模创新高

  2012年以前,中国碳市场发展较缓慢,主要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为主。随着后京都时代到来,中国开启了碳市场建设工作,对建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做出了相应决策部署。2011年11月,中国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拉开碳市场建设帷幕。从2013年6月,深圳率先开展交易,其他试点地区也在2013年到2014年先后启动市场交易。

  从我国2014-2020年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情况来,成交量整体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波动趋势,2017年我国碳交易成交量最大,为4900.3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全年,我国碳交易市场完成成交量4340.0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40.85%。

△ 图表18:2014-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配额成交量(单位:万吨)

  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成交金额变化情况来看,2014-2020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仅在2017、2018两年有小幅度减少。2020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达到了1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3.49%,创下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新高。

△ 图表19:2014-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配额成交金额(单位:亿元,%)

  我国碳中和产业竞争格局分析

  区域竞争格局:全国各地协同发展

  碳中和产业发展需全国各地协同发展,一方落后必将拖全局后退,因此在我国明确双碳发展目标之后,全国各地均抓紧制定碳中和行动方案,从目前各地已发布方案来看,全国各省市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以及能源产业结构,或注重发展清洁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或加大高碳产业节能减排,还有部分地区大力发展碳中和金融市场推进地区节能减排。

△ 图表20:中国碳中和产业各地区发展侧重点分析

  其中,碳市场机制特别是碳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资本向低碳领域流动,有利于激发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应用低碳产品,带动企业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发生转变,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培育和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动力。

  从各个试点地区的交易情况来看,湖北省和广东省的碳交易中心的市场规模要远超于其他地区,其中湖北省的碳交易总量和碳交易总额都位列首位,分别为7827.65万吨和16.88亿元。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和重庆五个市内,北京和深圳的碳交易相对活跃,其中北京的碳交易额总共为9.06亿元,深圳的碳交易总额共7.38亿元。

△ 图表21:截至2021年6月中国各试点碳排放交易量及金额(单位:万吨,亿元)

  企业竞争格局:碳中和产业参与企业众多

  在碳中和产业中参与企业众多,每个领域的优势竞争者各不相同。如三峡能源、隆基股份、长江电力则是专注于碳中和产业链中的能源替代,包钢股份、河钢股份、海螺水泥则是专注于碳中和产业链中的节能减排,福建金森和远达环保则是碳吸收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中成碳资产和恒生电子是碳交易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 图表22:中国碳中和产业相关企业

  在前段能源替代方面,光伏发电行业、风力发电行业、水力发电行业中的企业主要为国有大型能源企业,其中光伏发电运营规模第一的是国家电投,光伏发电运营规模达到32632.7MW。

  在风力发电行业,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排名首位的是国家能源投资集团,装机容量达3868.02万千瓦,占全国统计装机容量的22.72%。在水力发电行业,长江电力是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

△ 图表23:能源替代重点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海洋石化开采产业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煤炭,主要是因为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备较少,依赖进口。然而根据目前已探明的南海盆地石油储量大约在200-300亿吨,天然气储量约16万亿立方米。海洋石化的开采和利用能大大缓解我国对煤炭的需求,从而减少碳排放量,因此海洋开采行业将有望快速发展。

  碳市场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

  由于我国的工业大体量和高数量碳排放,由此可见,我国未来碳交易市场容量将是巨大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个试点交易所交易总量的3倍,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随着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未来我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到碳达峰的2030年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1000亿元。

△ 图表24:2021-203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交易额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氢能碳中和

  (环境生态网)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新浪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马青

]]>
https://www.carbonhrss.com/6784.html/feed 0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准确理解双碳目标的深刻影响和内涵 https://www.carbonhrss.com/6766.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766.html#respond Sat, 11 Feb 2023 04:53:03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766

【我看碳达峰碳中和】

作者:张武丁(河南省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灵宝分局副局长)、张彦浩(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作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们要清楚地认识碳达峰的深远影响和碳中和的真正内涵,全面把握我国面临的发展形势,合理引导更多人正确理解、积极参与并提供有效支持。

表一刘轲、王书义/绘

碳达峰:年排放量达到最大峰值后不再增长

所谓碳达峰,是指在某个确定的年份前,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处于增长阶段,而在该年份到达的时间点上,年排放量达到最大峰值后不再增长。

从当前日趋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看,显然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大于年吸收量。当然,这里的排放主要指由人类活动产生,吸收仍然基本依赖自然界。随着碳中和等知识的普及和相关约束,人类有意识的吸收将逐年增加。在碳达峰年到来前,年排放量仍在逐年增大——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每年吸收不了的二氧化碳剩余量一直处于递增阶段,达峰年当年达到峰值。

我国定为2030年前达峰,意味着那些主要依靠产生温室气体释放能量的经济发展类型,要在时间受限的夹缝中,努力完成尚未完全实现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建设任务,既要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有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优先需要”的原则,又要科学合理地体现大国担当。

那么,碳达峰年以及此前累积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到底有多少呢?理论上,应该是从出现未被吸收的剩余年开始,直到达峰年间各个年度的剩余量总和。如果用二维图像(表一)——年剩余量变化曲线来描述,其中,纵轴表示年度剩余量,横轴表示年份(从1850年工业革命出现剩余量开始),那么年度剩余量变化曲线与年份坐标轴围合所形成的面积,就表示总剩余量。可以看出,年份越长、峰年峰值越高,由年度剩余量变化曲线与横坐标所围合形成的总剩余量面积就越大,累积的温室气体总量就越多,温室效应后果就越严重,吸收任务也就越大。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附近的荒山上,光伏发电站建设工地初具规模(2022年8月摄)。新华社发

碳中和:通过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定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既符合《巴黎协定》中“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人为排放与清除之间的平衡”的规定时间要求,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碳中和,不像碳达峰那样宏观,而是微观到每个排放单位或个人,而且它只表示履行碳排放义务的个体,在中和年的排放量与自身贡献的吸收量相等,并未包括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与已累积的二氧化碳量及既有的温室效应等宏观问题无关。

很明显,碳中和年之前的各年排放量都大于吸收量,即从最大剩余量的达峰年开始,每年未被吸收的剩余量逐年减少,直到剩余量为零的中和年,但历年的总累积量仍然在持续增加。如果继续在上述二维图像(表一)上标注,那么从达峰年的年最大剩余量开始,曲线逐年下降,直到降为中和年的零剩余量,而下降曲线与年份长度所形成的面积,则表示从达峰年到中和年所经历各年的碳剩余量总和。

如果达峰年到中和年间的曲线下降平缓,则表示年降低排放量小、强度弱,但周期拉长、总剩余量积累多,温室效应影响更加持久强烈;如果曲线陡降,则表示年降低排放量大、强度强,但周期缩短、总剩余量积累少,温室效应影响时间缩短、强度减弱。

就上升段和下降段的趋势总体来看,年份时间越长、峰年峰值越高,由上升曲线和下降曲线所围成的区域面积就越大,积累的温室气体总量就越多,温室效应后果就越严重。由此,必然导致平衡排放与吸收的难度,以及完成吸收任务的困难加大,时间拉长。

上升曲线部分总体平缓,是因为前期无认识而行动不自觉,经历年份长,最终由国家硬性确定最高点;下降曲线部分基本陡峭,是因为后期对行动有所认识,且同样由国家确定中和

零点,经历的年份较短。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误解与挑战

可见,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提、基础和必由之路。作为峰值高度和排放量由增转降的拐点,碳达峰的时间早晚和峰值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的开始、难度和时长。对于碳达峰年前的几年,绝不能理解为“要抓住时机大干快上,狠狠发展大量排放”,而要谨慎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能降(能耗)就降、能减(排放)就减、能吸收(二氧化碳)就吸收,尽量降低峰值高度。

正因为如此,在没有年剩余量积累的碳中和年当年,温室气体累积量最大、浓度最高、温室效应最强。此时,地球的最大危机才开始全面显现,极端天气发生的频度和强度都可能更多更强且难以预测,毕竟地球生态系统的连锁效应具有严重滞后性。但温室效应的转折也由此发生,由于年剩余量为零,累积不再增加,且随着吸收的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开始下降,温室效应也相应减弱。所以,碳中和年也是温室效应达到最大而即将减弱的起始年。

碳中和之后,人类需继续忍受极端气候危害,因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仍然很高,距离恢复到工业革命前、《京都议定书》追求的1990年,或者我国以2005年为基准对比的浓度,还十分遥远。目前,实现碳达峰的国家或者城市不少,但尚未有一地实现碳中和。足见,实现碳中和并非易事,恢复大气温室气体的理想浓度任重道远。

双碳战略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吸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与实践的综合反映。只有看清碳达峰的深远影响,理解碳中和的真正内涵,才能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发自内心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落实。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些无一不是综合降低碳达峰年峰值的理念体现。

在具体部署上:一是从产业结构调整的顶层设计出发,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因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开展情况均与涉二氧化碳排放产业密切关联;二是从污染治理的排放端着手,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三是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吸收端入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四是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资源约束切入,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中。

上述部署,目的就是降低峰值高度的决定性作用,减轻碳中和的目标难度。

总之,能否准确理解和清晰把握双碳战略目标的科学性和重大意义,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将决定我国能否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从而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28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https://www.carbonhrss.com/6766.html/feed 0
ESG视角学习二十大报告 https://www.carbonhrss.com/5691.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5691.html#respond Mon, 31 Oct 2022 22:45:57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5691.html ESG视角学习二十大报告-碳中和人才平台

前言

作为一名无党派知识分子,近日持续研读了二十大报告,个人体会是——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信心满满。报告不仅完美勾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图景,还科学擘画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壮美蓝图。我个人感受最为深刻的是——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无疑为广大中国本土知识分子提供了致力于理论创新的巨大历史性机遇,因为只有基于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方能为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在此,请允许我以ESG视角写下对二十大报告的学习体会。

六个必须坚持

二十大报告第二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总结了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毫无疑问,六个必须为ESG中国化提供了奋勇前进的指引,由此也必将阐发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ESG理论框架。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人民至上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源于宗教伦理道德投资的ESG能够从一个边缘化的投资理念成长为一个全球主流的价值观念?显而易见,股东至上只能赢得极少数人的掌声,而人民至上则获得了绝对多数人的支持。因此,ESG理论必须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才能成为一门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欧美企业ESG报告鲜有共同富裕、精准扶贫的内容,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对此则不乏浓墨重彩,这无疑是ESG中国化的鲜明体现。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某种意义上讲,源于英美的ESG运动是资本主义基于自我改良而阐发的一种自我救赎,我们绝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更不能奉其现有理论框架与著述为教科书。正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一样,ESG中国化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当下欧美ESG投资对化石能源采取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摒弃原则,对中国而言,这显然是一种置国家能源安全于不顾的极端行为,我们对化石能源不能一味排斥,在先立后破的大原则下,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节约高效利用都属于绿色转型。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ESG中国化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ESG这个舶来品,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理论指导新实践。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由于社会制度与基本国情的不同,ESG原教旨主义不可能解决中国的ESG问题,这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ESG在中国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个人浅见,当下ESG中国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突出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体系空白、约束力严重不足、评价体系混乱、激励机制羸弱。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在我看来,这是对当下ESG的当头棒喝。ESG——环境、社会与治理——三个字母读起来错落有序,实则三位一体,排名不分先后。实际上,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来践行ESG,才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断提高系统性思维,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ESG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解放全人类。ESG五花八门,归根结底也是一句话——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大报告第二章还提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然,中华文明蕴含的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理念涵盖了环境、社会与治理,同时也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值得ESG业界持续学习、消化与吸收。

 
中国式现代化
二十大报告第三章《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内涵,这为ESG中国化提供了有迹可循的路线图,也必将引产真正的中国式ESG。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无疑,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对中国式ESG同样适用。在我看来,中国式ESG既要有席卷全球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但是归根结底,其首要特征还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这意味着中国式ESG建设要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这意味着中国式ESG建设要增强社会责任与企业治理两大维度,具体来说,企业既要照顾好雇员,又要关切好社区,还要时刻牵挂更广大的人民群众。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意味着中国式ESG建设的难度与高度将超越欧美普遍水平,企业践行ESG必须兼顾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奢侈品、房地产、网游、短视频、外卖、网约车等行业必须要深刻领悟其内涵,以实际行动交出答卷。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意味着中国式ESG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回首ESG演进之路,费城贵格会废奴运动可谓打响了道德投资的第一枪,紧随其后的就是反战、反殖民、反种族隔离制度等,这和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高度契合。中国式ESG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二十大报告第四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五个维度阐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务。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今年五月二十七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中央企业要统筹推动上市公司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ESG工作机制,提升ESG绩效,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与弘扬企业家精神在二十大报告第四章中的出现亦令人鼓舞,这意味着ESG中国化将迎来春天。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事实上,这种表述给ESG业界指明了自身定位与服务对象,从业者必须深刻理解与把握这种定位。具体而言,ESG业态归属于现代服务业,服务对象即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现代农业等在内的实体经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这呼应了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换句话说,没有全面乡村振兴就无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折射出了乡村振兴事业的政治地位。对于中国式ESG而言,乡村振兴是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值得业界深刻领会与身体力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这给ESG投资提出了更高的社会责任要求,投资组合向哪里倾斜不言自明。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毋庸置疑,ESG规则的有序引入正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力印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迄今为止,无论是框架标准还是评价体系,中国本土业界并未深度参与全球ESG产业分工和合作,更遑论掌控话语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给中国式ESG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人才是第一资源
对于个人而言,二十大报告第五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不啻是一针兴奋剂。
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ESG高级研修班项目总架构师,由于身体力行了课程模块设计、培训教材编撰、师资力量整合、学员培训等一系列实践工作,我对ESG中国化建设中的人才培养体系严重缺失的问题深有体会。
诚如二十大报告第五章所言,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没有充沛的人才资源,ESG中国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谈。我们只有坚持人才培养优先发展、人才引领驱动,才能加快ESG中国化建设的前进步伐。

 

增进民生福祉

二十大报告第九章《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明确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完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对企业ESG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平衡公司内部不同利益相关方的经济利益。“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这亦是一个相当清晰的信号,公益慈善事业参与度将影响ESG绩效。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将就业问题列入关键绩效是ESG中国化的必由之路,这意味着在ESG实践过程中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的持续增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来看,坚持男女平等、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始终是可持续发展运动的核心要义,ESG中国化必须要把这些问题从边缘化议题转向关键议题。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往往是时代的呼唤,从ESG中国实践来看,关注人民健康几乎是一个盲点,而对老龄化人群以及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关注更是一片空白。

推动绿色发展

二十大报告第十章《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同时,报告第十章从四个方面为ESG中国化的环境维度划出了工作重点。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意味着绿色转型将成为ESG环境维度的核心议题。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这意味着水和土壤问题将成为ESG环境维度的核心议题。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这意味着生物多样性问题将成为ESG环境维度的核心议题。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意味着脱碳化、低碳化将成为ESG环境维度的核心议题,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在ESG实践中尤其要加强脱碳化、低碳化,能源企业更是要将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列为重中之重。

小结
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对于ESG业界而言,要持续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要立足ESG中国化建设实际,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报告精神落实到工作之中、创新之中。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想,这个启示同样适用于ESG中国化建设的美好明天。

作者介绍

ESG视角学习二十大报告-碳中和人才平台

李易:新经济学者,绿色数字化理念提出者,联合国可持续发展ESG高级研修班项目总架构师;上海社科院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先后担任号百控股、传化智联、硕贝德、伟仕佳杰等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已有多本个人专著公开出版,其中《移动的力量》入选中国互联网时代百本必读书目;《互联网+》入选二零一六年度中共中央国家机关读书活动推荐书目;新作《全球变暖:从科学到政治的奇幻漂流》即将出版;亦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东方卫视等主流媒体长期采访对象。

]]> https://www.carbonhrss.com/5691.html/feed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 https://www.carbonhrss.com/5082.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5082.html#respond Mon, 01 Aug 2022 02:46:19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5082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双碳”战略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世界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变革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促进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转变发展理念,立足国情,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科学理性,依靠科技进步,稳步建立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双碳”战略,将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系统变革,在最大化发展和最小化排放两个临界点之间实现各要素全方位平衡和协调;需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四个基本关系;需要厘清气候-生态系统、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等多要素互动的复杂网络关系,优化“双碳”战略布局,重塑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提高“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优化能力。

实施“双碳”战略,迫切需要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支撑。其中,当前面临的基础科学挑战与关键技术瓶颈主要体现在图1所示的六个方面:具有顶层战略意义的“双碳”路径选择和优化;支撑顶层战略的政策与管理体系构建;支撑战略决策和行动计划的科学原理与科学数据;具有核心地位的能源结构重塑;基于新型能源体系的产业结构重构;适应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优化。

为应对以上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前期布局的基础上,特制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旨在加强上述六方面的基础研究(图1),为优化完善“双碳”战略路径、全面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基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科技支撑。

《“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广泛调研、深入研讨完成的,旨在统筹全委前期和未来的资助布局,引导各科学部深入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科学遴选优先资助方向,着力促进多学科交叉和研究范式变革,为今后的项目资助提供方向性指导。该指导纲要也可能会随着环境目标的推进和技术路径的发展有所变化和调整。

一、“双碳”战略路径选择

总体目标:

围绕“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和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建立健全全球-全国-区域-地方多层次经济社会复杂系统战略路径选择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提升随时可根据技术和资源可及性科学优化“双碳”战略路径的能力。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全球视野下的“双碳”目标与路径措施:国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最佳路径;因地制宜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的“双碳”现实路径分析等。

(2)现有能源结构、科技和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潜在路径:实现“双碳”目标的各主要路径的碳足迹、碳成本和碳效应评价模型构建;高碳领域的低碳发展路径;低碳领域碳排近零发展路径;固碳端负碳化发展路径;多路径耦合的储能技术路径量化调控研究等。

(3)“双碳”目标变革性技术与发展路径:面向“双碳”目标的现实综合路径;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路径;新能源高效安全利用的变革性技术路径;各种先进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及技术比较等。

(4)“双碳”路径预测与动态优化:“双碳”路径新研究范式的构建;多层次多要素相互作用复杂网络构筑;预测系统与路径动态优化研究。

二、“双碳”政策与管理

总体目标

围绕实现碳中和的成本、效益、风险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不同“双碳”战略路径下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政策与管理体系,探索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提升基础治理能力。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综合影响评估与数值模拟:碳排放与社会经济互馈机理;碳减排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面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气候-经济复杂系统综合评估建模及数值模拟等。

(2)碳中和经济政策与管理:碳社会成本评估;碳定价及监管机制设计;碳减排产业组织;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宏观经济周期与碳减排协同管理;碳减排中的社会公正等。

(3)碳中和技术政策与管理:碳移除技术政策;商业模式与监管机制;颠覆性能源技术政策;碳中和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等。

(4)碳中和实施方案设计:区域协同减排方案与激励机制;重点行业协同减排方案与激励机制;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协同减排方案;碳减排与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协同等。

(5)气候适应策略研究:气候适应能力评估和宏观策略;企业和居民适应行为及策略;气候适应技术与政策管理等。

(6)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国际碳泄露评估及对策;国际气候治理与合作;国际低碳技术和资金政策;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等。

三、科学原理与数据

总体目标:

围绕气候变化与碳循环的互馈机制及气候变化的敏感度等关键科学问题,构建“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双碳”观测与数据系统,发展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式,实现碳排放空间的准确预估,为“双碳”战略路径的选择和优化提供支撑。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双碳”背景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气候弹性与阈值;碳中和措施的气候效应;“双碳”路径对未来气候的影响等。

(2)碳循环及其与气候变化的互馈:自然碳汇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的互馈机理;不同温室气体的协同效应;不同温控目标的排放空间评估等。

(3)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式:基于多层次复杂结构网络的新一代全球及区域地球系统模式关键子系统研发;数据同化方法与相关技术研发;通用支撑技术研发等。

(4)观测与数据:陆地碳循环参数立体化观测;海洋和近海碳循环参数立体化观测;温室气体观测与反演;排放因子数据库及高分辨率排放清单等。

四、能源结构重塑

总体目标

围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构建和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核电安全高效利用、智能电网调控、各类储能等关键技术背后的基础科学瓶颈,研发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能量储存和转换特性的材料与器件,支撑从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高效生产及大规模并网构建的理论与技术;滤储、电网智能高效调控体系构建;多能互补模块化体系构建;多能多附加值利用原理;地热资源高效利用原理等。

(2)核电共性关键技术:低品位核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高性价比核安全体系构建;利用可控高反应性快中子干式核嬗变-增殖-产能的可调燃烧机制;核燃料全闭环循环体系构建;抗快中子辐照材料研制;可控热核聚变机制;高效热发电原理等。

(3)氢能等二次能源与低碳化工协同体系构建: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制氢原理;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产业体系构建及关键材料研制;高效经济的氢燃料电池的过程机理;高值流程制造业体系构建等。

(4)电网调控及储能配套理论:水力智能电网调控原理;水电快速启动、经济长寿固定电池机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智慧调配机制;电热氢多源储能系统构建理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途径等。

(5)移动储能电源及交通应用:移动电池的高效安全利用原理;锂资源高效开采理论;高效储能材料研制;高效相变储热材料研制等。

(6)能源资源综合开发与固碳:陆相油气等能源资源高效勘探开发原理;煤炭清洁化利用机制;二氧化碳高效驱油机制;地质碳捕获与碳封存原理;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原理等。

(7)碳中和能源结构动态优化:重大变革性技术预判;能源革命关键技术评估;转型风险评估与关键环节优化等。

五、产业结构重构

总体目标

围绕碳氢氧化学键重构、工艺过程与系统、材料结构调控、电气化流程、智能化管控等关键科学问题,以绿色碳科学理念及多层次、多尺度研究范式,探索石化、冶金、建材、交通等产业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机制与转型路径,实现基于未来能源结构和供给方式的产业重构与技术突破。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低碳流程工业:低碳化学化工过程耦合机制;绿氢炼化流程调控机制;碳基资源催化转化机理;电化学零碳负碳机制;全废钢电炉流程高能效与品质耦合原理;低碳流程再造的物化原理与调控机制等。

(2)低碳建筑体系:碳酸盐分解耦合原位还原机制;绿氢及生物质燃料替代过程机制;冶金废渣利用机理;柔性智能碳中和建筑设计与运行维护机制等。

(3)绿色交通体系:车辆体系能效提升与减排策略;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与系统优化机制;基于交通大数据的运输结构优化机制等。

(4)产业低碳转型路径:产业低碳转型新技术路径选择策略;氢基流程与电气化流程变革路径;智能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全产业生态系统等。

(5)碳化工与碳利用:基于绿色合成理念的人工光合作用机制;二氧化碳化工转化途径机制;生物质碳氧结构联用高效定向转化;熔盐电解耦合固碳机制等。

(6)低碳工业智能化:大数据和机理分析相结合的工业碳排放智能预测与溯源;生产全流程智能低碳运行控制机制;工业低碳制造的协同优化机制;重大耗能设备智能低碳运行控制机制等。

六、生态环境优化

总体目标

围绕“双碳”目标、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互馈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生态系统碳汇巩固和提升的科学原理及适应能源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优化措施,评估“双碳”目标下的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成效、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和人群健康效益等。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精准计算及预测: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地、农田、灌丛)全组分碳源汇的精准评估与比较;人为管理措施下和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评估等。

(2)陆海生态系统碳汇稳固:生态系统碳汇的稳定性及维持机制;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过程与驱动机制;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碳汇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汇巩固协同的理论与技术原理等。

(3)陆海生态系统碳汇提升:生物和生态系统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前沿技术;区域生态工程增汇原理与效应;生态工程增汇技术的模式系统集成;生态工程增汇效益及区域示范;碳汇国土空间管理的科学基础等。

(4)治污增碳和减污降碳协同:固碳减污微生物分子机制及应用设计;农业“双减”与“双碳”关系;农业种植系统减排增汇与粮食安全;海洋污染防治与蓝碳增汇原理与技术;城市污染防治与降碳增汇等。

(5)“双碳”目标与生物安全:植物高效光合固碳机制与分子设计;新型高光效生物碳捕获与利用;生物入侵和迁移与碳汇;有害生物流行与碳汇;“双碳”目标下的生物安全评估等。

(6)“双碳”目标与人类健康:碳中和与人类健康收益及潜在风险;碳中和行动的新型污染物的健康危害;人群病原生物流行的监测及健康风险预警评估;极端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风险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碳中和人才平台

图1 《“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重点研究方向概览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实现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长远目标与短期措施、政府与市场等多层次复杂网络系统的优化与调控

]]>
https://www.carbonhrss.com/5082.html/feed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 https://www.carbonhrss.com/5051.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5051.html#respond Thu, 21 Jul 2022 09:11:26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50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碳中和人才平台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双碳”战略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世界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变革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促进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转变发展理念,立足国情,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科学理性,依靠科技进步,稳步建立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双碳”战略,将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系统变革,在最大化发展和最小化排放两个临界点之间实现各要素全方位平衡和协调;需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四个基本关系;需要厘清气候-生态系统、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等多要素互动的复杂网络关系,优化“双碳”战略布局,重塑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提高“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优化能力。

实施“双碳”战略,迫切需要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支撑。其中,当前面临的基础科学挑战与关键技术瓶颈主要体现在图1所示的六个方面:具有顶层战略意义的“双碳”路径选择和优化;支撑顶层战略的政策与管理体系构建;支撑战略决策和行动计划的科学原理与科学数据;具有核心地位的能源结构重塑;基于新型能源体系的产业结构重构;适应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优化。

为应对以上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前期布局的基础上,特制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旨在加强上述六方面的基础研究(图1),为优化完善“双碳”战略路径、全面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基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科技支撑。

《“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广泛调研、深入研讨完成的,旨在统筹全委前期和未来的资助布局,引导各科学部深入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科学遴选优先资助方向,着力促进多学科交叉和研究范式变革,为今后的项目资助提供方向性指导。该指导纲要也可能会随着环境目标的推进和技术路径的发展有所变化和调整。

一、“双碳”战略路径选择

总体目标:

围绕“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和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建立健全全球-全国-区域-地方多层次经济社会复杂系统战略路径选择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提升随时可根据技术和资源可及性科学优化“双碳”战略路径的能力。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全球视野下的“双碳”目标与路径措施:国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最佳路径;因地制宜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的“双碳”现实路径分析等。

(2)现有能源结构、科技和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潜在路径:实现“双碳”目标的各主要路径的碳足迹、碳成本和碳效应评价模型构建;高碳领域的低碳发展路径;低碳领域碳排近零发展路径;固碳端负碳化发展路径;多路径耦合的储能技术路径量化调控研究等。

(3)“双碳”目标变革性技术与发展路径:面向“双碳”目标的现实综合路径;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路径;新能源高效安全利用的变革性技术路径;各种先进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及技术比较等。

(4)“双碳”路径预测与动态优化:“双碳”路径新研究范式的构建;多层次多要素相互作用复杂网络构筑;预测系统与路径动态优化研究。

二、“双碳”政策与管理

总体目标

围绕实现碳中和的成本、效益、风险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不同“双碳”战略路径下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政策与管理体系,探索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提升基础治理能力。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综合影响评估与数值模拟:碳排放与社会经济互馈机理;碳减排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面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气候-经济复杂系统综合评估建模及数值模拟等。

(2)碳中和经济政策与管理:碳社会成本评估;碳定价及监管机制设计;碳减排产业组织;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宏观经济周期与碳减排协同管理;碳减排中的社会公正等。

(3)碳中和技术政策与管理:碳移除技术政策;商业模式与监管机制;颠覆性能源技术政策;碳中和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等。

(4)碳中和实施方案设计:区域协同减排方案与激励机制;重点行业协同减排方案与激励机制;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协同减排方案;碳减排与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协同等。

(5)气候适应策略研究:气候适应能力评估和宏观策略;企业和居民适应行为及策略;气候适应技术与政策管理等。

(6)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国际碳泄露评估及对策;国际气候治理与合作;国际低碳技术和资金政策;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等。

三、科学原理与数据

总体目标:

围绕气候变化与碳循环的互馈机制及气候变化的敏感度等关键科学问题,构建“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双碳”观测与数据系统,发展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式,实现碳排放空间的准确预估,为“双碳”战略路径的选择和优化提供支撑。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双碳”背景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气候弹性与阈值;碳中和措施的气候效应;“双碳”路径对未来气候的影响等。

(2)碳循环及其与气候变化的互馈:自然碳汇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的互馈机理;不同温室气体的协同效应;不同温控目标的排放空间评估等。

(3)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式:基于多层次复杂结构网络的新一代全球及区域地球系统模式关键子系统研发;数据同化方法与相关技术研发;通用支撑技术研发等。

(4)观测与数据:陆地碳循环参数立体化观测;海洋和近海碳循环参数立体化观测;温室气体观测与反演;排放因子数据库及高分辨率排放清单等。

四、能源结构重塑

总体目标

围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构建和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核电安全高效利用、智能电网调控、各类储能等关键技术背后的基础科学瓶颈,研发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能量储存和转换特性的材料与器件,支撑从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高效生产及大规模并网构建的理论与技术;滤储、电网智能高效调控体系构建;多能互补模块化体系构建;多能多附加值利用原理;地热资源高效利用原理等。

(2)核电共性关键技术:低品位核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高性价比核安全体系构建;利用可控高反应性快中子干式核嬗变-增殖-产能的可调燃烧机制;核燃料全闭环循环体系构建;抗快中子辐照材料研制;可控热核聚变机制;高效热发电原理等。

(3)氢能等二次能源与低碳化工协同体系构建: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制氢原理;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产业体系构建及关键材料研制;高效经济的氢燃料电池的过程机理;高值流程制造业体系构建等。

(4)电网调控及储能配套理论:水力智能电网调控原理;水电快速启动、经济长寿固定电池机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智慧调配机制;电热氢多源储能系统构建理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途径等。

(5)移动储能电源及交通应用:移动电池的高效安全利用原理;锂资源高效开采理论;高效储能材料研制;高效相变储热材料研制等。

(6)能源资源综合开发与固碳:陆相油气等能源资源高效勘探开发原理;煤炭清洁化利用机制;二氧化碳高效驱油机制;地质碳捕获与碳封存原理;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原理等。

(7)碳中和能源结构动态优化:重大变革性技术预判;能源革命关键技术评估;转型风险评估与关键环节优化等。

五、产业结构重构

总体目标

围绕碳氢氧化学键重构、工艺过程与系统、材料结构调控、电气化流程、智能化管控等关键科学问题,以绿色碳科学理念及多层次、多尺度研究范式,探索石化、冶金、建材、交通等产业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机制与转型路径,实现基于未来能源结构和供给方式的产业重构与技术突破。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低碳流程工业:低碳化学化工过程耦合机制;绿氢炼化流程调控机制;碳基资源催化转化机理;电化学零碳负碳机制;全废钢电炉流程高能效与品质耦合原理;低碳流程再造的物化原理与调控机制等。

(2)低碳建筑体系:碳酸盐分解耦合原位还原机制;绿氢及生物质燃料替代过程机制;冶金废渣利用机理;柔性智能碳中和建筑设计与运行维护机制等。

(3)绿色交通体系:车辆体系能效提升与减排策略;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与系统优化机制;基于交通大数据的运输结构优化机制等。

(4)产业低碳转型路径:产业低碳转型新技术路径选择策略;氢基流程与电气化流程变革路径;智能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全产业生态系统等。

(5)碳化工与碳利用:基于绿色合成理念的人工光合作用机制;二氧化碳化工转化途径机制;生物质碳氧结构联用高效定向转化;熔盐电解耦合固碳机制等。

(6)低碳工业智能化:大数据和机理分析相结合的工业碳排放智能预测与溯源;生产全流程智能低碳运行控制机制;工业低碳制造的协同优化机制;重大耗能设备智能低碳运行控制机制等。

六、生态环境优化

总体目标

围绕“双碳”目标、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互馈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生态系统碳汇巩固和提升的科学原理及适应能源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优化措施,评估“双碳”目标下的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成效、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和人群健康效益等。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精准计算及预测: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地、农田、灌丛)全组分碳源汇的精准评估与比较;人为管理措施下和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评估等。

(2)陆海生态系统碳汇稳固:生态系统碳汇的稳定性及维持机制;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过程与驱动机制;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碳汇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汇巩固协同的理论与技术原理等。

(3)陆海生态系统碳汇提升:生物和生态系统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前沿技术;区域生态工程增汇原理与效应;生态工程增汇技术的模式系统集成;生态工程增汇效益及区域示范;碳汇国土空间管理的科学基础等。

(4)治污增碳和减污降碳协同:固碳减污微生物分子机制及应用设计;农业“双减”与“双碳”关系;农业种植系统减排增汇与粮食安全;海洋污染防治与蓝碳增汇原理与技术;城市污染防治与降碳增汇等。

(5)“双碳”目标与生物安全:植物高效光合固碳机制与分子设计;新型高光效生物碳捕获与利用;生物入侵和迁移与碳汇;有害生物流行与碳汇;“双碳”目标下的生物安全评估等。

(6)“双碳”目标与人类健康:碳中和与人类健康收益及潜在风险;碳中和行动的新型污染物的健康危害;人群病原生物流行的监测及健康风险预警评估;极端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风险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碳中和人才平台

图1 《“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重点研究方向概览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实现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长远目标与短期措施、政府与市场等多层次复杂网络系统的优化与调控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6785.htm

]]>
https://www.carbonhrss.com/5051.html/feed 0
附思维导图|能耗“双控”如何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https://www.carbonhrss.com/4442.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4442.html#respond Thu, 26 May 2022 18:47:52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4442.html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一决策再次作出强调,“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碳排放强度定义:

碳排放强度又叫碳强度(Carbon Intensity),是指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碳排放强度=碳排放量/GDP。该指标主要是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下降,那么说明该国就实现了一个低碳的发展模式。与整体碳排放目标不同,碳排放强度目标是一个相对指标,即相对于经济增长来说,碳排放会增加或减少多少;而整体碳排放目标是一个绝对的指标,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间里碳排放量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未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将成中央对地方考核的重要指标。那各省碳排放总总量和强度是怎样计算的呢?各省配额怎样、如何进行碳排放减排呢?如何与能耗双控进行衔接呢?
1、各省碳排放总量界定:
目前所谈的“碳”实际上就是指温室气体。IPCC 2006年指南给出了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部门和类别,包括能源、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IPPU)、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AFOLU)、废弃物四个部门(图2)。每个部门下又包含若干个子类别。如能源部门包括燃料燃烧和燃料的逃逸排放两个子类(图3);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IPPU)包括采矿业、化学工业、金属工业、电子工业、其他生产、碳卤化合物和六氟化硫生产、碳卤化合物和六氟化硫的消费等等(图4);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部门(AFOLU)包括畜牧、土地、土地上累积源等(图5);废弃物部门包括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生物处理、焚烧和露天燃烧、废水处理等等(图6)。
附思维导图|能耗“双控”如何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碳中和人才平台
附思维导图|能耗“双控”如何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碳中和人才平台
图2  IPCC2006年指南结构
附思维导图|能耗“双控”如何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碳中和人才平台
图3  能源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源及气体
附思维导图|能耗“双控”如何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碳中和人才平台
图4  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IPPU)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源及气体
附思维导图|能耗“双控”如何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碳中和人才平台
图5  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AFLOU)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源及气体
附思维导图|能耗“双控”如何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碳中和人才平台
图6  废弃物处理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源及气体

国家、省、企业“碳”的量方法和原则

明确“双碳”的碳所涵盖的气体和主要排放源之后,如何量化碳排放就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量化“双碳”的碳在不同层面上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所考虑的范围和关注的重点也有差异。
1)国家层面“碳”排放计算
按照199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有关会议的决议(FCCC/CP/1999/7),缔约方应利用《199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修订版)》,对《蒙特利尔议定书》未予管制的温室气体人为排放源和汇进行计算,提出用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GWP)来衡量各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2013年联合国第9次气候变化峰会要求UNFCCC附件一所列缔约方使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并鼓励使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2013年补充版:湿地》,并使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提出的温室气体100年全球增温潜势。在《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下,非附件一缔约方将于2024年全面启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计算各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提交连续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目前最新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是IPCC组织全球科学家对2006年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后的《2019年精细化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IPCC 2006年指南涵盖了人为“碳”排放的主要源,并充分考虑了部门之间的交叉、重复,给出了解决跨部门的交叉、重复的计算和报告方法,以避免重复计算和漏算。
2)省级层面“碳”排放计算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于2010年组织有关部门和研究单位以IPCC清单指南基础,编制了《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试行)》,该指南被广泛地应用于省级和地方层面温室气体清单的计算,为地方制定温室气体控制方案和达峰路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省级清单编制过程中,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是最最主要的排放源,考虑电力生产和消费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基于区域间公平的思考,省级清单指南中特别增加了与电力调入调出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电力调入调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时省级温室气体排放重要的信息内容,对一个地区制定碳减排政策和措施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根据中国碳排放数据库(CEADs)2018年数据,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具有差异显著的碳排放空间分布:

◆总量差异: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广东排名前五,排放总量全部超过5亿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为域外提供大量高载能产品;福建全国排名16,排放总量为2.61亿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强度差异:全国碳排放强度为1152千克/万元,宁夏、内蒙古、山西、新疆、河北排名居前五,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居后五;福建排名居倒数第5,强度676、为全国均值的58.7%。

◆压力差异:河北、内蒙古、山东等总量、强度双高的省份,控碳工作压力大;北京、上海、福建等总量、强度双低的省份,控碳工作压力较小;江苏、广东、浙江等总量高、强度低的省份,由于排放体量大,控碳工作同样面临挑战(图1)。

附思维导图|能耗“双控”如何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碳中和人才平台

各省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分布(2018)

3)企业层面“碳”排放计算
在清洁发展机制(CDM)资金支持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13年至2015年间先后分三批编制公布了针对24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为开展企业层面温室气体核算提供技术支持。201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及发电、钢铁、民航、化工等10个重点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的国家标准,并于2016年6月1日起实施,为解决温室气体核算标准不统一提供了帮助。随着碳市场的正式启动,企业层面的“碳”排放量化方法突显重要,亟需开发服务于碳市场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

4) 工作范围要清晰、明确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上下齐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开展大量的工作。
地方、行业和企业在设计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时首先要明确边界,包括地理区域、行业和企业涵盖的范围,界定清晰区域间、行业间和企业上下游关系。IPCC指南给出的计算方法是基于国家地域内所有部门的排放,不存在省、市县区域间的跨界和交叉性问题。但是,在设计地方、行业和企业的达峰行动方案、碳中和路径时,必须考虑区域间的交叉性关系,上下游间的关系。比如在化石能源消耗大省和外购电力比例高的地区,进行碳排放计算时必须考虑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问题,同时还必须考虑电力、热力等的跨区域输送关系,界定清晰其边界和相互关系。
此外,在设计碳达峰行动方案和碳中和路径时,应该明确碳包含哪些气体,涵盖哪些排放源。目前我国碳达峰明确是指来自能源和工业过程的二氧化碳,未来碳中和路径设计是否涵盖所有的温室气体,是否包括所有的排放源还需进一步明确。
因此,明确边界和范围是开展“双碳”工作的首要工作。

5)计算方法要规范、统一

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协作,构建一整套结合了国际公约要求和国内实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指南势在必行。特别要强化与IPCC指南的衔接,确保核算的国家总量与基于IPCC指南计算的国家清单不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亟需修订《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IPCC指南最新成果充分衔接,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省级清单指南,同时抓紧制定和出台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为地方和企业制定减排路径设置和政策选择提供基础。

6)基础数据要透明、完整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未来40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必须考虑连续、一致。这就要求在核算具体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时保持时间序列的连续性,确保核算方法、数据来源、假设条件等均要清晰、透明、全面。因此,亟需构建一个统筹各个相关部门的数据,服务于碳排放核算的完整的、标准化的、可动态更新的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将有助于掌握温室气体真实排放情况,挖掘减排潜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使得国家级排放清单和省级排放清单能够有效衔接,做到国内工作助力国际谈判。
7)工作队伍要稳定、专业
稳定的、专业的研究团队对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十分重要。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能力建设刻不容缓,建议通过加强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的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经过系统地培训和学习,形成一只专业性强、稳定性好的专业化研究团队,专门负责为地方和企事业决策者提供技术支撑,依靠透明、完整的数据,结合统一规范的工作方法将对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行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助力地方和部门落实碳达峰目标,实现碳中和愿景。
二、碳排放强度:

1.碳排放强度定义

碳排放强度又叫碳强度(Carbon Intensity),是指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碳排放强度=碳排放量/GDP。该指标主要是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下降,那么说明该国就实现了一个低碳的发展模式。与整体碳排放目标不同,碳排放强度目标是一个相对指标,即相对于经济增长来说,碳排放会增加或减少多少;而整体碳排放目标是一个绝对的指标,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间里碳排放量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2、碳排放强度内容介绍

1998年,中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承诺制定国家及区域层面的减排方案,合作促进减排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加强人才培训与国际人才交流。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首次作出量化减排目标承诺,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0%~45%。
(一)各国家/地区碳排放强度对比
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进程不同大致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工业化发达国家,以美国、英国、德国等为首,普遍在20世纪30年代率先到达碳排放强度峰值,且这些工业化发达国家碳排放强度普遍在一般在2~3kgCO₂/IntGK$之间。另一个是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普遍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峰值,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碳排放强度峰值都较小,一般在0.5~2kgCO₂/IntGK$之间。我国有两个峰值年,第一峰值年为1960年、第二峰值年为1978年。
表1  各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峰值
附思维导图|能耗“双控”如何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碳中和人才平台
(二)我国碳排放强度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受人口增长及化工、建材、矿业等工业行业发展的影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状况日趋严峻。碳排放量上升的基本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口上升。中国人口于1995年突破12亿,2005年突破13亿,2019年突破14亿。人口的增加催生了能源消耗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碳排放量增长。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第二次产业革命背景下的GDP增长,主要是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由此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急剧上升。2020年,中国碳排放量仍然处于上升趋势,没有出现拐点。但是,若考虑碳排放强度,即每万元GDP所承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11-2020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意味着中国减排工作的效果在提升。 
附思维导图|能耗“双控”如何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碳中和人才平台
2011-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吨/万元)
3、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
我国的碳排放强度主要受能源效率、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方面的影响:
1、能源效率。能源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技术进步,近20年我国无论在物理节能等硬性技术方面,还是管理体制等软性技术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这正是近年来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按照能源效率在我国碳排放强度变化中起到的作用来判断,在未来五十年内能源效率因素还会是我国碳减排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在后续的减排工作中还要继续重视能源效率的提高;
2、能源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对我国碳排放强度有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近20年煤炭占能源总消耗比重居高不下,能源结构没有实质性变化,因此我国通过控制煤炭比重,优化能源结构来实现节能减排具有较大潜力;
3、产业结构。这些年来产业结构调整一直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有着阻碍作用,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没有达到低碳化发展要求,高能耗工业行业的崛起使第二产业比重增加,在总体碳排放强度的权重和影响力增大,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因素对碳排放强度降低表现为阻碍作用。
三、如何衔接:
国务院“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要优化和完善能耗“双控”系统,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那么,如何促使能源“双控”政策与“双碳”目标任务衔接?本文拟从能耗“双控”及其政策出发,强调打通用能预算管理与碳排放预算管理,并积极开展能耗“双控”向碳“双控”转变工作。
附思维导图|能耗“双控”如何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碳中和人才平台

从能耗双控及其政策说起

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又称能耗“双控”)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国际能源署将节能和提高能效视为全球能源系统二氧化碳减排的主要途径。能源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体。能耗“双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关键支撑。我国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就必须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用能需求的前提下,持续提升能效水平,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以较低峰值水平实现碳达峰,并为实现碳中和愿景打下坚实基础。

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硬仗,制度设计上需要先立后破和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发改环资〔2021〕1310号)提出了一系列深化能耗“双控”机制改革的举措,包括推行用能指标市场化交易、建立用能预算管理体系、深化节能审查制度改革等,释放了强烈的政策信号。同时,为了提高制度执行力,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1

在部门分工方面,明确了政策衔接、统计核算和协调推进等措施。

在预警调控方面,提出了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发布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等措施。

#2

#3

在能力建设方面,强调了加强节能监察、能源计量和统计等支撑,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和节能法规标准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打通用能预算管理与碳排放预算管理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74号),其中第12条提出了“重点用能单位要围绕能耗总量控制和能效目标,对用能实行年度预算管理”的要求。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了“推动地方实行用能预算管理”“建立用能预算管理体系,编制用能预算管理方案。”的具体要求。这两个文件都指向要做好用能预算管理基础工作。但是,为了更好地与“双碳”目标衔接,需要把用能预算管理与碳排放预算管理打通、融合,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意义在于:

1

通过用能预算管理与碳排放预算管理的打通和融合,为行业内企业提供能源消费“双控”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决策依据和管理依据。

2

通过对企业用能及碳排放测算和预算,产生基于企业发展的能源保障策略与碳排放措施,从而建立用能及碳排放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式。

3

这种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企业主动融入能源消费“双控”和“双碳”目标管理的有效载体,可以为行业的节能低碳发展提供示范。

这种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分析和预算、确定管理方案。对企业上一个周期能源消费的强度和总量、碳排放强度和总量进行分析研判,对未来一个周期的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指标进行测算和预算,并确立管理策略和管理措施。

2

围绕预算目标、实施动态监管。根据预算管理确定的目标,具体确定年度能源消费“双控”和“双碳”管理目标,并实行年度为时间单位(也进一步细化)的统计对标和反馈调整的动态管理。

积极开展能耗“双控”向碳“双控”转变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和推进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在能耗“双控”向碳“双控”转变的进程中,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需要认识到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尽早规划、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地推动能耗“双控”向碳“双控”转变,从而为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来看,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重要工作

01

加快建立全面科学的碳排放核算体系。
随着政府工作目标逐步从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及时、准确地监测与获取碳排放信息,有助于各界及决策部门准确研判各地区、各行业和各部门的碳排放真实情况。近年来,尽管碳排放核算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数据质量不可靠、核算方法不统一和统计标准不规范等多重问题。

02

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举措稳步推进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

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碳“双控”指标,成为决策部门优先考虑的重要问题。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基础和资源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的碳达峰碳中和之路不能整齐划一。在碳“双控”指标分配方面,需要紧密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产业结构特征。
来源:碳环境

 

]]>
https://www.carbonhrss.com/4442.html/feed 0
四位碳排放管理员与您分享——让减碳降碳有笔“明白账” https://www.carbonhrss.com/3356.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3356.html#respond Mon, 17 Jan 2022 05:21:19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3356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列为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并就如何推动落实作出明确部署。

节能减碳,需要多方发力、措施落地,更需要全民参与、行动起来。2021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向社会发布18个新职业,其中“碳排放管理员”一职颇为引人关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如何做、做得怎么样,身处一线的他们自有心得体会。我们邀请四位碳排放管理员讲述故事,并请专家建言如何统筹推进“双碳”工作。

四位碳排放管理员与您分享——让减碳降碳有笔“明白账”-碳中和人才平台

熔接工在郑州北车辆段切割货物列车受损配件。近年来,铁路部门大力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王玮摄/光明图片

【一线讲述】

知道必须干 更要清楚怎么干

讲述人:天津永利化工公司碳排放管理员 郝金明

入职6年多来一直负责节能管理的我,在2021年7月顺利通过培训考核,成了一名碳排放管理员。

每天,我都要监控几百个能源消耗数据。为了“拿下”这些数据,我埋头研究工艺流程、物料走向和能源分布,渐渐地掌握了公司生产流程和重点能耗指标。

水、电、蒸汽和煤炭消耗指标是我的监控重点。一旦发现数据异常,我会第一时间给生产单位工艺技术人员打电话,指导他们检修调整。忙完手头工作,我还会对生产装置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跑冒滴漏现象,及时纠正过大排放,把能源消耗降到最低。

除了突发性检修,我们平时也常和技术人员打交道。还记得一次“双碳”培训后的研讨中,“你就说让我们怎么干吧”成了他们反复说起的一句话。2021年初公司核查碳配额履约情况时,发现还有8.5万吨减排量必须完成。我们把这个情况通报给生产单位后,技术人员几乎异口同声说出了同样的话。其实,督促降碳不只需要我们讲大道理,更需要我们讲好怎么干,和技术人员一起把降碳落实到每个细节中。

为此,我和同事连夜分析数据,梳理出节约蒸汽、电力,增加固碳产品这条主线,和技术人员共同商量细化方案。各生产单位也分头制定了技术改革方案,改造设备、优化流程,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生产负荷,千方百计降低能耗。经过一番艰辛努力,终于达到了目标。

新的一年,随着“双碳”工作越来越受重视,我想会有更多碳排放管理员出现在生产一线。而我们通过努力,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提升了生产运行水平,这些小小成就让我对这份工作更加热爱。

四位碳排放管理员与您分享——让减碳降碳有笔“明白账”-碳中和人才平台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在营二井区域实施的风光热储多能互补综合利用项目。胜利油田供图

节能降耗,老油田焕发新活力

讲述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碳排放管理员 刘杰

截至2021年,胜利油田能耗总量和强度连续7年下降,靠的是什么?作为油田节能工作的参与者,我认为最大的秘诀便是这16个字:勇于担当、科技先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经过几十年开发建设,胜利油田逐渐显现出综合含水高、用能成本高、用能单耗高的“三高”症状,这是油田开发后期常见的“老年病”。2014年,油田开出了“能效提升”药方,我们孤东采油厂先后组织实施了孤东油田四区3-4单元注采结构一体化调整、东三联区域一体化能效提升等项目。

作为一名碳排放管理员,我主要负责采油厂节能技术研发推广、碳资产管理、能源管控中心建设运行及节能标准化工作,参与采油厂新能源项目建设。做这些工作,不仅要通政策、懂标准,还得理解各类相关技术,通过我们的工作,让大家感受到绿色低碳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把绿色发展的种子牢牢“种”在生产一线、撒播到人们心里。

早些年,原油加热所用的加热炉、注汽锅炉都以原油为燃料,烟气排放污染大,碳排放强度高。2017年以后,油田全面实施用能结构调整,燃料油改成了天然气,由高碳转型为低碳。部分联合站还采用了技术更先进、更节能、更环保的采出水余热加热技术,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只说我们孤东采油厂的两个联合站余热项目,年温室气体减排能力就达到了1.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021年,油田锚定“双碳”目标,发布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新能源使用占比大大提高,温室气体减排量也更加可观了。这里面,也有我们的努力和心血。比如,从能耗角度看,如果把注水、采油、集输系统看成一个人,这个人无疑是臃肿的;要想瘦身,不是单减哪一部分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运动、控制饮食等一系列措施“整体塑形”。于是,我们提出一体化能效提升思路,并在全油田推广。这项研究获得了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动节能技改从单体设备改造向系统化、智能化、综合化改造升级。

过去一年,最让我们欣喜和振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于去年10月来到位于东营市莱州湾的胜利油田莱113区块,了解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应用情况。总书记的声声嘱托,让我们激动极了,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此时此刻,一年一度的碳盘查正在进行,我正和其他碳排放管理员一起,对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点进行梳理,核算清楚碳排放量。我还参加了新型电动机选型实验,为的就是找出性价比最高、节能效果最好的电动机,用最小的能做最大的功,让我们的油田更加生机勃勃。

四位碳排放管理员与您分享——让减碳降碳有笔“明白账”-碳中和人才平台 在甘肃玉门鑫能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工作人员清洗定日镜。新华社发

做好加减法,当好企业“碳管家”

讲述人: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碳排放管理员 张井东

10多年前,我从老家江苏南通来到浙江湖州,进入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干的就是帮老板把企业用电省下来的活。当时被大伙儿称为“张电工”的我,如今又有了“碳管家”的新身份。

记得第一次到企业车间,我发现很多设备型号老旧,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就对老板沈顺华说:这些老掉牙的设备已经跟不上形势,必须抓紧淘汰掉,这样才能省电省钱。老板觉得有道理,立马带我到北京采购了10台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纺丝生产设备。几个月用下来,这些新家伙还真省了不少电,产品质量也提高了很多。

如今,200多台新设备已全部“上岗”,生产效率提高了30%。我算了下,这10年在设备上花了2亿多元,用电能耗下降了35%,省了一大笔钱呢。

用电消耗是纺织企业能源消耗的大头,节电就得靠技术革新。我一有空就往色纺实验室跑,那是专门研究原液着色纤维工艺的地方。这个工艺就是在纺丝过程中加入着色剂,纺丝和着色同时进行,省去了染色工序,直接产出有色纤维,减少了大量废水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一滴水、一滴油、一度电……如果把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小成本”节省下来,就会变成一笔“大资源”。2018年的一天,我到车间屋顶检查电柜间时,突然想到,可以在屋顶建一个“发电厂”。这个点子又被老板采用了,两栋厂房的屋顶建起了太阳能光伏电站,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采用“自发自用”模式。平日里遮风挡雨的厂房屋顶,变成了车间设备动力源,每年可发电100万千瓦时,节约电费8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余吨。

作为企业的“碳管家”,我摸索出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节能降耗方案,然而,也会时不时遇到同事们对此不理解的情况。2019年,我在查看电柜间时,发现同一型号的空压机在不同时段的用电量有很大差距,便提出:上马一套能源可视化系统,实时监测每套设备的能耗使用情况。车间主管们一听这套系统全部运行得投入500多万元,都觉得没必要。

可我还是不想放弃,就让技术人员在一台空压机上悄悄“搞试验”:在设备上安装感应器,再用手机App检测。测了几天后,还真发现了问题,原来是设备油路堵塞导致耗电。

试验成功了,底气就有了。如今,这套可视化监测系统已全面启用,相关人员可以实时在手机App上查看每套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数据分析,最大限度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这件事,同事们对节能降耗的认识更加统一了。

在节能降耗上做“加减法”,其实是“打小算盘算大账”,对企业和整个环境都好。我喜欢这份工作,一定会继续当好“碳管家”。

四位碳排放管理员与您分享——让减碳降碳有笔“明白账”-碳中和人才平台

浙江岱山县大衢岛赛丽新能源风电场,工作人员在调试风力发电机组。姚峰摄/光明图片

用点滴行动汇成绿色合力

讲述人:精元(重庆)电脑有限公司碳排放管理员 马建飞

要给企业的碳排放做本“明白账”,可真不容易。去年年底,我找工务部要来用电明细,找厂务部要了燃油燃气购销存记录,又找业务部要生产月报、找人事部要员工工时……拿到一大堆报表后,又去配电室、生产车间、废气排放口等地实地查看,记录电表编号、用电量,测量排放量和浓度,还要抽查冷媒请购单和考勤情况。把这些数据全部汇入电脑,才能得到碳排放量的精准账目。

我以前是公司的安全管理员,后来自告奋勇参加了培训学习,考取了资格证书,成了新上任的碳排放管理员。“双碳”目标要落地,首先得找准排放数据。我们这些碳排放管理员,就是要精确计算出企业的碳排放量,让企业绿色发展的脚步更坚实。

要做一名合格的碳排放管理员,时时刻刻都得动脑子。我们公司主要生产手提电脑键盘、台式电脑键盘,涂装、印刷环节污染较大、能耗较高。怎样才能低碳节能?我通过分析报告、搜索资料、多方考察,提出了对整个车间进行升级改造的方案,包括将原来喷涂的油性油漆改成水性油漆,采用另一种油墨印刷,新增水旋处理、水喷淋混射处理等废气处理设备……改造完成后,废气减排效果明显,净化效率超过90%。

产品更绿色环保了,订单量也增加了,实现了节能减排、提质增效“一箭双雕”。后来,我又提出“白炽灯换成LED灯”“中央空调出口温度调至26度”等建议,并通过制作标语片花、短视频和短剧等形式,号召更多同事对浪费水、电、纸张等不文明行为说不,从细节着手减少碳排放。不到一年时间,企业就节约用电30多万度。

“不省不成家,节约靠大家。”当上碳排放管理员后,我自己也在不断提高。不但时刻学习补充节能减排方面的专业知识,在生活中,也主动担起了低碳宣传使者的责任。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带动身边人一起动起来,用点滴行动汇聚成绿色合力。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刘茜、陈建强、赵秋丽、冯帆、陆健、张国圣、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谢尚国、尹秀秀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7日 07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https://www.carbonhrss.com/3356.html/feed 0
202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 https://www.carbonhrss.com/3345.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3345.html#respond Fri, 14 Jan 2022 06:52:39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3345 202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碳中和人才平台

  2021年12月16日,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1:碳达峰碳中和专辑》发布会暨“碳达峰碳中和”高峰论坛在中国气象局举行。本次发布会由国家气候中心、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通过“中国发布”APP进行直播。

202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碳中和人才平台

气候变化绿皮书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1)

气候变化绿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的专家联手国内气候变化领域一线学者联合编撰的权威性年度出版物。自2009年推出《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通向哥本哈根》以来,气候变化绿皮书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独特视角,见证了国际气候进程,紧扣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脉搏,反映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为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提供了丰富、及时和有前瞻性的思想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综合评价排名一直稳居第一梯队, 2019年、2020年度连续获得“优秀皮书奖”一等奖。

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碳中和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以及我国政府和各行各业高度重视的目标愿景。2021年度《气候变化绿皮书》的主题紧贴时代脉搏,紧密围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重点分析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机遇和路径,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行动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在致辞中表示:

202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体现出重要的时代意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不能延续过去发达国家高耗能、高排放的老路,必须转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上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只是能源系统的变革,而是需要对现行社会经济体系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谢伏瞻指出:中国提出并反复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表明了中国全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坚定意志,彰显了中国愿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的明确态度,展现了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信心和决心;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化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抓手,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广大科学工作者要坚持问题导向,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围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拿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服务,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学理支撑。

  中国气象局局长庄国泰在致辞中表示:

当前人类社会对于气候系统变化的认知已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今年8月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进一步确认人类活动已造成气候系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至少到本世纪中期气候系统的变暖仍将持续。中国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扎实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国在碳达峰时的人均排放量比发达国家低得多,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也比发达国家短得多,这意味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上需要付出比发达国家更为艰苦卓越的努力,也充分展示了中国的责任担当和为全球气候治理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庄国泰指出:气候变化绿皮书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中国气象局多年来持续为客观分析和研判气候变化提供基础科学支撑,为绿皮书筑牢了认知根基。2022年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工作将进入收官阶段,第二、第三工作组报告和综合报告都将陆续发布,将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气象局将继续加强与社会各界各部门的联系,一如既往的全力支持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建设,为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科技和政策支持。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网、中国报道、中新网、光明网、中国环境报、新京报、中国气象报社、中国社科报、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频道、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经济学家圈等主流媒体记者到会,中国天气微博、中国天气快手号、抖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APP同步直播,气象网进行了图文直播。

]]>
https://www.carbonhrss.com/3345.html/feed 0
202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落实“双碳”目标重点在减排 难点在能源转型 https://www.carbonhrss.com/3108.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3108.html#respond Thu, 16 Dec 2021 14:54:54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3108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李楠桦)“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提出并反复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表明了中国全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坚定意志,彰显了中国愿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的明确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在今日举行的202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暨“碳达峰碳中和”高峰论坛上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抓手,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

谢伏瞻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更是重大战略机遇。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不能延续过去发达国家高耗能、高排放的老路,必须转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上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只是能源系统的变革,而是需要对现行社会经济体系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同时,中国已经具备很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和有利条件,特别在新能源、智能电动汽车、5G、工业机器人、互联网经济等代表未来绿色经济的产业方面,具有技术领先、竞争力强的优势。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才能行稳致远。”谢伏瞻表示,越是长期的任务,越是需要加强统筹谋划,按照科学设计的时间表路线图,稳步推进,抓好贯彻落实。

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介绍,今天发布的202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聚焦“双碳”,从科学技术、核算方法、行业部门、行为主体、国际动态等不同主题出发,全景式展现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重点与难点、发展路径、关键技术、政策行动,以及主要国家碳中和政策的进展。通过严谨的分析,绿皮书指出落实“双碳”目标,重点在减排,难点在能源转型。特别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建筑、交通等各个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尤其要发挥企业主力军的作用。

中国气象局局长庄国泰表示,气候变化绿皮书自2009年出版以来综合评价排名一直稳居第一梯队,中国气象局多年来持续为客观分析和研判气候变化提供基础科学支撑,为绿皮书筑牢了认知根基。绿皮书对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发展、中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所做出的认真总结,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学者、决策者以及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了良好的桥梁,有利于增进社会各界和公众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了解,也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2022年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工作将进入收官阶段,第二、第三工作组报告和综合报告都将陆续发布,将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特别是2023年开展的全球盘点产生重要影响。”庄国泰说。

]]>
https://www.carbonhrss.com/3108.html/feed 0
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艰巨任务 专家解读来啦 https://www.carbonhrss.com/2298.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2298.html#respond Mon, 25 Oct 2021 12:34:32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2298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为什么要出台这样一个重要文件,对于完成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的艰巨性又该如何理解?来看专家的相关解读。

碳达峰碳中和: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本次《意见》中的碳达峰、碳中和是指中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艰巨任务 专家解读来啦-碳中和人才平台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朱黎阳:通过建立碳减排的倒逼机制,将切实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保障能源安全和产业链安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低碳的新动能。

专家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工业化、城镇化还在深入发展,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任务还很重,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偏紧。此次在中央层面制定印发《意见》,对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明确总体要求,提出主要目标,明确实施路径,对汇聚全党全国力量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这一艰巨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碳达峰碳中和具体目标首次公布

刚刚公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以及2030年前、2060年前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目标。具体包括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五个方面。

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朱黎阳:这些目标充分考虑了我国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经过系统研究和审慎论证后确定的,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确定的这些目标,它是(科学)可行的可达的。

专家指出,《意见》提出的一系列目标,标志着我国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用历史最短时间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体现了巨大雄心和大国担当。

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路线图、施工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意见》坚持系统观念,提出了10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路线图、施工图。

《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

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艰巨任务 专家解读来啦-碳中和人才平台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 王志轩:(非化石能源占比)到2025年的时候达到20%左右,2030年的时候是25%左右,2060年达到80%以上。新能源的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发展一定要在能源安全的条件下来进行,这也是整体方案基本原则里面提到的要风险防范的基本要求。

在交通运输领域,将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在建筑领域,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同时,还要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标准计量体系,提升统计监测能力。完善投资、金融、财税、价格等政策体系,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建设。

]]>
https://www.carbonhrss.com/2298.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