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监测 – 碳中和人才平台 https://www.carbonhrss.com 领先的碳中和人才服务平台 Sun, 11 Jun 2023 10:42:24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1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文 https://www.carbonhrss.com/7053.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7053.html#respond Sun, 23 Apr 2023 22:06:50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7053.html
导言: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南》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形成国际标准化工作合力,提出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设立一批国际标准创新团队等措施。

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与IPCC、ISO、IEC、ITU等机构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交流合作对接,推动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开展节能低碳标准化对话等措施。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出在温室气体监测核算、能源、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提出国际标准提案,积极争取成立一批标准化技术机构等措施。

四是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对接,提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国内国际标准比对分析,鼓励适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成体系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外文版制定和宣传推广等措施。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1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文-碳中和人才平台

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国资委、统计局、国管局、中科院、工程院、银保监会、证监会、铁路局、民航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气象局、能源局、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已经2023年2月6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全体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标准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气象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林草局

2023年4月1日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根据《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本指南。  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突出标准顶层设计、强化标准有效供给、注重标准实施效益、统筹推进国内国际,持续健全标准体系,努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标准化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布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府颁布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强化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协同,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实现各级各类标准的衔接配套。

坚持突出重点。加快完善基础通用标准。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加强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及时将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稳步推进。锚定碳达峰碳中和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需求,加快标准更新升级,扎实推进标准研制,坚持系统推进和急用先行相结合,分年度分步骤有序稳妥实施。

坚持开放融合。扎实推动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强化国际标准化工作统筹,加大中国标准国外推广力度,促进国内国际协调一致。

(三)主要目标  

围绕基础通用标准,以及碳减排、碳清除、碳市场等发展需求,基本建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修订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外文版本),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显著提高,主要行业碳核算核查实现标准全覆盖,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指标稳步提升。实质性参与绿色低碳相关国际标准不少于30项,绿色低碳国际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标准体系框架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包括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碳减排标准子体系、碳清除标准子体系和市场化机制标准子体系等4个一级子体系,并进一步细分为15个二级子体系、63个三级子体系。该体系覆盖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林业草原、金融、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满足地区、行业、园区、组织等各类场景的应用。本标准体系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1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文-碳中和人才平台

三、标准重点建设内容

(一)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  

1.术语、分类和碳信息披露标准  

重点制修订温室气体与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相关术语及定义、碳排放数据分类与编码技术规范、碳排放信息采集方法及要求、碳信息披露等标准。

2.碳监测核算核查标准规范  

重点制修订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监测方法、监测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和碳管控平台建设等标准,大气成分物理化学特性长期动态观测、监测、评估、预报相关标准。制修订地区、园区等区域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标准。加快制修订能源、冶金、建材、化工、有色、纺织、机械、信息通信、交通运输、畜禽养殖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标准以及数据质量相关标准规范。完善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原燃料替代、余能利用、生物海洋林草土壤固碳、畜禽养殖等典型项目碳减排量评估标准。研制产品碳足迹量化和种类规则等通用标准,探索制定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及碳足迹标准。制修订碳排放核查程序、人员和机构等基础共性标准。

3.低碳管理及评价标准  

重点制修订城市、设施、企业、供应链、园区、技术等绿色低碳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绿色低碳产业统计核算相关标准,碳中和评价通则标准,以及不同应用场景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规划设计、管理体系及实施评价等通用标准。

(二)碳减排标准子体系  

1.节能标准  

加快制修订火电、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煤炭、采矿、轻工、机械、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推动实现能耗限额指标与碳排放强度指标相协调。坚持减污与降碳协同、源头与末端结合,发挥标准倒逼、优化、调整、促进作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家用电器、农村居民供暖设备、制冷及冷链物流设备、工业设备、照明产品、数据中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设备、机械制造装备等重点产品和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加快完善与强制性节能标准配套的能耗计算、能效检测、节能评估、节能验收、能源审计等标准。

加快制定节能设计规划、能量平衡测算、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评估、经济运行、合理用能、节能诊断、节能服务、绿色节约型组织评价等基础标准。完善能效对标、节能技术评价、系统节能、能量回收、余能利用、能量系统优化、高效节能设备、节能监测、节能量测量和验证、能源计量、数字赋能技术、区域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管控中心等节能共性技术标准。

2.非化石能源标准  

水力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水电机组扩容增效、宽负荷稳定运行、运行状态评估与延寿等标准,以及小水电绿色改造、生态流量、安全鉴定等绿色发展技术标准。

风力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风能资源监测、评估以及风力预报预测等标准,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标准,消防系统标准,风电塔筒用材料标准,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标准以及并网标准,风电系统稳定性计算标准。

光伏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估以及辐射预报预测等技术标准,高效光伏电池、组件及关键材料、电气部件、支撑结构关键产品的技术要求、阻燃耐火性能要求、检测方法和绿色低碳标准,光伏组件、支架、逆变器等主要产品及设备修复、改造、延寿及回收再利用标准。

光热利用领域重点制修订光热发电设备标准,以及太阳能法向直接辐射预报预测等标准。完善太阳能集热关键部件材料产品标准和检测评估标准,太阳能供热、制冷系统以及太阳能多能互补系统标准。 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核能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核电技术标准、核电厂风险管理标准、维护有效性评价标准,以及核动力厂厂址评价标准。

生物质能领域重点制修订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热电、生物质清洁供热、生物天然气(沼气)、生物质热解气化、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方面的原料质量控制、重点技术和设备、产品质量分等分级等标准。

氢能领域重点完善全产业链技术标准,加快制修订氢燃料品质和氢能检测等基础通用标准,氢和氢气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氢密封、临氢材料、氢气泄漏检测和防爆抑爆、氢气安全泄放标准,供氢母站、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安全等氢能安全标准,电解水制氢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标准,炼厂氢制备及检测标准,氢液化装备与液氢储存容器、高压气态氢运输、纯氢/掺氢管道等氢储输标准,加氢站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和设备标准,燃料电池、冶金等领域氢能应用技术标准。

海洋能、地热能领域重点制修订海洋能发电设备测试、评估、部署、运行等标准以及地热能发电设备标准。

3.新型电力系统标准  

电网侧领域重点制修订变电站二次系统技术标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保护标准,新能源并网、配电网以及能源互联网等技术标准。

电源侧领域重点制修订分布式电源运行控制、电能质量、功率预测等标准。

负荷侧领域重点制修订电力市场负荷预测,需求侧管理,虚拟电厂建设、评估、接入等标准。

储能领域重点制修订抽水蓄能标准,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重力、二氧化碳、热(冷)、氢(氨)、超导等新型储能标准,储能系统接入电网、储能系统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标准。

4.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标准  

煤炭领域重点制修订煤炭筛分、沉陷区地质环境调查、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智能化煤炭制样、化验系统性能、组分类型测定等标准。

石油领域重点制修订低碳石油开采、炼油技术标准,低排放、高热值、高热效率燃料标准。

天然气领域重点制修订液化天然气质量、流量测量、取样导则、成分分析及测定、尾气处理及评价、管道输送要求标准以及页岩气技术标准。

5.生产和服务过程减排标准  

工业生产过程减碳领域重点制修订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机械、造纸、纺织、汽车、食品加工等行业低碳固碳技术、低碳工艺及装备、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原燃料替代技术、低碳检测技术、低碳计量分析技术、绿色制造、节水等关键技术标准及配套标准样品。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领域重点制修订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领域基础设施和装备能效标准,以及物流绿色设备设施、高效运输组织、绿色出行、交通运输工具低碳多元化动力适用、绿色交通场站设施、交通能源融合、行业减污降碳等标准。加快完善轨道交通领域储能式电车、能量储存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电能测量等技术标准。完善道路车辆能源消耗量限值及标识、能耗计算试验及评价方法相关标准。加快完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充换电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相关安全要求、性能要求、测试方法、远程服务管理、安全技术检验等标准。加快研究制订机动车下一阶段排放标准,推进机动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减碳领域重点制修订城市基础设施低碳建设、城镇住宅减碳、低碳智慧园区建设、农房低碳改造、绿色建造、污水垃圾资源化利用、海水淡化等标准,建筑废物循环利用设备、空气源热泵设备等标准,以及面向节能低碳目标的通信网络、数据中心、通信机房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运维、使用计量、回收利用等标准。

农业生产减碳领域重点制修订种植业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标准以及动物肠道甲烷减排技术、畜禽液体粪污减排技术等养殖业生产过程减排标准,完善工厂化农业、规模化养殖、农业机械等节能低碳标准。

公共机构节能低碳领域重点制修订机关、医院、学校等典型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绿色化改造标准,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场馆等评价标准,以及公共机构低碳建设、低碳经济运行等管理标准。

6.资源循环利用标准  

重点制修订循环经济管理、绩效评价等标准。推动制修订清洁生产评价通则标准,稀土、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以及磷石膏、赤泥、熔炼废渣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废金属、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废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加快完善水回用标准。制修订汽车零部件、内燃机、机械工具等再制造标准。制修订林草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三)碳清除标准子体系  

1.生态系统固碳和增汇标准  

重点制修订陆地、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及木质林产品碳汇相关术语、分类、边界、监测、计量等通用标准,森林、草原、人工草地、林地、湿地、荒漠、矿山、岩溶、海洋、土壤、冻土等资源保护、生态修复、水土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固碳增汇、经营增汇减排评估标准和技术标准,林草资源保护和经营技术标准,森林增汇经营、木竹替代、林业生物质产品标准,以及生物碳移除和利用、高效固碳树种草种藻种的选育繁育等标准。研究制定生态修复气象保障相关标准。

2.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  

重点制修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相关术语、评估等基础标准,燃烧碳排放捕集标准,完善二氧化碳管道输送等标准。推动制定二氧化碳驱油(EOR)、化工利用、生物利用、燃料利用等碳利用标准,以及陆上封存、海上封存等碳封存标准。

3.直接空气碳捕集和储存标准  

重点制修订直接空气碳捕集和储存(DACS)应用条件、技术要求、实施效果评估等标准。

(四)市场化机制标准子体系  

1.绿色金融标准  

重点制修订绿色金融术语、金融机构碳核算、银行企业和个人碳账户管理、气候投融资和转型金融分类目录等基础通用标准,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等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标准。推动制修订绿色债券信用评级等绿色金融评价评估标准。完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环境信息披露等标准。

2.碳排放交易相关标准规范  

制修订碳排放配额分配、调整、清缴、抵销等标准规范。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实施规范,以及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和人员要求相关标准规范。推动制修订重点领域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核算方法等标准规范。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统计核算、监测、评估以及绿电交易等绿色能源消费标准。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碳资产管理等标准。

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标准  

重点制修订自然资源确权、生态产品信息调查、生态产品动态监测等标准。完善生态产品、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等评价标准。健全生态综合整治、矿山矿坑修复、水生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等标准,以及生态农业、生态产品质量追溯等标准。推动制修订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标准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绩效评估等标准。

四、国际标准化工作重点  

(一)形成国际标准化工作合力  

成立由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牵头,外交、商务、国际合作、科技、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能源、林业和草原等部门参与的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积极稳妥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我国在碳捕集与封存、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等领域技术优势,设立一批国际标准创新团队,凝聚科技攻关人员和标准化专家的力量,同步部署科研攻关和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际标准组织(ISO、IEC、ITU)等机构的合作对接,聚焦能源绿色转型、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碳汇、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循环经济等重点,跟踪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最新国际动态。深入研究欧盟、美国等区域和国家相关标准化政策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加强与重点区域、国家的标准化交流与合作,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在标准化对外援助培训或海外工程项目中加大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的宣传与使用。推动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开展节能低碳标准化对话,发展互利共赢的标准化合作伙伴关系。

(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重点推动提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林草固碳和增汇、能源领域的传统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智能电网与储能、新型电力系统、清洁能源、绿色金融、信息通信领域与数字赋能等国际标准提案,推动标准研制。积极争取在国际标准组织中成立区域能源系统、医用冷冻装备、生态碳汇等技术机构。深入参与国际标准组织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工作,推荐中国专家参加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CCCC)、环境社会治理(ESG)协调委员会、联合国秘书长独立咨询委员会能源结构专委会(CEET)等战略研究和协调治理机构。积极联合相关国家共同制定并发布《多能智慧耦合能源系统》《多源固废能源化》等政策白皮书。

(四)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对接  

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国内国际标准比对分析,重点推动温室气体管理、碳足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清洁能源、节能等领域适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及时实现“应采尽采”。成体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外文版制定和宣传推广,通过产品与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海外工程等多种渠道扩大我国标准海外应用。

五、组织实施  

(一)坚持统筹协调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发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的统筹与技术协调作用,加强对各标准子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强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协同。建立完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络机制,通过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制定、联合归口等方式,共同推进跨行业跨领域标准的研制工作。发挥行业有关标准化协调推进组织的作用,在本行业内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

(二)强化任务落实  

各行业各领域要按照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加快推进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做好专业领域标准与基础通用标准、新制定标准与已发布标准的有效衔接。各地方、社会团体等加强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依法因地制宜、多点并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关键标准研究、制定、实施、国际交流等工作。

(三)加强宣贯实施  

广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普及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知识,提高公众绿色低碳标准化意识。适时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评估,及时总结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典型案例,推广先进经验做法。

]]> https://www.carbonhrss.com/7053.html/feed 0 2022年零碳园区应该怎么做?看这篇就够了 https://www.carbonhrss.com/6869.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869.html#respond Sun, 26 Feb 2023 08:45:51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869

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再次考验“中国速度”。我国于2020年9月明确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也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最重要、最广泛的空间载体。是作为先进要素高度集聚、创新活动蓬勃发展的产业活动主要的载体。

从国家层面看,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在具备碳排放评价工作基础的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中优先选择涉及碳排放重点行业或正在开展规划环评工作的产业园区,打造100个城市园区试点。

一场全国性的“双碳”大考摆在面前,如何建设零碳园区成了重中之重。今天,就来跟您聊聊“零碳园区”的方方面面。

零碳智慧园区概念内涵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园区、生态工业园区、低碳园区、低碳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零碳智慧园区等新概念、新模式不断出现。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相关概念认识持续深化,建设重点更加聚焦,标准愈发清晰。

零碳智慧园区是指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方位系统性融入碳中和理念,依托零碳操作系统,以精准化核算规划碳中和目标设定和实践路径,以泛在化感知全面监测碳元素生成和消减过程,以数字化手段整合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碳中和措施,以智慧化管理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实现园区内部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

零碳智慧园区的建设路径

关于规划

1、诊断规划:

对于现有园区的零碳化改造,需要针对现有产业结构,构建碳核算模型,进行全量碳数据汇总,确定零碳目标和线路图。

首先,对全园区碳排放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摸底,做好碳排放数据统计和核查等基础工作,深入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

其次,在园区碳排放统计和核查的基础上,推进“碳达峰”测算,科学估算碳达峰目标值和达峰期限。梳理出潜在的减排途径,并对不同减排途径的减排潜力、减排成本和减排效益等进行详细评估和测算。

最后,根据碳达峰目标值和测算结果,结合自身具备的能源转型、应用转型、数字化转型三大核心能力,科学选择碳中和路径,明确减排目标、重点任务、重点措施等事项,并制定分年度、分领域的详细减排时间表,形成精细化的碳排放控制计划和实施方案,以确保减排目标切实可行。

2、顶设先行:

对于新建园区,在园区定位、产业选择、空间布局等层面依据碳中和理念与数字融汇赋能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空间的愿景目标统筹规划,基于创新成长、绿色高效、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进行一体化的零碳智慧园区建设规划。

首先,根据诊断结果,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原则,研究制定园区碳排放碳达峰行动方案,按照“规划、建设、运营”的基本思路,参照零碳智慧园区蓝图有计划有安排地推进零碳智慧园区建设,完善园区零碳发展顶层设计。

其次,全面考虑零碳能源体系、零碳建筑体系和零碳交通体系的布局,因地制宜规划园区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地热等)区域,充分利用已有规划设计蓝图布局新能源发电以及能源存储转化系统,合理规划充电桩和新能源车位。

最后,充分发挥园区管委会的公共服务职能,强化零碳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多渠道统筹资源,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为园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关于建设

产业优化: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广普及碳应用,促进产业链优化,并结合实际情况设定产业优化方案,淘汰一批,改造一批,引进一批。

一方面,在原有园区产业基础上,鼓励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型产业集聚区。

另一方面,推动园区企业利用低碳设备、低碳技术及低碳材料进行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实现园区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此外,在招商过程中,避免引入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项目和企业进入园区,同时也加大对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引进力度,从源头上筑起绿色低碳发展屏障。

机制引导:

通过建立相关组织机制,创新碳排放激励机制等,完善园区低碳管理机制,并积极探索建立园区零碳建设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为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一方面,建立健全专项工作推进机制,制定相关督查考核办法,常态化开展阶段绩效评估,将低碳责任与成效明确到个人,对完成目标任务的责任主体予以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责任主体追究责任。

另一方面,鼓励园区企业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积极融入全国碳市场建设与运行。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税的协同配置,引导形成园区低碳发展长效机制。

零碳改造:

根据园区碳排放碳达峰行动方案,完善空间布局,加强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对园区用水、用电、用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低碳化、智能化改造。

一方面,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鼓励在建筑、生活设施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包括如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风光互补路灯、智能充电桩等。

另一方面,对园区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电器等基础设施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加强园区数字化改造,建设碳监测体系,建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统计监测平台,加强对园区工业、建筑、交通用电等基础数据统计,建立并完善企业碳排放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支撑园区管理者科学规划、精准部署。

关于运营

数字赋能:

通过智慧园区体系,对园区内水电、光伏、储能等各类能源数据进行全面管理及趋势分析,整合碳管理模块,建设零碳操作系统。

基于零碳操作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对采集数据进行聚类、清洗和分析,建立企业范围内的资源-能源平衡模型,并设定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统计分析、动态优化、预测预警、反馈控制等功能,实现企业能源信息化集中控制、设备节能精细化管理和能源系统化管理,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要素配置:

强化要素支撑,对接配置相关土地、机制、金融、技术、人力、数据等资源要素,建设包括园区企业、园区管理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分层次、多角度的监管体系,实现多元化、信息化监测模式。

建设能源与碳排放信息管理平台,积极推动与园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招商引资服务平台等互联互通,建立低碳企业库、低碳项目库、低碳人才库和政策工具库等专题数据库,加强企业碳排放统计监测及服务能力,实现对园区碳排放及用能的综合分析和实时监控,提升碳排放管理信息化水平。

零碳智慧园区沙龙

零碳园区是企业迫在眉睫的建设目标,但零碳工业园区的基础是要有零碳或者低碳的能源供应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关键是要有储能系统支撑,以及智能数字化技术的管理体系。目前,与零碳工业园区相关的技术已没有障碍,但商业模式仍未成熟,政策标准还存在较多空白。业界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标准,推进零碳工业园区落地。

概念看起来简单,但在现实中,由于工业园区的碳排放核算、碳足迹追踪等相应的标准规范尚未全国统一,多家零碳园区都只是得到第三方机构的认可。

零碳智慧园区呈现五大关键发展趋势

目前,智慧园区已在全国范围广泛铺开建设,成功标杆和成熟方案层出不穷,基于现有的园区数字化基础,贯彻碳中和理念、整合零碳应用已成为零碳智慧园区建设的主流方向。

在“双碳”背景下,零碳园区将呈现五大关键发展趋势:

1、环境演进:纲举目张,从政策单点布局到机制环境日益完备

2、生态演进:协力同心,从强约束推动到聚力共建共治共享

3、应用演进:利器善事,从简单工具包到场景深度实践方案

4、格局演进:百花齐放,从星火次第绽放到全面铺开排浪涌现

5、智慧演进:价值释放,从数据简单汇聚到深度赋能智慧应用

随着节能减排被纳入到对园区的要求,未来对“零碳园区”的打造势必会对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提出新的要求。就眼前而言,国内外缺乏明确的零碳园区定义和实施指南,往往仅关注二氧化碳排放,尚未建立碳计量、碳管理、零碳闭环的“全局观”。

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而零碳园区的打造显得至关重要。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工业园区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优化”,从而无限靠近“零碳”的极致的目标。

(关注“全球零碳伙伴”公众号,获取更多碳中和文章)

]]>
https://www.carbonhrss.com/6869.html/feed 0
建设双碳标准体系 实现双碳既定目标 https://www.carbonhrss.com/6772.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772.html#respond Sat, 11 Feb 2023 04:56:42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772

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相关部门印发的《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构建“双碳”标准体系的工作要求,以“双碳”工作对标准的全方位需求为导向,为构建全覆盖、多维度、多层次的“双碳”标准体系提供“路线图”。

一、标准体系建设是“双碳”工作的重要基础

标准作为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加快健全“双碳”标准体系,既是“双碳”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完善重点领域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实现标准化生态效益的具体任务。

标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强制性节能标准是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扩张,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技术依据。我国现有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112项,强制性能效标准75项,有力支撑了节能降碳减污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布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16项,实现年节能量77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48亿吨。

标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创新引领。标准在推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负碳技术等创新技术迭代升级、构建产业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行证”。以氢能产业为例,中国制定加氢站技术、设计、安全等系列标准,为加氢站建设运营提供重要技术依据。目前,国内依据相关标准建设和运营170余座加氢站,成为全球投入运营加氢站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标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国际协调的规则。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是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规则。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伦敦宣言》,承诺以国际标准更好支撑《巴黎协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联合国气候适应和韧性行动呼吁”等的实施。《欧盟绿色协定》明确提出,欧盟将利用其经济地位塑造国际标准,以实现环境和气候雄心。

近年来,我国在节能、碳排放管理、非化石能源利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等领域标准化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并在特高压输变电、智能电网、风电、光伏等方面实现国际标准引领。但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迫切需求相比,“双碳”标准体系的全面性、协调性、先进性都有待提升,标准与政策衔接、标准有效实施机制、标准国际化水平等还存在不足。《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夯实“双碳”基础共性标准,结合能效提升、传统能源清洁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负碳技术推广等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技术路径,系统布局碳减排和碳清除标准制修订任务,以标准为“双碳”市场化机制提供规则、指引,强化标准实施应用。

二、“双碳”标准体系全面覆盖未来“双碳”工作重点领域

《方案》充分考虑相关政策、技术和市场化机制的标准需求,提出包含基础共性、碳减排、碳清除、碳市场4个子体系的“双碳”标准体系框架,实现标准对“双碳”工作重点领域全面覆盖。标准体系支撑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农业、林草、金融、商务、公共机构等重点行业和部门推进工作,构建多维立体的标准体系架构。标准体系兼顾地区、园区、企业、产品等不同层次标准化对象的特点,协同布局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实现各层次各类型标准的协调配合。

《方案》中的基础共性标准子体系,主要包括术语、分类、碳信息披露等基础性标准,碳监测、核算方法与核查程序以及低碳评价等标准,为各行业“双碳”工作提供统一协调的标准支撑。

《方案》中的碳减排标准子体系主要包括节能降碳、非化石能源推广利用、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生产和服务过程温室气体减排、资源循环利用5个部分。碳减排标准为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供规范和引领,以标准引领产业低碳转型,促进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方案》中的碳清除标准子体系重点包括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直接空气碳捕集(DAC)3个部分。碳清除领域标准不仅为CCUS、DAC等前沿技术的推广使用提供标准支持,还为各领域的生态固碳提供技术指导,以标准先行带动碳中和前沿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

《方案》中的市场化机制标准子体系主要包括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3个部分。绿色金融产品、信用评级评估、统计共享、风险管理等绿色金融标准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碳交易程序、碳排放配额、信息披露、自愿减排交易等标准为各类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技术规则。生态产品调查监测、确权、评估、核算、交易等标准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技术保障。这些标准将在“双碳”市场化机制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规则和指引作用。

三、实施4项行动加快“双碳”标准体系建设

面对当前“双碳”工作对标准的迫切需求,《方案》提出实施4项重点行动,以加快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进程。

一是开展“双碳”标准强基行动。加快完善碳排放监测、数据管理、核算、核查、报告与评估、碳中和、信息披露、碳排放管理体系等碳达峰急需的基础通用标准,2023年前完成30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通过集中申报、集中立项,急需标准随时立项等有效措施,提速基础标准制定进程。结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及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等地区建立区域协同的标准实施机制,满足不同地区对实施“双碳”基础标准的特色需求。

二是开展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在用能产品和设备领域,加大制冷产品、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信息通信设备等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及测量检测评估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工业领域,结合节能低碳等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快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煤炭等重点行业能耗限额标准水平提升,形成更加先进的标准;在交通领域,推进车辆燃油经济性及电动车能效等标准制修订。同时,加速完善与强制性标准配套的推荐性节能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有效支撑能效能耗标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5年前完成100项能效能耗标准及配套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扩大标准覆盖面的同时,更加重视现有标准的更新升级和推荐性标准的衔接配套。推动能效“领跑者”和企标“领跑者”工作,为制定国际领跑的节能降碳标准奠定基础。加快建立能效能耗标准实施监测统计系统,加强标准实施与宣贯培训,鼓励重点区域提前实施更高的能耗限额标准,提升节能降碳标准的实施效果。

三是开展低碳前沿技术标准引领行动,2025年前完成30项减碳负碳等前沿低碳技术标准的制定。布局若干“双碳”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推动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制协同布局。通过开展“双碳”领域国家级标准验证点建设,提高标准的有效性。推动“双碳”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创建,培育技术、标准、产业联动的创新机制。优化标准供给二元结构,体现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协调协同。发挥团体标准的灵活性和及时性优势,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原创性、高质量生态碳汇、CCUS等碳清除前沿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相关标准,以标准先行带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

四是开展绿色低碳标准国际合作行动,联合更多相关方,扩大合作渠道,培育绿色低碳国际标准专家队伍,积极争取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绿色低碳领域相关技术机构秘书处和领导职务,加大节能、新能源、碳排放、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国际标准的实质性参与力度。更加重视绿色低碳标准成果的国际转化和自主创新技术的国际标准突破,2025年前提交30项绿色低碳生态国际标准提案,提升我国对国际“双碳”标准的贡献力。推进节能低碳国家标准及其外文版同步立项、同步制定、同步发布,提升我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四、进一步夯实“双碳”标准体系建设基础

在推进“双碳”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面对标准研究基础相对薄弱、人才队伍相对不足、国际形势复杂动荡等多种挑战,《方案》提出应加大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协调等工作保障力度,夯实“双碳”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一是更加重视“双碳”标准的技术研究,集中力量支持“双碳”基础通用标准相关技术方法研究、数据平台建设和应用工具开发,为“双碳”标准体系奠定坚实的科研基础。二是加快“双碳”标准化人才培养,主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复合型“双碳”标准化专家队伍,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升各相关方运用“双碳”标准的技术能力。三是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建设国际国内协调的“双碳”标准体系,推动碳核算、碳足迹、碳中和等先进适用国际标准在我国转化应用,支持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等国内标准的国际转化,积极分享我国在气候变化、绿色金融等方面的“双碳”标准化经验,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者:宿忠民 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举报/反馈

]]>
https://www.carbonhrss.com/6772.html/feed 0
双碳目标下关于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核算的现状梳理及思考| 龙志刚专栏 https://www.carbonhrss.com/6722.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722.html#respond Sat, 11 Feb 2023 04:21:48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722

原标题:双碳目标下关于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核算的现状梳理及思考| 龙志刚专栏

双碳目标下关于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核算的现状梳理及思考| 龙志刚专栏

作者:任小聪,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河南省交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任小聪|校核:王坤|审核:龙志刚

导读:碳排放统计核算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开展考核、谈判履约的重要依据。2022年12月,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建立碳排放监管体系,整合既有交通监测数据,建立交通运输能耗及碳排放数据统计分析体系,构建统一共享的交通运输碳排放监测平台。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核算现状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为我省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体系提供参考。

什么是碳排放核算

碳排放核算是测量工业活动向地球生物圈直接和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及其当量气体的措施,是指政府、企业或相关组织按照监测计划对碳排放相关参数实施数据收集、统计、记录,并将所有排放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累加的一系列活动。碳排放核算可以直接量化碳排放的数据,通过分析各环节碳排放的数据,找出潜在的减排环节和方式,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碳交易市场的运行至关重要。

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的特点

涉及环节多、周期长

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涵盖了固定源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排放,如公路设施、港口码头、机场等,以及移动源的各种交通运输装备的排放。各种排放源的碳排放链涉及环节多、周期长: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环节包括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环节,运输装备碳排放环节包括生产、运营、回收等,目前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主要集中在载运工具方面,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所产生的碳排放规模同样不容忽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养护阶段所需要的材料、燃料、能源、机具设备、运输车辆等的生产、运输、维修养护等过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据挪威科技大学研究团队测算,近年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碳排放量大约为公路交通运输碳排放量的10%-20%;相关测算表明2011-2019年我国港口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占全行业碳排放量7%。

监测难度大、数据获取困难

与工业、建筑等领域不同,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源具有空间分布点多、面广、移动性强等特点,因此,运用监测设备对排放气体进行直接监测成本高、难度大。同时,交通运输活动分为营运交通和非营运交通两类,运营交通车辆拥有主体一般为运输企业,非营运交通车辆多为私人拥有,交通工具拥有主体多元,涉及的管理部门多,与碳排放有关的数据分散于各个部门、企业和个人手中,搜集难度大。

碳排放核算关键问题及现状发展

(一)核算边界的确定

由于交通运输行业存在上述特点,清晰界定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核算边界是进行碳排放核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际国内关于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核算边界已有相关规定。

国际机构有关规定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规定,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核算边界为航空、道路、铁路、水路和其他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排放,并将国际航空和国际水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独进行核算。道路运输除了核算化石燃料和生物制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也将轮胎所产生的SF6排放纳入其中。国际能源署(IEA)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与IPCC一致,统计各国在本国领土境内运输货物或人员所使用的燃料和电力能耗,温室气体仅核算CO2的排放量。国际海运和国际航空的CO2排放量仅在全球水平上呈现,排除在各国交通运输排放的核算中。

小结:国际上关于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边界的规定从排放源来看,涵盖了移动源(运输装备)的排放,不包括固定源(交通基础设施)的排放;从空间范围来看,仅统计本国领土境内客货运输所产生的排放,不包括国际海运和国际航空的CO2排放量;从统计的温室气体类型来看,重点为CO2,同时还包括CH4、N2O、SF6等温室气体。

国内有关规定

政府层面

2011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规定交通运输核算边界为某一省(区、市)境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装备(移动源)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排放产生的CO2、CH4和N2O三类温室气体,不包括国际海运和国际航空。同时,明确交通运输泛指所有借助交通工具的客货运输活动,不仅包含运营交通,还包括大量的非运营交通,为了比较全面反映我国全社会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情况,需要对交通用能进行整合,包括对汽柴油消费量在部门间进行重新调整,以及国际航空和航海煤油和柴油消费量的单列。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规定的交通运输行业核算边界为本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CO2直接排放,电力和热力不纳入考虑,航空运输碳排放单独报送生态环境部,不计入本省(区、市)CO2排放总量。

企业层面

自2013年起,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相继发布了24个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指导企业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涉及交通运输行业的涵盖了中国民航企业和陆上交通运输企业。《中国民航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格式指南(试行)》要求企业上报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以及净购入使用电力及热力产生的间接CO2排放。《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要求陆上交通运输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须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尾气净化过程排放量、净购入电力隐含的排放量和净购入热力隐含的排放量。核算的温室气体种类为CO2、CH4和N2O。该文件适用范围包括公路旅客运输企业、道路运输企业、城市客运企业、公路维修与养护企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铁路运输企业以及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企业等陆上交通企业。

小结:国内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核算边界相关规定:从政府宏观统计角度,碳排放核算边界为移动源(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的化石燃料燃烧活动直接排放产生的CO2等温室气体,不包含使用电力、热力等间接排放;从交通运输企业碳排放核算角度,既包含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同时也包含净购入使用电力及热力产生的间接CO2排放。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实践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和实测法。其中,排放因子法是目前应用范围最为广泛、最为普遍的方法。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如下表所示:

上述三种方法中,碳排放监测具有数据动态连续、实时、准确等优势,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美国与欧盟使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对能源企业碳排放进行监测;2021年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对能源、钢铁、废弃物处理等五大重点行业、城市温室气体及区域温室气体进行试点监测。由于交通运输活动的碳排放源具有空间分布广、强移动性等特点,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碳排放监测技术的应用成本高、难度大,目前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现阶段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量测算方法主要为排放因子法,按照核算路径不同,分为“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两类。

“自上而下”法

根据权威部门(统计局、能源局等)发布的能源消耗数据,计算出每类燃料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将每种燃料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汇总即可得到全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公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Q为CO2排放总量;Hi为每种能源消耗的总量;δi为每种燃料的排放因子。

常见能源类型碳排放因子

“自上而下”法是IPCC最早提出的各行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运用该方法计算交通运输的碳排放量,数据容易获取,计算快捷,因此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用于核算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在能源统计时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划分,未剔除仓储和邮政业的能耗统计,而非运营车辆的能耗并未纳入统计范围,不能体现客运、货运及各种交通方式的细分的碳排放量。

为方便把非运营车辆的能耗纳入统计范围,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以下简称《编制指南》)中提出了基于能源统计年鉴中的能源平衡表的交通运输行业拆分方法,具体拆分比例如下表所示:

基于能源平衡表的交通运输行业能耗拆分比例表

以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0)给出的2019年河南省能源平衡表数据为例,通过查表,按照《编制指南》中交通行业拆分方法,得到2019年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汽油消耗量680万吨、柴油消耗量714万吨,结合汽柴油碳排放因子取值,2019年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汽柴油消耗产生的碳排放约为799万吨碳,即2931万吨二氧化碳。

“自下而上”法

以各类交通运输工具作为用能主体进行能耗统计,即根据各级统计机构发布的客货运周转量以及对应的排放因子,计算出交通运行阶段产生的碳排放总量,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Q为CO2排放总量;Si为第i种运输方式的客货运周转量;θi为第i种运输方式单位周转量排放因子。

“自下而上”法相较“自上而下”法,能够分别计算不同运输方式的碳排放量,统计分析不同运输方式的碳排放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但各种运输工具在不同工况及运输条件下的单位周转量能耗存在差异,实际计算时往往采用统一的值,在大范围计算时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同时周转量统计数据仅针对运营交通,私家车等非运营交通方式无法进行计算。

小结:目前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量的常用方法为排放因子法,其计算便捷,适用于大多数场景。但排放因子法极度依赖能源消耗和客货运周转量等统计数据,测算结果误差较大,且统计周期、应用场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排放端出发,通过对交通运输装备排放气体进行监测的实测法目前尚在探索和研究阶段。

思考与建议

交通系统是个复杂的巨系统,交通碳排放涉及多个领域、环节、行业和部门,交通领域碳排放计算需要社会各方的通力合作,为加快推进我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科学量化交通领域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出如下建议:

(一)尽快出台交通碳排放量化导则

目前我省尚缺乏交通领域碳排放计算的规范指导和统一标准,建议尽快研究出台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计算指导导则,明确计算边界、口径和数据源,全面统筹协调各市开展交通领域碳排放核算工作,各市根据指导办法开展本地区交通领域碳排放量计算。通过出台一套统一标准规范、科学有效的交通碳排放计算方法,指导各地市开展交通碳排放量化、评估、考核工作。

(二)搭建数据采集与集成平台

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所需数据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手中,数据获取是精准计算交通碳排放的关键。通过搭建交通碳排放数据采集与集成平台,厘清数据获取问题,汇聚交通碳排放相关多源数据流,为精准计算交通碳排放提供支撑。

(三)明确指标分解和减碳策略

在碳排放核算基础上,摸清我省“碳家底”,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现状碳排放情况,分解制定交通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及各类交通方式的减排指标。通过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交通载运工具用能结构、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应用等策略,有序开展交通减排行动。

结语

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实测水平,是做好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我国碳排放市场交易制度的关键环节。交通运输是一个巨系统,交通碳排放涉及多个领域、环节、行业和部门,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多、难度大,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测算在边界界定及方法论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我省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孙强,张晓梅,陈阳.碳排放核算问题研究[N].中国信息报,2021-10-28(07)

[2]李晓易,吴睿. 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核算边界和测算方法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34.

[3]杨飞,王嘉鑫,田红,周涛.我国公路交通网碳排放监测体系构建关键问题与应对思考[J]. 交通运输研究,2022,8(3):103-110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https://www.carbonhrss.com/6722.html/feed 0
双碳目标下关于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核算的现状梳理及思考|龙志刚专栏 https://www.carbonhrss.com/6641.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641.html#respond Thu, 02 Feb 2023 13:33:13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641

作者:任小聪,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河南省交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任小聪|校核:王坤|审核:龙志刚

导读:碳排放统计核算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开展考核、谈判履约的重要依据。2022年12月,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河南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建立碳排放监管体系,整合既有交通监测数据,建立交通运输能耗及碳排放数据统计分析体系,构建统一共享的交通运输碳排放监测平台。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核算现状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为我省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体系提供参考。

什么是碳排放核算

碳排放核算是测量工业活动向地球生物圈直接和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及其当量气体的措施,是指政府、企业或相关组织按照监测计划对碳排放相关参数实施数据收集、统计、记录,并将所有排放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累加的一系列活动。碳排放核算可以直接量化碳排放的数据,通过分析各环节碳排放的数据,找出潜在的减排环节和方式,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碳交易市场的运行至关重要。

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的特点

涉及环节多、周期长

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涵盖了固定源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排放,如公路设施、港口码头、机场等,以及移动源的各种交通运输装备的排放。各种排放源的碳排放链涉及环节多、周期长:交通基础设施碳排放环节包括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环节,运输装备碳排放环节包括生产、运营、回收等,目前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主要集中在载运工具方面,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所产生的碳排放规模同样不容忽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养护阶段所需要的材料、燃料、能源、机具设备、运输车辆等的生产、运输、维修养护等过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据挪威科技大学研究团队测算,近年来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碳排放量大约为公路交通运输碳排放量的10%-20%;相关测算表明2011-2019年我国港口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占全行业碳排放量7%。

监测难度大、数据获取困难

与工业、建筑等领域不同,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源具有空间分布点多、面广、移动性强等特点,因此,运用监测设备对排放气体进行直接监测成本高、难度大。同时,交通运输活动分为营运交通和非营运交通两类,运营交通车辆拥有主体一般为运输企业,非营运交通车辆多为私人拥有,交通工具拥有主体多元,涉及的管理部门多,与碳排放有关的数据分散于各个部门、企业和个人手中,搜集难度大。

碳排放核算关键问题及现状发展

(一)核算边界的确定

由于交通运输行业存在上述特点,清晰界定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核算边界是进行碳排放核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际国内关于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核算边界已有相关规定。

国际机构有关规定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规定,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核算边界为航空、道路、铁路、水路和其他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排放,并将国际航空和国际水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独进行核算。道路运输除了核算化石燃料和生物制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也将轮胎所产生的SF6排放纳入其中。国际能源署(IEA)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与IPCC一致,统计各国在本国领土境内运输货物或人员所使用的燃料和电力能耗,温室气体仅核算CO2的排放量。国际海运和国际航空的CO2排放量仅在全球水平上呈现,排除在各国交通运输排放的核算中。

小结:国际上关于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边界的规定从排放源来看,涵盖了移动源(运输装备)的排放,不包括固定源(交通基础设施)的排放;从空间范围来看,仅统计本国领土境内客货运输所产生的排放,不包括国际海运和国际航空的CO2排放量;从统计的温室气体类型来看,重点为CO2,同时还包括CH4、N2O、SF6等温室气体。

国内有关规定

政府层面

2011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规定交通运输核算边界为某一省(区、市)境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装备(移动源)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排放产生的CO2、CH4和N2O三类温室气体,不包括国际海运和国际航空。同时,明确交通运输泛指所有借助交通工具的客货运输活动,不仅包含运营交通,还包括大量的非运营交通,为了比较全面反映我国全社会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情况,需要对交通用能进行整合,包括对汽柴油消费量在部门间进行重新调整,以及国际航空和航海煤油和柴油消费量的单列。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规定的交通运输行业核算边界为本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CO2直接排放,电力和热力不纳入考虑,航空运输碳排放单独报送生态环境部,不计入本省(区、市)CO2排放总量。

企业层面

自2013年起,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相继发布了24个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指导企业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涉及交通运输行业的涵盖了中国民航企业和陆上交通运输企业。《中国民航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格式指南(试行)》要求企业上报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以及净购入使用电力及热力产生的间接CO2排放。《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要求陆上交通运输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须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尾气净化过程排放量、净购入电力隐含的排放量和净购入热力隐含的排放量。核算的温室气体种类为CO2、CH4和N2O。该文件适用范围包括公路旅客运输企业、道路运输企业、城市客运企业、公路维修与养护企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铁路运输企业以及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企业等陆上交通企业。

小结:国内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核算边界相关规定:从政府宏观统计角度,碳排放核算边界为移动源(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的化石燃料燃烧活动直接排放产生的CO2等温室气体,不包含使用电力、热力等间接排放;从交通运输企业碳排放核算角度,既包含固定或移动燃烧设备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同时也包含净购入使用电力及热力产生的间接CO2排放。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实践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和实测法。其中,排放因子法是目前应用范围最为广泛、最为普遍的方法。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如下表所示:

上述三种方法中,碳排放监测具有数据动态连续、实时、准确等优势,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美国与欧盟使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对能源企业碳排放进行监测;2021年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对能源、钢铁、废弃物处理等五大重点行业、城市温室气体及区域温室气体进行试点监测。由于交通运输活动的碳排放源具有空间分布广、强移动性等特点,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碳排放监测技术的应用成本高、难度大,目前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现阶段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量测算方法主要为排放因子法,按照核算路径不同,分为“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两类。

“自上而下”法

根据权威部门(统计局、能源局等)发布的能源消耗数据,计算出每类燃料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将每种燃料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汇总即可得到全行业碳排放量,计算方公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Q为CO2排放总量;Hi为每种能源消耗的总量;δi为每种燃料的排放因子。

常见能源类型碳排放因子

“自上而下”法是IPCC最早提出的各行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运用该方法计算交通运输的碳排放量,数据容易获取,计算快捷,因此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用于核算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在能源统计时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划分,未剔除仓储和邮政业的能耗统计,而非运营车辆的能耗并未纳入统计范围,不能体现客运、货运及各种交通方式的细分的碳排放量。

为方便把非运营车辆的能耗纳入统计范围,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以下简称《编制指南》)中提出了基于能源统计年鉴中的能源平衡表的交通运输行业拆分方法,具体拆分比例如下表所示:

基于能源平衡表的交通运输行业能耗拆分比例表

以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0)给出的2019年河南省能源平衡表数据为例,通过查表,按照《编制指南》中交通行业拆分方法,得到2019年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汽油消耗量680万吨、柴油消耗量714万吨,结合汽柴油碳排放因子取值,2019年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汽柴油消耗产生的碳排放约为799万吨碳,即2931万吨二氧化碳。

“自下而上”法

以各类交通运输工具作为用能主体进行能耗统计,即根据各级统计机构发布的客货运周转量以及对应的排放因子,计算出交通运行阶段产生的碳排放总量,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

其中:Q为CO2排放总量;Si为第i种运输方式的客货运周转量;θi为第i种运输方式单位周转量排放因子。

“自下而上”法相较“自上而下”法,能够分别计算不同运输方式的碳排放量,统计分析不同运输方式的碳排放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但各种运输工具在不同工况及运输条件下的单位周转量能耗存在差异,实际计算时往往采用统一的值,在大范围计算时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同时周转量统计数据仅针对运营交通,私家车等非运营交通方式无法进行计算。

小结:目前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量的常用方法为排放因子法,其计算便捷,适用于大多数场景。但排放因子法极度依赖能源消耗和客货运周转量等统计数据,测算结果误差较大,且统计周期、应用场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排放端出发,通过对交通运输装备排放气体进行监测的实测法目前尚在探索和研究阶段。

思考与建议

交通系统是个复杂的巨系统,交通碳排放涉及多个领域、环节、行业和部门,交通领域碳排放计算需要社会各方的通力合作,为加快推进我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科学量化交通领域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出如下建议:

(一)尽快出台交通碳排放量化导则

目前我省尚缺乏交通领域碳排放计算的规范指导和统一标准,建议尽快研究出台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计算指导导则,明确计算边界、口径和数据源,全面统筹协调各市开展交通领域碳排放核算工作,各市根据指导办法开展本地区交通领域碳排放量计算。通过出台一套统一标准规范、科学有效的交通碳排放计算方法,指导各地市开展交通碳排放量化、评估、考核工作。

(二)搭建数据采集与集成平台

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所需数据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手中,数据获取是精准计算交通碳排放的关键。通过搭建交通碳排放数据采集与集成平台,厘清数据获取问题,汇聚交通碳排放相关多源数据流,为精准计算交通碳排放提供支撑。

(三)明确指标分解和减碳策略

在碳排放核算基础上,摸清我省“碳家底”,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现状碳排放情况,分解制定交通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及各类交通方式的减排指标。通过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交通载运工具用能结构、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应用等策略,有序开展交通减排行动。

结语

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实测水平,是做好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我国碳排放市场交易制度的关键环节。交通运输是一个巨系统,交通碳排放涉及多个领域、环节、行业和部门,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多、难度大,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测算在边界界定及方法论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我省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核算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孙强,张晓梅,陈阳.碳排放核算问题研究[N].中国信息报,2021-10-28(07)

[2]李晓易,吴睿. 交通运输温室气体核算边界和测算方法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22.034.

[3]杨飞,王嘉鑫,田红,周涛.我国公路交通网碳排放监测体系构建关键问题与应对思考[J]. 交通运输研究,2022,8(3):103-110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举报/反馈

]]>
https://www.carbonhrss.com/6641.html/feed 0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 https://www.carbonhrss.com/5943.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5943.html#respond Thu, 17 Nov 2022 22:15:31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5943.html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

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

着力推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

厦门市积极探索

建设领域减碳路径

开展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试点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近日,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厦门市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试点的通知》(闽建科函〔2022〕51号)厦门市共有10个项目列入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试点

试点目标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选择各种类型包括公共建筑、住宅及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筑工地等开展绿色低碳试点,重点对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过程、使用维护管理等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摸清碳排放量现状,明确碳排放测算方法,鼓励探索采取减碳降碳措施,为推动城乡建设领域各类建设项目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试点任务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01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测算碳排放量

围绕公共建筑、住宅及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筑工地等类型项目开展碳排放测算。

推动项目减碳降碳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02

围绕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优化用能结构等方面采取减碳降碳实质性措施,实现碳排放强度稳定下降,同时合理测算减碳量与增量投资的关系。

试点项目清单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试点项目简介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象屿集团大厦项目

项目位于厦门市湖里区港中路与屿南四路交叉口东南侧,总建筑面积97714.35㎡,总占地面积为约17497.28㎡,工程造价41562.39万元。试点内容为施工过程碳排放测算,包括项目整体测算、不同时期分部分项工程、措施项目、工地常住人员生活办公的排放量测算、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减碳量测算及增量成本分析。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珩边居住区保障性安居工程-1317D05及1317D06地块

项目位于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蔡厝社区,占地面积58895.32㎡,建筑面积234315.37㎡,工程总投资7.39亿。试点内容为施工过程碳排放测算,探索项目中常用建筑材料的碳排放,研究开展增量成本分析。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特房樾熙湾装配式装修项目

项目位于厦门市同安区环东海域新城,滨海西大道东侧,总用地面积21551.53㎡,总建筑面积90500㎡,为厦门首个装配式住宅精装修项目。项目四栋高层住宅(1#、2-1#、5-1#、6-1#)均采用装配式装修,主要采用了装配式墙面、装配式吊顶、干法施工楼地面,机电设备和室内装修一体化等装配式建造方式。试点内容为装配式装修阶段的碳排放测算,探索装配式装修与传统装修的碳排放量比较分析,研究装配式装修可能的成本增量分析。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厦门市湖里区政府办公楼绿色低碳改造项目

项目位于湖里区枋湖南路161号,总建筑面积为61007.70㎡,地上11层,地下1层。试点内容为公共建筑使用维护管理阶段碳排放测算与减碳运行,包括搭建一体化碳监测管控平台、增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绿色低碳改造、使用维护阶段碳核算等。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厦门丨开展绿色低碳试点建设 探索建设领域减碳路径-碳中和人才平台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南方技术基地一期项目

项目位于厦门市环东海域新城片区滨海西大道与天马路交叉口东南侧。用地面积63056㎡,总建筑面积122798㎡,工程建设总投资67822.32万元。试点内容为施工过程碳排放测算,包括对建造过程所需的挖掘机、起重机、施工电梯、塔吊等大型机械进行碳排放测算,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新材料等多种方式减少碳排放。

来源丨厦门市建设局

 

]]> https://www.carbonhrss.com/5943.html/feed 0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 https://www.carbonhrss.com/5722.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5722.html#respond Wed, 09 Nov 2022 06:27:49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5722.html 监测法基于排放源实测基础数据,汇总得到相关碳排放量。这里又包括两种实测方法,即现场测量和非现场测量。现场测量一般是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CEMS)中搭载碳排放监测模块,通过连续监测浓度和流速直接测量其排放量;非现场测量是通过采集样品送到有关监测部门,利用专门的检测设备和技术进行定量分析。二者相比,由于非现场实测时采样气体会发生吸附反映、解离等问题,现场测量的准确性要明显高于非现场测量。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国家政策

 

1、《“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 》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 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更加成熟定型,高质量监测网络更 加完善,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与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监测评价制度不断健全,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得到有效保证,新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2、《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2020 ~ 2035年,生态环境监测将在全面深化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向生态状况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拓展,构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估体系。

监测指标从常规理化指标向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生态指标拓展,从浓度监测、通量监测向成因机理解析拓展;监测点位从均质化、规模化扩张向差异化、综合化布局转变;监测领域从陆地向海洋、从地上向地下、从水里向岸上、从城镇向农村、从全国向全球拓展。

监测手段从传统手工监测向天地一体、自动智能、科学精细、集成联动的方向发展;监测业务从现状监测向预测预报和风险评估拓展、从环境质量评价向生态健康评价拓展。

3、《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到2022年底,通过开展重点行业、城市、区域三个层面的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形成业务化运行模式,总结经验做法,发挥示范效应,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省市政策

 

1、《“十四五”山西省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加 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监测能力建设。按照 国家负责统一规范和联网、地方负责建设和运维的模式,在全省 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

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开展细颗粒物与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协同监测,以交通、工业园区和排污单位为重点开展污染源专项监测,实现多污染物协同监测和污染源专项监测双轮驱动,组建和完善全省协同控制监测网络,全力发挥监测支撑保障作用。

 

2、《安徽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逐步构建涵盖各类要素、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完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强化监测质量监督管理,不断推进监测数据智慧应用。

深化空气质量监测,加强协同控制监测,强化污染监控监测,提升预报预警能力,优化水环境质量监测,拓展水污染溯源监测,完善水生态监测评价,优化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探索开展新污染物监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3、《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健全空气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降尘、酸雨、硫酸盐速率等监测点位;11个设区市和雄安新区开展非甲烷总烃(NMHC)实时监测,加快推进PM2.5和O3协同控制监测。

按照生态环境部建设要求进一步推进我省PM2.5和O3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在重点区域主要干道设立路边空气质量监测站,开展PM2.5、NMHC、氮氧化物和交通流量一体化监测,逐步实现多污染物协同监测和污染源专项监测双轮驱动,全力发挥监测支撑保障作用。

 

4、《黑龙江省“十四五”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方案》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突出重点区域和城市,大气污染较重、V0Cs排放强度大的城市,优先建设和完善V0Cs监测网络,加快开展PM2.5与V0Cs组分协同监测。同时,突出重点监测指标,O3超标城市加强O3前体物的监测,污染源专项监测强化特征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监测。

 

5、《湖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建立健全覆盖全部监测活动的质量监 督体系,统一规范覆盖全部管控指标的监测标准体系,强化重点领域量值溯源能力。统一整合优化点位设置、监测分析方法、评 价技术规范,强化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测数 据质量责任体系,强化诚信监测理念。

 

6、《吉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征求意见稿)》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到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趋于完善,基本实现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环境监测质量监督管理能力持续提高,预警预报与应急监测能力全面加强。

各级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基本实现信息共享、及时公开,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基础装备及人员业务素质显著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系统提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基本形成。

 

7、《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依法要求安装使用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排污单位应当保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自行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的校验比对,及时记录、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监测数据完整有效。

8、《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监测网络精细智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延伸覆盖地下水、温室气体、生态、农业农村等领域,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自动监测能力显著提升,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初步形成,建设天地一体化、实时、精准的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精准支撑环境质量预报预警、追因溯源与风险防控。

9、《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完善涵盖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温室气体、噪声、生物、辐射等环境要素,覆盖农用地、建设用地,覆盖城市、乡村和园区等区域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建成覆盖典型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和重要水体等重要环境功能区的生态监测网络;完善包括固定源、移动源和面源的污染源监测网络。

10、《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监测能力现代化实施意见和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到2025年,基本建成环境质量、生态质量和污染源监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智慧感知监测网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基本形成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有效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显著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明显提高对全省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服务水平。

11、《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打造生态环境监测强能力。生态环境监测能力达到“西部领 先、全国一流”。围绕“两站三线”重点工作,带动全市监测系统能力提档升级。市级监测中心 夯实监测领域、质控全过程的核心能力,突出区域环境监测与创 新中心监测,推进市级辐射监测实验室建设,打造国家区域辐射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心。

12、《湖南省关于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增设园区边界站监控重点污染物排放,推动重点工 业园区、产业集群建立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监测体系。加强对城乡黑臭水体、 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入河排污口、农村面源的监测,强化高架源、涉挥 发性有机物排放、涉工业窑炉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推动涉重金属排污单位开 展镉、铊、锑等特征指标自行监测。逐步推进温室气体监测。生态环境部门按 照测管协同和“双随机”原则加强执法监测。

多省发布碳监测政策,记得收藏!-碳中和人才平台

来源:中国环境等;

 

]]>
https://www.carbonhrss.com/5722.html/feed 0
七部委:建立绿电碳排放抵消机制! https://www.carbonhrss.com/5219.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5219.html#respond Sun, 28 Aug 2022 17:42:53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5219.html
导 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计划》指出,鼓励企业积极使用绿色电力。推动畅通绿色电力采购渠道、建立绿色电力碳排放抵消机制,鼓励企业积极购买绿色电力。强化企业主动消费绿色电力的意识,鼓励通过自建拉专线或双边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方式提高绿色电能使用水平,逐步提升绿色电力在整体能源消耗中的占比。
计划提出到2025年,单位信息流量综合能耗比“十三五”期末下降20%,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十三五”期末下降15%,遴选推广30个信息通信行业赋能全社会降碳的典型应用场景。

关于印发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工信部联通信〔2022〕1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发展改革委、 财政厅(局)、 生态环境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局)、国资委、能源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行业协会:
  现将《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务院国资委
国家能源局
2022年8月22日
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5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决策部署,紧密衔接《“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推动“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赋能全社会节能减排促达峰,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保障,着力推进重点设施能效水平和行业绿色用能水平提升,着力推进行业赋能全社会节能降碳技术供给能力和行业绿色低碳监测管理能力提升,全面系统提高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基本原则

——统筹发展。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全面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循序渐进、安全有序推进行业节能减排降碳,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挥数字技术对节能减排的助推器作用,赋能全社会节能降碳。
——目标导向。把助力国家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总体指引,遵循产业和技术发展客观规律,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制定目标和行动方案,务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创新引领。将创新作为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全面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引领网络架构绿色转型和重点设施能效提升,推动行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协同联动。下好绿色低碳发展“一盘棋”,加强信息通信行业内、行业间深度协同,深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联动,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整体合力。
——双轮驱动。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断完善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增强绿色低碳的数字技术和产品高质量供给能力。
——开放合作。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国际交流,积极推动国内外科技、产业及投融资合作和成果分享,在对话交流中互学互鉴有益经验和成功实践。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管理机制基本完善,节能减排取得重点突破,行业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能力明显增强,单位信息流量综合能耗比“十三五”期末下降20%,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十三五”期末下降15%,遴选推广30个信息通信行业赋能全社会降碳的典型应用场景。
展望2030年,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整体能效全球领先,绿色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四)实施路径

准确把握“十四五”碳达峰关键期,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瞄准“优布局、抓重点、促协同、强赋能、统管理”五大方向确立实施路径,在行业现有绿色发展能力基础上,优化绿色发展总体布局、聚焦三类重点设施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强化行业赋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供给能力、加强行业绿色发展统筹管理,将行业整体能效和绿色用能水平提高引向深入,全面推进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二、优化绿色发展总体布局

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深化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和架构优化,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升基础设施能效和绿色能源使用水平,加快形成布局完善、适度超前、架构先进、能效优化的信息基础设施。

行动1:优化基础设施体系架构

统筹信息基础设施集约部署。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区域布局,探索建立区域统筹协作、市场一体化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提高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利用效率。在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中融入绿色低碳要求,推动能耗监测与信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部署。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与国土空间、城乡建设、电力设施等规划有效衔接。
打造绿色低碳信息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网络全光化,鼓励采用新型超低损耗光纤,规模部署200G/400G光传输系统和1T以上大容量低功耗网络设备,引导100G及以上光传输系统向城域网下沉,减少光电转换能耗。推进网络架构优化,精简网络层级和网络设备节点数量,逐步形成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扁平化、云网融合、云边端协同的网络架构和算力设施体系,推动实现异构云集中管理和协同共享。推动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规模应用,提高网络和算力资源智能调度能力。

行动2:强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深入推进通信网络设施共建共享。加强统筹协调,持续开展5G接入网共建共享,深入推进管道、杆路、光缆、机房、室分等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维,充分利用已有各类资源,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降低能源及资源消耗。到2025年,新建5G基站站址共享率不低于80%。
全面开展与社会资源共建共享。加强跨行业沟通合作,促进与市政、交通、公安、电力等领域在管孔、杆塔、站址、机房等资源的双向开放共享,鼓励在有条件区域规模部署室外一体化机柜、智慧灯杆等资源共享性载体,提高资源集约利用。

行动3:提升基础设施整体能效

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绿色化水平。推进企业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和设备,鼓励应用《国家通信业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的节能技术产品。加快业务平台和信息技术系统云化,建设完善数字化运营平台,提升各类设施能耗精准化、智能化管控水平。优化跨层级跨地区业务处理流程,提升各类设施运行维护效率。
加快高耗能老旧设施绿色升级。鼓励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种技术手段实施网络设施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升级。完善高能耗、低能效网络设备管理,重点针对技术相对落后、能耗较高的老旧网络设备和效率低的电源、电池、空调等基础设施产品,有序开展退网,逐步形成科学完备的老旧设备回收、处理及循环利用体系。

行动4:提高行业绿色用能水平

鼓励企业积极使用绿色电力。推动畅通绿色电力采购渠道、建立绿色电力碳排放抵消机制,鼓励企业积极购买绿色电力。强化企业主动消费绿色电力的意识,鼓励通过自建拉专线或双边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方式提高绿色电能使用水平,逐步提升绿色电力在整体能源消耗中的占比。
加大绿色能源推广使用。鼓励企业在自有场所建设绿色能源设施,与绿色能源方案提供方合作就近消纳。有序推广锂电池使用,探索氢燃料电池等应用,推进新型储能技术与供配电技术的融合应用。支持智能光伏在信息通信领域示范应用。试点打造一批使用绿色能源的案例。

三、加快重点设施绿色升级

聚焦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三类重点设施,以全方位全过程的集约化布局、高效化设计、绿色化建设、低碳化技术、智能化运维为手段,加快实现重点设施绿色低碳发展。

行动5: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推动绿色集约化布局。加强数据中心统筹布局,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梯次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省内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鼓励一线城市周边地区承接城市外溢需求,建设热数据聚集区。引导承载高时延业务的数据中心优先向气候适宜、可再生能源富集的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部署。加快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建设绿色集约型数据中心,加快“老旧小散”存量数据中心资源整合和节能改造。到2025年,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降到1.3以下。
加大先进节能节水技术应用。强化绿色设计,加快自然冷源、近端制冷、液冷等制冷节能技术应用,鼓励采用预制模块化机房及高密度、虚拟化等高效IT系统方案,推广高压直流供电、高效交流不间断电源、集成式电力模块等技术和产品,发展智能化能源管控系统。根据自然气候条件差异,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节能技术。鼓励加强面向代码的软件能耗优化,提高算法效率,挖掘业务层降碳潜力。鼓励优化减配冗余设施,自建余热、冷却水回收设施,加快应用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和装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健全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提高IT设施能效水平。积极应用液冷型、高温型IT设备,提高数据中心IT设备能效。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将IT设备的风扇、电源等运行情况及中央处理器(CPU)、存储等资源利用情况纳入监控和管理范围,实现IT全节点与数据中心联动节能。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创新计费模式,开发客户IT能效评估、诊断和能效提升服务,引导用户提升IT能效水平。

行动6:促进通信基站能效提升

推动基站主设备节能技术应用推广。推进硬件节能技术应用,采用高制程芯片、利用氮化镓功放等提升设备整体能效。逐步引入液体冷却、自然冷源等新型散热技术。加强智能符号静默、通道静默等软件节能技术在5G网络中的应用。推广集中化无线接入网架构,进一步节省基站机房、电源、空调等配套需求。到2025年,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
提升基站配套设施能效水平。推广室外型小型智能化电源系统在基站的应用。结合市电情况优化备电蓄电池配置,加强应用差异化备电,推广市电削峰填谷、电力需求实时响应等节能措施。加大空调节能管控技术应用,提升空调运行状态精准调节能力。
推动基站节能监测及效果评估。引导企业建设完善基站能耗监测管理平台,对基站设备和基站总能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统计和分析。完善基站设备能效评估体系,探索制定主设备、供电设备等不同层级基站设备能效评估方法,适时组织第三方机构积极开展基站能效评估测试。

行动7:推动通信机房绿色改造

加快核心机房绿色低碳化重构。推进传统通信机房数据中心化改造,优化机房气流组织,缩短送风距离,加快推广机房冷热通道隔离、微模块、整机柜服务器、余热回收利用等技术。在满足业务安全需求下,加快推广不同供电保障等级的节能技术方案。推动机房通信主设备能效在线测试及更新换代。到2025年,改建核心机房PUE降到1.5以下。
加速接入和汇聚机房绿色化改造。推进机房设备和系统使用高压直流、高效交流不间断电源等供电方案,减少电能转换环节,提高系统能效及资源利用率。加大推广机房机柜一体化集成技术,以及新风、热交换和热管技术等自然冷源利用技术。积极开展机房能效实时监测管理。结合业务需求,充分利用接入及汇聚机房资源,统筹布局边缘数据中心和边缘节点。

四、完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引导力,协同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供给能力提升,完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加快形成以管理制度为引领、以绿色采购为关键、以评估认证为抓手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格局。

行动8:引导绿色化生产和采购

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制造。支持设备供应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实现源头节能,为开展设备层减排奠定基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协同开展绿色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探索建立信息通信设备及终端产品能效标准体系和开展能效等级评估,引导设备供应企业提供绿色低碳产品和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绿色采购制度。支持企业在采购中加大对网络设备、IT设备、电源设备及空调等设施的用能效率、绿色制造工艺、使用寿命等要求,引导设备供应企业加大绿色技术产品的研发与供给,降低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水平。鼓励企业在采购中强化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引导设备供应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意识和能力。引导行业开展绿色低碳技术产品评测,鼓励企业依据评测优先采购,引导供应链绿色生产,支撑网络绿色低碳运营。

行动9: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推动各环节绿色包装循环再利用。支持企业逐步推行统一的绿色包装材料,加大环保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的应用。鼓励运输过程中集约化包装,推行集合包装代替独立包装,避免消费过程中过度包装。
提高废旧信息通信设备回收利用水平。支持企业加强网络主设备、配套等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励包括终端在内的各类设备以旧换新和售后回收,支持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分级分类处置竞拍。鼓励企业在通信基站备电等领域有序推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提升全过程安全管理能力。在设备报废处置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数据销毁处理,防范数据泄露。

五、赋能全社会降碳促达峰

以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需求为导向,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居民低碳环保生活和城乡绿色智慧发展等领域为重点,加快提升数字技术与垂直行业应用深度融合的服务供给能力,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行动10:赋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强化工业节能降碳供给能力。鼓励信息通信企业加强与工业企业产业合作和供需对接,加大工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技术和服务供给力度。推动重点用能设备、工序等数字化改造和上云用云。培育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工业能效管理中的应用,打造数字化赋能工业能效管理解决方案资源库。推广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以能效管理为对象的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融合创新模式。
助力重点行业绿色化转型。鼓励信息通信企业积极配合电网企业推进配电网智能化升级,打造5G智能电网,推广5G SA切片智能分布式配电、5G基站削峰填谷供电等绿色低碳应用。支持企业赋能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行业,加快物联感知+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打造能耗云平台,助力行业用能安全和精细化管理。鼓励企业在农业大棚管理、粮食仓储等场景深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降低农业生产能耗。到2025年,面向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挖掘推广10个典型应用场景。

行动11:赋能居民低碳环保生活

强化公共服务绿色低碳供给能力。鼓励信息通信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5G、北斗、车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交通路网等设施进一步深度融合,提升出行效率。鼓励企业探索试点低碳零碳配送站试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推广最优减塑、减包材配送方案。
助力打造居民绿色生活方式。鼓励信息通信企业推广线上会议、线上办公、线上医疗、信息消费等应用,减少出行带来的碳排放。以平台、APP等为依托,设计绿色消费宣传、绿色积分兑换等产品应用。鼓励企业向居民提供生活废旧物品回收优惠、回馈、交易等多元化服务,引导居民绿色消费。到2025年,面向居民低碳环保生活挖掘推广10个典型应用场景。

行动12:赋能城乡绿色智慧发展

增强城乡节能降碳供给能力。鼓励信息通信企业积极参与城乡碳足迹感知等技术方案提供,助力实现对区域碳排放的监测和服务。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城乡节能减排等领域应用,实现城乡碳排放、碳消除与城乡发展的多元路径推演,为城乡节能减排提供决策支撑。
助力城乡绿色智慧发展。鼓励信息通信企业赋能城乡环境监测治理,基于智能物联网设施,实现环境数据动态感知与实时监测,支持城乡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决策。面向基层社区打造智慧服务微型综合体,参与零碳智慧建筑建设。面向城乡垃圾、废物利用等环节开发绿色节能系统,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5年,面向城乡绿色智慧发展挖掘推广10个典型应用场景。

六、加强绿色发展统筹管理

准确把握行业绿色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企业绿色发展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行业绿色发展的管理机制和手段,提升行业绿色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行动13:健全绿色低碳管理机制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强化绿色发展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建立企业绿色信用等级评定机制,开展绿色企业评价,发布行业年度绿色发展报告。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
增强企业绿色发展制度保障。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机制,确立主要负责人领导责任制,设置绿色低碳发展管理部门。鼓励龙头企业创新碳排放管理机制,设立绿色发展专项资金,为绿色电力采购、重点设施节能改造等重要活动提供资金保障。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绿色生产、绿色采购、绿色办公、节能改造等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编制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发布。

行动14:建设绿色低碳管理平台

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管理平台。鼓励企业面向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办公用房等主要用能设备设施,建立完善覆盖建设、运营、服务等各环节的能耗和碳排放管理平台。汇聚电、水、油、气等各类能源资源消耗数据,实现设备、机房、业务、区域等多维度能耗和排放分析,形成全流程能耗和碳排放管理体系。强化能源消耗、碳排放数据的规范性有效性,增强企业在运行成本控制、环保效益提高、能源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数据分析能力。
探索建立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管理平台。建设涵盖信息通信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社会赋能等信息的行业管理平台。推进企业与行业碳管理大数据平台对接,提升数据信息的统计、监测、分析和核查水平。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厂商设备在网运行时间、碳排放等数据采集分析,促进设备供应企业加速节能降碳技术迭代创新。

行动15:提升行业绿色创新能力

加快绿色技术攻关和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重点难点,积极开展行业低碳零碳技术创新及转化应用。鼓励龙头企业以绿色低碳发展需求拉动上下游加强产品质量、绿色标准等合作对接,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和技术转化。探索建立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联盟,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学术交流,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围绕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开展创新创业。做好行业绿色关键核心及基础共性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储备和风险预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信息通信行业共建共享、节能减碳技术、碳核算、低碳评价、重点设施和设备能效、数字化赋能降碳等绿色低碳标准,加大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供给,健全完善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强化先进适用标准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实施,推动建立绿色低碳标准采信机制,依据标准开展碳排放核算和低碳评价。到2025年,制定信息通信领域3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
激发市场主体绿色创新活力。鼓励企业在基础设施能效提升、绿色技术研发、绿色发展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推广和提升全行业能效水平。支持科技型服务型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加强绿色低碳设计、低碳技术验证、碳排放碳足迹核算、绿色诊断以及低碳化、数字化转型、技术转移合作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供给能力。适时举办绿色创新大赛等活动,推广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案例。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探索设立信息通信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议事协调机制,负责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统筹协调和重大问题决策。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沟通协调,推进跨部门工作统筹部署。建立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对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提出政策意见建议。
(二)强化考核评估。加强对企业绿色发展制度、碳管理平台系统建设、绿色采购等绿色发展管理体系的综合考核评价。明确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指标统计周期,完善企业数据采集报送机制,强化对相关指标的考核评估,及时跟踪行业重点设施的PUE值、节能改造进展等情况。
(三)加大政策支持。积极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纳入工业绿色发展指导目录以及转型金融支持范围。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推动金融机构为绿色企业和项目提供多样化投融资支持。推动加大绿电供给,研究企业绿色能源使用量与碳排放量间的扣减办法。
(四)加快人才培养。鼓励高等、职业院校信息通信相关专业设立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方向和课题,加强学科教育交叉融合,培养绿色终端设备、绿色网络、绿色软件和平台、绿色发展管理等全链条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建绿色发展实验室、人才实训基地,联合培养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智库、第三方机构作用,培养一批碳排放相关人才。利用各类引才引智计划,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
(五)加强宣传引导。强化信息通信行业赋能全社会绿色转型作用的宣传,提高地方、企业和公众对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认可度。开展绿色发展制度与政策、绿色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科普宣传,营造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良好氛围。通过节能降碳优秀案例、最佳实践等的发布,提升先进成果在行业内外的示范效应。开展跨行业对接赋能活动,拓展绿色成果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六)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国际交流、投融资、技术研发等多元化合作,适时引入国际先进绿色创新成果,积极输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经验。推动“一带一路”绿色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国内外标准互认,推动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走出去”。

附件: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指标

七部委:建立绿电碳排放抵消机制!-碳中和人才平台

  //  

一、《行动计划》编制的背景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提出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则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要求“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和“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为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提供了宏观指导,也对信息通信行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十四五”时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共同选择,我国数字经济将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和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迈向全面扩展期。信息通信行业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5G基站、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底座,建设规模将会较快增长,按照《“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的有关部署,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将从2020年的5个增加至26个,数据中心算力规模将从90EFLOPS增长至300EFLOPS,这必然导致行业用能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势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亟需尽早从政策层面加以统筹引导,解决企业在绿色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难点和问题,引导企业发挥绿色赋能作用助力社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营造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环境。

  //  

二、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有哪些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动行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信息通信企业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者,通过推进先进绿色技术应用、提升绿色低碳管理能力、加快网络绿色化升级和提高绿色电力使用水平等多方面举措,可以实现以创新为驱动的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进而推动实现行业绿色高质量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绿色发展。信息通信企业通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合作,可以协同开展绿色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实现源头节能。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在采购中加大对设施用能效率、使用寿命等要求,引导设备供应等产业链企业提供绿色低碳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而影响、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三是有利于赋能全社会降碳促达峰。信息通信企业以服务各行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需求为导向,聚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居民绿色环保生活和城市绿色智慧发展等领域,加快提升数字技术与垂直行业应用深度融合的服务供给能力,可以支撑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  

三、《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主要目标是什么?

《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保障,着力推进重点设施能效水平和行业绿色用能水平提升,着力推进行业赋能全社会节能降碳技术供给能力和行业绿色低碳监测管理能力提升,全面系统提高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管理机制基本完善,节能减排取得重点突破,行业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能力明显增强,单位信息流量综合能耗比“十三五”期末下降20%,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十三五”期末下降15%,遴选推广30个信息通信行业赋能全社会降碳的典型应用场景。

  //  

四、《行动计划》对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哪些方面的要求?

《行动计划》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要点,兼顾信息通信行业自身绿色低碳发展需求,瞄准“优布局、抓重点、促协同、强赋能、统管理”五大方向,提出了优化绿色发展总体布局、聚焦三类重点设施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强化行业赋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供给能力、加强行业绿色发展统筹管理等五大方面行动任务。
一是优化绿色发展总体布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与国土空间、城乡建设等规划有效衔接,优化区域布局,推进网络架构优化,强化通信网络设施共建共享,加快高耗能老旧设施绿色升级,加大绿色能源推广使用,形成规划合理、布局完善、架构先进、用能节约、能效优化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其中,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方面,提出到2025年,新建5G基站站址共享率不低于80%。
二是加快重点设施绿色升级。聚焦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三类重点设施,以全方位全过程的集约化布局、高效化设计、绿色化建设、低碳化技术、智能化运维为手段,加强数据中心统筹布局,推动基站主设备及配套设施节能技术运用推广,加快核心通信机房绿色低碳化重构。最终实现到2025年,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降到1.3以下,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改建核心机房PUE降到1.5以下。
三是完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协同开展绿色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建立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引导设备供应企业加大绿色技术产品的研发与供给。推动各环节绿色包装循环再利用,提高废旧信息通信设备回收利用水平。加快形成以管理制度为引领、以绿色采购为关键、以评估认证为抓手的绿色信息通信产业链供应链格局。
四是赋能全社会降碳促达峰。以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需求为导向,引导信息通信企业加大工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技术和服务供给力度,助力电网、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化转型。助力打造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居民绿色消费。推动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城乡节能减排、环境监测治理、零碳智慧建筑建设等领域应用,助力城乡绿色智慧发展。最终实现到2025年,面向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面向居民低碳环保生活、面向城乡绿色智慧发展,分别挖掘推广10个典型应用场景。
五是加强绿色发展统筹管理。准确把握行业绿色发展新趋势,建立健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强化绿色发展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探索建立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管理平台,加大行业绿色低碳标准供给,到2025年,制定信息通信领域3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充分发挥企业绿色发展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增强绿色发展制度保障,建立完善企业级绿色低碳发展管理平台,加快绿色技术攻关和转化。

  //  

五、《行动计划》保障措施重点有哪些? 

为推进主要目标如期实现和重点任务顺利实施,《行动计划》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推进跨部门工作统筹部署。建立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对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提出政策意见建议。
二是强化考核评估。加强对企业绿色发展制度、碳管理平台建设、绿色采购等绿色发展管理体系的综合考核评价。完善企业数据采集报送机制,强化对相关指标的考核评估。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积极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纳入工业绿色发展指导目录以及转型金融支持范围。推动加大绿电供给。
四是加快人才培养。培养绿色终端设备、绿色网络、绿色软件和平台、绿色发展管理等全链条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利用各类引才引智计划,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强化信息通信行业赋能全社会绿色转型作用的宣传,提高地方、企业和公众对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认可度。
六是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国际交流、投融资、技术研发等多元化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国内外标准互认。

七部委:建立绿电碳排放抵消机制!-碳中和人才平台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

]]>
https://www.carbonhrss.com/5219.html/feed 0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 https://www.carbonhrss.com/4609.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4609.html#respond Mon, 13 Jun 2022 18:07:52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4609.html

今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国家电网公司很快发布了“双碳”行动方案,方案中提到,实现“碳中和”的核心控制碳排放。

一直以来,能源燃烧都是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减排任务较重,火力发电是其中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头。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在火电机组生产运行中,化石燃料燃烧、脱硫等关键环节,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那么,问题来了,想要控制碳排放,该如何核算排放量呢?

电力人自然能想到妙招——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5月27日

JSEPC NEWS

 

国内首个电力行业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在江苏正式上线,在国内率先应用实测法进行碳排放实时在线监测核算,实现对火电企业生产全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的“精准画像”。

怎么理解这一系统?先来一段演示动画,直观感受下↓↓↓

碳排放计量过程

这个系统是个啥?还得从碳排放的核算方法说起。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碳排放核算方法

目前,火电机组碳排放核算方法一般有两种:排放因子法、实测法

排放因子法

根据不同燃料对应的不同碳排放系数,来估算碳排放量。

以煤炭为例,消耗1吨煤,排放约2.6吨二氧化碳。但是实际上,由于机组负荷、燃煤组分、燃烧效率等因素,碳排放量是会变化的,估算会产生较大误差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实测法

在火电机组烟气排口安装二氧化碳监测仪表,通过实际测量数据,实时计算机组的碳排放量。

这次在江苏上线的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基于的就是实测法。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

监测数据实时、连续、准确,数据采集精确到每秒,单台机组每天采集数据超1000万条,完成计算比对约50万次,具备千台机组碳数据的实时处理能力……

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的特点与优势非常明显。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精准度平均提高约6%

在精准度上,选取了300兆瓦、600兆瓦、1000兆瓦3台不同容量等级的燃煤机组为试点,分别用排放因子法和实测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进行了核算,经抽样对比,结果显示,实测法的精准度平均提高了约6%。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为了保证实测法数据更精准,包括锅炉、汽轮机、脱硫系统等火力发电各环节的2000多个监测参数,都被传输到计量系统实时监测发电全过程排放烟气的流速、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再通过关键参数的分析校验,达到精准计算。

改造简单易行

看到这儿可能会有疑问,那改造起来复杂吗?

答案是,只需加装二氧化碳测量仪表。

原来,经过“十二五”“十三五”两轮环保改造,火电企业所有发电机组的烟囱排口都已安装了测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烟尘等污染物的仪表,并且所有测量数据已全部联网,汇集在节能减排监控中心。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想要实现机组碳排放实时在线监测,只需在烟囱排口原有测量仪表基础上,加装一块二氧化碳测量仪表即可,电厂的改造工作简单易行。

目前,江苏已经对省内8家主力发电企业开展了碳排放精准测量试点,在11台发电机组上安装了测量装置,对比分析数据,对碳生产、排放全过程进行精准画像,并以此构建了适应多行业的碳计量实测与核算模型。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精准的碳计量,为何如此重要?

业务平台、数据支撑、技术手段……准确的碳计量,有助于摸清碳排放的家底,制定更为科学的减排降碳措施。

实测数据可以帮助发电企业实时了解自身碳排放量,还可以作为配额依据,提高碳市场的活跃度,甚至通过比对电能价格和碳排放成本,促进低碳调度、电能替代……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节能减排,国网江苏电力一直在探索实践,2013年起,就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研究,从火电企业碳排放实时监测,到碳排放量核算,再到碳交易机制探索,经过近十年潜心研究,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应运而生,实现了火电机组碳排放实时监测、数据自动收集、实时在线计算、结果客观公正。

在2022年底前,这一技术将在江苏主力火电机组全覆盖,为省内机组精准碳画像,建立低碳调度管理体系,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除了电力行业

江苏省还计划将这一系统应用于

其他高耗能高排放行业

同步建设全省碳排放大数据平台

实现社会各行业碳排放精准计量

助力江苏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电力人是认真的!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碳排放如何精准计量?电力行业已经有了答案-碳中和人才平台

- End -

供稿:许馨妍 张晓闽(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责编:王邹红 许阳青
]]>
https://www.carbonhrss.com/4609.html/feed 0
2022 碳中和洞察报告 第一版 https://www.carbonhrss.com/4534.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4534.html#respond Fri, 10 Jun 2022 15:42:00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4534 2022 碳中和洞察报告 第一版-碳中和人才平台

一、政策洞察

1、国际政策

2、国内政策

二、标准洞察

1、国际标准

2、国内标准

三、碳交易洞察

1、碳配额交易

2、核证自愿减排交易

3、绿证交易

4、绿电交易

四、项目洞察

1、光伏建设

2、风电建设

3、零碳建筑

4、氢能建设

5、林业碳汇建设

五、人才洞察

1、碳管理

2、碳足迹评价

六、数字化洞察

1、碳监测系统

2、碳管理系统

七、新技术洞察

1、碳捕集、碳封存(CCUS)

2、清洁能源

3、长效储能技术

4、生物质能源

八、说明

碳中和人才平台版权所有

欢迎各单位、个人合作参与;

2022 碳中和洞察报告 第一版-碳中和人才平台

 

]]>
https://www.carbonhrss.com/4534.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