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移除 – 碳中和人才平台 https://www.carbonhrss.com 领先的碳中和人才服务平台 Sun, 11 Jun 2023 10:42:24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1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文 https://www.carbonhrss.com/7053.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7053.html#respond Sun, 23 Apr 2023 22:06:50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7053.html
导言: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指南》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形成国际标准化工作合力,提出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设立一批国际标准创新团队等措施。

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与IPCC、ISO、IEC、ITU等机构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交流合作对接,推动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开展节能低碳标准化对话等措施。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出在温室气体监测核算、能源、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提出国际标准提案,积极争取成立一批标准化技术机构等措施。

四是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对接,提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国内国际标准比对分析,鼓励适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成体系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外文版制定和宣传推广等措施。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1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文-碳中和人才平台

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国资委、统计局、国管局、中科院、工程院、银保监会、证监会、铁路局、民航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气象局、能源局、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已经2023年2月6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全体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标准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气象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林草局

2023年4月1日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根据《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制定本指南。  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突出标准顶层设计、强化标准有效供给、注重标准实施效益、统筹推进国内国际,持续健全标准体系,努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标准化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布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政府颁布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强化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协同,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实现各级各类标准的衔接配套。

坚持突出重点。加快完善基础通用标准。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加强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及时将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稳步推进。锚定碳达峰碳中和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需求,加快标准更新升级,扎实推进标准研制,坚持系统推进和急用先行相结合,分年度分步骤有序稳妥实施。

坚持开放融合。扎实推动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强化国际标准化工作统筹,加大中国标准国外推广力度,促进国内国际协调一致。

(三)主要目标  

围绕基础通用标准,以及碳减排、碳清除、碳市场等发展需求,基本建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到2025年,制修订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外文版本),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显著提高,主要行业碳核算核查实现标准全覆盖,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指标稳步提升。实质性参与绿色低碳相关国际标准不少于30项,绿色低碳国际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标准体系框架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包括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碳减排标准子体系、碳清除标准子体系和市场化机制标准子体系等4个一级子体系,并进一步细分为15个二级子体系、63个三级子体系。该体系覆盖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林业草原、金融、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满足地区、行业、园区、组织等各类场景的应用。本标准体系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1部门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文-碳中和人才平台

三、标准重点建设内容

(一)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  

1.术语、分类和碳信息披露标准  

重点制修订温室气体与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相关术语及定义、碳排放数据分类与编码技术规范、碳排放信息采集方法及要求、碳信息披露等标准。

2.碳监测核算核查标准规范  

重点制修订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监测方法、监测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和碳管控平台建设等标准,大气成分物理化学特性长期动态观测、监测、评估、预报相关标准。制修订地区、园区等区域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标准。加快制修订能源、冶金、建材、化工、有色、纺织、机械、信息通信、交通运输、畜禽养殖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标准以及数据质量相关标准规范。完善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原燃料替代、余能利用、生物海洋林草土壤固碳、畜禽养殖等典型项目碳减排量评估标准。研制产品碳足迹量化和种类规则等通用标准,探索制定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及碳足迹标准。制修订碳排放核查程序、人员和机构等基础共性标准。

3.低碳管理及评价标准  

重点制修订城市、设施、企业、供应链、园区、技术等绿色低碳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绿色低碳产业统计核算相关标准,碳中和评价通则标准,以及不同应用场景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规划设计、管理体系及实施评价等通用标准。

(二)碳减排标准子体系  

1.节能标准  

加快制修订火电、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煤炭、采矿、轻工、机械、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推动实现能耗限额指标与碳排放强度指标相协调。坚持减污与降碳协同、源头与末端结合,发挥标准倒逼、优化、调整、促进作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家用电器、农村居民供暖设备、制冷及冷链物流设备、工业设备、照明产品、数据中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设备、机械制造装备等重点产品和设备强制性能效标准。加快完善与强制性节能标准配套的能耗计算、能效检测、节能评估、节能验收、能源审计等标准。

加快制定节能设计规划、能量平衡测算、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绩效评估、经济运行、合理用能、节能诊断、节能服务、绿色节约型组织评价等基础标准。完善能效对标、节能技术评价、系统节能、能量回收、余能利用、能量系统优化、高效节能设备、节能监测、节能量测量和验证、能源计量、数字赋能技术、区域能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管控中心等节能共性技术标准。

2.非化石能源标准  

水力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水电机组扩容增效、宽负荷稳定运行、运行状态评估与延寿等标准,以及小水电绿色改造、生态流量、安全鉴定等绿色发展技术标准。

风力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风能资源监测、评估以及风力预报预测等标准,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标准,消防系统标准,风电塔筒用材料标准,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标准以及并网标准,风电系统稳定性计算标准。

光伏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估以及辐射预报预测等技术标准,高效光伏电池、组件及关键材料、电气部件、支撑结构关键产品的技术要求、阻燃耐火性能要求、检测方法和绿色低碳标准,光伏组件、支架、逆变器等主要产品及设备修复、改造、延寿及回收再利用标准。

光热利用领域重点制修订光热发电设备标准,以及太阳能法向直接辐射预报预测等标准。完善太阳能集热关键部件材料产品标准和检测评估标准,太阳能供热、制冷系统以及太阳能多能互补系统标准。 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核能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核电技术标准、核电厂风险管理标准、维护有效性评价标准,以及核动力厂厂址评价标准。

生物质能领域重点制修订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热电、生物质清洁供热、生物天然气(沼气)、生物质热解气化、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方面的原料质量控制、重点技术和设备、产品质量分等分级等标准。

氢能领域重点完善全产业链技术标准,加快制修订氢燃料品质和氢能检测等基础通用标准,氢和氢气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氢密封、临氢材料、氢气泄漏检测和防爆抑爆、氢气安全泄放标准,供氢母站、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安全等氢能安全标准,电解水制氢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标准,炼厂氢制备及检测标准,氢液化装备与液氢储存容器、高压气态氢运输、纯氢/掺氢管道等氢储输标准,加氢站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和设备标准,燃料电池、冶金等领域氢能应用技术标准。

海洋能、地热能领域重点制修订海洋能发电设备测试、评估、部署、运行等标准以及地热能发电设备标准。

3.新型电力系统标准  

电网侧领域重点制修订变电站二次系统技术标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保护标准,新能源并网、配电网以及能源互联网等技术标准。

电源侧领域重点制修订分布式电源运行控制、电能质量、功率预测等标准。

负荷侧领域重点制修订电力市场负荷预测,需求侧管理,虚拟电厂建设、评估、接入等标准。

储能领域重点制修订抽水蓄能标准,电化学、压缩空气、飞轮、重力、二氧化碳、热(冷)、氢(氨)、超导等新型储能标准,储能系统接入电网、储能系统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标准。

4.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标准  

煤炭领域重点制修订煤炭筛分、沉陷区地质环境调查、生态修复成效评价、智能化煤炭制样、化验系统性能、组分类型测定等标准。

石油领域重点制修订低碳石油开采、炼油技术标准,低排放、高热值、高热效率燃料标准。

天然气领域重点制修订液化天然气质量、流量测量、取样导则、成分分析及测定、尾气处理及评价、管道输送要求标准以及页岩气技术标准。

5.生产和服务过程减排标准  

工业生产过程减碳领域重点制修订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机械、造纸、纺织、汽车、食品加工等行业低碳固碳技术、低碳工艺及装备、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原燃料替代技术、低碳检测技术、低碳计量分析技术、绿色制造、节水等关键技术标准及配套标准样品。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领域重点制修订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领域基础设施和装备能效标准,以及物流绿色设备设施、高效运输组织、绿色出行、交通运输工具低碳多元化动力适用、绿色交通场站设施、交通能源融合、行业减污降碳等标准。加快完善轨道交通领域储能式电车、能量储存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电能测量等技术标准。完善道路车辆能源消耗量限值及标识、能耗计算试验及评价方法相关标准。加快完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充换电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相关安全要求、性能要求、测试方法、远程服务管理、安全技术检验等标准。加快研究制订机动车下一阶段排放标准,推进机动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减碳领域重点制修订城市基础设施低碳建设、城镇住宅减碳、低碳智慧园区建设、农房低碳改造、绿色建造、污水垃圾资源化利用、海水淡化等标准,建筑废物循环利用设备、空气源热泵设备等标准,以及面向节能低碳目标的通信网络、数据中心、通信机房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运维、使用计量、回收利用等标准。

农业生产减碳领域重点制修订种植业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标准以及动物肠道甲烷减排技术、畜禽液体粪污减排技术等养殖业生产过程减排标准,完善工厂化农业、规模化养殖、农业机械等节能低碳标准。

公共机构节能低碳领域重点制修订机关、医院、学校等典型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绿色化改造标准,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场馆等评价标准,以及公共机构低碳建设、低碳经济运行等管理标准。

6.资源循环利用标准  

重点制修订循环经济管理、绩效评价等标准。推动制修订清洁生产评价通则标准,稀土、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以及磷石膏、赤泥、熔炼废渣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废金属、废旧纺织品、废塑料、废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加快完善水回用标准。制修订汽车零部件、内燃机、机械工具等再制造标准。制修订林草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三)碳清除标准子体系  

1.生态系统固碳和增汇标准  

重点制修订陆地、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及木质林产品碳汇相关术语、分类、边界、监测、计量等通用标准,森林、草原、人工草地、林地、湿地、荒漠、矿山、岩溶、海洋、土壤、冻土等资源保护、生态修复、水土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固碳增汇、经营增汇减排评估标准和技术标准,林草资源保护和经营技术标准,森林增汇经营、木竹替代、林业生物质产品标准,以及生物碳移除和利用、高效固碳树种草种藻种的选育繁育等标准。研究制定生态修复气象保障相关标准。

2.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  

重点制修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相关术语、评估等基础标准,燃烧碳排放捕集标准,完善二氧化碳管道输送等标准。推动制定二氧化碳驱油(EOR)、化工利用、生物利用、燃料利用等碳利用标准,以及陆上封存、海上封存等碳封存标准。

3.直接空气碳捕集和储存标准  

重点制修订直接空气碳捕集和储存(DACS)应用条件、技术要求、实施效果评估等标准。

(四)市场化机制标准子体系  

1.绿色金融标准  

重点制修订绿色金融术语、金融机构碳核算、银行企业和个人碳账户管理、气候投融资和转型金融分类目录等基础通用标准,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等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标准。推动制修订绿色债券信用评级等绿色金融评价评估标准。完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环境信息披露等标准。

2.碳排放交易相关标准规范  

制修订碳排放配额分配、调整、清缴、抵销等标准规范。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实施规范,以及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和人员要求相关标准规范。推动制修订重点领域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核算方法等标准规范。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统计核算、监测、评估以及绿电交易等绿色能源消费标准。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碳资产管理等标准。

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标准  

重点制修订自然资源确权、生态产品信息调查、生态产品动态监测等标准。完善生态产品、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等评价标准。健全生态综合整治、矿山矿坑修复、水生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等标准,以及生态农业、生态产品质量追溯等标准。推动制修订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标准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绩效评估等标准。

四、国际标准化工作重点  

(一)形成国际标准化工作合力  

成立由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牵头,外交、商务、国际合作、科技、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能源、林业和草原等部门参与的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积极稳妥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我国在碳捕集与封存、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等领域技术优势,设立一批国际标准创新团队,凝聚科技攻关人员和标准化专家的力量,同步部署科研攻关和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际标准组织(ISO、IEC、ITU)等机构的合作对接,聚焦能源绿色转型、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碳汇、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循环经济等重点,跟踪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最新国际动态。深入研究欧盟、美国等区域和国家相关标准化政策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加强与重点区域、国家的标准化交流与合作,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在标准化对外援助培训或海外工程项目中加大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的宣传与使用。推动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开展节能低碳标准化对话,发展互利共赢的标准化合作伙伴关系。

(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重点推动提出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林草固碳和增汇、能源领域的传统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智能电网与储能、新型电力系统、清洁能源、绿色金融、信息通信领域与数字赋能等国际标准提案,推动标准研制。积极争取在国际标准组织中成立区域能源系统、医用冷冻装备、生态碳汇等技术机构。深入参与国际标准组织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工作,推荐中国专家参加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CCCC)、环境社会治理(ESG)协调委员会、联合国秘书长独立咨询委员会能源结构专委会(CEET)等战略研究和协调治理机构。积极联合相关国家共同制定并发布《多能智慧耦合能源系统》《多源固废能源化》等政策白皮书。

(四)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对接  

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国内国际标准比对分析,重点推动温室气体管理、碳足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清洁能源、节能等领域适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标准,及时实现“应采尽采”。成体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外文版制定和宣传推广,通过产品与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海外工程等多种渠道扩大我国标准海外应用。

五、组织实施  

(一)坚持统筹协调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发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的统筹与技术协调作用,加强对各标准子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强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协同。建立完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络机制,通过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制定、联合归口等方式,共同推进跨行业跨领域标准的研制工作。发挥行业有关标准化协调推进组织的作用,在本行业内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

(二)强化任务落实  

各行业各领域要按照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加快推进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做好专业领域标准与基础通用标准、新制定标准与已发布标准的有效衔接。各地方、社会团体等加强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依法因地制宜、多点并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关键标准研究、制定、实施、国际交流等工作。

(三)加强宣贯实施  

广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普及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知识,提高公众绿色低碳标准化意识。适时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评估,及时总结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典型案例,推广先进经验做法。

]]> https://www.carbonhrss.com/7053.html/feed 0 与国际接轨,中国碳足迹向内求变—零碳研究院碳报(第四十三期) https://www.carbonhrss.com/7010.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7010.html#respond Sat, 15 Apr 2023 12:45:08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7010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目录

>>>政策速递

1.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聚焦5个方面,全面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

2.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3.完善节能审查制度,从源头控制投资项目碳排放

4.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管道纳入国家规划

5.陕西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方案,健全完善双碳标准计量体系

6.福建出台实施方案,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7.阿里将在2030年做到云计算的碳中和

8.宁德时代成立海上风电公司,海风市场竞争料将加剧

9.苹果公司向“恢复基金”再投2亿美元,推进碳移除项目

10.中法两国能源合作深化,将推动世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专题碳讨

与国际接轨,中国碳足迹向内求变

正文

一、政策速递

A、权威声音

1.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聚焦5个方面,全面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出席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时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生产生活加快恢复,工业用能增速明显提高,能源消费小幅增长,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能源行业将聚焦能源安全保障、清洁低碳转型、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5个方面,全面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零碳解读: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能源工作至关重要。当前全球能源市场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仍然是今年能源工作的首要目标。

2.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要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能源领域碳达峰工作,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扎实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巩固风电光伏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扩大清洁低碳能源供应,积极推动生产生活用能低碳化清洁化,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巩固拓展绿色低碳转型强劲势头。

零碳解读:此次工作指导意见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供给端要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水电以及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新建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需求端积极推动能源消费侧转型、加快培育能源新模式新业态,首次提出加快建设智能配电网,助力提高新能源的灵活性和多元负荷的承载力。

3.完善节能审查制度,从源头控制投资项目碳排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新修订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该办法加强了与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的有效衔接,突出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导向,在节能报告编制和审查中对项目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原料用能、碳排放等数据提供和应用提出要求。

零碳解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的重要载体,很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本身就是用能大户,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能源的投入和产出方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是当前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国经济时报)

4.我国首条“西氢东送”管道纳入国家规划

从中国石化获悉,近日“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我国首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启动。该管道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全长400多公里,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大力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的问题,助力能源转型升级。

零碳解读: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指出,输氢管道可以实现大规模、长距离输送氢气,并且兼顾经济性。通过建立风光发电—绿电制氢—氢气管输—炼化与交通用氢的一体化氢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全产业链示范布局。未来,中国石化可依托“西氢东送”管道建设支线及加氢母站,助力京津冀氢能走廊的高效构建。

B、地方实践

5.陕西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方案,健全完善双碳标准计量体系

近日,《陕西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发布,将实施碳计量科技创新工程、碳计量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碳计量标杆引领工程、碳计量精准服务工程、碳计量区域合作工程以及双碳标准强基行动等8项重点工程和行动,到2030年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更加健全,碳排放量值传递溯源体系进一步完善,关键领域碳排放计量测试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零碳解读:计量和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该方案将为陕西相关行业、领域、市(区)和企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提供重要指引。

6.福建出台实施方案,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福建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印发《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建筑品质和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建设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绿色低碳运行初步实现。

零碳解读:城乡建设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此次方案从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绿色低碳社区、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建设绿色低碳住宅、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等多个维度开展规划及部署。此外方案还对城乡建筑节能、垃圾资源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应用更加充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期按时或提前完成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

C、企业行动

7.阿里将在2030年做到云计算的碳中和

近日,在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表示,如何去践行阿里巴巴的ESG战略当中的绿色低碳战略非常关键,我们希望在2030年能够做到云计算的碳中和,能够为大家提供一朵绿色的云服务。我们不仅是要用清洁能源,同时还要用技术去改变整个数据中心,形成更好的绿色数据中心。

零碳解读: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据中心规模不断壮大,数据中心节能降碳迫在眉睫。作为一家负责任的数字科技企业,阿里必须加快推动自身运营及上下游价值链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发布的《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中提出,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率先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成为绿色云。

8.宁德时代成立海上风电公司,海风市场竞争料将加剧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福建润时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电气安装服务,建设工程施工,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零碳解读:海上风电的高景气吸引着多个企业的跨界投资,此前,格力集团旗下珠海格盛与三峡新能源阳江风电有限公司、阳西县人民政府签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格力集团正式进军海风市场。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成立海上风电公司,标志着宁德时代在清洁能源领域进一步深耕,并且积极拓展清洁能源产业链。海风市场预计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

D、国际看点

9.苹果公司向“恢复基金”再投2亿美元,推进碳移除项目

4月12日,苹果公司宣布,在最初2亿美元的投资基础上,将向“恢复基金”(Restore Fund)再投多达2亿美元。该基金旨在为高质量的自然碳移除项目提供资金,激励全球投资保护和恢复“关键生态系统”。苹果公司还希望帮助无法通过现有技术避免或减少碳排放的企业,推广可行的碳移除解决方案。

零碳解读:碳移除技术可以帮助加快碳中和的步伐,是实现碳中和重要支撑。当前,Meta、谷歌、马斯克的私人基金会等全球多家科技巨头均投入巨资支持碳移除技术创新及项目开发。苹果公司环境、政策和社会倡议副总裁Lisa Jackson表示:“‘恢复基金’是一种创新的投资方式,走向碳中和经济的道路需要深度脱碳和负责任的碳移除,并且像这样的创新可以帮助加快进程。”

10.中法两国能源合作深化,将推动世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4月6日下午,多家中国企业与法国企业签约合作,主要有:中核集团和法国电力签署《关于“核能支持低碳发展前瞻性研究”蓝皮书谅解备忘录》;国家电投与法国电力签署《低碳创新项目合作协议》;国家能源集团和法国电力签署《国家能源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扩展合作协议》;中远海运、上港集团与法国达飞签署《关于开展港口船用绿色甲醇供应合作的备忘录》;中国航油与空客公司约定将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油(SAF)的生产;中国电建与法国施耐德电气签署《中国电建与施耐德电气合作备忘录》;中广核与法国电力签署《关于核能领域设计与采购、运维、研发合作协议的签署声明》;国家管网与法国GTT公司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

零碳解读:此次中法能源相关企业合作范围广、程度深,包括编制发布“核能支持低碳发展前瞻性研究”蓝皮书、开展低碳创新项目合作、建设“风光氢储”协同融合的海上综合智慧能源岛;展开核能领域设计与采购、运维、研发合作等,将有力推动中法两国及世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注入新动能。

二、专题碳讨

与国际接轨,中国碳足迹向内求变

上周,一个被称为“中国碳足迹开放平台”的系统在成都发布,立刻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关注。

中国碳足迹开放平台在全球范围首次实现了碳足迹模型在PC端和手机端层层追溯展示、层层追溯分析,因此被期待能够纠正“碳足迹太复杂,说不清楚也算不清楚”的普遍误解,推动碳足迹进入透明、完整、明确、准确的可信时代,助力各行各业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

1.碳足迹可否打破黑箱,走向透明可信?

4月6日,川投信产天府大数据国际战略与技术研究院(以下称“天府大数据研究院”)在成都召开产品发布会。不承想,一场略显普通的产品发布,却引起双碳领域的极大兴趣。

会上公开发布了天府双碳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碳管理能力建设服务、碳足迹核算及报告认证、工具平台(SAAS服务)、标准与影响力建设等五大板块产品服务。同时,首度公开了中国碳足迹开放平台(Chinese Carbon Footprint Open Platform, CCFOP),该平台包含产品碳足迹在线分析系统eFootprint以及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

天府双碳大数据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洪涛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平台上每个产品碳足迹模型和基础数据库模型都可以层层跳转、层层追溯展示模型信息;行业专家由此可以检查碳足迹模型的生命周期过程是否有缺失、检查每个过程的消耗和排放数据是否有缺失;平台上碳足迹有明确的产品种类规格划分和生产技术描述;平台还将支持欧盟产品环境足迹(PEF)指南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碳足迹并非说不清楚、算不清楚,恰恰相反,专业的碳足迹工作正在进入一个透明、完整、明确、准确的可信时代。”王洪涛解释。

但“碳足迹黑箱”依旧存在。例如大量使用国外数据库计算中国产品碳足迹,由于各国能源结构、生产技术的巨大差异。又如不细分产品种类规格和生产技术,甚至在标准里出现“塑料碳足迹”之类的表述,然而不可能用一个数值代表各种塑料的碳足迹。

有机构拿“碳排放因子库”来标注碳足迹。“事实上,排放因子一般都是指一段生产过程的输入输出比例系数。然而,碳足迹不是一段生产过程而是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单位产品总排放量。从涵盖的过程范围来讲,碳足迹与排放因子是完全相反的概念。”王洪涛表示。

2.碳足迹已经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随着绿色低碳在全球的发展,世界对产品的碳盘查越来越严格。一方面,低碳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却也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新京报零碳三十人智库专家张中祥先前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中国家一直被要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但得不到相应支持。

然而,以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推行的碳足迹系列政策却先一步来临。

在全球范围,随着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的推进,随着欧盟一系列碳足迹政策的实施,随着全球品牌企业逐步建立起碳足迹核算与管理体系,碳足迹日益成为进入国际市场、进入国际供应链的通行证。

2021年商务部的《“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就率先提出“探索建立外贸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完善绿色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促进国际合作和互认”。

王洪涛解释,以欧盟为例,从顶层的欧盟绿色新政和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开始,推动建立了产品环境足迹PEF(包含碳足迹以及10多种资源环境指标)的指南、认证、标识及市场监管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落实其应用,并实际用于欧盟市场监管甚至市场准入。这将对所有在欧盟销售的产品、对我国出口产品产生影响。

在此趋势下,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国产品碳足迹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兼容欧盟与国际市场的体系要求,达成市场层面甚至政府层面的国际互认,为中国制造产品出口保驾护航,成为双碳政策与实践中最关键的目标和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事实上,欧盟已经建立了详细的产品环境足迹PEF指南、认证和标识体系,仅方法指南、通则和产品细则就超过700页,其内容和要求远超仅几十页的ISO14067等其他碳足迹国际标准。因此,不能以为按照ISO等国际标准或者国内标准完成的碳足迹报告,就能符合欧盟或国际品牌要求。

3.碳足迹可信才会被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

天府大数据研究院由川投信息产业集团联合国际大数据顶尖团队共同发起组建。天府大数据研究院将碳中和列为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组建了天府双碳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洪涛团队已从事生命周期评价和碳足迹研究28年,直接深度参与了联合国以及欧盟政府的生命周期方法指南和数据库技术规范研究。他主持开发的CLCD2010年正式发布,并持续丰富和更新。CLCD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而且是目前为止,全球仅有的四个基础数据库之一。

王洪涛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CLCD数据库是欧盟发起的国际生命周期数据库网络LCDN最早的成员单位之一,因此CLCD从一开始就兼容了欧盟的数据库技术规范,兼容了欧盟政府ELCD数据库和ecoinvent国际数据库,并且是国际上常用的GHG Protocol(范围三)标准唯一推荐的中国数据库,并已经被国内外众多机构采用,为中国碳足迹获得国际认可提供了专业的数据库支撑。”

当前,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的推进,节能降碳已经获得全社会的认可,绿色产品、绿色活动、绿色消费进入百姓日常生活。这就要求去科学合理地测算碳排放,保证绿色标签的“含绿量”,也为国家的低碳战略提供准确可信的数据支撑。这就需要“正本清源”,确保数据库的“可信”与“有用”。

王洪涛表示,只有推动中国碳足迹进入透明、完整、明确、准确的可信时代,碳足迹才能真正进入普及阶段,全面发挥其作用。

在生产制造体系中,碳足迹可以用于各行各业的产品和技术全过程分析,从而支持在产品与技术研发、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中,全面挖掘各种减排潜力,包括直接减排、节能与能源替代、节材与原料和供应商替代、重用与再生循环。并且,可以从单一的碳足迹指标,扩展到多种资源环境指标的生命周期评价(LCA分析)。“事实上,只有碳足迹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可以发挥这样全面的作用,可以真正将低碳绿色引入生产制造体系和市场体系。”王洪涛说道。

与此同时,碳足迹也是各国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新内容。基于严谨标准进行产品碳足迹审核认证,基于可信的证书和标签,企业可以对外宣传,并满足国内外客户的要求、满足国内外政府的监管要求,支持绿色采购、绿色消费。这其实是将低碳绿色引入市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真正开展产品和技术低碳绿色改进的企业提供市场动力。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 任大明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

链接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为目标追求,将打造集内容、数据、服务、调研报告、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零碳研究院会记录“双碳”发展、创新科普产品、打造高端智库、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构建“双碳”咨询体系、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布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案例。

如果你有好的案例、创意,欢迎联系我们:ltyj@bjnews.com.cn

电话 13126636787

]]>
https://www.carbonhrss.com/7010.html/feed 0
企业碳挑战——碳核算、碳披露以及碳中和标准 https://www.carbonhrss.com/6827.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6827.html#respond Sun, 19 Feb 2023 09:58:12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6827

原标题:企业碳挑战——碳核算、碳披露以及碳中和标准

20

星期五

2023年1月

文章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清控伟仕咨询

碳中和标准需要科学支撑,在国际上也才建立不久,而国内的认识比较不足,目前应该着重为企业建立正确概念。

以下是邱教授的演讲内容,经其补遗并润饰后完成

尊敬的主办方,各位女士、先生,下午好! 今天很荣幸受邀参加盛会。刚才主持人已经和各位说明了我今天分享的主题。

首先,我要和各位分享的是气候变化下的全球备战情况。

气候变化所引发的全球变暖、极端气候、涝灾旱灾频发、降雨模式改变等现象,近年来持续发生在我们周围,成了新常态。在灾害频生、压力重重下,全球各国和企业实体都积极备战。

首先,许多国家建立了碳中和目标,有些以《巴黎协定》的1.5摄氏度全球温控目标为对标,有些以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对标。

其次,迄今全球大概有近70个司法行政区已经启动了碳价格机制,其中包括碳税、碳排放交易系统、碳信用机制等形式。

第三,包括国家主权基金、社保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人,对于持有的资产做了一些约束,要求投资组合脱碳、资金撤离化石燃料股。

第四,各国监管机构要求企业配合国家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碳核算、碳披露,以及设订碳中和目标。

在此情况下,不言而喻,企业必须对政府的、社会的、民众的要求予以回应,因而面临碳挑战,承受碳压力。同时,企业也必须做出碳回应。

面对碳挑战、碳压力,我们不禁要问:企业准备好了吗?在应战过程中,企业面临哪些问题?遇到什么瓶颈? 实践现况如何? 应该如何改善?

01碳核算

让我们先看碳核算。

碳核算的方法学和标准建立完整了吗?

从全球情况看,世界上建立碳核算的标准大概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所谓的”碳会计”。

这里的领衔的工作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两家机构展开,在前后十多年里陆续建立了三套碳会计和报告标准,其中包括企业会计、项目会计以及价值链会计。

基于上述标准,一些商业导向的认证组织也为碳核算方法建立了认证系统,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14064标准就是其一。

反观国内情况,国内也建立了碳核算标准,其中有些由发改委建立,有些由省级跟行业建立,但标准并不统一,其中分歧相对比较大。另外,对于国际上已经普遍认可的范围三碳排放,国内过去很少讲,也并未制订标准。直到最近两、三年,国内才开始考虑将范围三碳排放纳入整个碳核算里。

讲碳核算就必须要了解碳核算的口径,因此我们分享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口径。

依据WCBSD和WRI制订的«温室气体规程: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六氟化硫等六种排放物,通常都化为二氧化碳当量来计算。企业的碳排放分成范围一、范围二及范围三。

范围一是企业的直接碳排放,包括公司设备、公司自有交通设备等所产生的碳排放。

范围二是企业的间接碳排放,包括外购电力、蒸汽和冷热气等的碳排放。

范围三也是企业的间接碳排放,覆盖企业的整个价值链,包括上游原材料制造的碳排放、上游材料运输的碳排放、成品加工的碳排放、下游成品运输的碳排放、成品使用的碳排放、成品报废处理的碳排放等。

具体而言,企业范围三碳排放包括15个项目,分别是:外购商品和服务、资本商品、燃料和能源相关活动、(上游)运输和配送、生产的废料、商务出差、员工通勤、(上游)租赁资产、(下游)运输和配送、产品加工 、产品使用、产品报废处理、(下游)租赁资产、特许经营,以及投资。

图1: 企业的范围一、范围二及范围三的碳排放

企业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碳排放通常合称企业的经营碳排放、这部分碳排放常和企业的价值链碳排放相比。

那么,企业的这两种碳排放,排放体量到底差多少?国际知名的碳披露专项(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对此做了研究。

CDP每年会对全球企业展开温室气体排放的问卷调查,以2021年回复问卷调查的11,457家供应商为样本,CDP发现,其中71%报告了范围一碳排放,55%报告了范围二碳排放,但只有20%报告了范围三排放量。

更重要的发现是,平均而言,这些企业的价值链碳排放竟比经营碳排放高出11.4倍!

我通过阅读国际知名企业所发布的碳报告、TCFD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仔细研究了一些企业范围三碳排放的情况,在此和各位分享几个案例。

企业核算范围三碳排放并不容易,因为数据在供应商手里,但有很多国际大企业做得很好,可以通过供应商的采购额和碳排放因子来测算,而微软公司即为一例。

依据微软的测算,其经营碳排放只占了公司整体碳排放的2%,供应链碳排放却占了整体碳排放的98%,其中主要来源为外购的产品和服务、资本商品、成品使用的碳排放等。

接下来我们分享汽车行业的范围三碳排放,以福特汽车公司来说明。

为什么以福特公司为例,而不用特斯拉呢?

特斯拉对于ESG里的S和G都做得不好,导致ESG评级不佳,还被知名的ESG指数剔除。这使得傲慢的马斯克反对ESG,甚至大肆抨击ESG,所以特斯拉并未努力做碳核算。

福特公司被马斯克看不起、认为它技术落伍的,偏偏它的碳核算做得很好,所以我们以它为例,来表明汽车行业碳排放的特征。

依据福特汽车公司公开披露的数字,它的范围三碳排放是经营碳排放的97倍! 换句话说,当我们把一辆福特汽车买回家,在后面十到十五年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范围三碳排放,而它的体量是福特公司制造汽车过程中碳排放的97倍。由此可见,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多重要。

当然,除了汽车,很多行业的范围三碳排放都很惊人,而铁矿矿产行业即为其一。铁矿矿种有三家知名的头部企业,分别是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以及英国的力拓。

这三家铁矿矿种公司的价值链碳排放和经营碳排放之比,前者以蓝色表示,后者以红色表示。如图2所示,蓝色圆圈和红色圆圈的大小差异很大,淡水河谷是48.5倍,必和必拓是24.8倍,力拓是17.8倍。

前面说过,制造业的平均倍数是11.4,而这三家铁矿矿种公司的倍数都远高于一般制造业。造成铁矿矿种公司有这么高倍数的原因,与下游钢铁制造商的碳排放有关,尤其是一些亚洲厂商在炼钢过程中使用煤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由此可见,铜铁行业应该积极发展绿氢炼钢,产生绿钢。

图2:价值链碳排放(蓝色)和经营碳排放(红色)对比

在分享了制造业公司后,让我们了解一下金融机构的碳排放。

金融机构范围三碳排放的界定方式并无异于其他行业,覆盖了上下游的价值链。但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是投融资,所以它的范围三碳排放包括下游投融资活动的碳排放,譬如它对采矿厂、炼钢厂的贷款,而这部分的碳排放非常惊人。

有关于此,CDP以资产管理规模高达109万亿美元的332家金融机构为对象,做一个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的碳排放是经营碳排放的700倍! 这个倍数太触目心惊了。

那么,金融机构的碳排放要怎么核算呢? 金融机构的碳核算标准比较复杂,但这个工作已由碳核算金融联盟(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PCAF)建立,而且建立得相当完整。

PCAF建立的《全球金融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有四点突破,同时形成它的优点。

首先,它采纳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所依循的完整性、一致性、相关性、准确性、透明性等原则。

其次,它成功引入了归因因子的概念,从而可将份额分配的概念应用到碳排放量的核算上。

第三,它根据投融资类型及资金用途来对资产分类。

第四,它采用不同等级的数据质量分类,将数据质量分为五个等级。

这套标准已经开始被国际上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使用,例如荷兰的荷兰银行、日本的瑞穗金融集团、英国的劳埃德银行等。

这两年来,国内也逐渐意识到金融机构范围三碳排放的问题,特别是TCFD的建议中有要求披露范围三碳排放。因此,人民银行制订了《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要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金融机构开始试行。

不过,人民银行的这套标准对于投融资活动的分类过于粗略,对于碳核算的数据质量也没有区分等级。因此,它只能算是一个起步,在试用后还会重新修订,未来的优化空间很大。

02碳披露

刚才和各位分享了企业碳核算,接下来分享和企业碳挑战的第二个问题:碳披露。

国内企业对于三个范围的碳排放,披露情况如何? 是有所隐瞒吗? 还是如实披露呢?

目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大概有5,000间,我们先看A股上市公司的碳披露。

依据妙盈科技的统计,A股上市公司对于范围一碳排放的披露比例是5.3%,范围二也是5.3%。这个数字可以和上面的CDP统计数字相比:国际企业范围一碳排放的披露比例是71%,范围二是55%。

对比之下,国内比国际低了很多。但国内披露情况更糟的是范围三,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披露率只有0.6%,而这个比例在国际上是20%。当然,我们不否认国内企业才开始碳披露,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实际披露率确实也低了点,表示国内企业未来要加倍努力才能跑赢国际。

当然,我们要求企业披露,但披露是有成本的,包括信息收集成本、人力成本、行政成本等,甚至企业可能会因为披露了敏感事宜而引起法律诉讼,带来诉讼成本。所以,企业未必愿意在无条件情况下披露,肯定会计算一下披露的成本和效益。

这表示,当企业碳披露时,可能是有目的性的进行选择性披露,披露一些能从中获得好处的事宜,隐瞒一些可能会带来负面后果的事宜。有关于此,让我们分享几家企业的碳披露,看看真实性如何。

首先分享中华电力的案例,这是中国香港的上市公司。港交所对于上市公司设立了很高的披露标准,因此中华电力的碳披露做得相当好。经过多年的数据累积和经验传承,中华电力对范围一、范围二跟范围三都做了完整的披露。

对照之下,当我们把目光放到国内的电力集团时,会发现它们的碳披露未尽人意。特别是,电力行业不仅是碳排大户,也是控排企业,被纳入了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

但在如此情况下,国内竟有两家大型电力集团没有披露碳排放数据,其中一家还在它的ESG报告书上说碳排放是”商业秘密”,因此拒绝披露。这种说词令人确以接受,碳排放是企业运营所产生的负面外部效应,是造成气候变化的最终成因,企业应该披露,而且应该受到社会监督。

在发电行业之后,让我们看看国内银行的碳披露。前面分享了金融机构的范围三碳排放,得知它是经营碳排放的700倍,更凸显了披露的必要性、迫切性。

不过,国内金融机构才开始注意这个问题,由于先前没有累积数据,以致披露情况不佳。

具体而言,在资产管理方面,国内的公募基金公司至今没有任何一家有披露其投资组合的碳排放。在银行方面,国内的大银行至今也普通没有披露其范围三碳排放。

有关于此,我以国内五大银行之一的某银行为例,和各位分享它的碳披露,而数字来自它的绿色金融专题报告。

该银行很诚实的表明,它没有范围三碳排放的数据,而范围一及范围二碳排放的核算也不完整,只计入了北京总行和北京分行的碳排放,却未将其遍布全国各地分行的碳排放计入。

当碳核算的边界都不完整时,碳披露的意义非常有限,更不必说如何在现有碳排放的基础上制订一套完整的减排规划了。

图3:核算边界不完整的碳披露,只覆盖了少数分行

结束这部分前,我们分享电商公司的案例。电商集团的碳排放涉及其物流和运输的碳排放、包装材料的碳排放等,体量也很惊人。

亚马逊公司在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书里,就聚焦于如何降低云计算、物流、包装材料等方面的碳排放进行了很多讨论。

反观国内,以国内最大的电商集团而言,它最新的ESG报告书虽然披露了范围三的碳排放,但表达方式却容易把外行人引入误区。

特别是,范围三碳排放应该覆盖十五个项目,该电商集团只披露了八个项目,而所遗漏的恰是重要的项目,譬如运输和物流的碳排放。这种披露有选择性披露之讥,不仅不完整,背后动机也值得关注。

03碳中和标准

讲完碳核算和碳披露后,我们分享最后一个议题:企业面对气候变化,要如何为自己建立碳中和目标。

有关这个问题,我先强调两点。

◎ 首先,企业碳核算和碳披露背后的目的,是在让自己本身、监管机构和社会民众了解本身的碳排放问题,从而才能建立碳中和目标。如果企业连自身排了多少二氧化碳都不清楚,那么它如何进行规划,如何将碳排放归零呢?

◎ 其次,企业要将碳排放归零,必须依据科学方法来建立一个符合碳中和标准的规划。在此,我们分享企业的碳中和标准。碳中和是整体碳排放的正负加总为零,故又称为”净零标准”(net-zero standard)。

在国际上,最近几年才开始建立企业的净零标准,其中以国际科学碳目标组织(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最知名,也最具权威性。这个标准之所以不容易建立,是因为企业碳中和目标往往要20年、30年,甚至40年才能达成,其背后的脱碳轨迹必须要有科学依据的支撑,而不能是空口白话。

換句話說,企业碳中和目标下的脱碳路径,应该和国际上主要碳中和目标的脱碳路径相吻合,其中包括《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等。由于这种规划在科学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直到最近这样的标准才出现。

以科学碳目标组织所建立的«企业净零标准»(Corporate Net-Zero Standard)而言,企业要达到碳中和,必须完成四個关键要素。

第一,企业要为它自己设定五年到十年的短期减排计划,而该计划目标下的脱碳路径必须和人类碳中和目标的脱碳路径相互衔接。

第二,企业要为自己制定长期的科学碳目标,在205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降到一个非常低而不能再消减的标准。

第三,企业在转型期间要采取越价值链的减排行为,不仅要把范围三排放降到零,还要致力于气候投融资。

第四,企业对于没法再消减的剩余碳排放,要以碳移除和碳封存来消减之。

如图4所示,«企业净零标准»包含四個关键要素,分别是:短期关键、长期关键、超越价值链的减排,以及剩余碳排放的消减。由这四个关键可知,当企业连自身碳排放都没核算清楚时,它连谈碳中和的立足点都不具备。

另外,企业碳中和明显包括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的碳排放,当企业只淨零了范围一及范围二的碳排放,实在不能自称”碳中和”。

图4:企业净零标准的四个关键要素

那么,依据这样的碳中和标准,国内自称获得碳中和证书的企业,真的达到了净零目标吗?

让我们一家国内知名的金控集团为例,评估它的碳中和进度。

该集团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书上有一张很大的图片,展示它的碳中和证书。但是当我们进一步仔细阅读报告书时,发现该集团以小字说明了它所谓的”碳中和”,不仅只覆盖范围一及范围二的碳排放,而且只包括当年的碳排放。

换言之,这份碳中和证书里的”碳中和”,没有时间的概念,没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概念,没有价值链的概念,没有超越价值链的概念,更没有科学依据的概念!

今天很高兴能在此和各位分享气候变化之下的全球备战情况。事实上,中国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都已积极备战,从建立规范、展开研究,到完善制度、投入资源,做了很多努力。同时,企业面对碳挑战,被要求展开碳核算,进行碳披露,制订碳中和目标。

整体而言,我们的分享有几点总结。

首先,在碳核算方面,国际标准启动早,建立得比较完整,国内方法学必须积极跟上,特别是范围三碳排放标准。

其次,国际大企业从本世纪初开始碳披露,已经累积了相当的经验和数据。反观国内,现阶段披露率不足,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第三,碳中和标准需要科学支撑,在国际上也才建立不久,而国内的认识比较不足,目前应该着重为企业建立正确概念。

第四,对于企业,碳挑战是危机,同时也是契机。企业应该化危机为契机,为自己建立稳固的碳优势。

让我们共同期勉企业能不畏艰难,沿着价值链发挥自身的减排影响力,以迎向绿色低碳的美好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https://www.carbonhrss.com/6827.html/feed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 https://www.carbonhrss.com/5082.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5082.html#respond Mon, 01 Aug 2022 02:46:19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5082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双碳”战略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世界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变革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促进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转变发展理念,立足国情,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科学理性,依靠科技进步,稳步建立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双碳”战略,将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系统变革,在最大化发展和最小化排放两个临界点之间实现各要素全方位平衡和协调;需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四个基本关系;需要厘清气候-生态系统、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等多要素互动的复杂网络关系,优化“双碳”战略布局,重塑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提高“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优化能力。

实施“双碳”战略,迫切需要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支撑。其中,当前面临的基础科学挑战与关键技术瓶颈主要体现在图1所示的六个方面:具有顶层战略意义的“双碳”路径选择和优化;支撑顶层战略的政策与管理体系构建;支撑战略决策和行动计划的科学原理与科学数据;具有核心地位的能源结构重塑;基于新型能源体系的产业结构重构;适应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优化。

为应对以上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前期布局的基础上,特制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旨在加强上述六方面的基础研究(图1),为优化完善“双碳”战略路径、全面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基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科技支撑。

《“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广泛调研、深入研讨完成的,旨在统筹全委前期和未来的资助布局,引导各科学部深入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科学遴选优先资助方向,着力促进多学科交叉和研究范式变革,为今后的项目资助提供方向性指导。该指导纲要也可能会随着环境目标的推进和技术路径的发展有所变化和调整。

一、“双碳”战略路径选择

总体目标:

围绕“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和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建立健全全球-全国-区域-地方多层次经济社会复杂系统战略路径选择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提升随时可根据技术和资源可及性科学优化“双碳”战略路径的能力。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全球视野下的“双碳”目标与路径措施:国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最佳路径;因地制宜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的“双碳”现实路径分析等。

(2)现有能源结构、科技和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潜在路径:实现“双碳”目标的各主要路径的碳足迹、碳成本和碳效应评价模型构建;高碳领域的低碳发展路径;低碳领域碳排近零发展路径;固碳端负碳化发展路径;多路径耦合的储能技术路径量化调控研究等。

(3)“双碳”目标变革性技术与发展路径:面向“双碳”目标的现实综合路径;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路径;新能源高效安全利用的变革性技术路径;各种先进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及技术比较等。

(4)“双碳”路径预测与动态优化:“双碳”路径新研究范式的构建;多层次多要素相互作用复杂网络构筑;预测系统与路径动态优化研究。

二、“双碳”政策与管理

总体目标

围绕实现碳中和的成本、效益、风险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不同“双碳”战略路径下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政策与管理体系,探索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提升基础治理能力。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综合影响评估与数值模拟:碳排放与社会经济互馈机理;碳减排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面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气候-经济复杂系统综合评估建模及数值模拟等。

(2)碳中和经济政策与管理:碳社会成本评估;碳定价及监管机制设计;碳减排产业组织;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宏观经济周期与碳减排协同管理;碳减排中的社会公正等。

(3)碳中和技术政策与管理:碳移除技术政策;商业模式与监管机制;颠覆性能源技术政策;碳中和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等。

(4)碳中和实施方案设计:区域协同减排方案与激励机制;重点行业协同减排方案与激励机制;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协同减排方案;碳减排与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协同等。

(5)气候适应策略研究:气候适应能力评估和宏观策略;企业和居民适应行为及策略;气候适应技术与政策管理等。

(6)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国际碳泄露评估及对策;国际气候治理与合作;国际低碳技术和资金政策;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等。

三、科学原理与数据

总体目标:

围绕气候变化与碳循环的互馈机制及气候变化的敏感度等关键科学问题,构建“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双碳”观测与数据系统,发展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式,实现碳排放空间的准确预估,为“双碳”战略路径的选择和优化提供支撑。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双碳”背景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气候弹性与阈值;碳中和措施的气候效应;“双碳”路径对未来气候的影响等。

(2)碳循环及其与气候变化的互馈:自然碳汇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的互馈机理;不同温室气体的协同效应;不同温控目标的排放空间评估等。

(3)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式:基于多层次复杂结构网络的新一代全球及区域地球系统模式关键子系统研发;数据同化方法与相关技术研发;通用支撑技术研发等。

(4)观测与数据:陆地碳循环参数立体化观测;海洋和近海碳循环参数立体化观测;温室气体观测与反演;排放因子数据库及高分辨率排放清单等。

四、能源结构重塑

总体目标

围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构建和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核电安全高效利用、智能电网调控、各类储能等关键技术背后的基础科学瓶颈,研发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能量储存和转换特性的材料与器件,支撑从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高效生产及大规模并网构建的理论与技术;滤储、电网智能高效调控体系构建;多能互补模块化体系构建;多能多附加值利用原理;地热资源高效利用原理等。

(2)核电共性关键技术:低品位核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高性价比核安全体系构建;利用可控高反应性快中子干式核嬗变-增殖-产能的可调燃烧机制;核燃料全闭环循环体系构建;抗快中子辐照材料研制;可控热核聚变机制;高效热发电原理等。

(3)氢能等二次能源与低碳化工协同体系构建: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制氢原理;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产业体系构建及关键材料研制;高效经济的氢燃料电池的过程机理;高值流程制造业体系构建等。

(4)电网调控及储能配套理论:水力智能电网调控原理;水电快速启动、经济长寿固定电池机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智慧调配机制;电热氢多源储能系统构建理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途径等。

(5)移动储能电源及交通应用:移动电池的高效安全利用原理;锂资源高效开采理论;高效储能材料研制;高效相变储热材料研制等。

(6)能源资源综合开发与固碳:陆相油气等能源资源高效勘探开发原理;煤炭清洁化利用机制;二氧化碳高效驱油机制;地质碳捕获与碳封存原理;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原理等。

(7)碳中和能源结构动态优化:重大变革性技术预判;能源革命关键技术评估;转型风险评估与关键环节优化等。

五、产业结构重构

总体目标

围绕碳氢氧化学键重构、工艺过程与系统、材料结构调控、电气化流程、智能化管控等关键科学问题,以绿色碳科学理念及多层次、多尺度研究范式,探索石化、冶金、建材、交通等产业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机制与转型路径,实现基于未来能源结构和供给方式的产业重构与技术突破。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低碳流程工业:低碳化学化工过程耦合机制;绿氢炼化流程调控机制;碳基资源催化转化机理;电化学零碳负碳机制;全废钢电炉流程高能效与品质耦合原理;低碳流程再造的物化原理与调控机制等。

(2)低碳建筑体系:碳酸盐分解耦合原位还原机制;绿氢及生物质燃料替代过程机制;冶金废渣利用机理;柔性智能碳中和建筑设计与运行维护机制等。

(3)绿色交通体系:车辆体系能效提升与减排策略;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与系统优化机制;基于交通大数据的运输结构优化机制等。

(4)产业低碳转型路径:产业低碳转型新技术路径选择策略;氢基流程与电气化流程变革路径;智能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全产业生态系统等。

(5)碳化工与碳利用:基于绿色合成理念的人工光合作用机制;二氧化碳化工转化途径机制;生物质碳氧结构联用高效定向转化;熔盐电解耦合固碳机制等。

(6)低碳工业智能化:大数据和机理分析相结合的工业碳排放智能预测与溯源;生产全流程智能低碳运行控制机制;工业低碳制造的协同优化机制;重大耗能设备智能低碳运行控制机制等。

六、生态环境优化

总体目标

围绕“双碳”目标、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互馈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生态系统碳汇巩固和提升的科学原理及适应能源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优化措施,评估“双碳”目标下的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成效、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和人群健康效益等。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精准计算及预测: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地、农田、灌丛)全组分碳源汇的精准评估与比较;人为管理措施下和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评估等。

(2)陆海生态系统碳汇稳固:生态系统碳汇的稳定性及维持机制;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过程与驱动机制;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碳汇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汇巩固协同的理论与技术原理等。

(3)陆海生态系统碳汇提升:生物和生态系统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前沿技术;区域生态工程增汇原理与效应;生态工程增汇技术的模式系统集成;生态工程增汇效益及区域示范;碳汇国土空间管理的科学基础等。

(4)治污增碳和减污降碳协同:固碳减污微生物分子机制及应用设计;农业“双减”与“双碳”关系;农业种植系统减排增汇与粮食安全;海洋污染防治与蓝碳增汇原理与技术;城市污染防治与降碳增汇等。

(5)“双碳”目标与生物安全:植物高效光合固碳机制与分子设计;新型高光效生物碳捕获与利用;生物入侵和迁移与碳汇;有害生物流行与碳汇;“双碳”目标下的生物安全评估等。

(6)“双碳”目标与人类健康:碳中和与人类健康收益及潜在风险;碳中和行动的新型污染物的健康危害;人群病原生物流行的监测及健康风险预警评估;极端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风险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碳中和人才平台

图1 《“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重点研究方向概览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实现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长远目标与短期措施、政府与市场等多层次复杂网络系统的优化与调控

]]>
https://www.carbonhrss.com/5082.html/feed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 https://www.carbonhrss.com/5051.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5051.html#respond Thu, 21 Jul 2022 09:11:26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50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碳中和人才平台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双碳”战略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世界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变革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促进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转变发展理念,立足国情,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科学理性,依靠科技进步,稳步建立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双碳”战略,将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系统变革,在最大化发展和最小化排放两个临界点之间实现各要素全方位平衡和协调;需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四个基本关系;需要厘清气候-生态系统、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等多要素互动的复杂网络关系,优化“双碳”战略布局,重塑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提高“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优化能力。

实施“双碳”战略,迫切需要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支撑。其中,当前面临的基础科学挑战与关键技术瓶颈主要体现在图1所示的六个方面:具有顶层战略意义的“双碳”路径选择和优化;支撑顶层战略的政策与管理体系构建;支撑战略决策和行动计划的科学原理与科学数据;具有核心地位的能源结构重塑;基于新型能源体系的产业结构重构;适应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优化。

为应对以上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前期布局的基础上,特制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旨在加强上述六方面的基础研究(图1),为优化完善“双碳”战略路径、全面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基础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科技支撑。

《“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广泛调研、深入研讨完成的,旨在统筹全委前期和未来的资助布局,引导各科学部深入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科学遴选优先资助方向,着力促进多学科交叉和研究范式变革,为今后的项目资助提供方向性指导。该指导纲要也可能会随着环境目标的推进和技术路径的发展有所变化和调整。

一、“双碳”战略路径选择

总体目标:

围绕“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和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建立健全全球-全国-区域-地方多层次经济社会复杂系统战略路径选择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提升随时可根据技术和资源可及性科学优化“双碳”战略路径的能力。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全球视野下的“双碳”目标与路径措施:国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最佳路径;因地制宜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的“双碳”现实路径分析等。

(2)现有能源结构、科技和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潜在路径:实现“双碳”目标的各主要路径的碳足迹、碳成本和碳效应评价模型构建;高碳领域的低碳发展路径;低碳领域碳排近零发展路径;固碳端负碳化发展路径;多路径耦合的储能技术路径量化调控研究等。

(3)“双碳”目标变革性技术与发展路径:面向“双碳”目标的现实综合路径;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路径;新能源高效安全利用的变革性技术路径;各种先进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及技术比较等。

(4)“双碳”路径预测与动态优化:“双碳”路径新研究范式的构建;多层次多要素相互作用复杂网络构筑;预测系统与路径动态优化研究。

二、“双碳”政策与管理

总体目标

围绕实现碳中和的成本、效益、风险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不同“双碳”战略路径下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政策与管理体系,探索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提升基础治理能力。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综合影响评估与数值模拟:碳排放与社会经济互馈机理;碳减排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面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气候-经济复杂系统综合评估建模及数值模拟等。

(2)碳中和经济政策与管理:碳社会成本评估;碳定价及监管机制设计;碳减排产业组织;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宏观经济周期与碳减排协同管理;碳减排中的社会公正等。

(3)碳中和技术政策与管理:碳移除技术政策;商业模式与监管机制;颠覆性能源技术政策;碳中和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等。

(4)碳中和实施方案设计:区域协同减排方案与激励机制;重点行业协同减排方案与激励机制;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协同减排方案;碳减排与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协同等。

(5)气候适应策略研究:气候适应能力评估和宏观策略;企业和居民适应行为及策略;气候适应技术与政策管理等。

(6)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国际碳泄露评估及对策;国际气候治理与合作;国际低碳技术和资金政策;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等。

三、科学原理与数据

总体目标:

围绕气候变化与碳循环的互馈机制及气候变化的敏感度等关键科学问题,构建“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双碳”观测与数据系统,发展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式,实现碳排放空间的准确预估,为“双碳”战略路径的选择和优化提供支撑。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双碳”背景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气候弹性与阈值;碳中和措施的气候效应;“双碳”路径对未来气候的影响等。

(2)碳循环及其与气候变化的互馈:自然碳汇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的互馈机理;不同温室气体的协同效应;不同温控目标的排放空间评估等。

(3)新一代地球系统模式:基于多层次复杂结构网络的新一代全球及区域地球系统模式关键子系统研发;数据同化方法与相关技术研发;通用支撑技术研发等。

(4)观测与数据:陆地碳循环参数立体化观测;海洋和近海碳循环参数立体化观测;温室气体观测与反演;排放因子数据库及高分辨率排放清单等。

四、能源结构重塑

总体目标

围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构建和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核电安全高效利用、智能电网调控、各类储能等关键技术背后的基础科学瓶颈,研发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能量储存和转换特性的材料与器件,支撑从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高效生产及大规模并网构建的理论与技术;滤储、电网智能高效调控体系构建;多能互补模块化体系构建;多能多附加值利用原理;地热资源高效利用原理等。

(2)核电共性关键技术:低品位核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高性价比核安全体系构建;利用可控高反应性快中子干式核嬗变-增殖-产能的可调燃烧机制;核燃料全闭环循环体系构建;抗快中子辐照材料研制;可控热核聚变机制;高效热发电原理等。

(3)氢能等二次能源与低碳化工协同体系构建: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制氢原理;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产业体系构建及关键材料研制;高效经济的氢燃料电池的过程机理;高值流程制造业体系构建等。

(4)电网调控及储能配套理论:水力智能电网调控原理;水电快速启动、经济长寿固定电池机理;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智慧调配机制;电热氢多源储能系统构建理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途径等。

(5)移动储能电源及交通应用:移动电池的高效安全利用原理;锂资源高效开采理论;高效储能材料研制;高效相变储热材料研制等。

(6)能源资源综合开发与固碳:陆相油气等能源资源高效勘探开发原理;煤炭清洁化利用机制;二氧化碳高效驱油机制;地质碳捕获与碳封存原理;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原理等。

(7)碳中和能源结构动态优化:重大变革性技术预判;能源革命关键技术评估;转型风险评估与关键环节优化等。

五、产业结构重构

总体目标

围绕碳氢氧化学键重构、工艺过程与系统、材料结构调控、电气化流程、智能化管控等关键科学问题,以绿色碳科学理念及多层次、多尺度研究范式,探索石化、冶金、建材、交通等产业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机制与转型路径,实现基于未来能源结构和供给方式的产业重构与技术突破。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低碳流程工业:低碳化学化工过程耦合机制;绿氢炼化流程调控机制;碳基资源催化转化机理;电化学零碳负碳机制;全废钢电炉流程高能效与品质耦合原理;低碳流程再造的物化原理与调控机制等。

(2)低碳建筑体系:碳酸盐分解耦合原位还原机制;绿氢及生物质燃料替代过程机制;冶金废渣利用机理;柔性智能碳中和建筑设计与运行维护机制等。

(3)绿色交通体系:车辆体系能效提升与减排策略;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与系统优化机制;基于交通大数据的运输结构优化机制等。

(4)产业低碳转型路径:产业低碳转型新技术路径选择策略;氢基流程与电气化流程变革路径;智能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全产业生态系统等。

(5)碳化工与碳利用:基于绿色合成理念的人工光合作用机制;二氧化碳化工转化途径机制;生物质碳氧结构联用高效定向转化;熔盐电解耦合固碳机制等。

(6)低碳工业智能化:大数据和机理分析相结合的工业碳排放智能预测与溯源;生产全流程智能低碳运行控制机制;工业低碳制造的协同优化机制;重大耗能设备智能低碳运行控制机制等。

六、生态环境优化

总体目标

围绕“双碳”目标、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互馈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生态系统碳汇巩固和提升的科学原理及适应能源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优化措施,评估“双碳”目标下的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成效、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和人群健康效益等。

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1)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精准计算及预测: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地、农田、灌丛)全组分碳源汇的精准评估与比较;人为管理措施下和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评估等。

(2)陆海生态系统碳汇稳固:生态系统碳汇的稳定性及维持机制;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过程与驱动机制;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碳汇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汇巩固协同的理论与技术原理等。

(3)陆海生态系统碳汇提升:生物和生态系统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前沿技术;区域生态工程增汇原理与效应;生态工程增汇技术的模式系统集成;生态工程增汇效益及区域示范;碳汇国土空间管理的科学基础等。

(4)治污增碳和减污降碳协同:固碳减污微生物分子机制及应用设计;农业“双减”与“双碳”关系;农业种植系统减排增汇与粮食安全;海洋污染防治与蓝碳增汇原理与技术;城市污染防治与降碳增汇等。

(5)“双碳”目标与生物安全:植物高效光合固碳机制与分子设计;新型高光效生物碳捕获与利用;生物入侵和迁移与碳汇;有害生物流行与碳汇;“双碳”目标下的生物安全评估等。

(6)“双碳”目标与人类健康:碳中和与人类健康收益及潜在风险;碳中和行动的新型污染物的健康危害;人群病原生物流行的监测及健康风险预警评估;极端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风险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碳中和人才平台

图1 《“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重点研究方向概览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实现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长远目标与短期措施、政府与市场等多层次复杂网络系统的优化与调控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6785.htm

]]>
https://www.carbonhrss.com/5051.html/feed 0
碳移除很复杂,但有三种情况可以实现 https://www.carbonhrss.com/4938.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4938.html#respond Sun, 10 Jul 2022 18:18:26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4938.html 碳移除很复杂,但有三种情况可以实现-碳中和人才平台

现在大气中的CO2比过去40万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多,CO2含量超过了前所未有的百万分之400。因此,碳移除技术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碳排放速度已成为一个问题,即使我们能够实现2016年《巴黎协定》中规定的碳减排目标,到2030年,全球气温仍有可能上升到1.5℃以上,这将增加干旱、洪水、极端高温和数亿人贫困的风险和影响。
幸运的是,过去十年来,国际压力不断增加,导致我们制定了解决碳排放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一类解决方案被称为负排放技术(NETs),专注于从大气中去除CO2
这些碳排放解决方案在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至关重要,但它们需要满足某些条件,才能有效遏制碳排放。

 

碳移除:确保长期捕集和封存

 

麻省理工学院能源倡议高级研究工程师、碳捕集和封存首席专家Howard J. Herzog教授表示:“阻止CO2进入大气层的最佳方法就是一开始不要排放CO2,因为在CO2已经排放出来的情况下,长期回收和储存CO2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事实。

大自然提供了最简单的除碳解决方案——种植更多的树木。这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主要取决于土地管理的好坏,并防止森林砍伐和自然灾害。如果不加以保护,树木可能只能封存数百年的碳,而减缓气候变化需要数千年。

另外,技术人员已经找到了燃烧含有自然捕集CO2的生物质的方法,并利用释放的能量将CO2注入到地下进行长期封存。这项技术被称为“生物能源碳捕集和封存(BECCS)”,前景广阔,但需要玄武岩和镁橄榄石等合适的岩层和CO2发生反应,以避免泄漏。

碳上循环技术公司(Carbon Upcycling Technologies)是由Apoorv Sinha创立的一家创新创业公司,它将CO2与粉煤灰、石墨、滑石和橄榄石等细颗粒相结合,生产出可用于一系列材料溶液的固体纳米颗粒。2017年,碳上循环技术公司利用其纳米颗粒制造了一种耐腐蚀涂层,将碳锁住,并在这一过程获得了经济效益。

 

降低碳排放成本,满足碳封存能力

 

去除碳的成本和封存容量限制因解决方案而异。植树可以说是从大气中清除CO2最便宜、最自然的方式,但其封存能力受到可用土地的限制,并受到森林砍伐的影响。
与太阳能需要阳光的方式类似,碳移除解决方案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有效工作。如果不满足某些条件,就无法实现这些技术的全部碳捕集能力。
2017年密歇根州的一项研究乐观地表明,碳排放解决方案有可能每年减少370亿吨CO2,而每年的CO2排放量约为380亿吨。然而,即便如此,要实现这一封存潜力,也需要一系列碳捕集成本低于传统封存或排放的解决方案。技术解决方案正在取得进展,但仍需要投资和时间来降低碳移除成本并扩大这些解决方案的采用。
瑞士Climeworks公司建造了一座工厂,利用过滤器和化学工艺直接从空气中提取CO2,然后将CO2压缩后封存。像这样的技术被称为直接空气碳捕集和封存(DACCS)。尽管这个想法很新颖,但Climeworks在意大利的工厂每年只能从大气中捕集150吨CO2,相当于仅将32辆汽车从道路上移除。再加上高昂的资本和碳移除成本,仅凭这些解决方案是不够的。

 

降低碳移除解决方案的市场和技术风险

 

大多数除碳解决方案仍在开发中,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商业化。商业化的道路需要在没有财务回报保证的情况下对研究和开发进行大量投资。这可能不符合许多传统投资者或出资人的风险状况,从而限制了用于开发新解决方案的可用资金。
Cyclotron Road,一个创业研究金项目,通过创业培训、进入实验室、生活津贴、研究资助和导师制度,来支持创新的硬技术社会企业。
与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合作管理Cyclotron Road的非营利组织Activate的副总裁Robert Ethier表示,这种支持是“帮助他们降低市场和技术风险,并通过利用项目和合作伙伴加速商业化”。
在早期阶段,将能够承担风险的有耐心的资本,投资于合适的社会企业家,并提供合适的商业和行业支持,对于加快碳移除解决方案的开发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具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资助者——如孵化器、加速器、慈善家、国际机构、政府、学术机构和天使投资者——在提供碳移除技术商业化所需的资本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该怎么做?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碳移除技术,包括大自然赋予的技术。尽管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碳排放解决方案有可能成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气候灾难的必要防御措施,但不能作为我们正在排放和将要排放的CO2的保单。
碳移除技术必须与其他解决方案和以及减少全球碳排放的全球努力相结合。然而,如果知道有新的解决方案可用,应该激励这些解决方案的开发、降低成本和扩大规模。世界的未来取决于它们。

原文作者:Neil Yeoh,是OnePointFiv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原文链接: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9/12/climate-change-carbon-removal-capture-conditions/

碳移除很复杂,但有三种情况可以实现-碳中和人才平台

]]>
https://www.carbonhrss.com/4938.html/feed 0
壳牌气候雄心的秘籍:碳强度与净碳足迹 https://www.carbonhrss.com/3404.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3404.html#respond Tue, 25 Jan 2022 03:33:01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3404 本文以问答方式对壳牌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目标与举措进行阐述。

什么是净零排放能源企业?
一个净零排放的能源企业是一个不会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总量的企业。这意味着壳牌经营活动的净零碳排放——范围1和2的排放——以及壳牌销售的所有能源产品的最终使用的净零碳排放——范围3的排放。

与中国石化目前核算不一样的是,壳牌的目标包括范围3的排放,占壳牌总排放的90%以上。壳牌的目标不仅包括壳牌自己生产和加工的能源的排放,也包括别人生产但经由壳牌销售给客户的所有能源产品的排放。

总的来说,壳牌出售的能源大约是壳牌自己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三倍。因此,考虑到壳牌的全面影响,壳牌必须把壳牌销售的所有能源包括在壳牌的目标中,而不仅仅是壳牌自己生产的能源。

壳牌的最新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将如何实现净零排放?
壳牌的气候目标是到2050年成为一个净零排放的能源企业,与社会同步。壳牌也有临时目标。壳牌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到2030年将碳强度降低20%。这将有助于确保壳牌在正确的轨道上实现更新的2035年和2050年目标。壳牌现在的目标是到2035年碳强度降低45%,到2050年降低100%。

更新后的2035年和2050年目标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壳牌将在计算碳排放强度时开始包括所有为减少排放而采取的行动。这包括壳牌自己采取的行动,以及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的用户采取的行动。碳强度目标与壳牌的总体目标一致,即到2050年成为与社会同步的净零排放能源企业。

壳牌业务的碳强度意味着什么?
壳牌的碳强度是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的平均强度,按销量加权。换句话说,它是壳牌销售给客户使用的每单位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平均量。它包括与能源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最终使用有关的排放。壳牌使用自2019年以来每年发布的净碳足迹指标来衡量和报告壳牌的碳强度。

壳牌有短期的碳强度目标吗?
壳牌为接下来的三年每年都设定了具体的碳排放强度目标。

从2019年开始,壳牌设定了一个无条件的三年目标,到2021年底将碳强度在2016年的基础上降低2-3%。

然后,在2020年,壳牌宣布了到2022年底减排3%至4%的目标,在2021年,壳牌宣布了到2023年减排6%至8%的目标。

壳牌将2016年作为目标基线,因为这是壳牌首次报告业务的碳强度。

壳牌为实现目标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
壳牌已经采取措施减少现有油气业务的排放,并避免在未来产生更多的排放。

壳牌正在增加天然气、生物燃料、电力和氢等低碳产品在壳牌销售的产品组合中的比例。

壳牌正与客户合作,帮助他们解决在使用壳牌销售的产品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为了减少各行业的碳排放,壳牌正在与壳牌的客户和其他人合作,包括支持政府政策。

壳牌如何确保全公司员工支持这一目标?
壳牌的目标与壳牌的员工激励结构紧密相连。壳牌将能源转型条款在长期激励股票奖励中的权重增加一倍,影响了超过16500名员工。对于大多数高层领导来说,这意味着权重从10%增加到20%。壳牌也在为壳牌的企业制定碳预算,激励壳牌的员工用低碳收入替代高碳收入。

壳牌的碳排放强度目标包括哪些排放?
壳牌的碳排放强度目标范围包括:

壳牌的范围1和范围2排放,这些是壳牌自己的生产和加工能源产品的直接和间接排放。

壳牌的范围3排放,包括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的使用所产生的排放,无论这些产品是由壳牌还是第三方生产的。还包括与壳牌从第三方购买转售的能源产品的制造相关的排放。

利用碳汇减缓排放,如重新造林或碳捕获和储存。

壳牌的碳强度目标中没有包括哪些内容?
壳牌的碳强度目标包括与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相关的排放。

非能源产品如化学品、润滑油和沥青不包括在内。这是因为它们的最终用途不是燃烧,所以它们不会像液化天然气(LNG)、汽油或柴油等燃料那样作为能源消费。

壳牌的交易活动包括在内,例如,壳牌从别人那里购买产品再出售,但不导致实际产品销售的交易活动被排除在外。

壳牌包括能源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运输以及最终用户的使用所产生的排放。

然而,壳牌不包括与生产产品相关的资产(例如炼油厂)的建设或退役相关的排放。

壳牌目前不考虑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的终端用户为减少排放而采取的行动。

然而,在未来,随着必要的核算报告体系的制定,壳牌将在计算碳强度时开始考虑所有的缓解行动。

这包括壳牌自己采取的行动,以及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的用户采取的行动。

为什么壳牌不立即开始计算所有减排行动?
如今,现有的核算体系全面涵盖了能源供应商和用户的排放报告。

具体来说,能源供应商报告的范围3排放来自其产品的使用,这相当于这些产品的用户报告的范围1排放。

然而,在报告缓解措施时却没有这种对等。

这意味着能源用户减少(通过储存或补偿)范围1的排放,并不反映为能源供应商在范围3中的相应减少。

壳牌与标准制定机构合作,打算帮助制定必要的协议和框架,使壳牌能够考虑能源供应商和用户的减排。

正因如此,壳牌预计还需要3-5年的时间,壳牌才能开始计算所有的碳移除量,就像壳牌现在计算所有与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相关的排放一样。

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的碳强度是如何计算的?
生命周期分析可用于评估燃料的整体温室气体影响,包括其生产和使用的每个阶段。

例如,汽油的碳强度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排放:

原油的生产、运输和炼制;
燃料到加油站的运输;
燃料在车辆中的最终燃烧。
壳牌使用这种方法来测量壳牌销售的每一种不同能源产品的碳强度。

具体来说,壳牌用每单位能量(MJ)所销售的二氧化碳当量(gCO2e)来计算强度(gCO2e/MJ)。

一旦壳牌计算出每种能源产品的碳强度,壳牌就可以通过对每种产品强度进行加权平均,并根据其销量进行加权,从而计算出总体碳强度。

最后,壳牌扣除或“抵消”存储在碳汇中的任何排放。

例如,壳牌在自己的运作中通过碳捕获和储存来减少排放。

壳牌还减少了从大气中去除并通过自然碳汇储存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些碳汇是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创建的,例如重新造林。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系列能源产品之间进行同类比较,并允许壳牌建立壳牌销售的所有能源产品的平均碳强度。

不同产品的能量含量采用较低的热值,电能采用化石等效方法,因此它与壳牌的其他能源产品在相同的基础上进行评估。

壳牌的碳强度是用壳牌的净碳足迹方法测量的。

为什么壳牌选择使用强度衡量而不是绝对基础来报告进展?
壳牌的目标是到2050年成为一个净零排放的能源企业,与社会同步。将壳牌出售的能源产品的碳强度降低到零,相当于将壳牌的绝对排放量降低到零。壳牌已经报告了每年的绝对排放量,自2019年以来,壳牌还公布了净碳足迹(Net Carbon Footprint),衡量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的碳强度。这些措施相互补充,使壳牌朝着净零目标的进展得以跟踪。

壳牌的气候目标是否符合《巴黎协定》的减排要求?
壳牌的气候目标与《巴黎协定》的目标一致,即将全球平均气温增幅限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的水平,以及更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将全球平均气温增幅限制在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的1.5摄氏度以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壳牌使用了与《巴黎协定》成果一致的情景来校准壳牌的目标。

这些情景取自IPCC全球变暖1.5°C特别报告(SR 1.5)开发的数据库。

壳牌的目标是到2050年将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的碳强度降至零,与社会同步。

这与1.5°C的情景一致,其中大多数情景在2040年至2060年之间达到净零。

壳牌的目标是到2035年,以净碳足迹(Net carbon Footprint)衡量的碳强度降低45%。

这一中期目标是在2035年1.5°C情景下的强度范围内。

实现壳牌的目标取决于社会为实现《巴黎协定》所取得的进展。

如果社会能更快地改变其能源需求,壳牌打算帮助这种加速。

如果它变化得更慢,壳牌就不能像壳牌希望的那样快地行动。

能源需求和能源供应必须共同演进。

这是因为除非出售人们需要和购买的东西,否则任何企业都无法生存。

壳牌如何选择用于校准气候目标的1.5°C情景组?

IPCC全球变暖1.5°C特别报告(SR 1.5)所准备的情景根据其温度结果和超调程度进行了分类。

超调是指一种情景超出了排放预算,随后依赖汇来补偿超额排放的程度。

为了校准壳牌的目标,壳牌从所有1.5°C的情景开始,然后选择侧重于早期行动、较少依赖碳汇使用的情景。

最后,壳牌移除了范围顶部和底部的任何外围值,以产生壳牌用于目标设定的1.5°C路径。

壳牌公司出售的能源产品有哪些措施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
壳牌的气候目标将要求壳牌公司降低由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分销造成的排放。

这还需要壳牌销售更多排放很少或零排放的能源产品。

将产品带给客户的过程产生的排放约占总排放的10%。

客户使用能源产品产生的排放约占总排放的90%。

壳牌有几个选择来降低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的碳强度。

这些措施包括提高壳牌自身运营的效率,完善壳牌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的投资,以及发展碳汇。

壳牌的数据是否经过外部验证?
壳牌每年向壳牌的环境审计师提交净碳足迹的计算结果以供核实。

保证声明发布在壳牌可持续发展报告和性能数据网站上。

壳牌将如何评估和报告气候目标进展?

壳牌的年度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每年都会报告壳牌碳强度目标的进展情况。

这符合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小组制定的最佳做法。

壳牌能否提供一个更详细的净碳足迹指标描述?

该指标的预期用途是跟踪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在降低总体碳强度方面的进展,如壳牌的气候目标所述。

该计算包括几个来源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公平基础上),包括壳牌业务的直接排放;

那些第三方为壳牌销售的产品的生产提供能源而产生的排放;

以及壳牌的客户对壳牌销售的产品的消费所产生的排放。

包括原油、天然气或其他原料的提取、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排放,产品运输到客户的排放,以及客户使用壳牌销售的产品产生的排放。

还包括非壳牌所有的生命周期元素的排放,如由壳牌加工但不是壳牌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

或来自壳牌销售的石油产品和电力,这些产品没有在壳牌设施中加工或生产。

此外,还考虑了通过各种措施来补偿排放,比如与自然合作创建碳汇(包括森林和湿地),或者通过使用碳捕获和存储技术来减轻排放。

什么是净碳足迹?
以下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步骤都包含在净碳足迹中:

石油产品:
原油生产,
原油运输(管道/海运),
炼制,
石油产品分销,
石油产品的最终用途;
管道气:
天然气生产;
管道输气;
天然气最终使用;
液化天然气(LNG):
天然气生产,
管道天然气运输,
液化,
LNG产品运输,
接收站LNG再气化,
天然气本地分销,
天然气最终用途;
气液(GTL)燃料:
气体生产,
通过管道运输气体,
气液加工,
GTL产品的运输,
GTL燃料产品的当地分销,
GTL燃料的最终用途;
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的生产、运输(国内/海运)、分配和最终使用;
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化石能源当量的电力以及从国家输配电网络购买和转售的电力;
减少二氧化碳:
碳捕获、使用和储存(CCUS)项目、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和其他碳补偿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影响。
什么被排除在净碳足迹的范围之外?
以下温室气体排放不包括在净碳足迹计算中:

非能源产品(如化学品和润滑剂)的生产、加工、使用和寿命终止处理产生的排放;
建造及拆除生产及制造设施所产生的废气;
壳牌工厂为生产能源而购买的燃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
其他由经营、商务旅行、员工通勤、进口电力、特许经营和投资所产生的废物产生的间接排放;
非供终端客户使用或销售的能源产品交易量;
销售的中间产品的第三方加工产生的排放,例如使用壳牌出售的原料生产塑料;
与从第三方采购的能源原料或由第三方生产并由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无关的资本货物和其他货物和服务的排放。
如何计算净碳足迹?

要计算净碳足迹,首先需要确定壳牌投资组合中每种能源产品的排放强度。

这是使用已建立的生命周期分析原则完成的,包括与产品上市相关的排放和与产品使用相关的排放。

然后将各个强度聚合成一个值,每个产品的权重由其销量决定。

在汇中捕获的排放被扣除以得出最终的净价值。

虽然净碳足迹是一种强度度量,而不是绝对排放的清单,但在净碳足迹计算范围内所涵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名义估计值可以从任何一年的最终净碳足迹值得出。

同样,在计算中也可以确定出售总能量的化石当量估计值。

关于净碳足迹的重要注意事项
净碳足迹不是总排放量除以总能源的数学推导,也不是绝对排放量的清单。
它是不同能源产品的生命周期二氧化碳强度的加权平均值,使它们相对于最终最终用途处于同一点。使用一致的功能单位(gCO2e/MJ)可以进行同类比较,并对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一系列能源产品的个人生命周期强度进行汇总。
为了计算不同产品的能量含量,利用它们较低的热值,使用电的化石等效方法,以百万焦耳计算它们的能量含量。
壳牌的净碳足迹是一个综合衡量壳牌销售的能源产品的生命周期碳强度的指标。
因此,用于计算净碳足迹的边界定义覆盖的范围比壳牌在《温室气体议定书》下的年度温室气体报告(范围1/2/3)的报告边界要广得多。

因此,在净碳足迹计算范围内的名义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不同于壳牌报告的范围1、2和3的排放量之和。

]]>
https://www.carbonhrss.com/3404.html/feed 0
苹果的碳中和之路——五步计划丨视频书摘 https://www.carbonhrss.com/1631.html https://www.carbonhrss.com/1631.html#respond Sat, 25 Sep 2021 13:31:06 +0000 https://www.carbonhrss.com/?p=1631 第一财经

苹果的碳中和之路——五步计划。

苹果宣布,2030年前,公司所有运营环节都将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苹果制定了五个关键步骤。分别为:低碳产品设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优化工艺和材料,以及碳移除。

第一,低碳产品设计。苹果研发的iPhone分解机器人“黛西”每小时可以拆卸200部iPhone,并从中提取材料,运用在下一代产品中。苹果宣称,仅通过产品设计和部件回收,公司就减少了430万吨碳排放量。

第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iPhone超过四分之三的碳排放都来源于生产过程。苹果表示,在过去的11年里,公司将其产品生产过程的能耗降低了73%。

第三,使用可再生能源。苹果总部的运行已全面使用清洁能源。目前,70家苹果供应商也已承诺将可再生能源运用于苹果专用的生产线。

第四,优化工艺和材料。生产过程中,除了能源燃烧的过程,一些化学物质也会产生碳排放。为应对这一问题,苹果正与两家供应商合作开发无碳铝冶炼工艺。

第五,碳移除。iPhone在包装中使用的塑料越来越少,包装盒也由再生纸制成。简化缩小包装盒不但有利于节省材料,还能够节省空间,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每台iPhone的碳排放量。

苹果的碳中和之路——五步计划。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
https://www.carbonhrss.com/1631.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