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碳中和人才平台
中央再定调“双碳”工作:减排不是减生产力,增加相关指标考核权重

中央再定调“双碳”工作:减排不是减生产力,增加相关指标考核权重

分类:头条 869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帆 深圳报道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整体而言,集体学习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一方面,既重申了要坚定不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另一方面,也重在强调控节奏、把方向,使双碳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

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习近平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四对关系。

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要坚持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

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

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

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央提出“双碳”目标后,有些地方政府对开展“双碳”工作节奏把握不准,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地方政府认为,应该抓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冲高当地碳排放峰值,为今后当地发展预留排放空间。也有一些地方抢跑,开展运动式“减碳”。攀高峰增加了额外的能源需求,抢跑与运动式“减碳”砍掉一些本来与中国的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还适应的项目,减少了能源供应,造成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不可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来换取“双碳”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也不可能为了稳增长而放松“双碳”工作。地方政府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目标出了问题,而是要采取更正确的方式,更好地平衡发展与减排的关系。

在林伯强看来,除了要从能源供给侧下功夫之外,更要从能源需求侧寻找减排路径,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低碳消费以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确定的,但要在这个前提下,更多考虑如何使能源消费实现更低的增长。”

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习近平指出,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资源条件、技术潜力、市场活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第一,加强统筹协调。要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组织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强政策衔接。各地区各部门要有全局观念,科学把握碳达峰节奏,明确责任主体、工作任务、完成时间,稳妥有序推进。

第二,推动能源革命。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要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尤其是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减量替代,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保持原油、天然气产能稳定增长,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要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要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第三,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要严把新上项目的碳排放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要下大气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要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源资源浪费。要统筹推进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低碳消费,鼓励绿色出行,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

第四,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要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加快相关学科建设。

第五,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财税、价格、投资、金融政策。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

第六,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将“双碳”指标纳入各地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在推进“双碳”工作过程中,相关考核机制等也将有新的突破,从而给“双碳”工作的推进带来更大的弹性空间。

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经明确提出,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集体学习也重申,要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有不同的受访人士向记者指出,当前碳“双控”的实施条件和基础能力还相对有限,所以只能是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而不是立即转变。

但“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已经很大程度体现了差别化管理,地方政府通过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能够获得更大的政策灵活度,从而获得经济发展空间。同时,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主要针对的是煤化工、石油化工等产业领域,利好煤化工行业、石化行业等能效先进的企业。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也指出,鼓励地方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情况,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该地区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源消费总量考核。

此外,鼓励地方超额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对能耗强度降低达到国家下达激励目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能源消费总量在五年规划当期能耗双控考核中免予考核。

尽管增加了管理弹性,但中央对“两高”行业的严格控制并没有放松。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就继续强调,2022年,生态环境部将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制定“两高”行业环评管理规范性文件,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作为督察重点。

此次集体学习还指出,要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将“双碳”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

林伯强表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一个倒逼机制,“双碳”目标不可能放松。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二维码

 

 本网站郑重提醒用户:

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站资源来自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用于其他用途。

2、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

3、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本网站联系,本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4、价格均为人工服务费(包括下载整理文件,删除广告连接,核对错字排版等)。并非产品本身价格。

标签:低碳技术低碳消费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碳排放权交易碳达峰碳中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绿色转型节能降碳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