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3060目标下,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2013年,我国开始进行区域碳市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已显现出
积极效应。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鸣锣开市,标志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市场正式启动,电力行业优先开展全国性碳交易。截至8月
2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794.1万吨,成交额约3.9亿元,均价49.6元/吨。
碳监测是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要支撑。监测、报告、核查机制是碳市场建设的基础,如何准确地监测、核算碳排放量是重点和难点,碳监测是辅
助核算体系的重要支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于2021年2月成立碳监测工作组,牵头开展系统的碳监测调研、方案设计和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碳监
测。
碳监测对象为《京都议定书》和《多哈修正案》中规定的七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化碳、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和三氟化氮。
从源汇角度看,碳监测获取的基础信息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环境中浓度和碳汇状况等三个方面的数据。
碳监测技术成熟,有望先试点后推广。我国环境空气监测设备仍处于快速增长中,常规烟气CEMS系统已经普及,可以借助现有系统稳步推进碳
监测。碳监测技术成熟,在欧美已经普遍推广应用。目前,对烟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进行连续测量的方法主要有紫外荧光法与红外吸收
法等。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制定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准备开展排放源、重点城市、区域监测三项试点工作。
投资建议:碳监测蓄势待发,空间广阔。在3060目标下,碳监测市场空间较大,估算监测点和政府监测点的市场达74亿元。如果考虑企业自查
和数据披露的需求,碳监测的市场空间更大;同时碳监测的实施会带动常规污染物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相关部门正在稳步推进碳监测试点工
作,预计下半年将逐步开始在电力、钢铁、煤矿、石油及垃圾处理等行业试点,相关企业将迎来业务机遇,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目前,
国内多家公司已经布局温室气体监测相关业务,建议关注雪迪龙、聚光科技、蓝盾光电、四方光电等公司。
风险提示:碳监测试点不及预期;竞争导致毛利率下降;排碳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成本上升的影响。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