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碳中和人才平台
普通人怎样切入到碳中和这个行业的工作呢?

普通人怎样切入到碳中和这个行业的工作呢?

分类:头条 450 0

大家好,我是碳知侠。

双碳火了之后有不少人问,

普通人怎样才能切入到碳中和的工作?

自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双碳领域的投资和就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确实,双碳转型,是一场全面的经济社会变革,影响深远,持续时间会很长,现在只是刚刚开始。

因为这是一场涉及能源革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全面转型,百万亿的投资规模也不为过。只是有些人在理解碳中和概念的时候,总是很局限,一谈碳中和,言必称碳交易、CCER和碳排放管理员。特别是去年人社部提出“碳排放管理员”这个新职业,以及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后,很多人更以为碳中和就是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

碳排放管理员确实很重要,

但在碳中和赛道,

碳管理和碳咨询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个职业。

如果从碳中和技术层面拓展一下眼界,其实新能源、储能、智能电网、碳管理软件、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使用、节能减排、碳中和技术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碳金融、碳汇、绿色技术的进出口贸易、清洁能源关键矿物的提炼等等,都可以视为碳中和就业人才,都是为碳中和目标做出重大贡献,赛道非常广阔,也将提供非常多的绿色就业岗位。从目前市场的岗位定价来看,待遇都很不错。

下面,碳知侠结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国外双碳领域的一些经验,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双碳领域未来的一些主要就业方向。大的方向上有两个不同选择,一个是碳管理相关就业方向,一个是碳中和相关就业方向。

01.碳管理相关

首先碳管理相关业务我分为企业碳管理、碳市场、政府业务及碳中和+四大类。

企业碳管理的主要业务是以实现企业碳中和为核心,从企业碳排放摸底(碳盘查、碳足迹)开始,制定企业短中长期规划,搭建相应的管理体系,以及内外部沟通渠道,最终实现企业及供应链碳中和及持续减碳。

碳市场以碳资产开发为起点,逐渐延伸为其它类型环境资源开发、其它碳市场参与、碳交易、碳金融等相关业务。

政府业务与企业碳管理有点类似,差别在于政府的业务相对来说更加零散不成体系。

碳中和+则是因碳中和兴起而带动的与其它领域结合的行业,如培训、资讯、信息化、互联网等。

看到这么复杂的碳管理业务图谱,可能你会觉得更加没方向了,不急,我这就给你梳理一下碳管理的职业发展方向。

首先要确定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个人能够同时开展碳管理相关的所有业务,从发展方向来看,碳管理相关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低碳技术咨询方向企业碳管理方向碳市场方向

1、低碳技术咨询方向

低碳技术咨询方向是以各类碳排放核算能力为基础,帮助企业和政府解决低碳方面所有疑难杂症的方向。

这个方向比较偏研究,适合愿意专研的从业者。从事低碳技术咨询方向的从业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各类型的报告,如各种类型的碳排放报告或者核查报告、企业低碳规划报告、政府的各类研究课题报告等。

2、企业碳管理方向

企业碳管理方向是以帮助企业实现碳中和、并应对各种利益相关方要求的方向。

这类从业者既可以在咨询公司任职,也可以去各大企业的专业管理岗。企业碳管理方向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企业管理其碳排放及碳资产,使得企业对内以最低成本应对政府及利益相关方要求,对外提高企业形象,同时提高碳资产收益等。

这个方向不需要对技术方面专研有多深,因为大部分实际业务都会外包,但是知识面要很广,同时对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有一定要求。

3、碳市场方向

碳市场方向则是以碳交易和碳金融为主的业务,包括碳资产开发、碳交易和碳金融,其中碳资产开发的技术部分与低碳技术咨询方向有一定重叠。

这类业务基本跟人和钱打交道,需要从业者有很强的商业能力和金融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得有一定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特别是碳交易业务,跟股票交易非常类似。如果经验和胆识不够,可能反而会亏钱。但碳市场方向也是收益天花板最高的业务,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后,获益最大的也就是从事这个业务领域的从业人员。

无论从事碳管理行业的哪一个业务方向,都建议对最基本的两个业务:企业碳排放核算和碳资产开发要熟练掌握,最好直接参与一两个相关项目。

这两个业务可以说是碳中和行业的基础,类似于房地产行业必会CAD,IT业必会java一样。没有这两项业务的经验,后期的职业发展就不会那么顺利。

新手如何进入这一行?

培训证书其实并不能直接帮你入行,目前市面上的证都是培训证,并不是资格证。而现在的企业招人大多都招有经验者,因此培训应该注重学习基础知识和实操,才是你进入这一行最重要的。

因为现在国内的CCER项目还没有重启,碳资产开发的业务现在还很少,也有很难有相关实操经验。所以我的建议是找到那些有碳核查项目的企业(企业名单可以从各省级政府公开招标文件中找到),先进去干1-2年的核查再说下一步发展。

因为核查要求去现场必须两人,核查机构一般情况不会同时排两个熟手去核查一个企业,所以他们本来就需要一个酱油角色跟着去现场。这就给了新人们机会,而且随时都有熟手带着做项目。

这是目前进入这一行最好的渠道,相关核查机构对人员的需求还是挺多的,现在抓紧时间投简历,不要考虑薪酬、长期出差以及工厂现场的脏乱差,你很快就能成为真正碳圈的一份子。

有碳核查需求的企业名单可以从各省政府公开招标文件里找到

那这个政府公开招标文件该去哪里找呢?还有哪些方法能查到这些有核查项目的企业名单?找到这些企业名单后又该怎么找到其中的招聘信息呢?

集中答疑

政府公开招标文件在哪里找?

一般通过各省份政府采购网站就可以查到,以四川省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搜索引擎搜索省份+政府采购网进入官网。

在百度搜索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注意这种官网的网址,百度上会出现蓝色的官方标识,

并且网址一般是:www.ccpg-省份拼音.http://gov.cn

第二步:

进入官网后找到信息查询栏,输入碳中和、碳排放、碳核查等关键词,区域上可以选择到省内各市,就可以看到当地双碳领域的公开招标信息,打开招标链接就能查看供应商信息了。

通过天眼查、企查查等APP直接查询双碳领域招标信息。

以企查查APP为例,先找到招投标栏,再搜索四川省2021年碳中和项目招投标,就可以看到其中的供应商了。

如果想看得更详细,就打开具体招投标信息,然后点原始链接即可。如果想单独看某家企业,就可以在招投标栏里直接搜索该企业(下图示例中衡检测),就能看到它全部的招投标信息。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找到这些公司后,可以搜索其官网或者微信公众号,就可以找到其招聘信息,如果没找到就打官网上的公开电话咨询招聘情况。

02.碳中和相关

先看一下这张碳中和就业赛道导图

目前有几个赛道基本成型,市场规模很大,都是万亿级的规模。

新能源领域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新能源是基石。以新能源占主导地位,替代煤炭、石油等旧能源,是大势所趋。天然气只能说是一种过渡,最终也需要被替代。替换方式,目前比较常见的是风能和光伏太阳能,这两者已经催生了很多大公司,也有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容纳了很多就业岗位。

当然,围绕风光发电外,还可以通过绿电衍生出很多其他需求。比如电解水制氢、氢氨的电化学转换、其他行业的电气化转换等。

跟新能源相关的还有核电,一般列入清洁能源。现在国际上比较倾向于小型核反应堆(SMR)和核聚变利用,因为可控、安全性好,被资本看好。英国有一家叫First Light Fusion的公司,还通过射弹核聚变发电,腾讯还给投资了。比尔盖茨的基金也投资了一些核聚变技术公司。

当然,新能源还包括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海洋能等,这些都有待开发和广泛利用。围绕新能源上下游的关键矿物提炼,新材料的研发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新能源汽车领域

这个不用多说,宁德时代和特斯拉就是最好的案例。交通领域的脱碳,有赖于燃油汽车的全面颠覆,目前比较可靠的技术路径是锂电池,未来肯定会有其他替代,比如最近比较火热的钠电池,但还没看到大规模商业化使用途径。

跟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是氢燃料汽车。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在重型卡车、长途运输、寒冷地区、公共交通等,氢燃料或许是重要运用场景。

新能源汽车未来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不只是中国,其他国家都在大规模推广。由新能源汽车衍生出来的充电桩市场,特别是交换电业务,也会有爆发机会。

储能

第三个万亿级规模市场,我认为是储能。风光发电的不稳定性,必须配套储能。这里指的储能,不包括汽车电池,而是跟电网匹配的一些楼宇储能、工业园区储能、风电光伏基地的储能等。这些长时间、大功率的储能,是未来新能源的必备,规模会非常大。

储能的形式就比较宽广了,包括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等。里面又可以细分出常见的抽水蓄能、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液化空气储能等。有新闻报道过一家瑞士的Energy Vault公司,通过把石头吊到半空中实现储能,这家公司还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2.35亿美金,演员“小李子”都投资了。

其实,除了配套电网的储能,还有一种储能更值得关注,那就是新能源储能。主要是以氢能为主。氢能既是一种新能源,也可算成储能的一部分。因为氢是二次能源,它可以用风电光电电解水生成绿氢,然后储存起来,既可以作为燃料,也可以用来发电。欧洲日本目前在主攻这个方向,如果以后炼钢、化工等领域大规模使用,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氢还可以转化为氨,作为飞机、轮船、火车等动力燃料,也可广泛用于农业肥料。

除了以上几个万亿级规模市场外,

还有一些千亿级的市场也是容纳碳中和就业人员的主阵地。

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

CCUS技术最近很火,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手段,也是一种负碳技术。这种技术需要投资比较大,一般是跟煤电、钢铁、化工、采油等项目联合使用。单独直接空气碳捕集项目不多见,在冰岛有一个,是由Carbfix公司和Climeworks合作的。这个项目是比尔盖茨基金资助了几亿美金。

CCUS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碳市场交易活跃,未来前景很大。不过国内基本都是示范项目,商业项目不多。主要是碳捕集能耗很大,封存难度高,需要封存几百年上千年不出现风险,难度还是很大的,而且后期的风险监测很重要。微软有个团队,专门去市场寻找CCUS项目,发现即使出高价格,都很难买到过硬的技术。

目前像微软、谷歌等大公司,为了抵消碳排放,愿意出价600-2000美元一吨的价格购买碳捕集,但好项目不是很多。未来如果技术成熟,将是一个庞大市场。一些石油公司很推崇这种技术。

二氧化碳制燃料和其他产品

这个赛道跟CCUS有关联性,就是用捕集来的二氧化碳,制取甲醇、乙醇、塑料、混泥土,甚至钻石、家具、粮食等生活消费品。这个赛道刚刚开始,国外有些公司具有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是一种时尚。国内比较少,康鹏教授、刘科院士等,好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未来一旦跟制造业结合,实现技术突破,效率提高,肯定会大有用武之地。

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

除了CCUS之外的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包括CCER碳汇项目的开发、海洋蓝藻开发、可持续农业、植物蛋白肉等,将会涌现出大批创新企业,尤其是碳中和技术和装备制造领域,必将诞生成百上千家千亿级的公司。

除了万亿和千亿级别的市场,百亿级规模的碳中和市场就更多了,随便切入一个领域,都有机会。

不说其他,光是碳咨询和碳管理领域的软件开发和智能物联网系统,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其他还包括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节能改造工程、燃煤清洁改造、废热利用、建筑节能改造、碳标签制作等等。

除了这些跟碳中和直接相关的领域外,碳中和的辅助市场,包括碳交易、碳基金、碳信贷、碳债券等在内的碳金融,更需要一些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

时也,势也,逐良木而栖,顺大势而为,自古都是如此。

双碳赛道人才需求的发酵膨胀,

源于最近两年政策步步为营的推动。

在政策大计的东风劲吹之下,

百万亿级别的双碳赛道,

正在成为下一个容纳千万人才的就业新蓝海。

碳知侠说:

文章的每个字,都是我用心敲出来的,只希望对得起每位关注我的人。

点个在看,让我知道,在双碳路上你们与我一起成长。

作者/碳知侠排版/小笼包

作者介绍:碳知侠,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中心、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能力建设培训分中心首席知识官,碳知社群主理人,一个专注分享双碳内容的碳圈人。

进入一个行业最高效的方式:找到正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或圈子加入进去,与之交流学习。所以碳知社群顺势而生,专注双碳领域,提供碳圈一切有价值的内容,和碳圈内的高手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二维码

 

 本网站郑重提醒用户:

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站资源来自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用于其他用途。

2、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

3、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本网站联系,本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4、价格均为人工服务费(包括下载整理文件,删除广告连接,核对错字排版等)。并非产品本身价格。

标签:CCER低碳技术供应链碳中和建筑节能清洁能源物联网碳中和碳交易碳排放碳排放报告碳排放管理员碳核查碳盘查碳资产碳足迹碳足迹碳达峰碳达峰碳中碳达峰碳中和脱碳节能减排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