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碳中和人才平台
什么是低碳生活?人类为何要参与低碳生活?

什么是低碳生活?人类为何要参与低碳生活?

分类:头条 510 0

低碳生活的内涵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改变生活细节来减缓生态恶化。

如果说“低碳”对于社会生产来讲,强调的是在制造业中要淘汰落后和陈旧的生产方式,用技术创新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那么对普通人来讲“低碳生活”更是一种有别于以往的生活方式的生活态度,“低碳生活”就是倡导日常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也就是从日常小事做起,改变过去“奢侈”地浪费生活中的各种能源的生活状态,要注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从而

达到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面对全球气候的“非常”变化,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改变过去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即用“低碳”的概念来武装头脑,把“低碳”的理念切切实实地带到自己的生活中。如今,这股风潮从国外传入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 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低碳和生态文明这两个概念密切联系,“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生活”的目的和归属。

生态文明从低碳生活开始,低碳生活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我们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降低碳排放,积少成多地实现整个社会碳排放量降低的目标,进而促进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的生活理念倡导的就是一种人类真正要实现的生态文明的生活形态。中国的发展如果不能切实解决好经济、环境和能源的协调关系,是必然要被掣肘的。以高碳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的绿色环保标准,事实上,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的生活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地球上的动植物也在面临着日渐恶劣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会制约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解决我国目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生态文明离不开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生态文明。低碳生活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所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无论是着眼于当代人的发展考虑,还是高瞻远瞩为了子孙后代,我们都必须坚定不移地秉承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地把“生态文明”的思想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传统工业的落后生产方式和理念进行“甩手”,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

1、有利于优化生活环境。蓝天,碧水,青山,绿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环境融合,是古今中外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理想。可人们总会由于这样那样的缘故,对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破坏。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呢?这就要实现生产与生活“低碳化”,确保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有利于转变生活方式。在当前资源能源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的方向与途径。比如节水、节电、节纸、旧物利用、使用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倡导步行、骑自行车等,都是低碳生活方式的表现,既可以节省开支,也有益于健康,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3、有利于更新生活观念。在一些倡导“低碳社区、低碳家庭”的地方,节约水电资源、过简单环保的生活不再被认为是“抠门”的表现。“你今天低碳了吗”在一些地方还成了人们见面打招呼时的口头语。这说明,低碳经济已经使人们的生活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

低碳生活意味着要降低生活水平吗?

记者:个人践行低碳生活和生活水平提升,是否存在矛盾?

曲建升:公众一定要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不能让减碳工作和社会的普世价值追求相对立,而是要将低碳理念春风化雨般地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建立全新的低碳社会运行体系。

此外,我们要避免把低碳消费理念推上道德制高点,把一些高消费行为或人群推到对立面去,这不仅对减碳工作无益,更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损害。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不断追求新生活、不断接受新事物的自我调适能力而魅力无穷,有时候需要一个过程:认识走快了,需要等等技术;技术走快了,需要等等认识。

罗彬:把低碳生活和美好幸福生活放到对立面来看是相对偏激的。

在一定的阶段,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意味着碳足迹的增加,的确是正相关的关系。但是低碳并不代表着要大家“回归原始社会”。它是希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使用和处置低碳产品及服务时,尽可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且选择降低能耗的节约型消费。

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着手解决。从供给侧来看,要增加低碳产品的供应,通过供应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推广,把工业系统、建筑系统、交通系统等逐渐改造成一个低碳的基础设施体系。

从消费侧来看,下一步可以通过对市场和社会政策的设计,形成社会风尚,引导高收入群体进行碳资产的披露。

潘支明:我们的生活质量整体水平会是逐步提升的状态,但浪费型的消费是应该被旗帜鲜明地反对和限制的。当然,要避免居高临下的道德批判,而应提倡引导。

我们在测度的时候经常用到的一个指标——城镇家庭平均用电。中国的普通家庭一年平均用电量为2000度左右,但是一些高耗能的家庭,一年甚至超过5000度。美国一些家庭耗能超过1万度,这是不应该学习的坏榜样。

这跟家庭里的一些高能耗设备有关,比如说空调、恒温酒柜等;也和日常用能的方式有关,人不在家,电器设备也长期开着,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随着公众低碳生活理念真正树立,公众开始自觉自愿节约用能、选择低碳消费,你会发现生活质量、幸福感的提升,并不是一定都要采用高碳的生活方式。

另外,碳排放量的差异,也不能完全按照收入来划分。比如普通收入家庭也可能存在食物浪费,而食物从田间到餐桌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曾经做过调查,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达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

应该说,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转自:西昌市人民政府)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二维码

 

 本网站郑重提醒用户:

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站资源来自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用于其他用途。

2、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请在转载、上载或者下载有关作品时务必尊重该作品的版权、著作权;

3、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本网站联系,本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4、价格均为人工服务费(包括下载整理文件,删除广告连接,核对错字排版等)。并非产品本身价格。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展开更多